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痺
上章 目錄 下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痺

胡濙對現在的大明天子極為滿意,他歷任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六朝,沉沉浮浮六十餘年,從一個意氣風發的書生變成了朝堂的不老松,相比較之下,當今陛下比之永樂大帝,只少了幾分親征的霸氣。

時光荏冉, 當年太宗文皇帝能夠親征靖難、五徵漠北,是因為太宗文皇帝有太子可以監國,陛下等閒不能出京,乃是時勢所逼。

胡濙看著坐在軟篾藤椅上對朝鮮肉食者的不理解,俯首說道:“陛下,肉食者鄙。”

“昔項羽殺子嬰、焚長安、火燒秦宮、分封天下,漢高祖漢隨秦規,七年定鼎江山。”

“袁紹召董卓入京,劉章請昭烈皇帝入蜀, 引狼入室開門揖盜,大漢衰微天下群雄蜂起。”

“司馬氏行謬策,招致五胡南下天下凋零,晉惠帝司馬衷一句何不食肉糜,貽笑千古。”

“隋煬帝興洛陽、建江都、開京杭、修馳道、三徵高麗,齊頭並進,丹陽宮西閣內求毒酒而不得,三尺白綾縊。”

“唐玄宗任人唯親,尾大不掉終釀安史之亂,煌煌大唐,天子九狩京師六破。”

“宋太宗重文輕武,燕雲十六州,五百載空唱悲歌,後大念祖宗之法, 與宋太祖革故鼎新背道而馳, 三百年大宋朝, 黨禍盈天。”

“胡元內外爭鋒, 縱失規矩,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神器旁落,天下易主。”

胡濙從先秦之後,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的幾位,總結的非常到位。

項羽殺子嬰燒秦宮,這其實不算什麼,但是項羽分封天下,搞得楚漢相爭,歷經東周四百載的歷史思辨,大一統已根深蒂固,楚霸王英雄蓋世,也難逆歷史洪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祁玉對一些歷史細節不是很瞭解,他有些奇怪的問道:“當年隋煬帝在丹陽宮求毒酒而不得?”

“是。”胡濙俯首說道:“隋煬帝曰: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鋒刃!令狐行達、馬文舉等將不許,縊殺之。”

隋煬帝的不想死於斧鉞之下,請毒酒,眾叛軍不給,最後解下了自己的練巾,讓令狐行達勒死了自己, 結束了荒誕不經的一生。

朱祁玉對隋煬帝的下場心知肚明, 隋煬帝最大的問題,就是打仗打輸了…

放在大明的語境之下,朱元章也好、朱棣也罷,父子二人,十三次征伐漠北,僅僅洪武五年嘗一敗外,戰戰皆勝,若是朱元章或者朱棣,三次親征皆大敗而歸,那大明也得亡。

大規模的國戰向來如此,敗者入土、贏家通吃。

稽戾王朱祁鎮是怎麼死的?還不是敗者入土?

歷史上的明代宗顧念親親之誼,不捨得殺了明英宗,可朱祁玉不會慣著這個好哥哥。

“那大明呢?當以何亡?”朱祁玉有些好奇的問道。

一個混跡於朝堂六十餘年,巡撫天下又身居高位,一生反反覆覆的政客,大明禮部尚書,對大明的頑疾,又有何等看法?

大明當以何亡,這個問題,其實犯了大忌諱。

胡濙認真的思索了許久說道:“陛下真的要問?”

本來,朱祁玉就是話到這裡,話趕話有此一問,胡濙總結了歷朝歷代亡國之禍,可這個話題在大明討論,實在是有點忌諱莫深。

但是看胡濙這個意思,似乎胡濙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而且是深思熟慮。

“胡尚書稍待,興安,宣於少保和寧陽侯來。”朱祁玉坐直了身子,意識到這是個極為嚴肅的問題,便讓興安把於謙、陳懋喊來。

於謙是百官之首,武清侯不在京師,陳懋是大明武勳方面扛鼎之人。

於謙和陳懋聯袂而來,本就到了黃昏,於謙和陳懋要來講延,索性就放在了一起。

胡濙等人到齊了,腹稿也打好了,他其實想了很久很久。

“聞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務。”

“本,正心修身,建極以為億兆臣民之表率者,圖治之大本也。”

“務,審幾度勢,更化宜民者,教養四方六合八荒,救時之急務也。”

“現今大本雖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調,不解而更張之,不可鼓也。”

胡濙寫了六十年奏疏,張口就來,朱祁玉咂了咂胡濙的話,一個皇帝的本職工作,分為大本和急務,確實如此。

胡濙的聲音陡然高了許多,朗聲說道:“恭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即以立矣。”

馬屁,朱祁玉選擇性的無視。

胡濙畫風一轉,表情有些悲痛的說道:“今上謂臣曰:大明當以何亡,臣惶恐言五事,一曰:宗室驕恣;二曰:庶官疾曠;三曰:吏治因循;四曰:武備鬆弛;五曰:財用大虧。”

“臣聞今之宗室,古之侯王,其所好尚,皆百姓之觀瞻…”

胡濙一共談到了五個問題。

宗室靡費過重,在正統年間,每年宗室供養就佔據了大明財政收入的三成之多,而大明軍備一年不過兩成。

如此靡費,是和當年立國之初,天下凋零疲憊,為了天下歸心,朱元章不得不派自己的子嗣,鎮守四方,謂曰藩籬。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尤其是靖難之後,對宗室子弟防範亦密,先奪軍權,再設藩禁,各藩王失去了藩籬的作用,再讓各種親王郡王出京鎮守已經失去了意義。

自景泰四年起,天下宗室遷王府入京以來,這個問題得到了部分的緩解,但是力度依舊不夠。

第二個問題,人才和任用問題,胡濙縱橫官場數十載,活得久見得多,德不配位,名不副實,才高難就之事,數不勝數。

李賢、王翱、李燧這些人的經歷是大明朝堂的一個縮影,在人才的選拔和任用上,比如非翰林不入閣的規矩,就是典型的肉食者鄙的政令。

胡濙簡明扼要引用《韓非子》中的【宰相必起於州部,勐將必發於卒伍】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在胡濙看來,庶弁將立功賞罰分明和進士出任州部同樣重要。

第三個問題,則是老生常談的吏治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朱祁玉不是沒下功夫,《憲綱事類》九十六條,御史犯法罪加三等;

考成法逼反了南衙陰謀家,朱祁玉也要推行;

反腐抓貪,甚至專設反腐廳,用行政打壓貪腐之風。

雖然已經頗有成效,但仍然存在【考課不嚴,名實不核】的問題。

大明的監察制度仍然是大明木桶最低的那一塊板。

胡濙一針見血的指出,大明的都察院名不副實,若是都察院再這麼名存實亡,追求清譽而枉顧本務,陛下應當大刀闊斧的直接裁撤另設。

朱祁玉給了都察院很多次機會,先是王文,而後是陳鎰,現如今是賀章,都察院如此頻繁的更換總憲,就在給都察院機會。

胡濙的意思總結為一句話就是,能幹就幹,不能幹就換人。

第四個問題,則是武備不振的問題,胡濙從邊軍戰力低下,衛所軍卒逃所、貪腐成性等多個角度去討論。

自洪武二十七年最後一次清查天下衛所,發現逃卒已佔大半之後,衛所制名存實亡。

將衛所和農莊打造成大明徵兵的蓄水池,擇優建立一隻強而有力的京軍,是胡濙的野望,於謙和陳懋對此高度認可。

義勇團練,不直接作戰,而是建立軍隊職業化,的確是當下大明武備不振的優解。

而胡濙談到軍備不振談到了邊方修城貪腐問題。

大明的邊方最喜歡幹的事兒就是修城。

軍卒不用拼命,總督軍務的文臣可以申請修城預算,然後上下其手。

邊方文武勾結,借修城之名,大派勞役謀取私利。

武備不振,是一種洪熙之後,興文匽武的必然結果,大明軍備現在在緩緩恢復,但遠沒有到需要興文匽武的地步。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財經事務之事,這個是陛下尤為擅長的一塊,胡濙並沒有詳談,陛下精通此道,南巡的目的,一大半就是為了穩定大明經濟。

“胡尚書深謀遠慮,於某佩服。”于謙聽完了胡濙的一番話,真心實意的說道。

讓於謙夸人,是一件很難的事。

陛下問,大明當以何亡,胡濙言五事,都是亟待解決的要務。

朱祁玉、于謙、胡濙、陳懋、興安五個位居廟堂之極高的五個人,在講武堂的聚賢閣內,頗為認真的討論著大明亡國之禍。

次日的清晨,信鴿的哨聲響徹天穹,奉天殿迎來了早朝,盧忠甩著淨鞭,興安甩著拂塵,宣讀著聖旨。

“近,風俗人情,尚奢競奢,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亦有積重難反之幾。”

“朕,大糾結。”

“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聖旨的內容就是大明亡國五事,聖旨讀完,奉天殿上議論紛紛,朱祁玉並沒有出聲讓群臣安靜,而是任由他們討論。

亡國五事,朱祁玉並沒有打算一次辦完,各方面齊頭並進,但必有側重。

這第一個側重點,就是廢除藩國,諸王永留京師。

其實朱祁玉對封藩有自己的打算,按照胡濙的王化論,大明應有四方、六合、八荒之地。

之前的封藩,都是封在四方之地,也就是大明目前疆域之內,而後封藩,朱祁玉打算都封到六合八荒。

自洪武封王,建文削藩、永樂設藩禁,洪熙宣德加固藩禁,至景泰年間,藩國皆廢諸王永留京師奉養。

興安輕輕咳嗽了一聲,幾個內番大聲的喊道:“奉天殿公器之地,肅然!”

在內番喊完之後,諸多糾儀官站直了身子,朝堂逐漸安靜。

朱祁玉深吸了口氣說道:“景泰三年,三王夥同逆賊作亂,南衙七省之地遍地狼煙,逆賊糾集三十萬眾,脅眾附逆,朕痛心疾首南下平叛,已四年有餘,每當想起,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當日朕天地壇下,孝陵之前,賜死三王,痛心疾首卻不能不做。”

“朕念親親之誼,詔諸王入京供養,以防歹人蠱惑利用,現如今諸王已然全數進京,朕以為諸國已名存實亡,故此廢除藩國。”

朱祁玉這番話,表面上大義凜然,實質上則是不要臉至極。

他藉著親親之誼的名頭和景泰三年的大亂說事,實質上逼得群臣啞口無言,群臣議論紛紛,卻不能反對,否則不等同於心裡有鬼,時刻準備造反事?

非刑之正的十宗罪,逆反乃第一罪,粘上了輕則掉腦袋,重則禍及滿門。

戶部尚書沉翼聞之大喜,每年劃給諸王的供奉,還有諸多王府掛靠的田畝,導致大明國帑損失重大,計省審計利刃高懸,沉翼不敢貪墨,但是誰會嫌錢多?

陛下廢藩國,他就可以在正賦這一塊多下點功夫了。

“可有人對此旨有異議?”朱祁玉問完之後,便看了一圈,看無人反對才點頭說道:“送文淵閣傳聞四方吧。”

藩國的本質是分封制,而大明的統治基礎是郡縣制,分封制和郡縣制本就有衝突和互補的對立統一。

群臣緘口不言,實乃是這件事,一來是皇帝的家事,二來是陛下的逆鱗。

陛下登基之初,瓦剌大軍壓境圍困京師,登基第一年就殺了哥哥稽戾王,僅僅第三年,就有三王作亂,和陛下討論親親之誼,藩籬之責,實在是打著燈簍上廁所,找死。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興安一甩拂塵繼續奉天殿朝議。

陝西巡撫曹景報西安府、平涼府四月寒霜瘟疫死兩千人。

應天巡撫李賢、松江巡撫李賓言奏報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瘟疫死者七萬七千餘人。

這一封奏報,引得朱祁玉雷霆大怒。

陝西兩府貧瘠之地死了兩千,常州鎮江松江,三府膏腴之地,死了七萬七千人。

朱祁玉立刻讓人下旨申飭李賢李賓言兩巡撫巡查不利,革除三府知府左貳,永不敘用,一應官員按制查辦,但有私縱決不輕饒。

徐有貞烏江役夫五萬八千多人,疏浚險灘十八處,烏江通行,大利西南。

內地桐油、三七、煤炭、銅料等物價格開始下降,而西南方向的糧價、鹽鐵、綢緞布匹等價格大降。

徐有貞忙完了烏江治水之後,馬不停蹄人不歇腳直奔重慶府,開始督辦四萬里主幹水路疏浚之事,一刻沒有停歇。

徐有貞乘船自六枝特區沿烏江而下,以身渡江開路,沿途大批百姓跪地痛哭,徐有貞停留之地,百姓無不蜂擁而至。

徐有貞這萬民傘收到手軟,生人祠遍地都是,一如當初他離開靖安河套之時一樣。

“這徐有貞是想要把朕的奇功牌掏乾淨啊!”朱祁玉讓興安擬詔褒獎賜奇功牌一枚,頭功牌近百枚,齊力牌五萬八千枚以及一應恩賞。

徐有貞除了上了一封請功簿之外,還乞申將這五萬八千人擇優兩萬人納入水師。

這兩萬人治水非常有經驗,納入工兵營也非徐有貞私情,乃是國事。

朱祁玉硃批了徐有貞的奏疏。

徐有貞這人,有野心不擅長朝堂狗鬥,放出去治水,的確是一把好手。

賀章站出來,一隻手拿著笏板,另外一隻手空空蕩蕩的朗聲喊道:“陛下,臣有本啟奏,臣請旨申嚴監司送迎之禁!”

都察院不能再這麼爛下去了,再爛下去,陛下真的要動手革除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鹹魚她被四大式神團寵了窮到只剩式神了[陰陽師+綜恐][陰陽師]攻略式神的一百種方式毒後重生計從九叔開始超級陰陽師我靠式神養老[綜]豪門天價前妻民國空降師掌握核心科技的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