首頁
返回

戰國之平手物語

第六十三章 武家官位制
上章 目錄 下章

戰國之平手物語第六十三章 武家官位制

武家官位制的正式推行,是在天正七年(1582)二月。

當時幕府將軍平手汎秀身居從一位,剛從左大臣位置上卸任,而二代目平手義光是從三位中納言,領鎮守府將軍。

於是從此形成書面的慣例:幕府繼承人理應在元服之後,被確認為世嗣之刻,直接獲得“從三位中納言兼領鎮守府將軍”的武家官位,接著隨著年齡、資歷的增加,逐步升為“正三位大納言兼領鎮守府將軍”,然後在正式接任大權上位的同時,達到“從二位內大臣”。

再後面,是“正二位右大臣”,“從一位左大臣”,以及“正一位太政大臣”這個連平手汎秀目前都沒有採用的最強尊號。

既然“武將官位制”完全掌握在幕府手裡,那就是自己封自己,理論上是隨便怎麼搞都可以。但正因為此,隨便亂來就沒有意思了,只會讓這個體系成為笑柄,失去廣受承認的效力。

而且“正一位太政大臣”這個位置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從飛鳥時代開始的一千年之內經常虛懸,有“寧缺毋濫”的講究。

公卿們雖然接受了“武將官位制”,唯獨對“太政大臣”一職抱有較深的執念,認為天下可以同時存在兩個左府,兩個右府,或者兩個內府,但不可有兩個太政。

表達出來的意思是,如果幕府將軍出任太政的話,朝廷這邊仍然會予以承認,並自覺地讓不讓任何公家同時出任,就算有原來在任的也會勸說主動退休。

這一點公卿們的堅持倒並沒有絲毫的壞處。

然後是三個異姓一門眾家族。

畠山氏本來就有任職“衛門府”的傳統,如今順水推舟,規定以後每代繼承人,元服之時受封“正五位上左/右衛門大尉”,正式繼業時升任“從四位上左/右衛門佐”,待其立功或資歷較久後晉升為“正四位上左/右衛門督”。

今川氏被分配到了地位類似的“兵衛府”,這是室町時期足利一門近支經常佔據的位子。照例,每代元服時為“正五位上左/右兵衛大尉”,正式繼承時為“從四位上左/右兵衛佐”,時間長了之後則是“正四位上左/右兵衛尉”。

至於三好氏有點麻煩,祖上最多也就擔任過國司,上攀到幾百年前的主支小笠原氏,才有人做到彈正少弼。那就不多想了,對應彈正臺。具體官位分別是“正五位上彈正大忠”,“從四位上彈正少弼”,“正四位上彈正大弼”。

額外規定,今後這三家的次子、庶子、旁支們,若是才能出眾,表現很好,可以特許擔任“從五位上左/右衛門少尉”,“從五位上左/右兵衛少尉”,“從五位上彈正少忠”,也可以往上升階,但不能與正牌家主平級。

正牌家主對幕府有十分突出的貢獻,以至於認為“正四位上”不足夠酬謝其功時,則破格晉升為“從三位參議”。如果是力挽天傾,扶保社稷級別的功勞,最高可達“正三位中納言”。這將是除將軍世系之外,武家官位的天花板。

這三家今後便可分別稱作“金吾家”,“武衛家”和“霜臺家”。

接下來,平手秀益、平手季胤、平手長辰、平手(野口)政利、平手(生津)貞常,這五個享受“同苗字”待遇的一門眾,對應的是馬寮、兵庫寮、雅樂寮,木工寮,主稅寮的位置。

其官歷始於“正五位下”,終於“正四位下”。正常情況下的頂點是左/右馬頭,左/右兵庫頭,雅樂頭,木工頭,主稅頭。突出有功者升至“正四位下”或“正四位上”,特賜兼任“左/右近衛權少將”,貢獻卓著者升至“從三位”,破格兼任“左/右近衛權中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賞格在推行“武家官位制”的時候當場兌現了。

平手秀益受封“從三位右近衛權中將,兼領右馬頭”,平手季胤受封“正四位上右近衛權少將,兼領右兵庫頭”,平手(野口)政利受封“正四位上右近衛權少將,兼領雅樂頭”。

除此之外,沒有血緣關係的外藩們,又稍加劃分。領地超過十萬石的,或者有特別之處的,從“從五位上XX守”開始,以國司為家傳官途。優先選擇與自身領地符合的國名,不過並不嚴格對應。

平手氏家廟在尾張,初代幕府將軍起於和泉,二代目則擔任過近江守,所以“尾張守”、“和泉守”與“近江守”原則上需要避諱。然後上野、上總、常陸三國慣例以“介”代“守”。

地位較低的大名,則以“從五位下xx正”起步。對應的是律令制下的各司,比如采女司主官采女正,織部司主官織部正,隼人司主官隼人正,等等。

一共六十多國,三十多個司,其實並不夠所有的大名分享,因此原則上允許重複任官,只要避免“同姓同官位”造成混淆即可。

外藩的家督隨著時間推移,一般只會提高位階,而不更改官職,常理是從“從五位下”到“正五位上”的程度。

少數優異者可授予“從四位下侍從”的兼任以示表彰。平手汎秀一口氣給了十一個。

向德川家康這麼特別顯眼的,則任命為“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領陸奧守”。這也是“原本歷史”上,信長死前德川家康所處的位置。

而幕府的直屬家臣,則對應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八個律令制下中樞機關的官位。

起於“從五位下xx少丞”,再到“從五位上xx大丞”,然後“正五位下xx少輔”,極少數人可以升為“正五位上xx大輔”。也是允許一定程度重複。中務省由於是初代幕府將軍任職過的部門所以予以避諱。

譜代武士的官途就不是完全看出身,而是家族傳承和職務升遷的情況兼顧。宿老的兒子可以無條件獲得“從五位下”的蔭封,但如果本人沒有才能和幹勁,或許一輩子就止於此,下一代可能就無資格享受官位。

這與大名們只要不犯錯即可按部就班升遷完全不同。

相同的是,少數貢獻突出者能獲得“從四位下侍從”乃至“正四位下左/右近衛權少將”的待遇。

河田長親在死之前大約半個時辰得到了“正四位下右近衛權少將,兼領式部大輔”的尊號,可惜那時已經意識模糊了。

其他家臣都沒有得到這個破格官位,至少目前還沒有。

這個“武家官位制”的體系公佈出去之後,絕大部分武士都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們先前嚴格來講都是白身。

包括像武田勝賴、長宗我部元親、還有彌留之際的宇喜多直家之類,雖然過往名氣已經不小,而且也有各種叫得響亮的官位,嚴格上說其實都沒有獲得朝廷的正式認可,屬於私相授予。

德川家康倒是以前就得到官方的“正五位下三河守”,不過這次給他改成“正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領陸奧守”是晉升,沒道理不喜悅。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外藩中的毛利輝元,幾年前已經從朝廷那裡獲得正式的“右衛門督”和“右馬頭”,居“從四位下”。但以他在新幕府中的地位,平手汎秀只肯給出“正五位上安藝守”,等同於強迫降級。

還有被列為譜代直臣序列的細川藤孝,按他的資歷授予“正五位下兵部少輔”比較合適,然而人家二十年前就是朝廷中正兒八經的“兵部大輔”了。

針對這種情況,平手汎秀的統一處理是:目前的這一代當主保持現有官銜,下一代開始按照“武家官位制”的規矩來施行。不過,其子孫世系永遠保留參照祖先之範例突破官位限制的資格。

當然,資格只是資格,到底能不能真的突破,還是要看到時候的本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無限冒險指南異獸幻想熱血青春的日子香江新豪門我把BOSS公主抱了我在四合院奮鬥的日子末世:人類最後的避難所我不想當巨星痞子英雄之噬魂無限英雄之無盡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