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生之工業狂潮

第三百三十二章 輿情洶洶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生之工業狂潮第三百三十二章 輿情洶洶

2001年1月,華南商報連續幾期、連篇累牘報道了有關東華實業集團的訊息。

第一條訊息是《壓榨員工,將一家人逼上絕路》。內容如下:

本報訊息,1月9日下午,在趙省藍市孫集鎮東華實業集團大廈門前,一位中年婦女悲痛欲絕地喝下了半瓶除草劑。

這位婦女叫王翠萍,今年49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平日裡她整日操勞,侍奉公婆,照顧丈夫,撫育子女。這麼一位令人稱讚的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為什麼走上絕路,竟在東華實業集團的門前,將劇毒農藥喝下腹中?

這,要從王翠萍的丈夫鄭曉民最近的遭遇說起。

鄭曉民今年47歲,是東華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裝置科的一名維修工。

他曾是一名老實本分的農民,家裡有15畝地,能夠自給自足,為了增加收入他還自學了電氣焊加工的手藝,在孫集鎮開了門店,平時幫當地百姓焊點東西、修修農具,家裡日子過得比較充裕。

但是,在當地市場管控非常厲害,鄭曉民的電氣焊鋪子連續被有關部門查處。當地百姓也有人說,之所以當地這麼查處小作坊,就是為了把大夥趕去東華打工,將血汗賣給廠子。

今年8月,鄭曉民為了給岳父焊制一扇鐵門,便將幾根下腳料拿回家中,他本打算事後向科裡領導說明情況,未曾想第二天便被有關部門抓走,理由是他拿走的下腳料涉嫌商業秘密。

其實,鎮上有人說,鄭曉民之所以不能放出來,就是東華在給有關部門施加壓力,抓個典型達到殺雞駭猴的目的。

鄭曉民被抓走後,東華便將他除名。可4個多月了,鄭曉民竟然還在接受調查,他的一家老小失去了頂樑柱,家庭失去收入來源。無奈下,王翠萍受公婆所託,帶著女兒鄭淑鳳去東華實業集團董事長家中求助。

孫集鎮地域不大,南北鄉鄰都能論上輩分,鄭曉民其實是東華當家人陳立東的表兄。

然而就是這樣的鄉裡鄉親,東華也不放過。據王翠萍說,在陳立東的豪華別墅中,這位富豪竟然提出讓鄭淑鳳在他家做傭人,照顧他的生活,連帶的意思就是“做小”,這樣才能放出鄭曉民。

傭人,還有奴僕的意思。富豪竟以人身自由為條件,逼迫那位可憐的東華員工的女兒為奴為僕!

當今世界,朗朗乾坤,天理何在?律法何在?

難道金錢真的能為所欲為?

本報記者趙偉在藍市報道。

幾天後,華南商報再次刊發針對東華、針對陳立東的報道,報道題目是《小題大做,這就是富豪的力量》,內容如下:

本報訊息,1月11日晚22時許,在燕京人民路與塔西街交叉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駕駛員孫某某駕駛家用小型轎車在歸家途中,路過人民路因路燈損壞、視線模糊,撞到了路中的行人。

蹊蹺的是,本是一起普通交通事故,但因為行人中有東華實業集團董事長陳立東,交管部門不得不將同樣受傷的駕駛員孫某某採取了強制措施。

幾天前,東華員工鄭曉民的妻子王翠萍因到集團反應問題,遭到公司打壓,被逼無奈時喝下劇毒農

藥自盡,現在正在醫院搶救。

陳立東作為東華實業集團掌舵人,在自己公司發生重大人身事故時,未在公司主持對王翠萍的救助,而是跑到京城享受風花雪月,階級不同,在此可見。

知情人透露,事故發生時,與陳立東走在一起的有兩個女郎。

司法獨立是華夏基本法律準則,但在“首富”的威名下,這個準則會不會發生偏移?

本報記者郭麗在燕京報道。

華南商報,不是官方報紙,成立近四年時間,總部在羊城,開始發行週報,去年改為日報。

這份報紙每刊的信息量都非常大,主要對準華夏國內的財經資訊,之前宣傳企業正面資訊多,在佔領南方新聞陣地後,近兩年經常曝光一些不良企業的負面/資訊。

這類報道,大多揭露企業製假售假、財報弄虛作假、損害職工權益的內容,它的風格就是見人見事,敘議夾雜,善於總結現象、揭露本質,被譽為新聞界的一股清流。

華南商報,每期至少16版,甚至刊印到32版,不過其中廣告、軟文類內容比較多。訂閱它的讀者,包括南方諸多省市民營企業,在一些地區被加入到每年度報刊徵訂任務中去,那些個體工商戶也被有關機構要求訂閱。

現在,它的讀者們明顯感覺到,商報正在將矛頭對準東華,連續兩期報道東華以及他們董事長的訊息,還被安排在頭版,標題又那麼惹眼,這叫啥?搞事情!

大家都在暗暗為商報的記者、編輯們加油,好多人的想法是:這個陳立東太張狂了吧?還想找個女僕?還想干預司法?有沒有王法啦!有錢就要為所欲為嗎?

兩篇訊息很快被發到網上,網路的效應加劇了新聞的船舶。

東華系企業也有人看到這個訊息,立即上報給了集團有關部門。

集團戰略部承擔著企業公關、處理危機的職責,汪佳茵第一時間知道這些情況。

汪佳茵已經從羅浩那裡知道陳立東夫妻在燕京遭遇車禍的事情,羅浩已經去燕京探望,她現在需要迎難而上處理這個問題。

汪佳茵第一時間聯絡了華南商報的綜合部,一番交涉後找到了報社綜合部部長,那位部長聽說是東華來聯絡兩篇訊息的事情,比較客氣地說:“這些訊息有什麼問題嗎?”

汪佳茵說:“兩篇訊息內容脫離實際,對我公司和董事長形象造成很大影響,我認為你們應該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最好是派人來我這裡,我們將真實情況反映給你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綜合部長問:“兩篇訊息有哪些問題?您能詳細說說嗎?”

汪佳茵只能在電話裡說:“關於鄭曉民,現在由有關部門調查,涉及商業秘密的問題,我不便透露。

王翠萍喝下的不是農藥,而是醬油,她在被送到醫院催吐時忍受不住,個人承認是用醬油當農藥,為的是嚇唬我們東華,事後我們還化驗了瓶子中殘留的液體,確定是醬油。

我們董事長陳立東先生和愛人感情非常好,並且王翠萍帶著女兒是以走親戚的名義去的董事長家中,是王翠萍主動提出讓其女兒幫董事長照顧家中的老人。

至於董事長在燕京遭遇車禍,我們瞭解到撞車的

人涉嫌酒駕,而且我們董事長和他的愛人受傷比較嚴重,交管部門對肇事司機進行管控也是必要措施。

所以,這兩起事件中,貴報肯定有什麼誤會。

我希望你們立即撤回有關訊息,並在大報大刊上澄清事實,為我們公司及陳立東先生恢復名譽。”

對方聽完汪佳茵的投訴後說了聲:“噢,不好意思,您說的我不瞭解,我會將這些情況反饋給責任編輯。”

汪佳茵還想強調一下自己這邊的嚴正立場,沒想到電話裡傳來“嘟嘟嘟”的聲音,對方掛機了。

一天後,汪佳茵再次致電華南商報,聯絡到綜合部長後,汪佳茵問:“郭部長,請問我們的情況您核實了嗎?什麼時間給我們答覆?”

那位部長說:“對不起,我們已經聯絡了北方的記者,他們正在搜集整理具體情況,等查明情況後,我們會按照規定處理。”

汪佳茵心急火燎,可是知道人家不可能聽自己的一面之詞就登報撤回訊息。

可是再過了一天後,商報上又出現了東華的訊息,標題是:《喝的醬油?只是命大而已!》

內容是:

編者按:近日,東華實業集團安排一位王姓女士聯絡了我報,要求我報就刊登的關於東華和陳立東董事長的有關訊息進行澄清。這位王女士急切邀請我報派人趕赴藍市,到東華實業集團核實有關情況。兩年來,我報秉承新聞真實性、公正性原則,從不接受曝光物件的邀請,避免被人詬病出現收受好處“封口”的問題。同時,為了還原事實真相,我們就王女士說“王翠萍喝的是醬油”這個情況,再次採訪了王翠萍。請看本報記者發來的訊息:

1月17日,是北方的小年,小年是華夏人非常重視的節令,孫集鎮各家各戶都在忙著包餃子、置辦豐盛的筵席。

而在鄭曉民和王翠萍的家裡,卻是一副人間慘劇。

鄭曉民的父母親都年逾七十,父親長期哮喘,母親患有冠心病,王翠萍有慢性胃炎的底子,在農藥中毒後更出現了腸胃不適、噁心嘔吐、時常驚悸等一系列後遺症,現在還臥病在床。大女兒鄭淑鳳要侍奉爺爺奶奶和病榻上的母親,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勞累不堪。

因為經濟拮据,這家人還未置辦年貨,在這個小年,清鍋冷灶、灰心絕望是現場真實的寫照。

王翠萍跟記者說:那天她去鎮裡到東華總部反映問題,被保安攔擋在大門外。她的哭訴沒人應答,家裡的困難沒人照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語。

王翠萍從家裡出發時已心存死志,兜裡裝了多半瓶百草枯,在哭嚎中悲痛欲絕,便一口氣喝了下去。

還好當地圍觀的群眾施以援手,救助及時,王翠萍在催吐後死而復生。

記者看到,王翠萍臉色蠟黃,精神憔悴,身體孱弱,一副大病初愈的樣子。

可是,在東華人的口中,王翠萍被說成“喝的是醬油”。

東華能夠發展成巨型企業,那些普通員工應該功不可沒。可是東華高層對自己員工極限打壓,對員工家庭漠視不理,並將絕望之人求死之舉說成嚇唬訛詐,將心比心,何至於此?

本報記者趙偉在藍市報道。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為師有個新任務騎砍三國之禦寇禦寇天書人道天堂逍遙小捕快超弦法師:法師無懼炮火屍衣校園之縱意花叢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覆橫跳活人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