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諸天從讓子彈飛開始

第377章 我要造反
上章 目錄 下章

諸天從讓子彈飛開始第377章 我要造反

陳昭在武當山上一待就是數月,在這期間,陳昭與張三丰比武論劍,互相啟發,互相探討,不但共同促成了太極拳和太極劍提前五年誕生,而且兩家還各有收益。

而對於陳昭來說,陳昭經歷幾個副本世界苦練的內功和武功,終於有了一次徹底的梳理和規整,成為真正的宗師高手。

他的武功畢竟是華山紫霞功為基礎,雖然融入峨眉派內功之中,連滅絕師太也無法察覺,但總有不妥之處,就像鳩摩智以小無相神功催動少林武功,遇到強敵難免造成傷害。

而陳昭參與創造太極拳和太極劍之後,不但明白了自己武功短板所在,在武道修為之上往前邁了極大的一步,同時把自己的武功體系融為一體。

在這期間,武當派的俞岱巖破繭重生,在湖北名醫和黑玉斷續膏的治療下,他不但身體恢復如常,一身武功也恢復了一兩成。

按照張三丰的估計,只要他從此苦練武當九陽功和太極功,五年之後不但功力恢復如初,且會更上一層樓。

見到此情此景,武當派上下對陳昭都十分感激,張三丰更是將武當九陽功傾囊相授。

既然張三丰這般慷慨,陳昭也不藏私,便把峨嵋九陽功拿出來和張三丰一起端詳。

什麼,你說滅絕師太不同意峨嵋九陽功洩露給其他門派?

不不不,別人做的他不會同意,但陳昭做的,滅絕師太絕不會有異議。

大概是因為陳昭武功太高了吧。

於是兩人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細細談論九陽功,互相啟迪,互相印證,最終推理出一套完整版的九陽真經來。

雖然沒見過原版的九陽真經,但以張三丰和陳昭的武學修為,他們推理出的武功就算不能和原版本的九陽真經完全一致,卻也可以並駕齊驅。

張三丰當即揮毫潑墨,將他倆整理出來的新-九陽真經列寫而出,寫完最後一句話之後,取名《北玄真經》,然後將毛筆一扔,捋須嘆道:“若是老道能與陳小友早日相遇,互相啟迪,或許這套真經早就出世,我那無忌也不用遠赴崑崙了。”

陳昭道:“若非晚輩遊歷天下,也沒有能和張真人縱論相談的資格。”

張三丰看著遠山,長嘆一聲:“說的也是。”

到了這一步,兩人知道再談論下去,除非再有大機緣,否則武學修為很難再有精進,於是陳昭向張三丰告辭。

“晚輩在武當山住了許久,眼見元廷殘暴,山下鼎沸,川蜀一帶百姓亦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自己學了一身武功,總想為天下百姓做點什麼。這就告辭了。”

張三丰微微點頭,長嘆道:“即是如此,老道也就不留陳小友了,這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希望陳小友大志得成。”

陳昭向張三丰微微躬身行禮,便頭也不回的下了武當山。

張三丰看著他的背影,對身旁的眾弟子道:“此子必將天下無敵。”

眾弟子默然。

倒是張松溪沉吟片刻,開口道:“師父,陳少俠說要為川蜀百姓做點什麼,你覺得他會做什麼?”

張三丰笑了笑:“他又沒說,老道怎麼會知道,不過……”說到這裡,張三丰轉頭看向宋遠橋:“遠橋啊。”

宋遠橋忙躬身行禮:“弟子在。”

“青書今年十八歲了吧?”

“是,青書今年十八歲了。”宋遠橋答道,想起兒子,老宋嘴角露出了微笑。

“武功練得怎麼樣了?”

“還算可以。”

張三丰點了點頭,笑道:“讓他上山陪老道待幾個月,他可願意?”

這是張三丰要親自下場進行指導了,宋遠橋怎麼會不願意,當即大喜道:“能陪太師父待幾個月,是青書的福分,這孩子只怕高興都來不及呢。”

“即使如此,那便明日讓他過來吧。”

張三丰下了決定。

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三人相互看了看,全都瞭然。

這是老祖宗看峨眉派出了如此年輕的大宗師,為自家門派將來考慮,決定親自為第三代的好苗子量身打造了。

……

陳昭離開武當山,先坐船沿漢水而上進入漢中,然後過劍閣,走錦城,再往南抵達峨眉山。

這一趟回山,陳昭出了將《北玄真經》送給滅絕師太之外,還和她說起了自己的打算。

滅絕師太有兩大願望,第一是逐走韃子,光復漢家山河;第二是峨嵋派武功領袖群倫,蓋過少林、武當,成為中原武林中的第一門派。本來這兩件事極難,但是如今自己的心愛弟子陳昭給他呈現了一條明路。一是陳昭立志從事反元大業,二是獻給她《北玄真經》。峨眉派若是有人能推翻元廷,而自己又能憑藉九陽神功領袖群倫,那天的兩大願望,就將未來幾年實現。因此這段時間滅絕師太對陳昭是有求必應。

現階段,陳昭他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根本班底,就像劉邦的沛縣班底,朱元璋的淮右班底一樣,但他不希望儒生階層進入自己的隊伍,儘管有的儒生有很強的戰略眼光和治政能力,但陳昭卻不希望因噎廢食,斷送自己的事業。

南宋滅亡數十年,中原淪陷更有幾百年,欲救中華,沒有這激盪澎湃的熱血不成,只有這激盪澎湃的熱血也不成,強烈的情感會化作無與倫比的動力,但這動力又需要理智來引導。

陳昭不想因為魯莽與衝動,成為後世人點評中的“愛國賊”,他個人落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罵名事小,誤了驅除蠻虜延續華夏事大。

所以陳昭這幾日在峨眉山下尋找一處地方,打算建立一個莊院,越偏僻、越大越好。

他不打算效仿朱元璋,直接投奔義軍,因為現在的義軍主流是明教麾下的紅巾軍,無論是劉福通、徐壽輝還是韓林兒,都是明教中人,如今正邪不兩立,自己身為峨眉派弟子,必須要有最根本的立場。

再說了,朱元璋投奔義軍,雖然最後驅除了韃虜,恢復了中華,可是不可避免的是,在他事業壯大之時,有大量儒生階層加入了陣營,而他本身文化上的欠缺,導致了這些儒生一開始便竊取他的事業。

因為朱元璋一開始建國,就搞起了科舉,這也就罷了,但是他的科舉是殘缺的,只以八股取士。這就是讓儒生-士大夫階層像以往世家那樣強大。

要知道向來亡國,亡的是天子之國,而不是士大夫之國。這些士大夫們,無非換個人朝拜稱聖,繼續當他們的官,漢換了魏,魏換了晉,宋換了金,後來的明換了順,又換了清,蓋莫如是。

天下太平時,他們爭權奪利,名義上天子為天下之至尊,實際上天子一人一家能享受多少臣民之供奉,便是如桀紂一般酒池肉林,又能耗去多少錢鈔?而他們這些士大夫,多少人打著天子旗號,上下其手,中飽私囊!而待得百姓不堪其撓,揭竿而起之時,他們這些貪得無厭之徒,便將天子推出,獻與新主,讓天子成了他們的替罪之羊!

因此唐宋明三代基業,開國皇帝無不是英明神武,只因科舉的弊端,便成了撬動自家基業的槓桿,讓自己的後世子孫成了亡國之君,或是直接被軍閥殺死,或是被文臣武將獻給韃子,或是眼睜睜的開著他煤山自縊。

當然,科舉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但令人厭煩的是其大部分招收上來的都是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裡男盜女娼的偽君子,這幫人就算再有本事,那就是活脫脫的馮道、洪承疇。

陳昭便在自貢一帶看中了一塊地方,它夾於溪水與山之間,水網稠密,山巒連綿。地勢雖偏,卻和自貢這個井鹽之都靠得很近,也就方便購置各種貨物,打造各種兵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經營家產的角度來看,這附近只在緩坡處有三十餘畝旱田,靠近溪流處有十餘畝水田,實在不是置產的好地方。也只有那些衣食無憂的官宦人家,才會在此築廬,吟風飲霞自得其樂。

但對於陳昭來說,這一塊地方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至少從外邊來看,這是一處極清靜的所在,適合他“閉門造車”,不慮為外人注意而過早洩露了秘密。

畢竟這片莊院只是他的一塊基石,大約會有個三五年時間,他便會尋找一塊更大的地方,當做他的基業之地,進而席捲天下。所以他之時僱傭了十幾個人給他打理莊院,然後又從在市面上挑了幾個看上去比較老實的少年做了他的跟班,一方面傳授他們知識,一方面給他們洗腦,要他們對自己絕對信服。

過了一段時間,他去了一趟山西,和晉中鏢局的雲鶴聊了一段時間,透過晉中鏢局買來三十五個孤兒孩童。

一共是二十五個男孩,十個女孩,大的約是十四歲,小的只有九歲。站在臺階之上看著這些驚恐不安的孩童,陳昭心中毫無波動,他知道,如果任歷史照他所知的發展下去,這三十五個孩童即使不貧病而死,恐怕也會在未來十幾年內中原的大戰中喪生。

現在他們是陳昭的人了,所以陳昭給他們樹立了規矩,伙食上大魚大肉,又有各種營養搭配,同時以後世的軍訓嚴格訓練他們,讓他們熟悉各項軍事技能,到了晚上,便叫他們識字。

這裡面自然有調皮搗蛋的,但很快被陳昭收拾一頓,又透過各種手段,把這幫小孩弄得服服帖帖。五個月後,陳昭便在其中選到三個資質頗佳的,教授他們北玄真經。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火影之偽鳴人火影:鳴人,我們黑化吧不想搞事的漩渦鳴人我在萬族打造氣運神朝我的弟子都是氣運之子諸天萬界:影視測試員全球輪迴之我錘爆了全世界鬥羅之我的錘子能升級重生99當大佬我真的好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