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六百零二章 各方的算計
上章 目錄 下章

這個三國很核理第六百零二章 各方的算計

新紙的問題,其實本質上只是一個小問題,與內府諸多政務相比,基本是沒什麼人注意的。

所以當王允站出來說起此事時,一時間內府眾人難免不解其意。

當然,戶部尚書田豐倒是立刻滿臉警惕的望著王允,剛要開口時,卻被一旁的荀諶搶先冷笑道:“不過坊間一種新紙而已,王尚書以為不妥?”

經過前面買官一事,荀諶現在對這些世家是一點好感也無。

王允絲毫不在意荀諶語氣中的針對之意,反而捻著鬍鬚笑道:“諸位可曾親眼見過這新紙?”

此言一出,場中眾人只有極少數搖了搖頭,大部分人都點了點頭。

畢竟新紙發賣已有數日,內府官員也是讀書人,自然會去採買一些。

見眾人點頭,王允繼續笑道:“此新紙比之蔡侯紙,堅韌數倍,又極易書寫,實乃不可多得之良品。”

歷史上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後,第一時間便獻給了漢和帝。只可惜當時紙的材質並不算好,漢和帝嘗試了一番,發現儲存不如竹簡,書寫不如縑帛,所以並沒有投入使用,更沒有大規模下令製造。

是以,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便被束之高閣,僅在小範圍內流傳。

知道的人多,用過的人少。

所以王允一說比蔡侯紙好很多,內府那些小部分沒用過的人頓時也來了興趣。

荀諶笑道:“既然是不可多得之良品,那有了此物,今後記錄撰寫聖賢之道,便不再是問題,這豈非大大的好事。”

“荀尚書此言差矣,此物雖好,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王允笑道,“聖賢之道,乃教化大道,自是任重道遠。然此等承載聖賢之言的紙張,卻不可掌控於商賈小人之手。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自古商賈見利而忘義,如何配染指教化之道?”

雖然荀或想過王允可能會出手的方式,但聽完這番話後,還是有些驚愕。

沒錯,他是被王允的無恥給震驚了。

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甚至拿死去的古之聖賢做靶子。

但說白了,不過是想竊取豪奪別人的成果,卻能如此冠冕堂皇的宣之於口。

望見王允那道貌岸然的嘴臉,荀諶內心忽然生出一股莫名躁動,若非在政事堂中,恐怕他早就衝上去給王允兩個大逼兜了。

這廝無恥之尤,簡直比……簡直比林子初還要可惡!

一旁的田豐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起身硬懟道:“王尚書,新紙乃甄氏所創,自該由甄氏開市發賣,此乃天經地義。再者,新紙不過百錢一張,又非天價,足可使天下士子人人受用,州府有何理由收歸官營?”

林朝和甄儼早有協議,新紙由甄氏負責製造發賣,但利潤卻是甄氏與州府二八分成。

這等於平白無故為府庫增加了一大筆進項,而且是源源不絕的財富。甚至都不用州府操心,到時間就能分錢,田豐自然把這筆生意視作自己的命根子一般,又如何肯允許王允亂來。

王允等世家的想法,他大概也能明白,所以當他站出來的時候,便做好了擼起袖子跟王允大吵一架的準備。

可誰知這番話才剛說完,王允卻搖頭嘆息道:“田尚書不必如此激動,老夫不過是仗義執言,既然田尚書以為不妥,那此事便就此作罷。但老夫還是方才那句話……此物被商賈掌控於股掌之中,怕是不妥,便是生出些亂子也未可知。”

此言一出,田豐面色一滯,頗有種奮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鬱悶,緊接著便用狐疑的目光看了王允一眼。

這就完了?

醞釀了這麼久的攻勢,我只反駁了一句而已,你就偃旗息鼓了?

雖然田豐感覺不對勁,但直到下值之時,王允都沒有再提起此事,就好像他方才真是隨口一說一樣。

田豐沒了死纏爛打的藉口,也只得就此作罷。

等人都散去後,荀諶卻不急著離開,而是對荀或說道:“兄長,王子師今日之言,似乎有些……某以為他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這是自然。”荀或點了點頭道,“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尚書如此行事,只怕是別有圖謀。”

荀諶冷笑道:“他圖的無非是這新紙而已,兄長,咱們要不要將此事稟報子初,並早做準備?”

“不用。”荀或搖頭笑道,“早在第一次視察城外作坊時,某與元皓便留有後手,只等那些人露出馬腳,若是打草驚蛇,反而不美。

至於子初那邊……”

說到這裡,荀或扭過頭來,看向弟弟的目光似乎略有深意:“你以為子初對此事渾然不知?”

“這……”

荀諶忽然反應過來。

以林子初之能,恐怕自這些人進入郯縣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全在他林子初的掌控之中。

之所以沒有先發制人,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林子初有著更大的圖謀!

荀諶想了想,便拱手笑道:“兄長高明!”

……

林朝其實並不知道王允等人的小動作,不過就算知道了,也懶得去管。

相比於新紙這種小事,林朝自戰爭結束之後,一直在思索如何處理世家,或者說不單單是處理世家,而是要施雷霆手段,在短時間內解決或抑制土地兼併的問題。

至於王允這些人,不過是盛宴前的開胃菜而已。在林朝姑息養奸的縱容下,這些傢伙才會越來越飄,才會犯錯,繼而便可以以此為由,直接拔出蘿蔔帶出泥。

怎麼說呢,頗有些釣魚執法的意味……

拿著百官的署名來到軍機府後,林朝詢問了一番幾位軍隊大老的意見後,立即取得了一致贊同。

畢竟軍隊不同於內府,不用處理政務,不用深謀遠慮,亦不用顧慮甚多。

他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打仗!

所以相對來說,武將比文臣更加純粹一些,對於擁戴劉備建國稱王這件事情上,也就更加積極。

等林朝從軍機府出來之後,手中的署名已經從一份變成了兩份,隨即便用校事府的運輸系統,將這兩份署名發快遞北上青州。

算算時間,等信件到達時,劉備應該還沒有動身南歸。

只是這兩份署名中,卻依舊沒有他林子初的名字。

數日之後,信件抵達北海時,恰好劉備正在準備班師。

林朝雖然只發了一封信,但劉備卻收到了兩封。

另一封,則是荀或發過來的。

第一封信中,林朝先是奉上了徐州文武群臣的署名,表示大家都支援劉備建國稱王,然後又是一封林朝寫的親筆書信。

信中,林朝照例向劉備彙報了一番徐州的現狀,世家眾人入內府為官,以及賙濟三州百姓的具體事項。

隨後林朝筆鋒一轉,直言劉備稱王可以,但是萬不可授人以柄,更不能聽從以孔融為首的青州士人的意見。

真要稱王,也該等劉備回到徐州後,與群臣商議一番,確立具體事宜。

這封信用詞極為懇切,通篇沒有一句虛言,看得劉備連連點頭,感動不已。

可等劉備放下信件之後仔細想想,便馬上回過味來了。

林朝看似什麼話都說了,卻好像又什麼都沒說,完全是湖弄自己,同時又把皮球踢了回來。

“子初辦事一貫周全,為何這次卻這般油滑……”

劉備滿心疑惑的自言自語道,同時又拿起了另一封書信。

荀或信中的內容就實在多了,通篇只有一個核心思想——稱王可以,稱齊王不行。

至於不行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齊地隸屬青州,與大本營徐州相去甚遠。

如今郯縣的治所地位已經穩固,若劉備在齊地建國稱王,勢必要將政治中心從郯縣遷到齊地,屆時所耗費之人力物力財力,完全不亞於一次遷都行動。

以如今徐州的財政狀況,是絕對承擔不起的。

再加上郯縣這幾年修繕城牆、鞏固城防,甚至治理周邊河道等一些列工作已經初見成效,若是執意將治所遷到齊地,那這些年投入的錢財也將付諸東流。

所以荀或建議劉備在徐州境內,甚至就在治所東海郡稱王。如此既順理成章,又能節省民力。

看完荀或的乾貨,劉備不禁連連點頭。

如今天下未定,府庫中也沒有餘錢,的確不適合折騰。

隨即劉備便遣人叫來了郭嘉,並將手中兩封信件交給他,詢問他的意見。

郭嘉假模假樣的看完,卻對劉備一拱手道:“主公,子初與文若皆言之有理,此前嘉請孔文舉上表,卻是唐突了,還請主公恕罪。”

劉備擺手道:“奉孝你乃是一片好意,某又豈能不知,何稱罪耶!不過此事,看來真得等回郯縣再說了。

不過某還有些顧慮,還望奉孝你如實回答。”

“主公請講。”

劉備遲疑片刻後,才幽幽道:“奉先……某若建國稱王,這天下人會如何看某?”

劉備可以不顧及其他諸侯的看法,自認也有資格稱王,但人心之向背,他不能不顧,也不敢不顧。

聞言,郭嘉笑著指了指手中的百官署名道:“主公,這不正是答桉?”

“百官自然是希望某稱王的,但某問的,是天下百姓之心。”

“此事主公不應問嘉,而應問賈文和。”

“文和?”劉備不解道,“為何問他?”

郭嘉笑道:“此番孔文舉率眾上表,天下人早已知曉此事,坊間必流言四起。賈文和為順天府令,有引導民心之責,對於民心之向背,必然極為清楚。”

坊間流言,一向都極為獵奇,但核心卻代表著百姓對事物的看法。所以透過此事看民心,倒也能大差不差。

聽完郭嘉的解釋,劉備想了想,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便令順天府去體察民情。若不得民心,不稱王也罷。”

“遵命!”

郭嘉拱手道。

劉備又說道:“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青州事了,咱們明日就班師回郯縣。”

郭嘉趕緊問道:“主公,臧將軍與麾下數萬部眾,該如何處置?”

前番林朝雖然把臧霸等人的家卷送到了郯縣,但臧霸畢竟是新歸順之將,手中兵權仍在,郭嘉還是有些不放心。

所以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想請劉備將臧霸及麾下兵馬一起遷到徐州,再由心腹將領率軍接管青州。

劉備自然聽懂了郭嘉的意思,卻一擺手自信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番平定青州黃巾,宣高有大功,某不想君臣相疑。

此次且讓宣高與咱們同歸郯縣,待某封賞功臣後,便讓他繼續鎮守青州。

他若忠心任事,某自會以國士相待,封侯拜將不在話下。

日後他若心懷不軌,某亦絕不姑息!”

身處上位數年,又曾親自指揮過數次大規模的會戰,縱然出身底層,劉備身上也早已養成了一股龐大的氣場。

雖然平時大大咧咧,但此番稍稍顯露一番,便是郭嘉也不敢側目。

“主公英明!”

第二日,劉備正式班師南歸,以孔融為首的北海郡一眾官吏出城三十裡相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雖然帶著臧霸返回郯縣,卻把對臧霸忠心耿耿的尹禮留下統率大軍,鎮守青州。

臧霸本來還有些擔心劉備會趁機褫奪自己的兵權,可此舉一出,也算是打消了他的顧慮,讓他安心跟著劉備回徐州。

……

可就在劉備班師回朝的這段時間內,郯縣卻發生了數起惡性的治安桉件。

郯縣本來只有一處集市,地方狹小且品類不多。

但自從劉備入主徐州後,郯縣幾經擴建,人口成倍增加的同時,集市也越來越大,最終發展成了兩個集市,東市和西市。

可這幾日,東市的幾間鋪子卻在夜間遭到了賊人襲擊,鋪中商品被偷搶一空的同時,居然連鋪子都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至於鋪中的夥計,也死傷十數人之多!

身為徐州治所,郯縣的治安一直不錯,畢竟城外就數萬大軍駐紮,沒有哪股不開眼的盜匪流寇會自投羅網。

所以郯縣縣令剛接到上報時,只把這起桉件當成了普通的刑事桉件來偵查,並沒有聯想太多。

可查著查著,卻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線索。

這幾件搶燒的鋪子,全都是甄家的生意!

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面,總共被燒七間鋪子,其中五間做得都是新紙的生意。

而等官差趕到時,鋪中的紙張早已不見,也不知是被搶了還是一起燒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龍血魔兵重生劉星:開局成為修理大師三界槍神合道斬仙小歡喜:我的學霸女友喬英子穿成攻略遊戲的綠茶NPC重生娛樂圈之我真的想出名娛樂之中年危機我的老媽是高手懶神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