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歸黃金年代

第二章 弄堂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歸黃金年代第二章 弄堂

早上九點多,弄堂裡的大人們已經上班去了,大孩子也都在學校,在家的都是些沒有工作的老人或者還沒到學齡的小孩。

宋援朝提著行李,過馬路向弄堂走去,剛到弄堂口一個警惕的聲音響了起來。

“農是啥人?做啥的?來這裡尋啥人?”

聞聲望去,只見一個穿著灰布棉襖,很是熟悉的小腳老太太一臉警惕地看著自己,在她身邊還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老太太把孩子護在身後,目光緊盯著宋援朝。

“張家阿孃?”宋援朝一眼就認出了這老太太是誰,這不是住在自己隔壁的張家阿孃麼?張家阿孃是明州人,早在解放前到的滬海,張家阿孃究竟姓什麼宋援朝也不清楚,因為她夫家姓張,所以宋援朝小時候一直這麼喊她。

“咦,農啥人呀?農認得我?”張家阿孃頓時一愣,上下打量著宋援朝,可看了半天只覺得這個身上一股汗酸味,穿的邋里邋遢,頭髮留的老長,皮膚黝黑,肩上揹著大包,手裡提著個包袱的鄉巴子看起來倒是有幾分面熟,卻怎麼都想不起來宋援朝究竟是誰。

“阿孃,我是23號宋家的援朝啊!宋援朝!農還記得我伐?小時候經常去農家白相的……。”

“援朝?啊!農是援朝?”張家阿孃頓時瞪大了眼睛,她細細打量著宋援朝,很快神情的中疑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驚喜。

“哎幼,農真是援朝啊!農只小巨頭(小鬼頭)總算回來了啊!回來好,回來好,阿孃記得農走的時候才十六歲?一走就是八年了,八年啊!打小RB都結束了,可總算迴轉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著,張家阿孃忍不住落起了淚水,掏出手帕擦拭著眼角問:“援朝呀,農哪能變嘎瘦嘎黑了啦,在西北吃苦了?這次回來還走伐?”

“不走了,國家落實政策了,回來就不走了。”

“不走好,不走就好。”張家阿孃連連點頭:“回來就好啊!農吃過早飯了伐?剛剛下火車?走走走,我屋裡還有泡飯,先去屋裡吃點東西。”

說著,拉著宋援朝的手就要走,這時候身邊的小女孩瞪著大大的眼睛打量著面前這個從未見過面的人,用力拽拽張家阿孃的衣角,脆生生地問:“奶奶,這是啥人呀?”

“差一點忘記了,萍萍,這個農要叫尹阿叔,快叫人呀萍萍。”張家阿孃摸摸小女孩的頭說道。

“阿……阿叔好……。”小女孩見著陌生人有些害怕,半躲在阿孃身後喊了一聲。

“不好叫阿叔的,要阿哥。”宋援朝笑著糾正,張家阿孃的兒子張建國大了宋援朝十多歲,宋援朝從小就喊張建國舅舅。

張建國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張浩今年應該九歲了,自己走的時候張浩還是個在吃奶的娃娃,現在算算應該在讀小學二年級。

這個小女孩是張建國的小女兒張萍萍,宋援朝前世九十年代初期這裡拆遷時,張萍萍已經是快考大學的大姑娘了,拆遷之後老鄰居們雖然分開,但相互依舊還有來往,1999年的時候張萍萍結婚,宋援朝還去參加了她的婚禮。

宋援朝知道自己現在的樣子有些不怎麼樣,怕嚇著孩子儘量用柔和的語氣說了聲萍萍真乖,想了想從行李裡掏出一包東西,蹲下身開啟油紙,裡面是幾個柿餅。

柿餅是下鄉地方的特產,宋援朝回來前帶了些,他拿著柿餅向萍萍遞了過去,示意她接,有些膽小怕生的萍萍卻不敢拿,怯生生的用大眼睛回望著自己奶奶,兩隻小手緊緊抓著張家阿孃的衣角。

“援朝阿哥不是外頭人,拿著吧,這是柿餅,很好吃的。”張家阿孃笑著對孫女說道,小萍萍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接過柿餅,然後放在嘴邊小咬了口。

一口下去,柿餅的甘甜頓時讓小女孩的眼亮了起來。

“奶奶,甜。”

“嗯,甜的,萍萍乖,好好吃。”張家阿孃對孩子說了聲,接著就招呼宋援朝一起回家,宋援朝提起行李和張家阿孃還有小萍萍向弄堂裡走去,離著家越來越近。

“阿孃,農鄉下又來親戚了呀?”

“這是農鄉下哪頭的親戚呀?”

走進弄堂深處,時不時就碰上鄰居們打招呼,詢問跟著張家阿孃的這個鄉巴子是誰,這時候張家阿孃就會向她們解釋,這不是自己的親戚,是住在23號宋家,也就是以前宋老師的兒子宋援朝回來了。

弄堂裡的鄰居都是住了許久的老鄰居,這個時代和後世不同,不像以後小區裡的鄰居那樣老死不往來,就算是對門鄰居住了十幾年也不認識。

這個時代的人和人之間更有親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樣。

大家住在一個弄堂裡,許多人從祖輩時就認識,大人們許多也是從娃娃時候一起長大的,相互之間關係很是融洽。

平日裡張家、李家、王家幾家住一幢樓,白天連房門都不關,家裡有事外出就和鄰居打聲招呼,鄰居都願意幫忙照看。

就像宋援朝小時候,經常會從東家竄到西家玩,等到了吃飯的時候還喜歡捧著個碗到處跑,瞧著那家做了什麼好吃的會湊過去看看,大人們也不惱,通常罵幾句小赤老、饞老胚,再笑眯眯地夾上一快子給他嚐嚐。

這些鄰居原本大多是認識宋援朝的,只是宋援朝這麼一走多年,各自的記憶中早就印象模湖了。

再加上宋援朝比離開的時候高了不少,在西北這些年又黑又瘦,風塵僕僕滿面垢面,外面穿著一身打了補丁的舊軍大衣,藍色的棉褲屁股後頭還有兩個望遠鏡(大補丁),腳上是破開了個洞的解放鞋,再頂個亂糟糟油膩打卷的頭髮,揹著行李,一副明顯鄉巴子的腔調,哪裡還有人能一眼認出他是誰?

當知道這人居然是宋援朝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驚訝莫名,誰都沒想到這一走就是足足八年的宋家獨養兒子(獨苗)居然回來了。

“這是援朝?”11號的李家阿婆詫異地打量著。

30號的陳家大媽先認出來了,拍著大腿驚呼:“哎幼喂,這真是宋老師的兒子啊!當年走的時候白白嫩嫩的小夥子呀,哪能搞成這副鬼樣子回來了呀?”

邊上抽著煙的劉家爺叔彈彈菸灰,笑罵:“農只戇大,宋援朝是去插隊落戶啊,農以為是領導幹部去療養院呀?插隊落戶是要種地的,王家姆媽的兒子去黃山三年回來就和煤球一樣黑了,不要說宋援朝去了八年了。”

胖胖的,面容有些熟悉但已經記不清那戶的女人插口問:“援朝,記得農是去大西北插隊落戶的對吧?大西北是啥樣子呀?有好白相的伐?”

李家阿婆聽了一臉嫌棄:“壽頭刮氣,大西北這種窮地方能有啥樣子?那能?農想去看看?農也報名插隊落戶去呀,去了麼就曉得了啊。”

胖女人有些掛不住臉,頓時反駁:“十三點啊農,問問有啥搭界啦,阿婆農今朝早飯吃太飽故意礅我?”

錢家老爺子邊搖頭邊嘆息:“哎……援朝總算是熬出頭回來了,可惜宋老師夫妻……想想這一家門真是才古(可憐)……。”

弄堂裡正閒在家沒事的各位老頭老太太和姑姨們突然聽到23號的宋援朝回來了,一眨眼的功夫呼啦啦全冒了出來,裡三層外三層圍著宋援朝不住打量,同時七嘴八舌地說著話。

“好了好了,看猢猻出把戲呀?走開走開!”瞧著人越來越多,張家阿孃很是不悅地提高嗓門喊了起。

這些人有的還好,有些這話是越說越離譜,再說了宋家的事弄堂裡誰不知道?偏偏在宋援朝剛回來提這,不是故意戳宋援朝的心麼?

“統統回自家屋裡去,援朝剛剛回來早飯還沒吃呢,援朝,跟阿孃回去吃飯,散了散了……。”

說著話,張家阿孃拉起宋援朝的走就快步朝自家方向走去。

張家阿孃在弄堂裡還是有點威信的,何況剛才阿孃說的也有道理,都是街坊老鄰居,宋援朝剛回來就圍觀成這樣,實在是有點不像話,眾人讓開道路,目送著宋援朝去了張家阿孃家,等人進了樓門後,幾個平日裡喜歡打聽的女人們頓時湊在一起忍不住又滴咕了起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神級鴻蒙系統我!開局就建一所冒牌大學萬僵之祖農門小王妃:帶個靈寵好致富玄幻:我家老祖超無敵海賊之爆炸藝術籃球高手在校園大唐小侯爺大唐小侯爺絕世唐門之日月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