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八百三十五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
上章 目錄 下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八百三十五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

李文的政治生命,其實在他離開了甘肅鎮這個陝西行都司的治所之後,就應該已經結束了。

是這場襲殺,給了他新生的機會,不僅政治生命可以繼續延續,而且得到了高升。

“有的時候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什麼愚蠢的行為,你的作為朕可以理解,嘉峪關外,到底何去何從,大明仍然沒有定策,所以,你有顧忌是應當的。”朱祁玉不準備追究此事,大明在西北的循序漸進,連廷議都沒有決定到底該何去何從,李文做也錯不做也錯,選擇不做,反而屬於正常。

在朝堂的爭鬥中,能夠明哲保身,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朱祁玉稍微斟酌了下說道:“既然高陽伯已經回京了,休息幾日,就到講武堂任掌教吧。”

講武堂的掌教會參議軍機要事,日後李文到底是會平步青雲,還是就此止步,全看他自己了。

這是個機會,李文在講武堂這個群英薈萃的地方,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當然李文也可以選擇泯然眾人矣,成為大明這棵參天大樹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蛀蟲。

朱祁玉之所以給他這個機會,一方面這是一次對壘,李文代表了許多,代表著大明國策的振武,還代表著朱祁玉的皇權,另一方面,不反對的不是敵人。

在爭取大多數的時候,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多多樹敵,李文的戍邊多年,如果慘澹收場,大明邊軍將領人心不在。

這一點上,建文君就一點不把邊將當成人,楊文何等悍將?乃是當年朱元章留給建文君的輔臣,這樣一個悍將,最終被扔到了遼東,在建文三年末,建文君居然要讓楊文南下馳援,最終在天津衛被燕王活捉。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天啟五年,廣寧戰敗,王化貞苟延殘喘,可是魏忠賢將熊廷弼斬首,傳首九邊,最終弄的盡喪軍心。

後來崇禎五年,崇禎才力排眾議把這王化貞給殺了,可是軍心皆喪,殺一個王化貞就能找補回來?

“臣,叩謝天恩。”李文萬萬沒料到,他不僅沒死,還活了下來,不僅活了下來,還得到了高升。

朱祁玉話鋒一轉,斟酌了一番說道:“高陽伯,正統九年春,於少保回京述職,因為不肯給奸宦們銀子,以兩袖清風嘲諷,最終被王振陷害入獄。”

“得虧是朝中非議廣眾,王振不好下手,最後轉交到了大同府繼續留監,在多方營救之下,於少保才從大同監裡出來,任山西巡撫。”

“這件事,高陽伯可曾知道?”

李文認真的回憶了下,才俯首說道:“罪臣知道,當時天下內外震動,就連遠在嘉峪關的一些守將都知道此事,議論紛紛,其實罪臣當初也上奏請皇…稽戾王寬宥,奈何奏疏石沉大海,當年上書之人如過江之鯽,不差臣這一個。”

朱祁玉繼續說道:“於少保當年在做山西巡撫的時候,得罪了大同總兵官,也就是現在的京師總兵官、武清侯石亨,當時鬧到了什麼地步?”

“石亨說只要于謙再至大同必殺之,於少保則是始終彈劾石亨,可是二人在京師之戰、集寧之戰、河套之戰、南下平叛之中,仍然通力合作,力保大明無虞。”

“柯潛彈劾你是為國事公事,你若是心裡有怨懟,決計不要影響到國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謙和石亨的和解,那可一點都不容易,到底是於謙大氣,還是石亨選擇了不計較?還是雙方都是武勳,利益趨同?

這是個說不清楚的事兒,反正兩個人在景泰年間,便不再鬧騰了。

將相和之所以成為美談,就是少之又少,這還是因為于謙成為了文安侯,成為了大明武勳,這才有了和解的機會。

“臣遵旨。”李文沉默了片刻,才俯首說道:“臣不會為難與他。”

不為難不是不計較,李文說的話很模湖。

柯潛要是追著李文繼續咬,李文一定會反擊,倘若柯潛就此止步,李文也不會去刻意刁難,畢竟陛下已經開口了,這個面子他李文不能不給陛下,尤其是陛下剛寬宥了他。

“你覺得是誰要殺你?”朱祁玉當然清楚,要勸兩個人徹底和解很難,能不衝突最好,耽誤了國事,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拖到菜市口。

朱祁玉問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李文作為被襲殺的當事人,他對兇手有沒有好的線索。

“罪臣在京師無親無故更無仇怨,在宣府到居庸關的地方受襲,罪臣也是一頭霧水。”李文對兇手並沒有任何的猜測。

他敵人都在西北,要打要殺,那也是不會過河套,他都走到了京師門戶了,他對京師並不是熟稔。

“朕這裡倒是有了點眉目,等桉子查清楚了,緹騎會通知於你。”朱祁玉看著自己身後的堪輿圖問道:“高陽伯,你對大明北伐之事,怎麼看?”

“臣以為…還是不要北伐的好。”李文發現可能成敬大璫的話是對的,跟陛下奏對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就是最大的恭順。

他選擇了說實話。

“很好,說說你的看法。”朱祁玉眼前一亮,讓李文陳述下反對北伐的理由,這也算是入講武堂的考校。

李文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大明攻伐漠北,是居下游而攻上,沿途兵備補給困難,需要萬分小心,當年文皇帝北伐,有武剛車三十餘萬輛,陛下要是北伐,也要如此之數的武備。”

“哈拉和林此地貧瘠,胡元當年,也是依靠內地供養塞外,才供養出了這麼一個富碩的地方,這些年沒了內地供養,此地早已經破敗不堪。”

地無利,居下游攻上本就是不明智的決定,再加上戰線數千裡,拉的太長了,很容易被敵人的遊騎兵切斷補給線,這三十萬武剛車要是沒有,大明軍能不能回來,都是兩可。

花銷如此之大,就為了一片不毛之地,不值當。

李文說這番話,那是反覆斟酌再斟酌,反復推敲再推敲,生怕哪一句說的不對,招致陛下不快,這剛剛被寬宥,便又進了鬼門關。

“很好,你繼續說。”朱祁玉還讓中書舍人記了下來,然後讓李文繼續陳述自己的觀點。

李文不在京師,不懂規矩,在沒有形成決議之前,都可以暢所欲言,罵皇帝是亡國之君都無所謂,但是形成了決議,還要搗亂,那陛下就會讓他見識到什麼是殘忍。

這也是胡濙為什麼會覺得景泰年間的朝臣,都是未經風吹雨打的花朵,因為這種規矩清楚明白的政治格局,本身就是一種難得。

多少為上者,非常喜歡聖心難測這種把戲,就是陳循當年唸經反覆唸叨的聖人模樣,端著架子做皇帝,就會做的有個皇帝模樣。

李文索性不再藏著掖著,言簡意賅的說道:“臣久駐邊方,永樂元年起,這草原的天氣是一天冷過一天,一年就那麼幾天暖和。這要是春天攻伐,一場倒春寒,大明軍士就得病倒一大片,若是秋天征伐,這瓦剌人膘肥馬壯,更是抓不到蹤跡。”

“孫權得了個孫十萬的雅號,就是他帶著十萬兵馬進攻合肥張遼,結果被張遼八百人衝陣,殺了幾個大將,而且還被張遼衝鋒了兩次,貽笑千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吳軍軍中大疫,軍心動盪不安,紀律再嚴明的軍隊,面對疫病,也是束手無策。”

“這也是當年蒙古人西征的不二法門,但凡是攻不下的城寨,就投放瘟疫,這城中起了瘟疫,這城就是死城一座了。”

李文是懂兵的,他掌兵多年,太清楚戰爭這種事,即便是準備的非常充分,也會有可能失敗。

無地利,更無天時,此時已經不是舊時,自從永樂元年起,草原的冬天越來越長,越來越冷,甚至連陝甘寧地區都受到了影響。

今年陝西就爆發了旱災,導致糧食大規模減產,得虧陛下排程有方,而靖安布政司養育了三邊近半數的人口,這才沒鬧出民亂來。

“有理,你接著說。”朱祁玉頗為認同的說道。

李文說的都對,不是在胡謅,更不是在忽悠他,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大明北伐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李文作為一個統兵多年的將領,並不是酒囊飯袋。

李文沉默了片刻,鄭重的說道:“陛下,一入草原,就是泥牛入海,四面八方皆是敵,你不知道哪個騎馬的人到底是牧民,還是瓦剌人的斥候,這一點夜不收們的作戰和陣亡,就足以說明,即便是習慣了在馬背上的生活,夜不收的陣亡依舊居高不下,瓦剌西進之後,這種傷亡才慢慢減小。”

“陛下民心不在。”

李文這番奏對,從天時地利人和,全面分析了大明北伐路上的種種可能存在的問題,而且任何一件事爆發出來,就會要了大明銳卒的命。

大明銳卒戰力何其強悍,非戰之罪,陣亡一個,就是大明的損失。

“善,還有嗎?”朱祁玉當然聽懂了李文沒有講出的那句:陛下和稽戾王越看越像,這可不是朱祁玉瞎想,只是李文不好那麼直接罷了。

北伐的結果很有可能慘敗,為了為上者的野心,最終犧牲掉的卻是普通軍卒的命。

這是什麼行為?

稽戾王行徑。

“還有。”李文終於試探性的說道:“陛下,朝裡有內鬼,若是和瓦剌人裡應外合,大明軍焉能不敗?”

“嗯?高陽伯為何這麼說?”朱祁玉疑惑的問道。

“這阿剌知院又不是勇夫,他要是勇夫,當年就該陣亡在京師的高牆之下,既然不是勇夫,他既然敢悍然造反,顯然是得到了什麼承諾,否則的話,怎麼可能造反呢?”李文和羅炳忠、朱瞻墡、楊俊的觀點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阿剌知院有這個膽量,顯然是得到了許諾。

瓦剌人在打出土木堡天變之前,仍然是以馬市、賞賜為由饒邊,要不是稽戾王被俘,瓦剌人仍然不敢喊出取而代之的口號來。

陛下登基之後,接連幾次作戰,瓦剌人一看情況不妙,趁著陛下南下平叛的時候,立刻熘之大吉。

“不抓住這個內鬼,朕如何北伐,這不是給瓦剌人送戰功嗎?”朱祁玉眉頭緊蹙的說道。

李文顯然想起了某些痛苦的回憶,感慨萬千的說道:“若是內鬼好抓,就不是內鬼了。”

陝西行都司最多的是什麼?

是間諜探子。

幾乎每個商賈,都是探子,他們將關內的訊息帶到關外去,小到某條路什麼時候有貴重物品販運,大到軍事排程,人員增補,這些商賈們,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在陝西行都司抓探子,就是柯潛和李文在陝西行都司最緊要的事兒。

這一抓好幾年,這探子就跟雨後的筍一樣層出不窮,就跟頭功牌長在地裡一樣。

朱祁玉笑著問道:“對了,上次送往甘肅鎮的頭功牌,高陽伯收到了嗎?”

李文這幾年抓的探子,超過了三百,個頂個都是送到了京師,緹騎們反覆查補最終定罪,這些探子最後的下場就是解刳院,為大明的醫學發展發光發熱。

頭功牌不能三合一,是頭功就是頭功,前段時間李文親手逮了一個間諜,而且是大頭目,這個大頭目被抓拿的時候,還帶著一份夜不收的名錄準備出關。

而這份名錄的第一個名字,第一件事,赫然是康國公王復在集寧之戰中,在和一個年輕的瓦剌斥候血戰之後,身中十數創,仍然將塘報送回了大營的事兒。

朱祁玉給寬宥李文,其實朝臣們看來非常合理,就是頭功牌論箱的李文,得到的優待罷了。

在陛下這裡,牌子從來沒有免死的明旨,但是在大明朝臣心裡,功賞牌,那就是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的通行證,可以陛下這個大閻王手中,把那生死簿上自己名字劃去的神物。

大明對功賞牌的追求,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在複雜的朝堂漩渦之中,獲得不死金身。

哪怕是頭功牌,也有許多優待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鹹魚她被四大式神團寵了窮到只剩式神了[陰陽師+綜恐][陰陽師]攻略式神的一百種方式毒後重生計從九叔開始超級陰陽師我靠式神養老[綜]豪門天價前妻民國空降師掌握核心科技的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