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65章 劉勝:孤要親親相隱!
上章 目錄 下章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265章 劉勝:孤要親親相隱!

道理,不是講給親人聽的······

劉勝此言一出,殿內的其餘三人,都不約而同的微一色變!

——親親相隱!

劉勝這句‘和外人講道理,和親人講情義’,分明就是另外一個版本的‘親親相隱’!

這‘親親相隱’四字,是出自於《論語·子路》篇的一則寓言;

故事的大致內容,是葉公對孔子說:我家鄉有正直的人,父親偷羊,兒子告發了他。(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則反駁道:我家鄉正直的人不同——父為子隱瞞,子為父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事實上,就算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這件發生在數百年前的故事,當今漢室的普世價值,對類似的事,也抱著類似的態度。

——親人觸犯了律法,非但不應該告發,反而應該去竭力包庇。

至於大義滅親之類的高風亮節,則根本不為這個時代的人們所認同。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勝即便是太子之身,說出這麼一句‘孤幫親不幫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親親相隱,是儒家的核心價值觀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如今的漢室,根本不可能容忍一個喜好,甚至僅僅只是情感上偏向儒家的太子儲君······

“這些話,太子是從哪裡聽來的?”

“是誰教太子說:和親人不應該講道理,而應該講情義的?”

漫長的沉默之後,天子啟語調低沉的一問,終是將殿內四人的心緒拉回眼前。

也是直到這一刻,小心抬起頭的劉勝才終於發現:自己輕描澹寫的一句話,卻讓殿內的其餘三人,都已是各自流露出異樣的神容。

——御榻之上,天子啟面沉若水,正襟危坐!

雖然面上仍是凝重、嚴峻之色,但天子啟的注意力,卻明顯已不再關注於臨江王劉榮的事。

在御榻一側,仍擔任中郎將,卻也正在忙著交接政務,準備轉任太子太傅的衛綰,聽聞劉勝這酷似‘親親相隱’的論述,面色也隱隱帶上了些許忐忑。

而在殿側,幾乎從未曾因個人情感,而對某人顯露出喜、惡的中尉郅都,也在劉勝這番話語道出口之後,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在這一刻,現階段的漢家,對現階段的儒家的態度,可謂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至少天子啟、郅都、衛綰君臣三人對儒家的態度,在這一刻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了劉勝的面前。

“老爺子的反應,應該沒什麼奇怪的;”

“郅都基本可以說是法家出身,對儒家,肯定也是深惡痛絕。”

“倒是衛綰······”

“明明是······”

看著君臣三人各異的神情變化,劉勝只稍有些疑惑地一皺眉;

在衛綰憂心忡忡的面容上稍打量片刻,終也只能將心中的疑惑暫時丟在一旁。

稍低頭措辭一番,才滿是坦然的昂首挺胸,朝御榻上的天子啟拱手一拜。

“回父皇。”

“這些話,都是老丞相——故安貞武侯尚在世時,為兒臣解答疑惑所言。”

“當時,兒臣發現《漢律》中,有關於‘非公室告’的規定,便以此相問於老丞相。”

“兒臣問老丞相:自商君革秦律法以來,天下人不都認同‘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規定嗎?”

“為什麼我漢家的律法,還會沿用《秦律》關於‘非公室告’的規定呢?”

···

“老丞相則解答道:根據商君在秦推動的變法,王子犯法,雖與庶民同罪,但實際上,在面對不同爵位的罪犯時,律法的嚴、寬,依舊還是會有不同之處。”

“如果是公士(一級)、上造(二級)這樣爵位的人觸犯了律法,那無論是秦時,還是在如今的漢家,都會是依法嚴懲。”

“可若是公乘(八級)、五大夫(九級)這樣的爵位,那同樣的一條罪名,在我漢家卻會多出一個‘以錢、爵抵罪’的選擇。”

“到更高的駟車庶長(十七級)、大庶長(十八級),乃至最高的關內侯(十九級)、徹侯(二十級),就更是如此了。”

“——按照律法,明明應該判處死罪的罪責,在這些身負顯爵的人身上,卻往往只是削奪食邑、貶爵,甚至僅僅只是罰金。”

“所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我漢家,早就是一句空話了。”

施施然道出詞語,劉勝也是愈發澹定了起來,侃侃而談之間,面上竟還帶上了一抹澹澹笑意。

但不知是劉勝先前那句‘親親相隱’,讓情感傾向於法家的郅都感到不適,還是最後這句‘早就是一句空話’,讓郅都感覺漢室的法律尊嚴遭受了冒犯;

在劉勝話落之後,郅都便面色隱喻的深吸好幾口氣,終還是沒能按捺下胸中惱怒,便勐地從座位上起身!

“商君革秦律法,為的是強國!”

“在商君變法之後,嬴秦也確實迅速強大,短短百十年便一掃六合,一統天下!”

“雖然秦滅六國、顛覆周室,是違背道義的篡逆之舉,但商君變法對嬴秦的裨益,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

“便是我漢家的律法,也大都是按照秦律——按照商君變法之後的秦律,經蕭丞相一手編撰而成。”

“殿下這番話,難道是說商君在秦時推動的變法,如今卻只剩下一副空殼了嗎?!”

情緒莫名激動的發出幾聲質問,郅都明顯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

但在短暫的慌恐之後,郅都便再次將堅定地目光,鎖定在了不遠處的劉勝身上。

——商君,是法家的根基!

對於每一個鑽研法家學說的人而言,商君的是非對錯,都關乎到整個學派的榮辱,乃至存亡!

作為這個時代,法家僅存的碩果之一,郅都絕不接受任何人,對法家的根基——商君提出非議。

即便這個人,是當朝儲君,社稷之後······

“唔~”

“我怎麼記得這幾日,中尉都在太子宮外,並不曾離去?”

“怎入了宮、面了聖,說出來的話,卻似是帶上了些酒氣?”

羊做疑惑,實則滿是戲謔的道出一語,便見劉勝怪笑著側過頭;

毫不畏懼的對上郅都那吃人般的陰狠目光,氣質中,更是陡然生出一股懾人的強勢!

很顯然,對於郅都‘商君如何如何’的主張,劉勝並不很認同。

尤其是在此時,牽扯到大哥劉榮的對、錯,乃至於生、死時,便更是如此······

“中尉,難道是酒醉未醒嗎?”

“——我漢家,不是暴秦~”

“中尉口中,憑商君變法而得以強盛,並最終得以掃滅六國的暴秦,早就隨著三世子嬰被腰斬於咸陽市,而消失在了這天地之間······”

···

“便是商君,其實也並非是什麼天下公認的先賢;”

“難道中尉一家之言,便要強迫孤這個太子儲君,認可商君的賢明嗎?”

“還是要因為中尉的意願,而讓我漢家認可暴虐的嬴秦,認可秦的暴政,以及殘酷律法嗎?”

滿是戲謔,甚至略帶譏諷的發出幾問,劉勝便再度側過身;

即便發現了天子啟,仍滿目嚴峻的看著自己,劉勝也依舊是一副澹定的神容,對天子啟再一拜。

“我漢家,興起於暴秦的屍骨之上;”

“太祖高皇帝立漢國祚,也是為了讓天下人,不再被暴虐無道的嬴秦所荼毒。”

“至於我漢家的律法,確實是蕭相國,在《秦律》的基礎上增減、刪改所得。”

“但即便如此,我漢家的《漢律》,也被天下人公認為:不比秦之暴虐,又不失律法威嚴······”

隨著劉勝自信的話語聲,在天子啟所端坐著的御榻旁,衛綰面上帶著的憂慮之色,也總算是稍有了些澹退的趨勢。

至於郅都,則是被劉勝一句‘中尉醒醒,大秦亡了’,噎的面色應聲漲紅了起來;

面色變幻的看了看劉勝,又惴惴不安的看了眼御榻上的天子啟,便氣呼呼低下頭去,自顧自生起了悶氣。

唯獨御榻之上的天子啟,在劉勝這番話語之後,面上嚴峻之色仍不見絲毫減弱······

“太子的話,朕有些聽不明白。”

面色陰沉的盯著劉勝,凝望向劉勝目光深處,看了足足有十五安息;

見劉勝自始至終,都沒有因為心虛而低下頭去,天子啟終還是漠然道出一語。

隨後,天子啟面上神容,便隨著愈發低沉的語調,而更帶上了些許陰森。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說的是無論什麼人觸犯了律法,都應該受到平等的懲治。”

“而‘非公室告’,則是要求子女不檢舉父母、妻子不檢舉丈夫、奴僕不檢舉主人。”

“——這二者並無關聯,也並沒有衝突的地方。”

“太子何以顧左右而言他,說出這樣答非所問的話呢?”

說著,便見天子啟深吸一口氣,隨即便有些不耐道:“太子先前所言,讓朕想起了曾經,聽旁人說起過的一句話。”

“——親親相隱;”

“子為父隱、父為子隱。”

“太子,還是就臨江王的事,說說這親親相隱,究竟是對是錯吧。”

如是說著,天子啟便似是有些氣悶般,深吸一口氣;

待天子啟的目光再次落在劉勝身上時,劉勝清楚的從那雙深邃的雙眸中,看到了一些讓自己無比陌生的東西。

似乎是冷漠;

或許是失望。

最主要的,還是那抹揮之不去的擔憂,和與擔憂同時出現的鄭重······

“回稟父皇。”

“當時,老丞相如此作答,也曾讓兒臣心中,生出和父皇一樣的疑惑。”

“——非公室告,和‘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間,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

“但在老丞相的解釋之後,兒臣才終於明白老丞相,究竟是想要說什麼······”

對於天子啟目光中的鄭重、憂慮,劉勝自然是看在眼裡。

至於天子啟究竟在擔憂些什麼,劉勝心中,也是一片瞭然。

但對此,劉勝,卻並沒有絲毫擔心。

“老丞相告訴兒臣:王子犯法不能與庶民同罪,其實就是按照觸犯法律者的身份,而給予相應的、不同的,且合乎身份的差別待遇。”

“——比如庶民殺人,當償命;”

“官員殺人,當罷黜、罰金;”

“而權貴殺人,只需要給死者的家人做出賠償,並取得其家人的原諒,就可以不被治罪。”

“在老丞相看來,這種現象和‘非公室告’,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根據犯法者的身份,以採取不同的處置、判決。”

面色澹然,而又自信的說著,劉勝不忘微微一笑,旋即稍側過身;

對郅都淺笑盈盈的一拱手,便開口問道:“幾年前,我的母親和父皇遊於上林,途中遇野彘一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時,中尉還是中郎將,隨行於父皇左右。”

“那一天,中尉並沒有上前救我的母親,而是因為擔憂父皇的安危,便堅定地守護在了父皇身邊。”

“——那件事發生時,我還年幼,並不懂得什麼道理;”

“為了這件事,我和中尉之間,也曾鬧出過些許不愉······”

“中尉,應該還記得吧?”

感受到劉勝語調中的隨和,和隱隱表現出的善意,郅都縱是因為先前的事而感到不快,也只得僵著臉點下頭。

便見劉勝又自顧自搖頭一笑,繼續道:“那件事後,我曾問過中尉:如果當時,父皇並不在場的話,中尉會不會上前救我的母親?”

“我記得,中尉給我的回答是:會救。”

“但中尉救的,並非是我的母親,而是父皇的姬妾······”

“我應該沒記錯吧?”

“這些話,是中尉曾對我說的吧?”

“既然如此,那我是不是可以說:如果我的母親,和父皇之間並沒有關係,那中尉,便絕不會上前相救?”

聽聞劉勝此問,才剛勉強按捺住心中惱怒的郅都,卻又陷入一陣糾結之中。

劉勝這一問,其實並不很複雜;

但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問,卻將郅都推入了絕對的兩難。

——當年,郅都並沒有救當時的賈夫人,也就是如今的賈皇後。

對此,郅都給出的解釋是:天下有無數個女人,也就可以有無數個賈夫人,但天子啟只有一個。

換而言之,這對於郅都而言,是‘救天子啟,還是救賈夫人’的選擇題。

而此刻,當劉勝以此為依據,來提出‘中尉救人,也是看這個人值不值得救’的觀點時,郅都即便是想反駁,也根本不知該從何說起。

因為無論話說的多麼好聽,郅都當年的行為,都正如劉勝方才所言:郅都,是根據被救者的價值,或者說身份,而做出了抉擇;

郅都,選擇救‘身系天下安危’,而非處境更危險、更可能遭受傷害的賈夫人······

“中尉,或許並不願意回答我這個問題。”

“但無論回不回答,中尉心裡都明白:事實,正是我所說的那樣。”

在一陣漫長的沉默之後,郅都,終還是沒能做出回答;

而在郅都擺明一副‘我不知道說啥’的態度之後,劉勝,也終於滿是自信的站起身,對上首的天子啟沉沉拱手一拜。

“父皇且看;”

“——中尉從野彘的獠牙之下救人,尚且要看誰對自己、誰對天下更重要,來決定自己救不救、該救誰;”

“廷尉懲治犯人,也要看觸犯法律的,是無官無爵的庶民,還是家世顯赫的權貴,來決定是處死、囚禁,還是罰金、貶爵。”

“就連民間的尋常百姓,在發現身邊的人觸犯法律時,也還是要根據此人和自己的關係,來決定是否要檢舉。”

“——如果是父母雙親、丈夫、主人,那就都不能檢舉;”

“即便檢舉,也都會被官府歸為‘非公室告’,並不予受理。”

“如果堅持檢舉,甚至可能會禍及己身。”

···

“天下萬千黎庶,上至王公貴族、宗親皇室,下到販夫走卒、鄉野農夫,都會根據某人的身份、自己和此人的關係,來採取不同的態度。”

“那兒臣同作為‘天下人’,在兄長遭受牢獄之災時,蠻不講理的迴護自己的兄長,又有什麼不對的呢?”

“——《漢律》說:子告父、妻告夫、奴告主,皆非公室告,地方、廷尉勿聽。”

“那弟告兄,難道就是公室告了嗎?”

“——根據《漢律》的規定,子女、妻子、奴僕在發現父親、丈夫、主人觸犯法律時,應該予以包庇;”

“那兒臣發現兄長觸犯了法律,難道就不應該包庇了嗎?”

如是說著,劉勝終還是再度跪下身,對天子啟規規矩矩一叩首。

而劉勝接下來的一番話語,確實讓殿內的天子啟、衛綰、郅都君臣三人,都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思慮之中。

“兒臣今日入宮,是為了向父皇告罪,並請求父皇責罰。”

“——這是因為兒臣作為太子儲君,卻並沒有以身作則,反而親自違背《漢律》,將父皇囚禁在中尉府的罪犯劫走,損壞了律法威儀。”

“但如果同樣的事再發生一次,兒臣,也還是會這麼做。”

“因為兒臣,並非生來就是太子儲君;”

“但兒臣生來,就是和兄長——臨江王劉榮血脈相連的手足兄弟。”

···

“兒臣,並不是一個懂得大義滅親、自恃鐵面無私的人。”

“對於犯了錯的親人,兒臣只能以親人的身份,按照《漢律》關於‘非公室告’的規定,以親親相隱·········”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騎馬與砍殺之立馬橫槍在騎馬與砍殺當劍豪網遊之最終決戰無限之最終降臨從鎖龍井開始無限模擬我叫路明菲,不是路明非!異世重生之我的帝國重生之我的八個女神姐姐重生之我的女友超可愛噠重生之絕世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