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生南美做國王

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生南美做國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

1889年3月27日,李明遠連同陸海軍主要將領從長安站搭乘列車,沿鐵路幹線向淮陽進發。

次日,在數十名青年軍官陪同下,德國軍官教導團團長威斯特中將、德國駐漢國公使羅伯茨男爵一行近百人,沿著不同的路線,橫穿潘帕斯平原,向著演習的最終目的地—新京前進。

潘帕斯平原地勢平坦、少起伏不平的丘陵地段,因此,長長的蒸汽列車行駛過程中,很少遇到顛簸、搖晃的情況。

黝黑的煙囪中冒出一道濃郁的白煙,急速行進的火車頭發出“撲赤撲赤”的蒸汽撞擊聲,窗外的景色隨著列車的快速移動,卻彷彿靜止一般,幾乎沒有變化。

潘帕斯平原的面積太大了,火車一直行駛了數個小時,依舊沒有走出茫然綠色與村莊摻雜的平原地區。

一片片綠意盎然的草地、一處處規劃整齊的青磚瓦房,還有那些定居點旁,一排排特有的柳樹、橡樹,三種不同的景物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潘帕斯平原上,最具備普遍性的景色。

青草、綠樹、村莊,雖然火車外的景色和諧、美好,但是綿延上千公裡的路程上,一直觀看著同一種景象,總是有些單調、乏味的感覺。

漢國中部平原的鄉村景象與德國東普魯士地區的情形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潘帕斯平原和東普魯士都擁有肥沃的黑土地,當地的農業資源豐富,都是兩國重要的農業產區,只是和漢國不同的是,東普魯士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裡,而潘帕斯平原面積76萬平方公裡,整個潘帕斯平原黑土區都在漢國國土面積之內。

無論在工業社會還是傳統封建社會中,肥沃的農業土地都是國家強大的根本要素,

整個世界雖然面積廣袤無垠,大小國家數百個,但是其中土地質量最優質的黑土地,一共也只有四塊。一是包括烏克蘭平原、波蘭平原、白俄羅斯、德國東普魯士的東歐黑土區,面積約190萬平方公裡;二是分佈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約120萬平方公裡的北美黑土區,三是分佈於大陸東北平原的東北黑土區,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是被譽為“北大倉“的大陸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四便是位於原來阿根廷連至烏拉圭的潘帕(Pampa)大草原,面積76萬平方公裡。

四處黑土區中,俄羅斯從瓦西里一世時期(1371-1425)開始擴張,逐步吞併諾夫哥羅德公國、喀山汗國、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國家,將國家領土面積由莫斯科一隅之地,擴大到整個西伯利亞、中亞、東歐地區,往昔的強敵奧斯曼帝國和遠東韃靼人被踩在腳下,而同為歐羅巴人種的波蘭王國則被徹底毀滅,原本波蘭佔據的烏克蘭大平原成為了俄羅斯帝國崛起的根基。

俄羅斯帝國佔據了東歐黑土區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領土,在與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國家的競爭中,先天的處於優勢地位,即便經歷一兩次戰敗,也難以危機到國家根本,

和俄羅斯帝國一樣,其他佔據三處黑土區的國家,也擁有著先天的戰略優勢,在這種戰略優勢下,只要本國國內不出現極度昏庸的君主和自大腐朽的統治階級,即便遭遇數次嚴重的挫敗,也能夠利用時間快速恢復過來,而反觀與佔據世界四大黑土區為敵的鄰國,除非出現特別英明的君主,以及恰逢對方國內政局混亂的機遇,然後果斷出兵佔領對方的黑土區,如此方能實現國家崛起,但是這種機率在整個歷史中是極為少見的,即便是現在佔據四個黑土區的國家,也只有俄羅斯帝國和南美漢國利用起了後發優勢,在1500年以後的數百年內,利用武力優勢,將黑土區從其他鄰國那裡一步步奪了過來。(東北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主權,而美國是繼承英國殖民權益,不列入其中。)

有水的地方就有魚,有山的地方就有數不盡的山珍野物,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

回想著接任德國軍官教導團團長職位以來,瞭解的漢國本土自然地理,威斯特中將在羨慕的同時,也不禁為德國的未來戰略處境,感到一絲憂慮。

俄羅斯帝國佔據黑土區是趕上了好時候,1500年代歐洲小國林立,給了俄羅斯帝國步步壯大的時間,

而南美漢國雖然錯過了崛起的最佳時機,但是幸運的是,南美華人有了一個眼光卓越的領袖,漢國皇帝不僅具備高超的軍事才能、善於將各色人才聚攏到身邊為其所用,並且更難得的是,他彷彿擁有一雙看透未來的眼睛,在每一次涉及南美局勢變動的事件發生前,他總是能夠提前一年乃至數年做好準備,然後在事件爆發的最恰當時間,帶領軍隊做出在事後看來最正確的決斷。

發生於1868年的秘魯起義如此,參加巴拉圭混戰如此,就連後續的阿根廷第一次戰爭、阿根廷第二次戰爭、第一次英漢戰爭同樣是如此。

在南美洲混亂的局勢中亂中取勝,利用巴西、巴拉圭、阿根廷、英國、美國諸國間的戰爭與矛盾,一步步壯大南美漢國的實力。

有的時候,威斯特不由得懷疑,難道李明遠真的是漢國國民口中的太一之子,是他們信奉的太一神降下來,專門拯救南美華人的神人?

如果不是這般,又如何解釋李明遠每次先知般的決斷?

威斯特看不透李明遠次次料敵於前的原因,但是也不願意把這種原因歸結於神明點化之類的虛妄。

因為在他看來,現在的漢國國民推崇的所謂天命論,與美國白人們驕傲自大的“上帝的寵兒”如出一轍,當然,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便是,美國人繼承了英國留下的殖民遺產,然後恬不知恥的把欺凌、屠殺印第安人,當做自己的功績,而南美漢國的崛起,則只是出於歷史的一個意外,使得南美華人擁有了李明遠這樣一個罕見的領導者,才完成了由漂泊無依的勞工,到南美大國國民的轉變。

和二十一年前,第一次在秘魯地區接觸到華人相比,漢國華人給威斯特的印象已經完全不同,

二十一年前,佔領秘魯人礦場的華人勞工們個個面黃肌瘦、身上穿著僅堪遮體的勞工服,頭上留著辮子、眼中帶著對未來局勢的悲觀、恐懼,那時候的威斯特認為,僅僅憑藉著這樣一群麻木、身體瘦弱的奴隸(那時候的華工在西方人眼中就是奴隸,),根本不可能在秘魯軍隊的圍剿中活下來,因此,威斯特第一次根本沒給起義華工見面的機會,只是打發了一個隨船牧師與他們談判,

而之後,南美局勢的變化完全超出了威斯特的預料,那些起義的華工不僅打敗了前來圍剿的秘魯軍隊,而且最後還在南美建立了國家。

二十一年時間過去,第三次踏上南美洲的土地,

感受到南美華人的變化,他的腦海中想起了一個西方神話故事,傳說不死鳥每五百年會

在香木中自焚一次,然後再從死後的灰燼中復活,

在被賣為契約勞工期間,經歷過如死亡一般的折磨,然後再聽從一個領導者的指引後,覺醒抗爭意志,這也許是南美華人浴火重生的另一個原因吧。

心中想起南美華人精神面貌的變化,威斯特看似隨意的對陪在他身邊的海軍軍官徐之宣問道:“少校先生,請問您為什麼選擇當一名軍人?”

威斯特的突然提問讓同樣觀賞窗外風景的徐之宣有些奇怪,沉默了一會之後,徐之宣認真回覆道:“我的祖國正遭受磨難,我的同胞們不僅忍受飢餓、疾病的折磨,還時常受到洋人的欺辱,而現在,在南美本土,火車窗外的百姓們每天都能夠吃上白淨的米飯和新鮮的牛羊肉,孩子們能夠得到上學的機會,大人和小孩能夠團聚在一起,不用擔心官府的欺壓和洋人的凌辱,這就是我當兵的理由!”

“少校先生,您是一名真正的軍人,我很佩服您的精神。”

威斯特感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繼續道:“我以前去過很多地方,在大陸和東南亞的時候,也遇到過一些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欺辱華人的案例,雖然我也是白人,但是我卻不認同他們欺辱普通百姓的做法。”

“謝謝您的認同。”

徐之宣道:“我是一個漢國軍人,同時也是一個華人,只要海外華人仍然受到其他國家的歧視、欺辱,只要大陸同胞仍然處於清廷殘暴統治之下,只要大漢國一日未能夠獲得其他國家同等的國際地位,我便一日不會脫下身上的軍裝!”

年輕軍人熱血激昂,為了國家和民族復興,敢於留血犧牲,十八年前的自己和許多普魯士軍人一樣,都是抱著徐之宣的這種熱血信念,投入到對法蘭西帝國的全面決戰中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贏得了勝利,並且促進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是小德意志,他並沒有完成德意志民族的最終統一,奧地利、波西米亞、盧森堡等傳統德意志地區尚獨立在外,而且普法戰爭並沒有傷到法蘭西的根基,戰敗後的法蘭西共和國正在快速恢復著。

1875年,帝國首相俾斯麥意圖發起對法戰爭,減緩法蘭西共和國的恢復速度,但是卻因為英國、俄羅斯兩國阻撓,沒有成功,

1875年之後,法蘭西共和國實力迅速恢復,控制地區面積佔世界第二的殖民地為法國本土提供著發展壯大的養分,十多年時間過後,實力更勝戰前的法蘭西不僅重新構成對德國的威脅,還利用法國龐大的經濟力量,不斷拉攏俄羅斯帝國共同對抗德國。

身處歐洲中部,南北兩方面臨法國、俄羅斯帝國兩大強敵,德意志帝國雖然比統一前更加強大,但是面臨的壓力也更加巨大!

周圍強敵環繞,德意志帝國面臨的局面比南美漢國更加糟糕,南美漢國如果對外擴張失利,還可以利用廣袤的國土縱深抵禦帝國進攻,而德國一旦衰弱,必然面臨被周邊大國瓜分的局面。

法國和德國周邊一票小國畏懼德國的威脅,他們不可能給德國再次崛起復仇的機會,所以擺在德國政府面前的唯有兩條路,一是打敗法國和俄羅斯,奪取奠定國家強盛根基的東歐黑土區和萊茵河流域土地,第二便是接受被瓜分命運,甘心做個小國,至於安心發展,做個人畜無害的好好先生,只能算是死路一條,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不會給德國這個機會。

和南美漢國軍隊接觸多了,威斯特也從東方傳統歷史中看到了德國的影子。

德國類似戰國時期的魏國,秦國、趙國兩國類似歐洲的俄羅斯帝國和法國,

魏國強盛的時候,周邊國家聯合起來攻打魏國,魏國衰弱的時候,便會因為地處中央,遭受各國攻擊,逐步走向被瓜分的命運。

魏國因為沒有在強盛時期,抓住機會,奪取關中地區,給了秦國反超的機會,而德國也喪失了徹底削弱法蘭西共和國實力的機會。

魏國地處中央,很難一直保持對周邊國家的戰略優勢,德國地處歐洲中部,要想壓制法國的復仇,除了維持國家實力增長外,還必須尋找更多的盟友支援,

在國家發展期間,俄羅斯帝國是最有力的盟友,但是在法國經濟大票的誘導下,俄羅斯帝國越來越傾向於法國,而且因為俄羅斯與奧匈帝國的矛盾,德國俄羅斯帝國的關係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深。

歐洲之外,奧斯曼帝國是德國看中的盟友之一,拉攏住奧斯曼帝國,可以從側面牽制住俄羅斯帝國,拉攏住南美漢國,可以為德國本土工業發展,提供急需的海外市場。

漢國人口、工業發展迅速,漢國政府和民間每年向德國本土訂購的大量工業機械,為德國工業界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漢國和德國在新興領域上的技術交流,更提高了德國新興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為德國化工、電力、內燃機行業佔領歐洲市場,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歐洲之外的國家和市場被英法瓜分殆盡,距離較近的奧斯曼帝國雖然土地廣袤,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控制區為沙漠,本土資源匱乏、人口總量與南美漢國不相上下,但是工業發展水平遠遠比不上南美漢國,能夠為德國本土工業提供的市場份額有限,因此,在海外投資領域,南美漢國對於德國而言,具備無可替代的作用。

以德國近十年進出口數額舉例,1880年德國出口總額為29億馬克,進口總額為28億馬克。其中,對漢進出口數額佔總額的七分之一,約為8.14億馬克,

1888年德國進出口總額增長至70億馬克,而

而其中對漢國進出口總額數量攀升至17億馬克,約佔德國進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

漢國是德國第一大海外農牧產品以及農產品加工品進口國,同時也是德國第一大海外工業品出口國,在南美本土的外資企業中,德國資本佔據了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市場的份額,而對於德國而言,在漢德資佔據了德國整個海外投資市場百分之七十二左右的比例。

無論是從經濟領域還是政治領域而言,德國與漢國的合作對雙方都有現實的好處,而且在漢國恢復了與英國的政治關係後,為避免漢、德兩方的關係受到英國人的影響,再次加強德國與漢國的聯絡,在某些漢國比較在意的方面(比如留學生限制問題、1884年柏林會議問題),給予必要的解釋和一定程度的妥協,便是威斯特和駐漢國公使羅伯茨此行的主要目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美國超級牧場主我在美國當邊牧美國山神新生活美國山神新生活美國牧場的小生活我的美國西部時代[重生]好萊塢大導演好萊塢狂想曲好萊塢的秘密花園好萊塢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