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四百二十六章: 改變世界的碳基晶片
上章 目錄 下章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改變世界的碳基晶片

換衣、盥洗、更換無塵服,進入光刻室前一系列以前不覺得繁瑣的工作在這一刻變得很是漫長。

儘管很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工完成的晶片,但韓元還是耐著性子一點一點嚴格按照流程走完。

如果不細緻一點,將汙染物、灰塵之類的東西帶進了光刻室那就坑大了。

花費了十多分鍾,韓元耐著性子按照流程將自己清理的乾乾淨淨,換上了防護服和口罩,帶上了手套和腳套進入了光刻室。

原本正在執行的光刻機現在已經停止了工作,光刻室內其他的裝置也都在小七的控制下停止了運轉。

銀白色的金屬實驗桌上,靜靜的放置著一個長度一米多的柔軟聚酯泡沫盒。

白色的泡沫盒上,還懸停著一隻機械臂。

韓元走過去,在泡沫盒凹陷進去的地方找到了一些黑色的晶片。

黑色的晶片不大,比成年男子的大拇指的指甲要大一些,邊長目測不到三釐米,厚度看起來和指甲的厚度差不太多。

正方形的泡沫盒裡面,一共靜放平鋪著十六塊這樣的晶片,這就是歷時四十五天加工出來的碳基晶片了,所有的都在這裡。

看到這些黑色的晶片,直播間裡面觀眾都有些心潮澎湃。

碳基晶片啊,傳說中的東西,沒想到有一天真的能親眼看到。

相比之下,韓元更是有些呼吸沉重,泡沫盒裡面的這些東西,可是他親手製造出來的。

咽了口唾沫,他帶著手套,小心的從泡沫盒中取出來一塊碳基晶片。

不過指甲大小的黑色晶片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通體漆黑,形狀四四方方,呈現出標準的正方形。

這是經歷了初步封裝的晶片,這樣直接拿在手上對於晶片並沒有什麼影響。

捏著這塊晶片,韓元放到眼前仔細的觀察著,可以看到一層帶著螺旋狀紋路的薄膜,這層薄膜是封裝晶片的最外層材料,是一層緩衝材料,可以用來保護裡面的結構。

捏著晶片,韓元認真的觀察著,與此同時,直播間裡面的觀眾也都聚精會神的盯著漆黑的晶片看。

【這就是碳基晶片?看起來好小的樣子。】

【還沒有我的拇指大,像一張紙一樣,看起來好脆弱。】

【看主播這樣拿著,我生怕他一不小心就給捏壞了。】

【靠譜嗎?這玩意?看起來就跟紙一樣。】

【我還以為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原來是這麼烏漆嘛黑的。】

【樓上的,就這小小的一片烏漆嘛黑的東西,你全部的身家都買不到。】

【要是沒有這個主播全程直播的話,這樣的一塊碳基晶片出價十億米金估計都有人買。】

【十億?是什麼讓你做夢都如此謹慎,再加個零都沒問題。】

【我很好奇,這樣的一小塊晶片,裡面有多少個電晶體?一千萬?還是一億?或者十億顆?】

【數量應該不會少。】

【算一下不就知道了,這個主播用的是十奈米的光刻技術,這塊晶片目測邊長三釐米,也就是九平方釐米,好了,接下來的事情輪到數學大老了。】

【。。。。。】

【樓上紙張,這明顯就是已經封裝完成了的,電晶體的數量根本就沒法這麼算,得看核心面積有多大。】

【麻蛋,說了半天,這全是說了個寂寞。】

【主播主播,這一塊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有多少?】

.......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盯著韓元手中拇指蓋大小的碳基晶片討論個不停,對這樣一塊晶片裡面的電晶體數量很是好奇。

就連蹲守在直播間裡面的各國也同樣好奇,而且他們不僅是好奇,更是緊張的關注著。

不僅普通觀眾在好奇和計算著這塊碳基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各國的專家也在計算著。

從直播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這一塊被這個主播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碳基晶片並不大,以各國的精準判斷來說,其邊長在2.5釐米左右,實際面積是6.25平方釐米。

但這是已經封裝好了的晶片,其核心面積未知。

介於這個主播使用的是十納米級別的光刻技術,有一個現存的例子可以進行對比,那就是蘋果的A11處理器。

這是蘋果公司在2017年自主研發的晶片,距今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

按照蘋果系列的封裝技術以及核心使用晶圓來進行計算的話,A11處理器的其核心面積區域在87.66平方毫米,電晶體數量是43億。

而按照這個資料進行計算,每平方毫米上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是四千九百萬顆。

聽起來很誇張,一平方毫米的面積上要整合五千萬顆電晶體,但這並不是什麼尖端技術。

英特爾、高通,包括蘋果自己等公司的頂級晶片能做每平方毫米整合數億顆。

比如A15處理器每平方毫米上的電晶體數量就達到了1.7億顆。

但這是矽基晶片,如果換成是碳基晶片的話,以碳基晶片理論上超過矽基晶片十倍的效能來計算,這一塊碳基晶片的效能,能超過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矽基晶片。

當然,這都是各國的推算,但實際上這塊碳基晶片裡面到底有多少電晶體,還是個未知數。

因為這塊碳基晶片的加工過程並沒有全程直播。

雖然這個主播使用的是光刻機進行加工的,流程和矽基晶片也一樣,但實際上肯定還是有區別的。

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封裝,封裝關係到核心面積大小,而核心面積大小又關係到電晶體的數量。

目前除了這個主播外,沒有人知道這塊晶片的核心面積到底有多大。

越是這樣,各國越是緊張和忐忑。

這一塊碳基晶片裡面的電晶體數量,可以說是決定了整個世界未來的局勢走向。

.......

手裡捏著晶片,翻來覆去的觀察了一會後,韓元看到了彈幕上的爭議。

笑了笑,韓元開口道:“這塊碳基晶片的核心面積是一百三十七平方毫米,其上整合的電晶體總數是六十八點五九億顆。”

【一百三七平方毫米?核心面積只有這麼點大?】

【這麼說,每平方毫米上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是五千萬顆,對比起英特爾的酷睿I7每平方毫米整合一億顆的數量少了一半。】

【五千萬顆,這是不是有點太少了。】

【十奈米的工藝,還要怎麼樣?而且這可是碳基晶片啊。】

【碳基電晶體和矽基電晶體本身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不能一改而論。】

【按照碳基晶片的效能優異矽基晶片效能十倍來計算,矽基晶片得整合六百八十億顆的電晶體才能比得上。】

【我記得驍龍888電晶體數量才堪堪破百億級別。】

【剛入手蘋果13,查了一下,a15處理裡面的電晶體數量是一百五十億顆,難怪那麼流暢。】

【我擦,這麼說這顆碳基晶片簡直是爸爸級別的。】

【何止爸爸,這他麼是祖宗。】

【牛逼擦擦,希望早點能買到這種晶片。】

【你們的蘋果爸爸的末日要來了!】

【這他麼何止是蘋果的末日,高通、英特爾、三星、AMD通通都得死!】

【六百八十億顆電晶體,made,我真想不通還有什麼矽基晶片不能吊打的。】

......

聽到韓元的話,直播間裡面瞬間就熱鬧了起來。

六十八點五九億顆電晶體的碳基晶片,這對於矽基晶片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

而蹲守在直播間裡面的西方國家,心頓時就涼了半截。

雖然碳基晶片的效能到底如何,能達到矽基晶片的多少倍這個還沒法確定,但碳基晶片比矽基晶片效能更加優異這是肯定的。

這不僅僅是現實各國的共識,更是得到這名主播的確認的。

六十八億顆電晶體的碳基晶片,哪怕碳基晶片的效能只比矽基晶片優異個三四倍,也超出了絕大部分的晶片。

哪怕是蘋果這樣的公司自己手中有技術儲備,恐怕儲備的晶片技術也比不上這塊小小的黑色晶片。

對於矽基晶片的製造廠商來說,這塊碳基晶片的出世,可謂是毀滅性的打擊。

唯一讓他們慶幸的是,碳基晶片自始至終都沒有繞開光刻機。

這是他們手裡的優勢,儘管十奈米的光刻機這名主播也直播了出來,但更尖端的並沒有,他們還掌握著五奈米,三奈米,兩奈米的光刻技術。

至於這種領先能持續多久,誰也沒法確定。

特別是東方的那個國家,在十奈米的光刻機這個技術門檻被破開後,恐怕很快就能追上來。

而華國在碳基晶片上的投入和研發,以及走過的和領先的路,這是他們沒有的東西。

一想到這個,西方各國又有些頭疼起來。

在碳基晶片這條路上,走的最遠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華國,一個是米國。

但無論哪一個起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華國的崛起,沒人願意看到。

而正處於衰退週期的米國重回巔峰,更沒人願意看到。

就像被埋葬的老大哥才是真正的好大哥一樣。

誰都不願意看到老大哥再爬起來。

.......

光刻室內,韓元捏著手中的碳基晶片,眼神中帶著喜悅,帶著欣慰,帶著不負眾望的各種情緒。

他雖然現在看不到現實世界的變化,但從彈幕上就能看到大部分同胞激動的心情。

而這一切,都來源於他手上這枚比拇指蓋大不了多少的晶片。

有了晶片,想必很快就能追上甚至超過那些國家了吧,至少可以不用受人限制了,韓元捏著手中通體漆黑的薄片,思緒不知道飄到了哪裡。

他也不可能直接拋出來兩奈米或者一奈米的晶片製造技術,儘管他手上有。

但那對於華國甚至是整個人類的發展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拋棄掉那些所謂的政治,光是從科學的發展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人類所掌握的所謂的兩奈米,三奈米的晶片加工技術,其實很多都是取了巧的。

並不是說是真正的兩奈米,而是一種計算方法。

晶片的製造工藝是有數道門檻的。

十奈米的光刻技術也是一個門檻,但有一點好處在於,十奈米工業的晶片使用的光源和和三奈米的晶片技術使用的光源是一樣的,兩者都是極紫外光。

光源和光刻膠都能自己製造了,將晶片從十奈米提升到三奈米對於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來說,限制的,只是時間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韓元不想將兩納米技術直接拋出來的原因主要在於華國。

華國在晶片這一塊的技術相當薄弱這是肯定的,即便是有了海si,其技術也遠比不上西方國家。

十納米級的晶片加工技術本就超過了華國自己的技術,再往上拋的話,會出現技術斷層的。

就好像基礎數學你都沒學會就去學習高等數學一樣,那屬於拔苗助長。

所以十奈米的晶片技術是最合適的,一方面夠他自己用了,另一方面,則是可以讓華國慢慢研究,進而發展屬於自己的技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點就是那些西方國家其實也沒有徹底掌握兩奈米的晶片加工技術。

2021年5月,IBM釋出了全球首個2奈米製造工藝,並在米國紐約州奧爾巴尼的工廠展示了2奈米工藝生產的完整300mm晶圓。

據預計,IBM的2奈米工藝能在每平方毫米晶片上整合3.33億個電晶體,遠高於臺積電5奈米工藝的每平方毫米約1.71億個電晶體。

但對於這項技術,IBM並不具備不具備大規模量產晶片的能力。

而且這還僅僅是晶圓,並不是成型的晶片。

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家公司能批量生產商用的兩奈米晶片,即便是技術儲備,也沒有達到這種地步。

因為2奈米對於晶片的加工技術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原有的多項技術難以滿足發展要求,晶片產業界需要從器件架構、工藝變異、熱效應、裝置與材料等方面綜合解決。

在後續的技術中,無論是結構上的創新還是新材料的引入,都很難突破,而且會有相當大的轉折。

這也是韓元不想將兩納米技術拋出來的原因。

.......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二進位制亡者列車我在華山刷副本白狼公孫修真之覆雨翻雲覆雨翻雲之一刀霸魂蹭出個綜藝男神玄帝歸來金玉良醫農家嬌女全真趙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