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鎮魂調

二八·玉讒
上章 目錄 下章

鎮魂調二八·玉讒

“陛下親征,令太子監國,這對我們楊家意味著什麼,想必二位姐姐比小弟更為清楚。”

韓國夫人惴惴地看了虢國夫人一眼:“太子只是監國,陛下仍是一國之君,內廷有貴妃,朝堂有三弟,或許不如以往榮寵,但太子也不能對你二人怎樣罷?至於我和二妹,不過是婦道人家,更與太子無干。”

楊昭道:“陛下春秋已高,此番出征,太子監國,近於禪位。假使陛下當真親征,太子掌管朝廷內外,權柄在握,待陛下凱旋歸來時太子羽翼已豐,豈會甘心拱手還政?”

韓國夫人又看一眼虢國,後者卻是神色冷淡,毫無表情。楊昭又道:“太子素來不滿我楊氏一門隆寵專權,一旦他得了天下,我等命不久矣。”

韓國夫人有些慌張:“三弟,真有那麼嚴重?這、這朝政大事我們婦人家也插不了手,你可是咱們楊家的頂樑柱,我們姐妹幾個還都是要倚仗你。”

楊昭道:“大姐此言差矣。貴妃才是咱們楊家的樑柱、大家的倚仗,小弟不過是受陛下、貴妃蔭澤罷了。”

韓國夫人問道:“那三弟的意思是……”

楊昭直言道:“此事還要勞煩貴妃出馬,勸說陛下打消親征的念頭。小弟來見二位姐姐,就是期望姐姐入宮請動貴妃。”

韓國夫人疑道:“貴妃向來謹守後宮不幹朝政,阻撓陛下親征……恐怕她不會答應。”

楊昭道:“丈夫要上戰場,妻子擔憂不捨,有何不對?何況陛下春秋已高,實不該再受顛沛之苦,貴妃愛護陛下之意,陛下也必感懷在心。”

韓國夫人道:“話雖這麼說,但陛下和貴妃畢竟不是尋常夫妻。貴妃出於愛夫之心,阻的卻是國家大事……”

一旁一直冷然不語的虢國夫人忽然道:“三弟,你剛剛說‘假使陛下當真親征’,是什麼意思?我們婦人不懂朝政,全聽你的,你有什麼話都說清楚了就是。”

楊昭笑道:“二姐平素冷冰冰的不愛理人,卻總是能一針見血。都是自家人,小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陛下親征,令太子監國,這皇位可就是一半讓給太子了。陛下若真想禪位,哪置於等到如今太子都兩鬢染霜?前方連連失利,士氣低迷,放出親征的話來,只不過是為了鼓舞士氣而已。逆胡銳不可當,連高封這樣的名將都接連敗退,何況是養尊處優、從未上過戰場的陛下?”

韓國夫人道:“既然如此,不必貴妃勸說,陛下也不會親征。貴妃榮寵已極,何必去趟這渾水……”

楊昭道:“朝上小弟自會力爭。只是朝中擁護太子者不在少數,屆時若橫加阻撓,後果未為可知。有貴妃先行規勸,陛下點了頭,就好辦多了。”

韓國夫人還想推辭,被虢國夫人冷聲打斷:“貴妃不直預政事便可,落不下話柄叫人抓。認了個三鎮節度使做乾兒子,如今還造反了;哥哥是當朝宰相,這朝中多少咱們楊家的人,還真能與政事毫無干係?陛下心裡也都有數的。”

韓國夫人被她說得臉色一陣青白:“我……我老了,只想過些穩妥日子。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罷。”

韓國夫人先上了車,虢國夫人慢了兩步,低聲對楊昭道:“你可掂量準了,貴妃素與太子無干,因此開罪太子,萬一太子得了權,可不白白被牽累。她可不比你,當初幫著李林甫那老兒,早把太子裡裡外外得罪透了。”

楊昭訕笑道:“是小弟的不是,牽連眾多姐妹。只是牽連也牽連了,還得靠姐妹們提攜幫襯小弟一把。二姐要怪罪,等過了這個難關,隨二姐處置就是。”

虢國夫人微微一笑,偎近他些:“你這話當真?任我處置?”

楊昭退開一步,顧左右而言他:“小弟若是有十分把握,也不需勞煩姐姐和貴妃了。陛下如今是六分貪安,四分意氣,孰長孰消很難說。有貴妃動之以情,這六分籌碼就可加到十分了。”

虢國夫人看他一眼,未再多說,隨韓國夫人上車去了。

三人一同進了宮,韓國、虢國夫人先入後宮勸說貴妃,楊昭則託他事前往皇帝處。他帶著潼關奏求朝廷增糧草的表疏,想就此事扯到親征上,入見時正碰到太子請求皇帝收回成命,自請領軍出征,父子倆為這親征的事相持不下,倒省了他的麻煩。

太子正說得慷慨激昂,見他進來,收斂噤聲,面色卻還泛著紅赤。李林甫當權時數次欲謀害太子,楊昭也可說是李林甫的幫兇,太子對他有幾分忌憚。待到楊昭登上右相之位,外戚權重,更為太子所不容。陛下親征太子當權對他不利,讓太子出征建立軍功,也不是他樂見的。

皇帝連聲道:“右相來得正好,快來幫朕勸勸太子,叫他打消上戰場的念頭。戰場豈同兒戲,太子自幼長於禁中,不識兵戈,怎能赴沙場涉險。”

太子道:“陛下愛護臣,不忍臣赴險,臣又怎忍陛下受此勞卒?兒子正當盛年,苟安於內庭,卻叫父親去戰場殺敵,是大不孝也!”

皇帝道:“朕明白你一片孝心,正因你年富力強,才讓你留守後方,擔監國之大任,也趁此機會讓你歷練一番。待朕凱旋歸來,天下大定,便將帝位禪讓於你,安享天倫。”

太子大驚:“陛下,這如何使得?陛下在位近五十載,政績斐然世代昌盛,如今天命人心皆歸陛下,陛下竟要棄臣等而去麼?”

皇帝嘆道:“朕廿八歲初登大寶,歷經四十餘載,而今已是古稀殘年,精力不濟,倦於憂勤。去年秋天朕便有意傳位太子,又逢水旱相繼,朕不欲以災禍遺子孫,想等豐年再行內禪。不料逆胡橫,為害猶勝災沴。朕種下的因,自當由朕去平這惡果,將一個太平天下傳到子孫手裡,方可高枕無憂。”

太子泫然欲泣:“陛下拳拳之意,臣受之有愧。臣生於皇家,碌碌無為,虛長這些年歲,還不若尋常百姓家,可以日日侍奉父母近側。”說著說著,兩行眼淚便當真流了下來。

皇帝連連嘆氣,無奈地瞥了楊昭一眼。楊昭便上前來,踱至太子身旁,長聲道:“陛下春暉愛日,太子孝心可鑑,讓微臣又是感懷,又是汗顏。平亂安邦本就是我們武將文臣的份內之事,做臣子的未盡其責,卻讓陛下太子憂心傷神。微臣只恨自己當日從了文職,若一直在軍中效力,此刻必能解陛下、太子之憂了。”

皇帝道:“右相何須自責。卿若屈居行伍之中,哪能像現今這般一展長才,輔弼天子佐治朝綱。行軍打仗自有武人擔當,我大唐十道節度,駐兵數十萬,還怕沒有將帥良才?”

楊昭接道:“陛下所言極是,軍中人才輩出,臣若投身行伍,怕只能當一名小小兵卒。如此陛下與太子都無須憂慮了,更不必以萬乘之尊、千金之體犯涉險境。”

皇帝聽他這話,並未立即反駁,而是蹙眉思量,頓了一頓,正要開口,就聽殿外傳來喧譁之聲,間雜女子泣訴。楊昭心下明白是貴妃到了,加之皇帝反應,讓他心頭一塊大石也八分著了地。

皇帝聽聞貴妃突然離開後宮來這前殿,連忙迎出去,見著貴妃模樣,更是吃驚。貴妃不僅一身縞素,簪飾全無妝面盡毀,泣涕伏於階下,還捧了一抔黃土灑在面前,額抵黃土,芙蓉玉面淚痕斑斑,又沾了些許粉塵,煞是可憐。黃土為殯葬之兆,大不吉之物,皇帝不免大驚失色,蹲下扶著貴妃雙手連問:“妃子快快起來!這是何故?”

貴妃不肯起來,叩不止,泣道:“臣妾聽聞陛下降御駕親征,以萬乘之尊臨兇危之地。臣妾受陛下恩情隆重,豈忍遠離左右,讓陛下獨去那兵兇之境?只恨臣妾身為女子,不能隨行軍中,寧可碎階前,化為塵土,時刻伴隨陛下,好過千里相隔,只得日日倚門望盼,擔驚受怕!”說到傷心動情處,珠淚漣漣,宛若梨花帶雨,看得皇帝心疼不已,當即道:“妃子愛朕護朕之心,眾卿的心意,朕也都明白。罷了罷了,朕也是行將就木的老人了,老驥伏櫪,也不過空有千裡之志,哪還能像年輕後輩一樣建功立業、沙場揚威呢?”

貴妃這才破涕為笑,太子、宰相都道:“陛下保重聖躬,方為社稷之福,幸甚!”

皇帝蹙眉道:“可是東都失利,損失慘重,士氣低迷,朕若不親征,誰可擔此重任,力挽狂瀾反敗為勝呢?”

楊昭上前道:“封將軍雖失利,尚有高副元帥在後,退據潼關之險,暫時無憂。”

不提倒好,一提高封二人皇帝便一肚子氣,怒道:“封常清大言不慚,失落東都,高仙芝更是不戰而敗,將朕的大好江山拱手讓人!此二人徒具盛名,不提也罷!”

楊昭遲疑道:“可如今戰事危急,士氣本就不振,若此時更換前線主將,只怕人心更要不穩……”

皇帝還不至於氣昏頭,怒意稍平,冷冷道:“要不是為大局著想,又念在高封素有戰功,是我社稷功臣,這失地之責豈能不究!這回先記著,容他二人將功補過。”

楊昭道:“如此甚好,高封二位將軍存著將功補過之心,必能振奮意氣,力挫強敵重豎軍威。臣昨日去拜訪西平郡王,見他仍抱病在床,還擔心高封之後一時難尋能與安祿山匹敵之大將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帝聽他提起,便問:“哥舒近況如何,仍未風疾所擾麼?”

楊昭道:“郡王風疾已近痊癒了,只是他雖臥病榻也心懷國事,聽聞洛陽敗績,氣急攻心,又險些復。如今只有些氣淤之症,休養幾日便無大礙。”

皇帝點點頭:“希望他早些痊癒才好,唉。”回頭攬起貴妃,同回內苑。

所謂親征之事,剛開個頭便就此作罷了。皇帝又命宮人重為貴妃整妝,並於當晚設宴,令韓國、虢國夫人都來相陪,為貴妃消愁解悶。

至此自然沒他的事了,楊昭尋了個藉口退下,獨自出宮回省院去。臘月的天氣已極是寒冷,興慶宮的花園裡處處可見前日的殘雪痕跡。河裡早結了冰,一直凍到河底,橋上的白玉欄杆也凍得像冰柱一般,靠近了只覺噝噝的涼氣。

河裡有貴妃的黑珍珠,陛下與貴妃的定情信物,扯斷了絲線,一顆一顆扔進這河底深處。那時他就是站在這裡,那時也並不只他一個人站在這裡。

俯身於欄杆之上,他雙肘撐著石欄,手攏進袖筒中,觸到那份沒有用上的潼關求糧草的表疏。指尖劃過緞面封皮,柔滑而冰涼,就像那些碩大的黑珍珠。絲緞漸漸被他的指腹所溫暖,又像她頰側的肌膚,讓他纏綿流連不去。

他深深呼吸,吐出的氣在寒風中化作嫋嫋的白霧,一瞬間迷茫了眼前,轉瞬又消散不見,蹤影全無。

她去了哪裡?何時回來?

他不知道,也盡量避免去想,只想相信她說的,等她回來,很快。也許就在下一個呼吸間,她便會像那無形的白霧,幻化而現。

“相爺。”

他以為是幻覺,緊接著那不辨雌雄的聲音又喊了一聲。他驚喜地轉過身去,白霧繚繞中隱約只見一抹細長人影,暗色便服襯著皙白膚色。他心情一蕩,向前一步,顫聲喚道:“玉兒!”

那人往後一退,訕訕笑道:“相爺安好。”卻是一個太監,手握拂塵,半低著頭,又翻起眼睛偷**伺打量他。楊昭認出那是潼關高仙芝駐軍的監軍邊令誠,心情霎時壞透,臉上卻掛起笑容來,問道:“原來是邊監軍。逆胡陳兵關外,潼關危急,監軍此時不在軍中監守,怎麼回京城來了?”

邊令誠剛見到他失態的模樣,這會兒又被他這麼皮笑肉不笑,心裡不由一突,陪笑道:“咱家豈不知潼關緊要,只是我一個小小黃門太監,能頂什麼用呢?那邊上場打仗的心不齊,咱家在後頭急白了頭也無濟於事啊!最要緊的還是看前邊領兵的人哪!”

派宦官為監軍,本就是皇帝為防將帥而安插的眼線,與領軍將帥素來是不睦的多,相得益彰卻是聞所未聞。瞧這邊令誠不忿的模樣,自是與高封二人鬧得不快,回來向皇帝打小報告來了。楊昭便笑道:“監軍所言極是。要是前方將帥領兵有方上下一心,王師雄兵何至於敗潰若此。陛下剛剛還在為此事大雷霆,要嚴辦敗軍之將呢。”

邊令誠小心接道:“做將軍的吃一次敗仗也就罷了,卻不該誇大其辭,長敵志氣滅己威風。軍心動搖,未戰先懼,如何不屢戰屢敗?”

楊昭訝道:“竟有此事?是何人膽敢如此?天朝國祚豈可交於此等鼠輩之手?非要參他一本,另覓良將不可。”

邊令誠這下定了心,憤憤道:“還會有誰?大言不慚、遺失東都,王師數萬大軍就毀在此一人手上!”

楊昭卻不接話了,轉而問道:“監軍此番回朝入奏,之後將往何處?”

邊令誠一怔,回道:“咱家職責所在,自當即刻返回潼關大營。”

楊昭道:“監軍雖有皇命在身,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了軍營還是要居人之下。這回監軍就算辦了禍,回去了只怕還要受點委屈啊。”

邊令誠與高封二人不和,一怒之下入京來向皇帝密告,想辦封常清一個兵敗失地、動搖軍心的罪名。但封常清與高仙芝交情頗深,就算扳倒了封常清,與副元帥高仙芝愈交惡,屆時邊令誠的日子自然不好過。邊令誠立刻換了一副苦臉:“相爺明見!咱家眼見數萬子弟枉死,氣憤不過,一時腦熱,竟忘了自己後路,多虧相爺提醒!只是咱家空有監軍虛銜,卻無實權,只能任人宰割!還望相爺指點迷津,救咱家一命!”

楊昭道:“監軍何須驚恐,只要不居那人之下,便可安枕無憂。”

邊令誠道:“咱家身在軍中,親眼見兵敗慘狀,不戰而失地百里,深忿將帥之無能失職!但陛下深居禁內,又宅心仁厚,不追究元帥罪責。咱家無憑無據,單憑一張嘴皮子,陛下豈會信我?可憐那些戰死的士卒,白白被無能之輩斷送了性命!”說罷連連搖頭。

楊昭道:“監軍有此憫恤之心,實乃三軍之福。監軍若真為士卒著想,就該當機立斷,挽救更多將士!”

邊令誠抬頭看著他,小聲道:“咱家愚鈍,還請相爺明示。”

楊昭掏出袖中那份向求增糧草的表疏:“兵馬未到,糧草先行。月初天武軍長安之際,武部先出一月糧草運往陝郡。如今不過才半月,怎就糧倉見空?這上萬石的糧草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怎麼能說沒就沒了?”他瞄了一眼邊令誠,一手敲著那錦面表疏,嘆道:“左右藏庫中存的多是輕貨錢帛,叫我一時之間上哪兒去弄這麼多糧草啊?我都不敢告訴陛下,真是愁人哪!”

這半月的糧草去了哪裡,邊令誠當然清楚。官軍自陝郡退往潼關,一路倉皇而逃,兵馬相踐踏,死傷甚眾,哪還管得了那麼多糧草,都被叛軍繳獲去了。官軍退守潼關,只道潼關險峻易守,這退逃的狼狽之狀自然瞞下不表,若被皇帝知道,又當天威震怒。邊令誠心下瞭然,點一點頭,接了那奏疏過去。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穿越培訓班當你迷茫的時候古鎮幽魂愚者的鎮魂曲網遊之鎮魂輓歌涼州辭火之鎮魂歌熱血殘漢神豪從鹹魚開始養成重生:我靠摸魚實現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