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鄭王天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鄭王天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據其地而有之(續)

“傳吾命令,戎君已率人潛逃,草中戎部族之人,放下兵刃,即可免死,不然吾必以大罰齏之,無有攸赦!”

對於戎君從自己眼皮子底下逃掉,鄭忽並沒有展露出過多的情緒。

“唯!”眾人領命應道。

隨後,從原先保衛鄭忽的精銳中分出幾人,飛奔而去,將命令傳達。

“再有,戎君雖畏威而逃,然不可請縱之,二三子即刻遣人追逃,務必將戎君生擒,若事不為,死要見屍!”

“唯!”

鄭忽雖談不上惱怒,但是對於戎君的逃跑還是有些耿耿於懷。

斬草不除根,逢春又再發。

老祖宗的教導,鄭忽時刻都記在心上。

他可不想留下什麼隱患。

雖然攻滅草中戎部,戎君想要東山再起的可能不大,但是總歸是個麻煩。

麻煩不解決,早晚是塊心病。

以鄭忽的脾性,豈會讓自己落下心病?

……

“報,戎人已盡數放下兵刃,等候世子發落!”

戎君的大帳中,鄭忽又一次的鳩佔鵲巢,高居上首,聽候底下士卒彙報戰況。

“善!”鄭忽起身,雖然笑的很矜持,但是喜悅之情卻是溢於言表。

草中戎已滅,這便意味著,他的北進任務已經完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讓草中戎之君給逃了。

即便這樣,他這次北伐所取得的戰果也足夠亮眼。

低著頭來回走了幾步,略做思考,鄭忽便將頭抬起,道:“二戎已定,汝即刻趕往陘邑,將祭大夫請來!”

“再者,遣人傳令給井大夫,命其將驪戎之君帶至此地!”

“唯!”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善後。

鄭國此次確實出動了不少兵馬,但是卻無法久留,所以善後維穩顯得尤為緊要。

這關係到鄭國後續北進的大戰略,所以鄭忽不得不謹慎應對。

“稟世子,我軍生得戎人七千三百,斬首八百,牛羊以萬計!”

很快,就有人將這次戰果彙報上來。

“我軍傷亡如何?”

“我軍戰沒者百六十七,重傷者八十七,輕傷者二百餘!”

鄭忽聞言點點頭,這個結果還算滿意。

“重傷者速令人送往陘邑診治,戰沒者擇一善地安葬,勒石墳旁,言鄭之英烈長眠地,擇人四時奉祀,不使我之英雄蹇困於地下!”

“世子仁厚,吾等謹謝之!”

“去罷!”鄭忽擺了擺手,低沉的道。

“唯!”

鄭忽此舉在此時來說,確實算的上仁厚。

一般而言,此時的戰爭,將士戰死之後都會選擇就地埋葬,這沒什麼好說的。

關鍵在於起墳立碑,四時奉祀。

要知道,此時普通人死後下葬,是墓而不墳。

墓是平地而葬,墳是壘土而葬。

《爾雅》中所謂“墳,大防也!”

墳不是一般人下葬能用的。

像孔子他老爹叔梁紇,這個流亡到魯國的破落貴族,死後都是墓而不墳。

孔子他母親死後,孔子想把他母親和他老爹合葬在一塊,但找不到墓,只能將其母殯於五父之衢。

後來問於曼父之母,然後才得合葬於防。

墳一般都是有國有家的貴族,死後才能得到的待遇。

像《呂氏春秋首時》的所謂的,伍子胥“親射王宮,鞭荊平之墳三百。”

事情是不是真的,暫且不討論,但是有國有家者死後才能得到這個待遇,從中可以得到例證。

普通人墳都沒有,更談不上碑,所以鄭忽的這一手起墳刻碑不但是戰死士卒功勞的認可,更是給予他們以殊榮褒獎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更別談四時奉祀,這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總之,鄭忽這件事做的極得人心。

但,鄭忽的目的並非如此簡單。

他要透過在這片曾經的戎狄之地上為鄭軍士卒起墳刻碑,來達到將這片土地化為鄭土的目的。

不要小看這百十餘座墳,有了這百十餘座墳,便代表著鄭國的觸角已經伸到了這裡。

所有認識墓碑上字的人,都會理所應當的認為這是鄭國的土地。

鄭國大軍若再次途徑此地,能不前來祭拜一番嗎?

處在抵抗戎狄最前線的鄭人,來此地能不前來瞻仰一下麼?

四時奉祀的鄭人,能不把鄭國的文明之光帶到這片土地上嗎?

這些事情最終的結果,就是使得這片土地在潛移默化中轉化為鄭國的一部分。

精神的力量是能夠在現實的荒野中開墾出一片熟地的。

關鍵在於,你要把握住時機,懂得如何去利用。

很顯然,鄭忽是懂得如何引導利用這種力量的。

一個半時辰之後,井友和祭仲相繼來到大帳中。

“臣等見過世子!”

“二位大夫不必多禮!”

“戎狄既平,善後事宜刻不容緩,吾請二位大夫前來,就是想請二位大夫代為操持一二!”

“不敢,此臣之本分而已,世子但有吩咐,臣等敢不奉命?”井友回道。

祭仲亦言“世子即有命,臣豈敢違?”

“善!”

“咎如部眾,分而為三,勞煩井大夫費心,率人獻於留籲、鐸辰及潞氏三部,勿使三部擅加刀兵於我!”

鄭忽說完,總有一種屈辱求和的感覺,不過屈辱求和就屈辱求和吧,暫時沒時間和三部硬槓,實在不行,下次把場子找回來也就是了!

井友倒是沒鄭忽想這麼多,這本來就是他們商議好的。

聽到鄭忽按照原計劃下命令,井友連道了聲“唯!”

“至於驪戎、草中戎二部眾,分而散之,遷於臺谷及陘,以入諸夏,陘及蘇子國他邑貧不能自存者,遷之二戎地及臺谷城,凡來者,給牛羊,授土地!自願來者,亦如之,此事有勞祭大夫多費心!”

“不敢!”

祭仲對於鄭忽這種使諸夏和戎狄雜居的做法,自然也無異議。

反而心存讚賞,覺得鄭忽這一手確是老道謀國之舉。

“再有,二戎青壯遷於內地者,編入行伍之中!”

這就是加強防備力量了,畢竟這麼大塊地,就陘邑的兩千餘士卒根本鎮守不過來。

將遷入內地的戎狄編入行伍,一來給予他們信任,有利於他們融入諸夏,二來則是借用他們的力量,鎮壓反抗!

至於這些人會不會反叛,那就看他們是不是有拋妻棄子的決心了。

“唯!”

……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玄幻:系統逼我當反派星帝學神戲都市重生我要當學神師姐太快了我的軍火商人生涯我就是逆行者冬日裡的逆行者大秦:金榜現世,祖龍求我君臨天下破案,我能看見案發現場四合院之閒雲野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