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最後一個唐朝皇帝

第131章 東望神州
上章 目錄 下章

最後一個唐朝皇帝第131章 東望神州

對於趙匡凝,李曄並不著急。

按照歷史上的程序,他爹趙德諲還有兩年可活。

趙德諲一死,荊州傳檄可定。

冬月二十七,四個月時間過去,科舉終於開考了,臨時制科與常科同時開考,由於朝廷急需人才,常科並未按照慣例時間舉行,時間安排較之往年有所提前,秋闈變成了冬試。

進士、明經、明算、明法等常科,還是照著老規矩來,自是不用多說,秋霜、幽素、文律、嶽牧、詞標、文苑六科,根據皇帝陛下的旨意,改為翰林院與秘書省主考,錄取後再組織吏禮二部官員對初試透過的考生進行複試,複試合格的,按照筆試成績、面試表現、五官長相分配具體實習單位,比如翰林院、秘書省、弘文館、集賢院、國史館、著作局。

至於才膺管樂、才高位下、賢良方正、抱器懷能、文以經國、藏名負俗、道侔伊呂、直言極諫、哲人奇士、博學通識、宣風興變、文足治政十二科,由宰相韓正帶隊對口負責。

剩下的武足安邊、知謀將帥、軍謀越眾、孝廉聞名、博通墳典達教化、識洞韜略堪將帥、清廉守節政術堪縣令、詳明政術能理人、才識兼通明於體用、達於吏理可從政、軍謀宏達可將相、詳明達教化、博文宏詞等數十科,考生以各地幕府編外官員為主,還有不少公卿將相推舉的人才,剩下的就是具備相當規模的世家子弟,畢竟不是誰都願意去死磕進士科。

這些科的考生情況複雜, 規模巨大,朝廷制定的考案也較為繁瑣。

為掃除科考俗風陋習, 儘量保證公平公正, 儘可能為朝廷選拔優秀的世家子弟與幕府編外官員, 皇帝陛下改變舊制,命計相杜讓能、兵相劉崇望、吏相柳璨、史館相崔胤、集賢相楊涉都知貢舉, 領導從六部九寺二十四司抽調的數十位重臣負責命題監考改卷面試等工作。

“這是朕即位以來的第一次大考,朕有四個要求。”

“一,各位相公要做有擔當的主考人, 牢記欽定科舉八律,把為國選才當成祭戎大事對待,把屬下有司文武的覺悟和行動統一到內閣決策上來,統一到朕對大考的具體部署去。”

“二,要做有情懷的主考人, 抱定奮發有為宗旨, 既要熟悉政策, 精通考務, 按唐律辦事, 按大考規則主試, 還要根據大考章程對各官衙的錄取工作進行監督,解答考生的疑問。”

“三,要做有底線的主考人, 嚴格執行科舉政策, 嚴格遵守大考章程規則,嚴格按照處事規範組織實施。四, 要做有感情的招考人,向考生、家屬、天下負責, 用心傾聽考生、百姓、各官署最真實的聲音, 切實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 及時解決錄取工作中的問題。”

“總之一句話,為國選才是毫不動搖的底線,誰要是開後門、講人情、亂打分、搞針對,一經查處, 出貶嶺南, 造成重大影響的,就地解職,永不起復, 按律查辦, 追責問責到底。”

“各位相公切記,務必嚴格督察科考諸事。”

延英殿御前會議上,皇帝如是對宰相們強調道。

“臣等遵旨!”

“崔相公,聽說你有幾個弟侄也參考了?”

崔胤一陣尷尬,點頭道:“是有幾個,但臣沒見他們。”

“沒見就最好,等考完再見。”

這傢伙不安分,又參與命題監考評分面試等各項工作,李曄實在不放心,所以才當著其他五位宰相提前給他敲個警鐘,如此一來,如果他鬧出什麼緋聞,他就得主動上表請辭相。

延英殿會議結束後,李曄前往後宮。

無它,裴貞一和李昭儀生了。

裴貞一很爭氣,給皇帝生了個兒子,裴家聞訊欣喜若狂,含象殿也是一片喜悅,畢竟如今後宮諸妃只有淑妃有子,裴貞一生下了兒子,含象殿的宦官宮人就會隨著裴貞一得道,按照競聘上崗的原則,裴貞一的兒子長大後也能爭奪皇位,作為外戚的裴家自然也高興。

在母憑子貴的時代,有沒有兒子很重要。

對於自己這個的次子,李曄非常喜歡,取名弘,賜爵鳳翔郡王,封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拜御馬監大正營兵馬使,授開府儀同三司、桂州大都督、盧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至於封王,過幾年再說。

李漸榮生的是女兒,李曄去麟遊殿看望的時候, 取名成儀,封清平公主,作為補償,李漸榮從昭儀升為隴西郡夫人,從此與裴貞一平級,一個是河東郡夫人,一個是隴西郡夫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截止目前,李曄有二子一女,長子李裕,獲封德王,淑妃何芳鶯所出,次子李弘,獲封鳳翔郡王,河東郡夫人裴貞一所出,三女李成儀,獲清平公主,隴西郡夫人李漸榮所出。

雖然只有三個,但不用擔心,在李曄的拼命努力下,趙樂桑和劉疑也都懷上了,再過兩三個月就要生了,何芳鶯的二胎也懷上四個月了,明年芒種時節,何芳鶯就會多一個子女。

凋零的皇室將愈發壯大,如同蒸蒸日上的李唐國勢。

離開李漸榮的麟遊殿,李曄去清涼殿看望了賢妃劉疑,皇帝到來,劉疑很高興,取出了一針一線做給李曄的內衣,李曄很感動,夫妻圍爐談心,下了兩盤象棋,望著雪景對了詩。

之後李曄又去了仙台殿,這是趙樂桑的居所。

等看望完妃子們,夜色籠罩大明宮。

臘月初六,科舉工作全面結束,在六位宰相的領導下,科舉成為朝廷中心工作,命題、監考、初試、複試、分配實習單位等事項都進行的很順利,沒有出亂子,也沒有考生喊冤。

臘月十四,常科放榜。

進士科錄取二十三人,分別是唐求、陸賀群、王溥、蘇檢、韋莊、喻坦之、薛鑑弘、陸賀群、崔遠、羅隱、歸黯、高及深、王贊、鄭熙、杜曉等人,來自萬年縣的韓偓摘得狀元。

明經、明算、明法等常科共錄取一百六十五人,有劉奐、韓故、白沉、李懷等文宗勳貴後人,也有劉崇望、杜讓能、柳璨、何士文、王瑰等宰輔外戚的子侄,劉崇望長子劉齊考中明法科。

六十五門制科,共錄取八百二十六人,其中三百四十七人透過詮試,被徵入中央各官署實習,實習之前首先安排的是為期一個月的崗前培訓,至於崗前培訓的內容?問杜讓能罷!

集體崗前培訓結束後,這三百多人將被發往六部九寺二十四司實習,沒有透過詮試的也被分配了實習單位,少部分流入了秘書省、京兆府、南直隸,大部分被發往山南、涇原、奉天、鎮國、靜難、武定、龍劍等地方州縣實習,還有一部分被發往左右神策行營就職。

至於進士科錄取的二十三人,照例去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翰林院、弘文館、集賢院、國子監、御史臺等官署,例如門下左右拾遺、史館修撰、監察御史、給事中等官職。

諸多事項中,李曄只是主持了殿試,說是主持,其實也就裝了個樣子,卷子收起來後,部郎級考委先打分,然後宰相和中書舍人交叉進行第二次打分,最後由皇帝和宰相排名次。

甲子,上御丹鳳樓。

新科士子魚貫入宮,李曄大喜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科舉結束,皇帝就接連召集宰相開會。

南方三道,是時候著手了!

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朝廷頒佈五詔。

太尉、中書令、右僕射、太子少師、中書舍人、翰林承旨、戶部尚書、知鹽鐵事、開府儀同三司、銀霜光祿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第一行長杜讓能,進爵晉國公,賜丹書鐵券,增食邑三千戶,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步履中和,教皇族諸王。

太子少保、檢校左僕射、門下侍郎、忠侯、翰林學士、兵部尚書、判度支、太常寺卿、開府儀同三司、左神策護軍中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紫金光祿大夫劉崇望,進爵鄭國公。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步履中和,教皇族諸王讀書。

詔令通、韓、懷、覃、德、延、睦、濟、韶、彭、韓、儀、陳等皇族宗室十七王府,年滿八歲的世子、庶子、世女、庶女,年不過二十五的親王嗣王,入大明宮,讀書中和殿。

懷王李洽,驕橫不法,放任家僮,欺良壓善,不祀九廟,定初二年以來,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無視《限地令》,吞收官田四千頃,對朝廷統計敷衍了事,瞞報田產,虛報家業,百姓反映強烈,問題線索複雜集中,除宗籍,廢為庶人,世子李玉真嗣懷王。

徵鄂嶽觀察使杜洪入朝,封荊南侯,授檢校兵部侍郎,充右神策行營長武都權知兵馬使,以戶部侍郎杜弘徽為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御史大夫韓儀為鄂州刺史,兼七州都督。

檢校吏部尚書、吏部侍郎、鳳翔知節度事、同中書門下平章楊守亮,出任鄂嶽守捉團練觀察處置使,再廢武昌軍節度使,置行臺,派百官,駐鄂州,制管內鄂沔黃嶽靳安申七州。

至於鄂嶽行臺第一任長官,朝廷暫時不予委派,但湖南節度使、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福建觀察使、桂管經略使、長樂經略使、浙東觀察使、浙西觀察使會有很多京官下放。

即將被下放到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東道就職的文官,是朝廷在裁撤關中十一鎮節度使的過程中遴選出來的俊才,包括副使、刺史、司馬、判官、掌書記、孔目、狎牙等職。

他們業務熟練,也不能都閒著。

不過等新科士子實習結束後,他們會被陸續頂替。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重生之富甲天下若水向東流風起雲湧(女尊)跪下,叫媽媽!師姐,我不想努力了西遊:方寸山上的絕世大能你都無敵了,外界最高才100級位面入侵之開局扮演天魔繚亂網遊之最強大叔劍道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