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83章 小九,要好好學
上章 目錄 下章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283章 小九,要好好學

對於竇太后針對黃老學的碎碎念,分坐於殿內的天子啟、賈皇後以及薄夫人,自是連連點頭。

只是究竟聽進去多少,又認同多少,就是各有不同了。

——對於‘什麼學說更適合治國’‘什麼學說能把社稷治理的更好’這樣的問題,薄夫人、賈皇後,本身都是不大感興趣的。

只不過這些話,都是出自竇太后之口,二人才禮貌性的‘正襟危坐’,豎耳恭聽。

再有便是賈皇後,雖然本身對這些事不感興趣,也不敢感興趣,但如今已貴為皇后之身,也總還是要逼著自己聽一聽。

畢竟對於如今的漢家而言,皇后,也就是太后的儲君。

至於天子啟,對於這樣的問題,顯然都有著極為成熟且堅定地個人立場。

短短三兩句話,就想改變天子啟對某一學說、學派的影響和判斷,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事。

對於這些,竇太后顯然也並不很在意;

一邊誇讚著黃老學的各種優勢、長處,竇太后慈愛、溫和,又不乏些許嚴肅的目光,卻始終不曾從劉勝的面龐之上移開。

足足過了有一炷香的功夫,竇太后才終於停止了對黃老學說的無限誇讚。

隨著竇太后話盡尾聲時,跪坐於竇太后身側的劉勝,也終是徹底繃起了臉,擺出一副‘恭聞皇祖母教誨’的架勢。

而竇太后在最後的總結性發言,也讓劉勝心中,生出一個接一個的感悟,和對黃老學說更深層次的瞭解。

“說來此間種種,不外乎一句:黃老治國,以無為治之,輕徭薄稅,與民休養生息;”

“在這樣的治國方式下,就算地方郡縣官府什麼都不做,百姓也能得到喘息的機會,慢慢改善自己的處境。”

“——說來,這治國、治政,並非是非要做些什麼,才能將天下治理的更好的。”

“很多時候,官府越想做些什麼,就越會讓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除非能力真的足夠強大,並且對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有十足的信心,否則,就不應該輕易改動已有的秩序。”

“一動,不如一靜。”

“靜,則安;動,則亂。”

“話說到了頭,其實也就是老百姓嘴裡的一句:若非實在必要,就少折騰······”

道出這最後一語,竇太后不忘稍側過身,含笑對身旁的天子啟稍指了指。

“就像當年,皇帝剛坐了皇位,就非要急著用晁錯的《削藩策》一樣;”

“——削藩,是因為再不削,宗親諸侯,就要亡了我漢家的社稷。”

“所以,就算是拼著社稷顛覆、天下大亂的危險,這藩,也是一定要削的。”

···

“往後,小九遇到事,也要按照這個思路去想。”

“——事態,是否嚴重到了當年,皇帝繼承皇位時,關東宗親諸侯尾大不掉、蠢蠢欲動於函谷關外的程度?”

“如果是,那就應該和當年的皇帝一樣,當機立斷,勐藥治重病!”

“如果沒嚴重到那般地步,但也已經開始動搖宗廟、社稷的根基,那就應該步步為營,徐徐圖之。”

“如果某件事,並沒有帶來什麼弊端、隱患,或者是暫時看不到可能帶來的彼端,那就不必急著改動。”

“尤其是切實關乎到農戶生計,關係到徵收稅、賦,以及徵召勞役的事,就更是如此。”

···

“這些,都是我曾經,從先太宗孝文皇帝口中聽來的。”

“正是藉著這樣的治國方略,太宗皇帝,才得到了天下萬民的愛戴。”

“小九如今,是太子儲君;”

“將來,也肯定會接過皇帝的衣缽,為這天下民之父母。”

“——做父母的,在遇到關係著子女生計的事時,都會鄭而重之;”

“做皇帝,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隨著竇太后最後一句話道出口,長信殿內,只應聲響起一陣輕微的呼氣聲。

就好像先前,眾人都因為竇太后正在教育劉勝,而不敢喘氣般——直到竇太后說完,先前下意識屏住呼吸的眾人,才終於長呼出一口氣。

而在竇太后道出這最後一語之後,跪坐於御榻之上的劉勝,卻是若有所思的皺起了眉頭······

“無為而治······”

“若非實在必要,就少折騰······”

面呈鬱色的一聲呢喃,只惹得竇太后微微一愣;

片刻之後,便又帶著溫和的笑容,伸出手,輕輕摸了摸劉勝的頭頂。

“有什麼不懂得,問便是。”

“我這兒啊,不比皇帝的宣室~”

“小九到了這長信殿,也不必再講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類的虛禮······”

似是隨意,又隱有深意的一番話,自惹得一旁的天子啟心下稍一動。

卻見劉勝仍沉浸在自己的思慮中,皺眉苦思好一會兒,才不解的抬起頭。

“皇祖母的意思,孫兒都明白。”

“——凡是官府想要做事,都肯定是要讓百姓操勞的。”

“比如稅、賦、勞役,都是官府想做某件事,而向百姓徵收、徵召的。”

“所以,除非做這件事的好處,大於做這件事時,向百姓徵收、徵召的稅賦勞役,否則這件事,都是不應該做的——起碼是不應該急著做的。”

“但皇祖母說起這些,孫兒再想到田叔田子卿,也是黃老學出身,更是即將成為內史。”

“過去這些年,因為晁錯在內史‘無為而治’,已經讓長安附近的諸般事務,都逐漸顯現出怠惰、雜亂的趨勢;”

“讓田叔做內史,正是為了要改變這樣的情況,讓內史治理下的京兆,乃至關中重歸正軌。”

“可若是做了內史之後,田叔也如皇祖母方才所說的那般,奉行無為而治,講究一個‘非必要就少折騰’······”

說到這裡,劉勝適時止住話頭,再次將困惑的目光撒向竇太后。

而在聽聞劉勝這番解釋之後,竇太后只心下稍安,先前湧上眉宇之間的那抹澹澹憂慮,也在這一刻悄然消散。

至於劉勝的問題,顯然也難不住早年,在呂太後身邊、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見慣了大風大浪的竇太后······

“無為而治,並不是說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問。”

“——不管不問,那不叫無為,而是叫無能。”

“真正出身於黃老、對黃老無為之道有鑽研的官員,大都不會是無能之輩。”

“治理一方百姓時,這些人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什麼都不做,但他們也還是會時刻注意治下的情況。”

“當百姓民安居樂業時,他們會怡然自得的端坐於高堂,說上一聲:無為之道;”

“在這個前提下,即便是發生一些聳人聽聞的事,他們也都會澹然地說:法無禁止則無咎。”

“但若是治下的狀況,開始向混亂、動盪的方向發展,他們就會一改往日平和,成為比法家酷吏,都還要攝人心魄的能臣、幹吏。”

“——因為黃老學說中,緊跟在‘黃老無為’之後的,便是一句:無為,而又無所不為······”

慢條斯理的給劉勝解釋過‘黃老無為’和‘懶政怠政’之間的區別,竇太后也不忘稍直起身,作勢望向稍遠些位置的賈皇後。

雖然沒有明說‘這些話,皇后也好好聽聽’,但擺出的架勢,也分明是這麼個意圖。

“黃老學,好就好在只要學了,那無論是俊傑還是庸才,就都能按部就班的將某件事、某個地方管理好。”

“官員治民如此,朝臣治政如此,太后、皇后掌治後宮,也同樣是如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多做改動,卻也時刻關注,只要不發生動盪,就儘量不去管;”

“待事態即將一發不可收拾,再一舉解決所有問題,乃至是造成問題的人。”

“這,才是黃老無為,而又無所不為的道理······”

···

在竇太后最後這一番雲澹風輕,卻又莫名讓人嵴背發涼的話語道出口之後,長信殿內,便陷入了一陣長達二十息的詭寂。

無論是御榻上,分坐於竇太后兩側的天子啟、太子勝,還是左右相鄰落座於殿內的賈皇後、薄夫人,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上首主位,那已因老邁而句僂起的蒼老身影。

竇太后,其實並不算太老。

至少在皇室,這樣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人,不該是這樣一副滿面溝壑、滿鬢華髮,嵴背句僂的模樣。

但這一刻,幾人卻都從這一位老邁的婦人身上,開到了一抹極為獨特的氣質。

雖然這獨特到令人敬畏,甚至是畏懼的氣質,隨著竇太后落下的話語聲,便一閃而逝······

“小九,可明白了?”

良久,竇太后再開口發問時,已然恢復到了先前,那慈愛、親和的溫善面容。

聽聞此問,劉勝也終是面帶敬意的點點頭,規規矩矩對竇太后深一拱手。

“孫兒,謹謝皇祖母教誨。”

“今日所聞,孫兒必銘記於心,但有一息尚在,便絕不敢有一字漏忘!”

鄭重其事的誓言,卻只惹得竇太后一陣輕笑搖頭,摸索著伸出手,便將劉勝一把拉到身邊,再次枕著竇太后的腿躺下了身。

待祖孫二人再次恢復到先前的坐姿、躺姿,竇太后才笑著輕嘆一氣,而後漫無目的的望向殿外。

“田叔田子卿,便是放眼天下,也是如今,我漢家數一數二的老者、大賢。”

“若只論黃老學,田叔田子卿的名聲、在黃老一學上的造詣,更是無有出其右者。”

“——就連我的兄長章武侯,到了他田叔田子卿的面前,都得執晚輩禮,尊稱一聲:子卿公。”

···

“至於那田子卿,對小九的安排別無二話,也並非是因為他好說話。”

“——如果小九胡作非為,那田子卿,當也敢替我、替皇帝,好好教訓一下不屑子孫;”

“只是由於小九的安排妥當,又得了我和皇帝的首肯,他田子卿,才會那麼好說話。”

“這關中,田叔會治理好的。”

“今我漢家,也沒有比田叔田子卿更適合做內史、更能壓住長安的功侯勳貴之地,更能讓皇帝放心、更能讓小九的事減少阻礙的人了······”

聞言,劉勝自再點下頭,表示自己明白。

隨後,竇太后仍維持著先前的坐姿——仍由劉勝枕著自己的腿、仍將渙散的目光撒向殿外,嘴上,卻開始詢問起天子啟來。

“內史定了,其他的位置呢?”

“少府,可得好好挑個合適的人。”

“別又尋個沒大沒小,拿不住輕重的,給我的孫兒添麻煩······”

“——母后說的是。”

“——兒臣的意思:太僕桃侯劉舍,似乎是不二之選?”

“哦······”

“劉舍啊······”

“本事雖不大,好在忠心耿耿;”

“那就他吧······”

···

“劉舍做了少府,那太僕?”

“——太僕,兒臣決定啟用袁盎。”

“——先前,袁盎在長安遇刺,母後一直心懷愧疚,想要彌補;”

“——此番九卿調動,太僕出缺,袁盎的才能,也足夠擔任太僕······”

“唉~”

“我對袁盎的愧疚,是因為梁王。”

“結果彌補袁盎的,倒成了皇帝······”

“我這張老臉吶······”

“——母後言重,言重······”

···

“其他的呢?”

“太僕、內史、少府都動了,不如趁此機會,將其他位置也動一動;”

“當朝九卿當中,名不副實、才不及職的,可不止一個少府······”

“——母后說的是。”

“——兒臣還打算讓廷尉張歐,到地方郡縣歷練一番;”

“——留下的廷尉一職,則選個才能符合要求,能應付廷尉事宜的人。”

“——最好,選個精熟於‘律法’的······”

“嗯~”

“張歐這人,心太軟,做不了廷尉。”

“廷尉的位置,早就該換人了,也就是皇帝心太軟,念著往日的情誼······”

“既然有了盤算,那皇帝,就自己拿主意吧。”

“張歐給廷尉留下的爛攤子,可不比晁錯給內史留下的,少到哪裡去······”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騎馬與砍殺之立馬橫槍在騎馬與砍殺當劍豪網遊之最終決戰無限之最終降臨從鎖龍井開始無限模擬我叫路明菲,不是路明非!異世重生之我的帝國重生之我的八個女神姐姐重生之我的女友超可愛噠重生之絕世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