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諸天地球大融合

第四十三章 民以食為天
上章 目錄 下章

諸天地球大融合第四十三章 民以食為天

“那就趕緊看看吧!”

一聽和自己的性命有關,趙恆就急了,不管以後怎麼樣,先看看再說。

“官家,按照記錄上卓群所說他認為我們最看重的會是種子,和那個化肥,臣就來看看這兩樣到底是什麼樣的寶物,能讓他如此自信……”

丁謂話不停手也不停,很快就找到了一個標明為種子的資料夾,隨手就點開了。

“我來看看,什麼樣的種子,能比佔城稻好多少?”

佔城稻亦稱“早佔”、“早米”、“早佔城”。宋代水稻良種。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年間從福建推廣於江淮、兩浙等路。

根據古書記載,佔城稻有很多特點。一是“耐旱”。二是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餘日。

此時佔城稻已經開始了種植,雖然種植面積小,卻是宋朝公認的良種,畝產應該有309斤。

“我來看看,雜交水稻,嗯,也是稻種,還有宋朝畝產的對比,大宋南北畝產平均309斤,不錯,不錯,我來看看……”丁謂看著螢幕揉了揉眼睛,之後呆若木雞的看著螢幕嘴裡唸叨著“畝產800公斤,畝產800公斤……”

“謂之,謂之。”寇準看丁謂一直在哪念念叨叨的,就推了他一下,問道“謂之,你看見了什麼。”

“我也看看”說完看著也看向了螢幕,“謂之呀,不是我說你,大丈夫當麋鹿興於左,而目不……”

“假的,不可能,這時障眼法,怎麼可能。”寇準在大殿內突然開始了踱步,“不可能,怎麼能差這麼多。”

“平仲兄,這應該是真的,卓群不會拿假的來哄騙我們。”丁謂此時也回過神來了。

“雜交水稻必須得到稻種,年年都要!”丁謂咬牙說,“答應卓群,他不是要三層麼,給了,只要給種子就行。”

“那可是三層產量?能種兩季的?”寇準說道“太多了吧,那可是一畝千斤呢?”

“那也給,拿到種子一年畝產3000斤,給他一千斤又如何。”丁謂的牙咬的咯吱作響,“我是計相,由我來定,再說我們沒種子,而這個種子你也看了,只能產糧,不能留種。”

“你們在說什麼?”王旦喝了盞茶,問道“種子,畝產1600斤的種子,能種兩季的種子。”丁謂咬牙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說什麼?”大殿內處寇準外的其他人都看向了丁謂,連門口的兵士都把耳朵豎了過來。

“謂之說的沒錯。”寇準嘆氣說道,“所以,三層吧,唉~~”

殿中幾人都是看過記錄的,三層的糧食產量換種子,當是他們看時還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兒狂言,沒想到自己才是井底之蛙。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只有丁謂還在檢視著其他的種子。

“張雜谷,粟米,畝產400公斤以上。”

“雜交小麥,畝產600公斤。”

丁謂每念一個種子,眾人就心痛一分,三成產量換種子,太心疼了,大家夥都快哭出來了。

“懶人稻?”丁謂念到了最後一個種子,“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畝產600公斤?”

“都是好種子,這個懶人稻多要一些,不過,不能給三成,最多兩成。”王旦說道“試試看吧!應該可以的,他要糧,我們要種,談談吧。”

“諸位,還沒完呢!”丁謂看著其他的資料夾,“蔬菜種子,各式各樣的,各種種子,畝產都很高呀,從最低的幾百公斤,到最高的上萬公斤,這些種子也是要的。”

“畝產萬斤哪,真是厲害啊。”

“這還有呢,土豆和紅薯?西北種植,畝產上萬公斤,可以代替主食呢!”

丁謂一樣一樣慢慢的看著,看到最後,“皇竹草,草中皇帝?”

“有何用?哦?用來餵養牛羊和禽,魚?”

丁謂看完種子一類,回頭看向大殿中的眾人,說到:“這些種子我們一定要,但是不能給三成糧了,最多兩成,再想要就讓他來買。”

“他不是要做大糧商麼,那就讓他拿錢來買,就要他們的錢。”丁謂說道。

“為什麼,有又要用他們的錢了。”趙恆問道:“朕有些不明白。”

“他想讓咱們為他們產糧,應該不只是產量,應該還有別的。”丁謂沒有回答趙恆的話,而是看著其他的幾個資料夾,上面寫著,規模化養殖技術,牛羊大規模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淡水魚類養殖技術,可惜這些資料夾都是空的。

“看看吧,大規模的家畜和家禽的養殖技術,要是有了這些技術,全國的百姓天天吃肉的都可以了?那可是真正的盛世呀!”丁謂不無感慨的說。

“吃肉?什麼肉,是羊肉麼?”趙恆歡快的問道:“能夠在中原養羊麼?”

趙宋皇帝都十分的喜歡吃羊肉,這是有祖訓的,皇宮有御廚止用羊肉的說法。傳說羊肉泡饃就是宋太祖趙匡胤落魄時發明的。據記載,宋太祖宴請吳越國君主錢俶的第一道菜是“旋鮓”,即用羊肉製成。

據史書記載,有一天,趙匡胤半夜突然坐起來,也不睡覺,也不說話,原來他此時非常想吃羊肝湯,卻猶豫不決,正在天人交戰,不肯下令。左右侍從一臉茫然,說道:“您有什麼事就吩咐吧,我們定會照辦!”趙匡胤想了又想,最後回答道:“我不說,如果說了,每天必定有一隻羊被你們殺死!”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趙匡胤屬豬,因而他不但不吃豬肉,還把豬視作寵物,經常蓄養。這一祖宗家規,從太宗起都嚴格遵守,其後的帝王都不吃豬肉,一直延續到熙寧年間。不管怎麼說,反正趙匡胤是把愛吃羊這一嗜好流傳給了子孫。

宋真宗時御廚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時每天要宰280只羊,這都是有史料記載的。

想想吧,這幾百只是每天的用量呀。

雖然宋皇室那麼愛吃羊,但是宋朝產羊的地方不多,主要依賴進口。但是遼國又規定羊不許出境,於是只能進行國家貿易。宋仁宗、英宗時,朝廷從“河北榷場買契丹羊數萬。”這是多少錢,都是高價羊。

所以,趙恆聽到大規模的家畜養殖第一反應就是能養羊麼。

所以說中國人從古至今的第一動力就是吃,想想看第一個把狗尾巴草培養成小米的人到底經歷了麼?第一個喝牛奶的人又經歷了什麼?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萬族之劫我只想安靜的長生都市國術女神影視世界僱傭系統超維科技紀元從1983開始在虐文裡做龍傲天女主仙婿無雙抗戰之猛將召喚光怪陸離偵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