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765章 封敕加諡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第1765章 封敕加諡

趙昺君臣說著話行於花木亭臺之間,一些看似關乎國家和大人物的命運便在談笑間決定下來,若是為外人所知,定然會覺得過於草率,但事實就是如此。而他能夠舉重若輕的處理政務,除了執政多年的經驗積累日益豐富外,也是對朝堂把控愈加成熟。

“陛下,前日文相有奏章送到行營,提及孔聖後裔獻書,並有群臣上書請陛下敕封‘衍聖公’,以彰顯我朝尊聖崇儒之風。”行了一段路後,陸秀夫看似隨意的稟告道。

“哦,孔氏南北兩宗為此爭執不下,又慫恿各自的門人弟子請立,這是逼宮啊!”趙昺停下腳步,哼了聲道。去歲收復山東後,便因為由誰繼承‘衍聖公’的爵位引發一場風波,但基於雙方此前所為,他並未予以回應,而是將此事擱置,現在蒙元覆滅在即,又舊事重提爭奪爵位,讓他覺得聖人之後也是不能免俗,不免心生輕蔑之心。

“陛下,此事起因是孔氏南宗孔洙呈上重注《六經》,其對過去先賢註解不妥之處做了訂正,又對誤讀之處重新予以解讀。陸相覺得此事體大,召集朝中重臣及名士大儒檢讀,眾人意見不一,多有爭論,誘發了立嗣舊事。”陸秀夫見陛下不悅,急忙解釋道。

“這孔洙倒是很有魄力,敢於對先人之言,賢者解讀做出更訂啊!”趙昺有些驚訝地道。要知道千百年來對於聖賢遺作的註解基本已成定式,現在將其推翻需要的不僅是學問大小了,而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的。

“孔洙言稱前時賦閒在府,翻閱先人遺留的手卷,發現其中文字與當下刊行的文字有些出入,便一一加以訂正,並重新進行註解,耗時兩年才完成。因為此事體大,便上呈朝廷檢讀,防止出現誤讀,為他人利用。”陸秀夫言道。

“呵呵……其對那些方面做了修訂?”趙昺乾笑兩聲問道。

他作為前世的現代人知道經過考古發現,世上流傳的古籍文獻並非是本來面目,流傳最為廣泛的《論語》在春秋時期就有多個版本,而隨著儒家成為統治階級,便對其做了統一和修改,餘者被銷燬。後世出於統治需要,朝廷往往也會勘定新的版本,銷燬舊的版本,與原作有了很多的出入。

當然這種修訂也並非將原作改的面目全非,因為過去沒有標點符號,而許多書籍是以手抄本流傳下來的。其中就有了修改的空間,可以從原作的斷句和筆誤中做文章,也就有了流派和新注,導致一句話會有多種解讀,而朝廷則可根據需要暗中推崇其一作為官定本,刊發天下作為正本。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重注都會引起重視的,這需要儒家大儒和名士作為背書的,而孔氏作為流傳千年的大家族藏有先人遺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孔洙作為孔氏直系後裔對先人遺作進行修訂也順利成章,並具有權威性,讓人更為信服。

“臣也只是粗略的讀了一遍,未能得其中精要。”陸秀夫言道,“以臣的淺見,其主要是對涉及義利之說及宇宙洪荒之源等方面做了重注,其中有些內容倒是很符合陛下的理念!”

“這孔洙倒是能體察聖意,揣度朕的心思啊!”趙昺聽了有些意外地道。

“陛下是……”陸秀夫見皇帝面色奇怪,不知是喜是憂,試探著問道。

“孔洙可有直系子孫在世?”趙昺沉思片刻突然問道。

“稟陛下,孔洙在祥興七年,得長子孔思楷;後在祥興八年赴任偽江浙行省儒學提舉,任上得次子孔思俊、幼子孔思溥以及兩女!”陸秀夫稟告道。

“哦,孔洙今年年歲幾許?”趙昺又問道。

“耳順之年!”陸秀夫答道。

“其是老來得子啊!”趙昺點點頭又道,“北宗可有什麼動作?”

“陛下,孔洙雖已六旬,但是身體尚康健。”陸秀夫答道,“北宗方面據奏報,其除了多次上書請立其子弟襲爵,上賀表祝捷外,並無其它實質舉動,倒是私下中與多位朝臣往來甚密!”

“孔洙年歲大了些,且又曾因到大都朝覲忽必烈,獻上我朝印信,擔任偽職,從而被朕罷黜,削去爵位。因此不適宜重新父爵,而其子嗣又過於年幼,難以擔當重任……”其沒有明言,趙昺卻也聽出了其中的潛臺詞,摸著下巴權衡道。

“陛下,臣以為當年我朝被迫南渡之時,孔氏第四十八世嫡系子孫、衍聖公孔端友奉召南遷。此前,闕里孔子家族已有數十人投軍南下護駕。孔端友與族長孔傳召集闕里族人商議對策,一致同意舉全族之力護送鎮廟之寶南遷,免遭金兵擄掠,只留孔端操、孔端秉及孔傳二弟孔若鑑守護林廟。”陸秀夫言道。

“孔端友與孔傳匆匆收拾完畢,率族人百餘名以及顏、孟、曾三姓族人,駕車套馬,扶老攜幼,惜別故土。他們躲避金兵擄掠,隨宋高宗從瓜洲租船渡江,由跟從、隨從而扈從,自鎮江經平江,過秀州,最終護送鎮廟之寶於二月中旬到達臨安。”

“一路上忠心耿耿,不離不棄,為我朝立有殊功,而北宗先後受封於金和蒙元,另立宗門。孔洙在江南失陷後,雖入大都覲見偽帝,卻也是迫於形勢。且為保全孔氏一族,從容應對威逼利誘,恪守忠孝節義,集合全族於城南家廟隆重祭祖後便攜妻赴任紹興,讓封於北宗,並未就爵,表明其對我朝仍心存懷念,並未忘記舊主!”

“陸相……朕的話還未說完,便急於為其分辨,這是何意啊?”眼見自己話說了半截,陸秀夫便搶白了自己一頓,讓趙昺有些哭笑不得。

“臣莽撞了!”看皇帝滿是幽怨的小眼神兒,陸秀夫頗為尷尬地施禮道,“臣雖有迴護之意,也只是請陛下清楚原委,但一切還請陛下定奪,臣不敢擅斷。”

“朕也無責備之意,陸相何必惶恐!”趙昺笑道,“其實朕也意屬南宗,畢竟其當年有護駕之功,又久居江南受朝廷厚恩,必然傾向我朝。而北宗百年間幾經沉浮,數異其主,為蠻夷發聲,其襲爵已難讓人信服。”

“陛下所言甚是!”陸秀夫點頭道。但也暗鬆口氣,而今皇帝年長,權威日盛,朝野皆以其馬首是瞻,反對的聲音日衰,他作為老臣雖仍得到信任,可言語也不得不謹慎。

“朕當下有個想法,陸相參謀一二,看是否可行!”趙昺沉吟片刻言道,“孔洙雖有功於朝,但其自身有汙,已不適宜再度受封襲爵。朕本想從其年長的子嗣中擇選繼任,可誰知其子嗣皆幼,恐在迴歸舊地後難以服眾,甚至被北宗玩弄於股掌之間!”

“陛下所慮不錯,但其有子嗣,若從旁支中擇選,又會壞了我朝定下的以‘嫡長’襲爵的舊例!”陸秀夫言道。

“自旁支中擇選皆是無奈之舉,朕自不可廢。”趙昺點頭道,“因而朕想仍以孔洙嫡長子襲爵,以賢長輔佐,待其至及冠之年再正式理事。”

“為了防止北宗勢力強大,其北返後被架空成為傀儡,可在南宗擇選近支優秀子弟隨同前往,著令北宗遷出府邸另行安置,同時將北宗嫡系子弟以遊學之名送往江南,而後安置衢州看護家廟。”

“陛下之法可行。”陸秀夫頷首道,“南宗北遷可以重振中原文風,一掃百年蠻夷之氣,並將秉正之學回傳中原。而北宗子弟離開故地難免勢衰,可平息南北之間的爭執,少了其的擎肘。而他們經江南儒風浸染也必會有所改變,且加強了南北儒學的交流,亦算件儒家盛世!”

“如此好事就做到底,就由朝廷撥付款項修繕曲阜孔府,給聖人再加封諡號,如何?”趙昺又言道。

他知道自東周魯哀公為孔子封尼父後,歷朝歷代皆給其加封諡號,唐朝最多達六次,宋朝也有真宗加封兩次。而後歷史上也都有加封,直至民國時期止。蒙元也曾加封,但當下還未及做這件事情。

“北伐以來,朝廷錢糧吃緊,最好還是由內廷賞賜為好,如此也可表明陛下尊儒重道之心!”聽要朝廷撥款,陸秀夫馬上便叫窮,想讓皇帝掏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內府當下也是不富裕,朝廷總能擠出這點錢來的。實在沒錢就號召江南人士捐助,那些海商、鹽商及書院都不缺錢,這等事情肯定皆會踴躍捐納的。屆時朝廷組織一下,花幾個小錢給他們立碑刻銘,便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此等事情不必皆要朝廷花費!”趙昺也不是良善之輩,立刻給其出了個主意道。

“臣受教了!”陸秀夫哭笑不得地道,“陛下加封何諡號呢?”

“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如何?”趙昺毫不猶豫地道。前世他記的這與歷史上孔聖的最終封號,只多一個王字,那是明朝時人以為孔子稱王名不正言不順,便給去掉了。而封文宣王的則是自己的老祖宗真宗,那麼自己不好給刪掉,乾脆就給其加個滿級……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遣返者的遊戲無敵從我是特種兵開始貼身狂少我在末世有個莊園超神機械軍團漫威裡的旅法師我師叔是林正英我的師兄絕世無雙蜀山懸劍傳我叫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