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生之全能網紅

第110章還債與出路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生之全能網紅第110章還債與出路

“那也挺不錯啊。凡是能涉足房地產投資的,都不是簡單之輩。”

吳瑕先誇了梁騰一句。然後又說:“等我猜一下先,按照梁董你一慣膽大之極的行事風格,你一定不會選擇在本市投資房地產了。很可能直接就在一線城市投資房地產。對不對?”

“我不是不想在本市投資地產啊。這是我的故鄉,雖然只是三線城市,但我看好它的房地產業,未來十年也將進入‘井噴’發展時期。”

面對吳瑕,梁騰卻是難得謙虛:“只不過,你看我已經在積極為收購‘李屋村小學’做準備了。這也算是一次有意義的投資……除了這個房地產專案,我仍然有點閒錢,打算到一線城市尋找機會。畢竟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業,潛力更好。”

吳瑕道:“一線城市國內公認的也就那四個,帝都、魔都、商都、開放之都。現在一線城市之間的房價有差別,但差別不大。基本均價,在七、八千每平米的幅度吧。”

“大概是這個價位。”梁騰道:“所以在現在這個時候,無論去買入哪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我需要付出的成本,其實差不多。可未來十年間,我估計這四大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卻會拉開距離的。不會像現在這麼‘平均’了。”

“梁董又來考我了嗎?”

吳瑕笑道:“如今公司正處在用錢的高速發展期。不可能同時四處出擊!如果真要在四個一線城市裡,挑一個投資城市,我猜梁董最終會選擇‘開放之都’。”

“哦,何以見得?”梁騰不動聲色的問。

“因為‘開放之都’的一切政策都跑在了最前沿,因為它如今的准入門檻最低。因為從未來來看,它的發展潛力最大……所以它的房地產價格未來肯定會漲幅最大。”

吳瑕很肯定的丟擲她的個人判斷:“按照梁董你一慣的高瞻遠矚,一定比任何人都更早的就看這些。所以你深思熟慮後,肯定是選擇‘開放之都’投資。”

梁騰聽了有點赧然。

自己哪有她說的那麼“高瞻遠矚”呢?

四大城市之中首先“劃掉”了“帝都”和“魔都”,最直接了當的原因,就在於那兩大都市離他的故土太遠了。

家裡面有太多的事兒牽絆著他,使他無法奔赴遠方。

至於大江以南的兩個一線城市“商都”及“開放之都”,梁騰其實仍未決定選哪一個城市投資。

當然,梁騰不會透.露他不選擇前往北方,是出於那麼“寒磣”的理由。

梁騰畢竟熟知“未來的天下大勢”,找個合適理由還不容易?

梁騰於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指點江山道:“你單純從城市的潛力,來判斷四大一線城市未來十年房價漲幅,這並不完全準確。因為決定房價的因素,很多很複雜。依我判斷:十年之後,‘未來之都’的房價未必就能遠遠的甩開其它一線城市!”

“我何故如此判斷?”

“首先,帝都有一個強悍無比的房價助推器,那就是幾年後,奧運要在這個城市舉辦啊。藉助奧運這塊金字招牌,帝都的房價,會持續暴漲,短期內漲幅甚至超過其它城市。這股風頭會持續到奧運結束幾年之後,然後才進入房價平穩期……”

“因此,做短線房產投資,首選帝都。可惜,咱們的目標,不是短期內在房地產業內,圈一回錢,然而又迅速撤退,因此帝都不算咱們的最佳選擇。”

“其次來看看魔都。因為南方城市‘改革開放’更早,已經形成了對外貿易的良好氛圍和環境,致力於做外貿生意的老闆,當然首先選擇在南方城市創業。這便導致魔都沒了改革開放的先發優勢……”

“所以魔都要發展,只能另闢奚徑,只能把目光轉向高科技領域。城市間的差異化競爭,造就了魔都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我如果現在便要投資‘IT行業’的話,自然首選魔都。但之前已經討論過,至少在三、四年內,不會涉足高科技領域,投資魔都的地產,對我就沒那麼迫切。”

“而南方的‘商都’和‘開放之都’,其實我並沒有想好投資這兩大城市中那一個,更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若以未來十年的房價漲幅,作為選擇標準的話,當然毫不猶豫可以選‘開放之都’。”

“但你知道,我涉足商業沒幾年,基本上沒什麼人脈可言,如今好不容易結識了個齊大海,他的‘永珍網’總部就設在‘商都’。他在‘商都’的人脈肯定很廣闊。選擇投資商都,有事或許可以找老齊幫襯一下;到了‘開放之都’,那就真正沒有人脈關系可言。”

“要涉足‘房地產’這種龐然大物,不像做個體戶小老闆那樣小打小鬧啊。這裡面涉及到的許多複雜的東西,一言難盡啊。”

梁騰說的倒不是假話。

按照他對十年之後一線城市的房價的瞭解,“帝都”、“魔都”、“開放之都”這三個城市的房價,依然可以做到“齊頭並進”,差距不算太大,在合理範圍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商都”的房價,就遠遠落後了其它三都老大一截。

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因為後世網路迅速普及,網購對於實體經濟(尤其是實體店)造成了幾乎是毀滅性的衝擊。

“商都”的立足之本,就是透過“對外貿易”,取得了優勢。一旦網購大行其道,多少實體店以及個人,都可以選擇在網上直接從廠家拿貨了,何必還要再跑到“商都”參加各種交易會,尋找商機?

不是說“商都”的大型貿易會就辦不下去?而是商家對它的“依賴性”沒那麼強了。

逐漸地,“貿易展銷會”的重要性,就沒那麼突顯了。

對於梁騰的分析,吳瑕給予了高度認可。

不過,吳瑕打包票道:“如果單單因為‘人脈’的關係,我建設梁董還是選擇‘開放之都’來投資。就算我家裡那點人脈指望不了,但還有花依珊啊。她家裡還有些人脈,咱們公司投資‘開放之都’的房地產時,遇上問題可以找她。只要不是違背法律法規的事兒,她出手幫忙挺管用的。”

吳瑕沒細說自家的人脈為何指望不了?

尤其沒辦法透.露的一個事兒:吳瑕如今都高度懷疑齊大海成了她老爸的眼線之一了。說不定,她一出面幫助梁騰在“商都”購置地產,她家老爸就會第一時間就得到訊息。

知道後又會如何?依照吳震霆的脾氣,大機率會出面給她下“指導棋”——你該幹嘛幹嘛!不該如何如何……

年輕人最渴.望自由,尤其是出身大家族像吳瑕這種優秀人才,最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擺脫家族對自己的影響,從而證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幫助公司投資房地產的過程中,父親不斷在背後指手劃腳的,無論最終投資成敗如何?都令人不爽,心生厭煩。

對齊大海起了猜疑,懷疑他已經成了父親的眼線之後,吳瑕不打算再動用齊大海的人脈。

就算她現在仍處於父親的“封鎖”期間,吳震霆的或者她本身的人脈關系,幾乎都不能用。齊大海算得上少有的一點可以動用的人脈了,吳瑕仍然不打算請他出面幫忙了。

吳瑕的性格畢竟像她老子,都一樣的倔。

上述這些曲折的心思,吳瑕不好跟梁騰說得太詳細,甚至不好告訴他。

只能籠統的歸納為一句“她家裡的人脈關系指望不了”。

幸好,梁騰也非常通人情世故,沒去打破砂鍋問到底。

聽吳瑕打包票說,花依珊在他選擇投資“開放之都”以後,還能幫得上忙,梁騰下定了決心。

“那好。決定了,就投資‘開放之都’的房地產。”

梁騰拍板之後,又目視吳瑕,問道:“對於‘開放之都’的房地產投資,吳總你有什麼好建議嗎?”

“當然有一點想法。可以給梁董參考一下。”

吳瑕道:“不過在那之前,我想先計算一下梁董真正可以動用的資本有多少?首先,要確定一點,昨晚到手的1800萬,梁董決定都投入到房地產嗎?”

梁騰很想說,自己打算留個一、兩百萬作為應急週轉的資金。

但看吳瑕的表情,雖然用的是詢問句式,但那語氣和神情,早就認定了他會將1800萬全部投入到“開放之都”的房地產投資去。

畢竟也不算很多錢啊。對於投資房地產這一行業而言。

另外,吳瑕估計早就認定梁騰的娛樂公司還有不少活錢的,無需從1800萬中擷取一部分作為“應急資金”。

但梁騰真的很想從中截留兩百萬啊。

他那公司運轉所需的資金,統統花著“系統”的錢。他以“虧損”為目標,敢於使勁花錢。

但也有一些特別的開支,無論如何絞盡腦汁,都跟“創業”沾不上邊,報不了“系統”的賬。所以,很想留真正屬於自己的兩百萬“活錢”,來應對不時之需。

但看看吳瑕一副認定他“早就留夠了應急資金”的模樣,梁騰感覺很難開口。

某些時候,梁騰其實挺要面子。誰沒事願意披露自己窮困之極的真相呢?

再想一想,投資“開放之都”需要動用自己的錢。接下來這投資,並不以“虧損”為目標,必須慎之又慎,傾盡全力去佈局。本來1800萬投入房地產,也掀不起多大風浪,再抽離部分資金,更顯窘困。

那就不從這1800萬“截留”資金了。

想到這,梁騰嘆一口氣:“全都拿去投資‘開放之都’的房地產吧。先用1600萬投資,200萬當作投資應急金。這些錢都專款專用到房地產的投資上。公司的其它業務,都不得佔用這筆專款。”

強調這一點,也為了防範投資房地產的屬於自己的錢,跟“系統”的創業金,混雜到一塊。以免結算的時候判他“違規使用創業金”。白白被處罰就冤枉了。

不能讓“系統”的“創業金”羼和進來(儘管“系統”一直都在強調“創業金”不能用於房地產投資,梁騰仍對它抱有高度戒心)。

總之,把危險化解在尚未萌芽的狀態,對梁騰是最為有利的。

甚至,梁騰還想到了,正式投資“開放之都”前,要用1800萬作為“注冊資本”,重新開設一個專門經營房地產投資的公司。以後關於房地產方面的投資,都用這個公司的名義。

這公司,就相當於自己的小金庫。

以後累積賺取的財富,都存在這。

財富累積到相當雄厚的程度了,看中了什麼十拿九穩可以“賺錢”的專案,就用“小金庫”的錢去投資。

注意!必須是風險微乎其微、穩賺的專案,才投資。

至於一些註定會“虧損”的,尤其是投資小虧損大的專案,就用“系統”的“創業金”去投資。

如此一來,公私賬戶分明,不用愁兩種投資,兩種“結算方式”的資本,會搞混在一塊兒了。

對!就這麼幹!

梁騰在心裡仔細盤算著自己的1800萬本錢該如何利用之際,忽然想到了一個被他忽略的事實了。

以前一直都是在大手大腳亂花“系統”的錢,實際上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才只有區區5萬多塊。實在少得可憐。

那5萬多塊能幹什麼呢?

頂多應付一下“系統”不給報銷,但梁騰又必須出的飯局的飯錢。沒有其它大用。

昨晚到賬了1800萬啊。梁騰一下子感受到了“暴富”的滋味,一時間都沒辦法回過神來呢。

直到此時此刻,才忽然想到:其實自己在大學創業撲街的那三年時間,陸陸續續,欠下了20多萬將近30萬的債務了啊。

這些債務,“系統”認為它是“宿主”以前產生的。所以無法用“系統”的“創業金”去還這近30萬債務。

梁騰個人掌握的,只有區區5萬塊可以隨意支配的錢錢,根本就不夠還債啊。

近30萬債務,一直拖欠到昨晚上,梁騰都沒辦法解決。

現在才想起來這債務,他完全有能力一次償還掉啊。

梁騰打算從200萬的房地產投資預留款中,抽出30萬,去還欠債。

還清了壓在他身上三個多年頭的債務,他可以一身輕鬆。

尤其是,按照後世的悲慘現實,那30萬不僅僅是單純的,一筆對普通人來說鉅額的債務,簡直就是梁家的“催命符”。

也應該怪梁騰為了不讓家裡人擔憂,一直對他爸梁老師隱瞞著真相:他其實負債累累去經營“小梁美食”影片。

結果,當梁騰再也支撐不住,一大堆債務人上門來討債了,梁老師才驚覺自己的寶貝獨生子竟然欠下了將近30成的鉅額債務。

巨大的打擊,一下把原本就帶有點抑鬱性格的梁老師打擊到了。

身體方面本來就有各種潛伏疾病,一下子全面爆發出來。導致父親急病住院了。

梁老師一輩子省吃儉用,存下了10多萬的現金。準備用來給兒子娶媳婦用的。

兒子的巨大“債務危機”爆發出來後,梁老師一度考慮,先拿來替兒子償還一部分急用錢的債主。

結果還沒擬好先還哪些人,梁老師就病倒送醫。

那些存款,自然先用來治病救命。

最後錢花光了,甚至梁騰他母親還為救老伴,欠下親戚更多的債,梁老師仍然沒救回來。

自從被急救車送入醫院後,就再沒離開過重症監護室。沒脫離開呼吸機。

梁騰和他母親,也沒來得及再跟梁老師說任何一句話。

梁騰記憶中父親“腦溢血”爆發之前,最後跟他的談話,仍然是在討論如何償還他欠下的將近30萬債務。

前世的梁騰,不知道多少次在夢裡夢到過慈父。

夢到父親最後跟他說的那段話:“好在你還年輕,才二十出頭急個啥。先用幾年時間還清欠債,再討老婆不遲。爸這兒的13萬可以先拿去還……”

重生前的慘痛場景,一直伴隨著梁騰後半輩子的歲月,不曾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化。

後來,梁騰也變得跟他亡父一樣的節儉。

哪怕還清了30萬欠債後,吝嗇如初。就是受了父親的深遠影響。

重生之初,梁騰最為激動的一件事兒,不是擁有了“系統”這樣一根金手指,而是自己終於有機會改變父親的悲劇命運了。

無論是毅然決定在老家蓋別墅,或者千辛萬苦說服“系統”給予他三個月的“創業金臨時額度”,好去收購“李屋村小學”地塊,這一系列舉動,看起來是為了拍“建房影片”,為了公司興建辦公場所,謀求長遠發展之道。

表明上的理由不能說錯,但一直埋藏在梁騰心底深處,最主要原因,依然是為了“挽救”自己的父親。

為了“挽救”一位暴病前仍在為兒子的債務操心的慈父。

錢財乃身外之物,完全可以慢慢去賺。債務可以慢慢去償還。

唯有父母之恩不可辜負。

錯過一次報答父母恩情的機會,或許就只有拿一輩子去遺憾。

既然重生了,又讓他在如此短時間內,擁有了償還30萬債務的能力,那何必再等?

昨晚上興.奮過度,不,就是頭腦“短路”了,居然沒想到要先還30萬的欠債。

想到這,梁騰覺得自己一分鐘都急不可待。

“不好意思。我剛才想到很重要的事情。有點走神了。”梁騰先歉意的向吳瑕解釋一句。

他不說,吳瑕也看出來了。

梁騰忽然陷入了沉思,徵徵出神,面上隱約現出憂傷之色。甚至連他之前吃得興高采烈,一口氣喝掉一碗的“魚片蟹肉粥”,第二碗剛吃了一小勺就停下來了。

種種跡象,傻子都看得出他有心事。

吳瑕點點著表示理解,還想出言安慰他兩句。

卻聽梁騰又鄭重其事的說:“不過,仍然請繼續見諒。我現在急著要去償還一些親友的欠債。必須再耗費一些時間。”

哦,原來梁董是有些閒錢了,想到借別人的錢沒還,有些“食不下咽”啊。

梁董真是個誠信君子啊!如今這世道,很少有人會因為欠債不還“食不知味”啊。大都是些借到了錢,就把自己當成爺爺,把借錢給他的人當成孫子的“老賴”!

吳瑕對梁騰肅然起敬道:“不礙事的梁董!你是不是得到了什麼訊息,你以前的債權人出了啥事兒,急著要用到錢?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現在就車你去地頭,還錢給別人……至於這桌子海鮮粥,不怕浪費,咱們可以學李校長,打包啊。”

說到後面一句,故意向梁騰眨眨眼。設法開解梁騰心中的抑鬱之意。

梁騰知道她誤會了,不過對於她如此關心他,也不無感動。

“早餐都沒吃飽。你先繼續吃,我也用不著離開粥店的。”

梁騰道:“不是你想的那樣,沒有哪位債主急著用錢啊。我一共有27個債主,都是些關係非常好的親戚。不是親戚,一般很難借錢給你。我手頭上都加有這27位債主的微信的,可以透過微信,直接轉賬還錢給他們。我就呆在這兒,哪都不用去。”

說到“關係非常好的親戚”這話時,梁騰內心有點黯然。

儘管他們一度聯合上門討債,成為父親急病的直接誘因。但梁騰也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誰能料到這麼一點債務梁老師都沒有心理承受能力呢?

不!應該是說,誰知道梁騰一直把欠債的事兒都瞞著他爸呢?

再一個,大夥都以為梁騰僅僅向三、五位親友借錢啊,每個借幾千一萬的也不多。誰知他居然借了二十幾個人。債務算一筆總賬不就變成了鉅額債務?

總之,一切都是陰差陽錯,事先沒一個人,對事情結局的嚴重性有準確評估。

結果導致梁老師的悲劇發生了。

事後親友們也挺內疚,也沒再追梁騰還債了。

讓他有了緩衝時間,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經濟上。

梁騰放棄了一直賠錢卻見不到利潤的美食影片的拍攝,轉而找了份穩定的工作。

花了幾年時間逐漸還清欠債。

苦難使梁騰成長。他還清債務之後,也沒有特別的怨恨親友們的上門討債。

這些親友只不過是一次無心之過。之前梁騰找了可不止27個人借錢。窮困撩倒卻不肯放棄拍攝影片夢想之際,他求助過的人不下三位數,結果只有27個肯借錢給他。他們對他確實“仁至義盡”。

假若不是認為梁騰拍攝美食影片的事兒徹底沒戲了,他們或許也不會上演上門追討的一幕。

這27人甚至連借條都不曾要求梁騰立過。還能抱怨他們什麼呢?

在農村關係好的親戚之間,往往就是如此,靠著一種血源的牽連及誠信,來管理債務。

哪怕沒立借據,梁騰也自始至終不曾想過當“老賴”,欠債不還。

那27位債務人也沒想過樑騰一家會賴賬。只不過當時對梁騰的償還能力產生了質疑,想著讓更有經濟能力的梁老師來“擔保”一下還款之事。

如此而已。

要說梁騰對那27個親戚有什麼大怨氣,還真沒有。

只不過出了梁老師那檔事,大夥見面都尷尬。往來自然就少了。

梁騰拿起手機,翻出“聯系人”,那27位“債權人”都“赫然在目”,一個都不少。

因為前世父親的悲劇對他刺激太深,梁騰根本不必去翻賬本,就能準確說出27位債權人每一個借給他多少錢。

呆呆出神了片刻。

梁騰其實沒那麼嚴重的“多愁善感”,他是在心裡默默計算著三年時間,按照銀行的“固定利率”是多少?好像是5點幾了?

算了!就按照百分之六的固定利率,計算利息給他們吧。

近30萬的債,年固定利率百分之六,年利息大約1.8萬。三年下來,利息總額在五萬塊左右。

這點錢對於如今手握千萬的梁騰而言,不算什麼。

雖然27位債務人中,沒有人提過要利息。但梁騰覺得自己有能力給算些利息,就不必太過吝嗇。

吳瑕慢慢喝著粥,留意觀察梁騰思索的表情,暗暗尋思:“梁董欠下別人的錢很多嗎?估計應該有千把萬吧。看他一個勁按手機的計算器,像在算利息什麼的。難道欠債加上利息,他得還一千幾百萬嗎?那他還有沒有錢去‘開放之都’投資房地產啊?”

感覺本來一片美好的公司投資大業,頓時間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吳瑕小心翼翼的問:“梁董。要計算很多的欠款和利息嗎?”

梁騰頭也不抬,如實回答:“是有點多。一共27筆欠債。都需要逐一計算好本金和利息。待會兒該還多少,就還多少給債權人。”

吳瑕更憂心了。

頓了頓,又拉下臉刨根究底:“那到底一共欠了多少啊?是不是投資房地產的1800萬,先挪來清償這27筆債務啊?”

“啊,哪裡用得著。”

梁騰這才驚愕的抬頭,看了吳瑕一眼,說:“欠債和利息統計出來,總共在35萬左右吧。”

啊?怎麼才35萬呢?

吳瑕有點懵了。

伸長脖子去看梁騰的手機,果真是35萬的統計數字。

隨後,梁騰開始憑記憶,逐筆債還親友的借款了。

都是在本金的基礎上,新增三年期銀行百分之六固定年利息。

吳瑕畢竟金融專業出身,很快看清楚,梁騰是按照什麼樣的利率來還錢。

吳瑕對梁騰的認識更深了一層。

在她以前的富人朋友圈中,借錢還錢,要嘛不計利息,要給利息的話,肯定就按月利息來給。有時候借30萬,還的時候還60萬,翻倍了都不奇怪。

梁騰欠債雖少,卻堅持按照合法合理的銀行固定利率來計算利息給親友,不因為手頭一時寬裕了就亂充大頭。這樣的作派,吳瑕非常欣賞。覺得這才是成功人士應該有的作派。

至此,吳瑕一顆心踏實了。覺得梁騰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因為區區一點債務,鬧得無力投資未來十年最賺錢的房地產業了。

梁騰大概用時一刻鍾,把27筆親友的借款帶利息,統統計算清楚並微信轉賬給了對方。

弄完之後,梁騰再對這27人“群發”一條簡訊,是簡單的幾個字的提示:“承蒙借錢應急。現在按銀行固定利率計算本金及利息,一併償還。請查收。之前援手救急之情,感謝感謝。”

還完27筆欠債,梁騰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

至此,懸浮在他老爸梁老師頭上,類似“定時炸彈”的東西,終於成功拆除掉“引信”。

不論這些親友們,以後會不會在梁老師面前提起這30萬的債務的事兒,梁騰都不擔心會刺激到父親了。

老一輩們就算閒聊時談及這事兒,也只會當作一樁雅事。或者梁老板的勵志創業故事。

哪怕身陷舉債的艱難處境,梁老板仍然堅持拍攝虧損的“美食影片”,而27位債權人也“一如既往的堅定支援他”,認定梁老板最終一定會走出暫時的低谷。

結果呢?結果梁老板真的憑“小梁美食”的影片躥紅。賺了個盤滿缽滿。成功躋身了富豪之列……云云。

這不是創業雅事?什麼才是雅事?

梁騰“居安思危”,決定賬戶上留出來當作“地產投資應急金”的兩百多萬,扣除還債35萬左右,剩下160多萬也先放著,不作投資用途了。

自己父親畢竟一身的慢性.病兒,現在看著不致命,但終歸得留點錢,給二老“以防萬一”。

盤數妥當之後,梁騰這才對吳瑕說:“你之前問過我,大約可以動用多少錢投資房地產?就投資1600萬吧。你幫我計算看看,這筆錢放在‘開放之都’,大約可以投資多少房地產?”

“以我對梁董你的瞭解,你一定不肯走穩健的投資之路。”

吳瑕笑道:“一般在資本不算太充裕的情況下,投資者多半會選擇利用‘貨幣槓桿’的,估計梁董肯定也不例外。”

梁騰點了點頭。

他心裡其實也大概有個數,如果不利用“貨幣槓桿”,1600萬確實投資不了多少“開放之都”的房產。

吳瑕開始給他算了筆賬。

“現在‘開放之都’的房價,均價在7000左右每平米。以投資商品房為例,算它每套面積平均在100平。那麼全款拿房,一套房需要投入約70萬。”

“1600萬的資本,全部全款拿房的話,一共可以拿下22套房。購買的數量較大,可以跟開發商談一談價,爭取房價優惠幅度大些,那麼就算扣除了契稅,也能勉強能拿下23套房。”

全款23套房啊。

現在每套70萬,十年後,最少房價翻十倍,那就是七萬多每平米,這樣的一套房,十年後就需要700萬才拿得下。

一共23套啊,每套700萬左右,那一共就是1.6億。

這個數字,跟梁騰自己算的也差不多。

看著如此輕輕鬆鬆就能完成“賺它一個億的小目標”,但梁騰卻一點都不滿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緣故吧。

前世梁騰可是有一位熟人,名叫“賈昇平”的,移居魔都之後,和老公憑著70萬的本錢,按揭了10套大大小小魔都的房子。結果用了大約17、18年的時間吧,最後鎖定了擁有8套房,固定資產過億的身價。

按照吳瑕分析的“全款”拿房的方式,拿下了23套“開放之都”的房子,最終十年後,預估才擁有1.6億左右的固定資產啊。

投資1600萬,比賈昇平兩夫妻的70萬投資多好多倍;最後拿到的房子23套,也比賈昇平夫妻的8套多了兩倍……為何最終雙方的固定資產對比是:1.6億對1億。

感覺也沒比賈昇平夫妻多撈到多少啊。投入卻大了多少倍啊?

投入跟產出比,嚴重不符。

當然,那是拿賈昇平夫妻的特例來計算收益。才有了心理落差。

吳瑕卻覺得,十年時間把1600萬的投資,翻個十倍,等於總共賺了1.4個億。相當於十年間,平均每年賺它1400多萬啊。

本金也就1600萬,年年都賺了個本金。

一本一利啊。

難怪都說房地產是個超級.暴.利的行業。

至少在房地產的黃金時代是如此!

這還不滿足?

梁騰其實也是有意無意的,忽略掉賈昇平投資“魔都”房產,跟他投資“開放之都”房產,存在巨大的區別。

首先,賈昇平投資魔都時,入行時間更早,比梁騰現在早了好幾個年頭。當時魔都的房價均價,只有不到3000塊每平。就算它三千一平米吧,那也比梁騰現在投資的,已經漲到了7000左右每平的“開放之都”房價,便宜一半都不止。

越早投資,當然能以更小的代價,賺取更大的利潤。

其次,賈昇平兩公婆,是按揭拿的10套房啊。換言之,人家一直得論月還房貨啊。前後足足還了18個年頭,這麼多年交的真金白銀,又支付了多少個70萬!

再說了,一直背負著還貸的壓力,那生活品質也實在太差。

賈昇平兩公婆混得像兩隻孤魂野鬼般,還必須得到退休父母的長期支援,才能勉強支撐著恐怖的房貨。

箇中滋味,甭提有多苦。連兩位當事人都“不堪回首”。

不說別的,整得他們一開始不敢要孩子,後來想要孩子也要不到——就憑這點,就稱得上人生一大苦啊。

最後一點,賈昇平兩夫妻是苦苦熬了18個年頭才擁有過億的固定資產。

而梁騰假若投資“開放之都”的房產,預計最長也不過花上10年時間,就可以擁有“1.6億固定資產”。

房價增長再快的話,說不定用不著10年時間,或許8年就能完成預期任務。

輕輕鬆鬆的,完全不必考慮未來數年的還貸壓力啊。等著到時間就有錢。

並且一旦“期房”變成現房之後,梁騰每個月還能增加固定的房租收入。

最遲兩、三年後,應該可以交房,出租收錢,那未來十年間,可以收七年的租。足足23套房啊,這七年的房租也是極為可觀的一筆收入。

所以十年後這項投資,最終收穫不止1.6個億的。搞不好能突破2億。

如此美好前景的收益,如此穩健的一筆投資,為何梁騰卻一臉不以為然,似乎很不滿足的樣子?

吳瑕對他的反應,卻有著自己的解讀。

她笑道:“當然,比起全款購買‘開放之都’的房子,用按揭購買的方式,十年之後可以賺更多。”

她又開始計算另外一筆賬。

一次性購買多套住房,估計當地銀行不會給你提供1成“首付款”的按揭房貨。

每套房的“首付款”,最少也必須達到3成。

如果按照每套房繳納3成“首付款”的方式,按揭買房,房價均價仍為7000每平,按揭購買的套數,就可以比“全款”翻上三倍的數量,大約拿房70套左右。

如果按照十年後翻上十倍的房價,那麼這每套房市值700萬。70套房子都全部屬於你的,那你的固定資本就能達到差不多5個億了。

5個億的固定資本,如果再算上70套房交房後數年間的房租收入,搞不好十年後,個人擁有的資本就能突破6億的大關。

這身家,又比過億的,要強得遠。

然而萬事切不可光看到好的一面。

如果按揭買房的計劃,付諸行動,那麼未來十年時間,就得揹負起70套房子的“按揭”壓力。

猶如“排山倒海”一般巨大的壓力啊。

就算每套房都搞個30年的長期房貨,每套房,每年“還本付息”,需要支付5萬左右。每套房的每個月還款金額, 4000左右。

四千塊,再乘以70套按揭房,那就是每個月需要償還28萬房貸。

每個月還28萬啊,一年還300多萬。

如果梁騰用的“系統”的錢,每個月都必須最少虧損掉幾十萬的話,這28萬的每月固定支出,對他就是一個福音。

然而很可惜,“系統”一直不贊成投資“房地產”行業。梁騰不可能用“系統”的創業金去投資。

用自己的錢投資呢,每月拿出28萬啊,對梁騰而言很困難。非常困難。無比困難。困難之極……

他也是一下子撈到了1800萬的橫財而已。

並非每個月都有大額的固定收入。

使用賈昇平夫妻使用過的招數,情況會不會好些?

也就是說,可以支撐幾年之後,等“開放之都”的房價有了大幅成長之後,賣掉其中一部分的房子來減輕房貸負擔。

然而,那畢竟是幾年之後的事兒了。

按照梁騰如今的現實收入,他撐不撐得過幾個月,都存在疑問。更別提撐上幾個年頭,等房價大漲後再拋售部分房產來減負。

因此,綜合來考慮的話,其實以三成的首付款,炒70套之多的房子,其實並不� �最佳選擇。

至少對於梁騰的情況而言,那不算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層,梁騰昨晚上顯然也考慮到了。覺得太冒險。

主要是每個月將近30萬的按揭房貸,吃不消啊。

所以梁騰這才起了個一大早的,拖上吳瑕就要來好好的商量一番如何在“開放之都”炒房的具體事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瑕也不愧為大戶人家出身的孩子啊,見多識廣,不必梁騰點破,她就直接看透了這按揭70套房產的風險。

不過呢,吳瑕倒是有些高估了“梁董”的抗風險能力。

在她看來,拿1600萬去按揭購置70套的“開放之都”房子,就是梁董目前最為理想的投資方式了。

為何這樣說呢?

因為在吳瑕的理解中:拍攝“小梁美食”和“小梁建房”影片的公司,還有準備去收購“李屋村小學”舊址地塊的公司,還有準備大舉進軍“開放之都”房產業的公司……這都是梁董手裡同一個公司啊。

換言之,梁董開辦的這公司,經營著如此之多的業務,都撐得下去,哪在乎增加一筆“房貸”支出呢?

在資金方面,壓力或許有,但想要週轉,仍然週轉得過來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大漢從吹牛開始日娛名偵探超級雷修我竟然能預知未來幽冥真仙我怎麼當上了皇帝從小怪到BOSS重生之北國科技我穿成了極品婆婆大夏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