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2011開始

第235章 女兒上學
上章 目錄 下章

2011開始第235章 女兒上學

一月底。

陳衛東搬到了水上人家,房子十月前就裝修完了,晾了三個月才搬過來。

幾年過去了,水上人家的入住率堪堪達到了70%,現在挺熱鬧。

別墅區幾百戶人家,平時卻很少來往。

即使好多住戶陳耀東都認識,住了五年多了,也從來沒串過門。

不像農村,互相串門是基本生活內容。

城市的蕃蘺擋住的不是距離,而是擋在了人心外。

有錢人不是所有的素質都高,只能說是參差不齊。

景安這種小城,爆發戶更是不少。

水上人家就有不少,要麼挖煤的,要麼包工程一朝發財的。

此類人驟然富貴穿金戴銀前呼後擁也就罷了,對子女疏於管教,毛病卻不少,養出不少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紈絝子弟,前陣子陳語汐一個人偷偷跑去玩,陳爸陳媽發現孫女不見了趕緊找,等找到停噴的噴泉廣場時,看到陳紀東閨女和兒子正在跟幾個小娃娃打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家孫女站在一邊咧著嘴哭。

趕緊過去拉開,問明緣由後頓時氣的不行。

原來陳語汐偷偷跑出去到二大大家,跟著哥哥姐姐出來玩。

結果在噴泉廣場碰到幾個娃,小孩子打打鬧鬧,難免擦槍走火。

有個煤老板家的孫子可能家裡稱王稱霸習慣了,要搶陳語汐的玩具。

陳語汐當然不給了,六七歲的男娃就給了她一耳光,搶走玩具。

陳紀東的閨女兒子一看妹妹被打了,當即就跟幾個娃打了起來。

陳爸陳媽聽了氣的不行,上門去討說法,煤老板家裡也是一對老人,平時沒來往,可不認識陳爸陳媽是誰,當然不給好臉色了,護犢子沒理由,小的跋扈不是沒有道理。

陳爸陳媽氣個半死。

陳紀東和陳衛東聞訊趕來,老頭嘴裡還不說人話,氣的想打人。

最後被姜苗苗勸住,不能給孩子灌輸仗勢欺人的觀念。

陳媽還氣不過,偷偷給陳耀東打了電話。

陳耀東在省城,一聽閨女被人打了,這還了得。

這幾年修身養性好久沒用拳頭欺負人了。

女兒被人打了耳光,這可真是觸了逆鱗。

當天下午,一群人就衝進了煤老板家裡,將連同聽到訊息趕回來準備登門道歉的煤老板夫婦一家六口,從屋裡打到屋外,一直打出了水上人家,老的少的一塊打。

品德不以歲數而論。

社會提倡尊老愛幼,是對老年人的照顧。

可反過來,既然被社會照顧,老年人就應該成為年輕人的表率。

不然只會敗壞風氣,顛覆人們的道德觀。

人老不修德行,那活著可真是浪費糧食。

年幼無知不是做惡事的理由。

除了沒有善惡觀的幼兒,五六歲的秩童已經有了基本的善惡觀,做錯了事也一樣要承擔後果,不然何來的公俗良序,何來社會公平,長此以往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陳耀東發了話,不管老的少的一併算賬。

不給長點記性,怎麼才能知道謙遜做人。

屁大的點東西就敢這麼霸道,長大了還了得。

事情鬧的不小。

水上人家別墅區看了好一撥熱鬧,私下沒少議論。

景安陳惹不起,幹事業的都知道。

但家裡老人和娃娃不知道啊!

這下可好。

眼見得那位從下面縣裡發起來的煤老板在景安多半混不下去了,大家由人鑑己,紛紛開始思考起了子女的教育問題,家裡有娃娃的更是被反覆交待,不能欺負小朋友。

甚至有的直接明說,不能欺負陳家的丫頭。

再極端的,乾脆直接交待不能和陳家的娃娃們玩。

二月初的時候,陳耀東從省城回來了。

女兒快五歲了。

活潑可愛,聰明伶俐,這些都是孩子天性。

多數時候比較乖巧,有時候還會比較淑女。

這是後天教育,姜苗苗的言傳身教。

從女兒的身上,陳耀東似乎看到了姜苗苗小時候的影子。

看著女兒的天真爛漫,再想象一下將來女兒長大後要離開父母,跟不知誰家的小子組建家庭,陳耀東瞬間就體會到了姜爸姜媽的感受,感覺到了養女兒與養兒子的差別。

養兒子是一時之痛,結婚要彩禮的時候痛。

養女兒了一輩子痛,一輩子的擔心。

看著可愛的女兒,陳耀東就覺的這是上天送給自己的最好的禮物。

誰敢欺負我閨女,哪怕以大欺小也得打回去再說。

歲數越大,心就越軟。

以前還想著把女兒教育成別人家的好媳婦。

跟她媽媽一樣,能懂事能明理生活才能過的幸福。

現在卻只想女兒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長大。

別無他求。

“爸爸,我要上學!”

陳語汐騎在她爹腿上,抱著她爹脖子抗議。

別人家的小朋友都在上學,她已經羨慕好幾年了。

“好好好,過完年就上學。”

陳耀東蹭著小丫頭嬌嫩的臉蛋,心裡尋思也該上學了。

過年就五歲了。

今年的春節是在陳二哥家過的。

陳紀東年初搬家的時候就申請過了,年年在小叔家過,今年也該換換陣地了。

就是家裡沒陳耀東家大,院子也沒那麼寬敞。

稍微擠了一點。

但比起小區的單元房又不可同日而語。

三家大大小小二十口人,還是勉強能裝下的。

陳衛東沒有辦年貨,平時和老大各過各的,但爹媽尚年富力強,年還是要一起過,逢年過節肯定要一大家子一起過,就好像陳爸哥三,每年過年都要聚到一起。

血脈親情也需要紐帶來維持。

而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節日就是這個紐帶。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壓歲錢。

這是娃娃們編出來的段子。

滿心期盼的掙壓歲錢,結果陳耀東今年定了個調子,壓歲錢只給一百塊,不管大小多少都只給一百塊,不讓多給,好好剎一剎最近幾年不知怎麼就盛行起來的攀比之風。

以前覺的面子不能丟。

到了一定境界,就覺的這些東西是最不值得在乎的。

陳耀東長大了。

春節過完。

農民們開始忙了起來。

南山平原第一個開工,工作量實在太大,一百多萬畝地要翻耕,灌溉系統要打水試壓保證沒問題,有問題的要及時維修,種下的幾百萬棵樹也要把保溫防護拆掉。

要幹的活實在太多。

不提前行動怕是來不及。

陳衛東在忙活廠子,事業越小人越忙。

就跟六年前陳耀東剛剛創辦興邦農業時一樣。

大大小小的事老闆都得操心。

事業越大,老闆反而越閒。

陳耀東現在就比老二悠閒,當然,思考的事也越大。

好多事情再做決定時也逾發艱難。

是比以前閒了,但無形的壓力也比以前更大了。

具體的經營事務陳耀東現在已經基本上不管了,腦子裡每天想的,所關注的,都是興邦集團的戰略和決策,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方向,以及更遠的將來交接棒的事情。

陳繼善過半歲,已經開始滿床亂爬了。

不過這個兒子跟她姐姐小時候完全是兩個樣,多數時候,都是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或者躺在嬰兒車裡,看著屋頂的一堆花花綠綠的玩具發呆。

不哭也不鬧的,到是省心了。

只是難免讓大人擔心男娃一點都不調皮,將來會沒出息。

陳爸陳媽還是希望小孫子和他爹一樣小時候調皮一點的。

一來這是孩子天性。

二來小時候搗蛋長大了有出息。

看他爹就知道,老話都說,娃子不壞,丫頭不愛。

姜苗苗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現在每天堅持鍛鍊,身材重新恢復原樣,二十八歲依舊是女人的黃金期,宛若還沒結婚的少女,良好的心態留住了青春。

三月,春秋開學期到了。

陳耀東和姜苗苗商量後,決定將陳語汐送去幼兒園。

一來是小丫頭天天吵著要上學,二來是馬上五歲的,不管心智還是自理能力,亦或是身體素質都比三歲的娃要強上許多,去了幼兒園,不用擔心天天感冒。

於是。

陳耀東親自開車送女兒去幼兒園報到。

沒去那些聞名遐邇、精英匯聚的名苑。

隨便就近選了一家普通的幼兒園送過去。

那些東西在陳耀眼裡一錢不值,甚至有點可笑,只有那些半窮不富,自認為自己是精英的人才會有這種莫名其妙的虛榮心,才會認為自家的孩子不能跟泥腿子為伍。

社會的階級不是窮人劃分的。

而是有錢人富裕起來之後自發將自己和窮人分割開來,劃下了一道鴻溝,最終造成了資源的分配不公,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子女就應該享受更好的教育醫療。

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子女就應該比窮人家的起點早。

陳耀東也是得益者,但到了他現在的層次,跟那些錢沒多少卻自認高人一等的富人還是不一樣的,陳語汐的起點在她出生的那天就決定了,不需要上那些名園名校,來彰顯什麼高起點,這個歲數只管開開心心的成長就行,要屁的高起點。

再高的起點還能高得過陳老板的言傳身教?

所以,真正的高起點從來就不在學校。

陳語汐就讀的幼兒園不大,一共就百十個娃娃。

是一家公園幼兒園。

入學不是問題,跳級插班更不是問題。

一個電話的事。

陳耀東沒刻意低調,早早就打了電話。

園長是位三十多的女性,陳耀東一家到幼兒園門口時,園長帶著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在門口等,下車寒暄了一陣,園長介紹了年輕姑娘的身份。

姑娘姓黃,陳語汐的幼教老師。

“陳語汐就勞煩黃老師操心了。”

陳耀東跟她握下手,熱情卻並不過分,尺度拿捏逾發到位。

年輕女孩連聲客氣,看的出來沒多少社會經驗。

先去了園長辦公完,辦理了入園登記。

姜苗苗跟小黃老師聊了聊,說了說陳語汐的一些日常習慣。

沒提什麼建議,更沒要求關照。

最後,陳語汐高高興興的被老師帶走。

看著女兒蹦蹦跳跳的跟著老師離開,陳耀東嘴角抽搐。

這個沒心沒肺的。

心裡老大不是滋味。

大抵兒女第一次離開父母身邊,都是這種心情。

這天。

一家人渾身不得勁,雖然沒人唸叨,可心裡卻都忍不住胡思亂想。

一會想陳語汐想爺爺奶奶了沒有。

一會想陳語汐哭了沒有。

萬一哭了咋辦。

心心念念到下午四點時,陳爸陳媽就急不可耐地開車去了幼兒園。

陳耀東出去了,去了南山平原看春耕準備情況。

幼兒園四點半放學,家長們基本上四點剛過就到了,來的大學是爺爺奶奶,也有爸爸媽媽來接的,不是電三輪就是電摩,開車的同樣不少,門口堵的一批。

家長不讓進門,就在門口等,老師把娃送出來,誰領誰的回家。

新區路比較寬,車也不算多,門口隨便停,這個時候執行的交敬一般不管。

陳爸把車停好,和陳媽下去在門口等。

也沒特殊。

等了一陣,總算開始放學了。

先出來的是最小的,三歲多的娃鼻涕都擦不乾淨,剛剛開春,正是感冒高發季,不少娃娃鼻子下掛兩條毛毛蟲,還有的都上一學期了,出來的時候還在哭著喊要爺爺奶奶。

老師們也焦頭爛額。

與其說是老師,還不如說是幼兒保姆。

帶這些奶娃可比帶學生累的多了。

一會這個尿褲襠了。

一會那個拉褲子了。

沒當過幼教誰能體會到壓力多大。

小的領完,然後才是中班。

陳語汐是中班,算是插班,一群娃娃排著隊出來,老師在旁邊不停的提醒,娃娃們似乎挺怕老師,也不敢喧譁,等出了大門,到了爺爺奶奶跟前,才開始原形畢露。

陳爸陳媽一眼就在人群裡找到了自家孫女。

小丫頭眼睛有點紅,早沒了先前的活潑勁。

明顯哭過。

陳媽一看就心疼了,剛送來的時候還高高興興的,開開心心跟著老師走了。

怎麼才一天就蔫了,不會是在幼兒園受了什麼委屈吧!

陳爸則更注意細節,看到自家孫女排在隊伍中間,沒有被排在最後,心裡就點點頭。

社會處處都有冷暖,幼兒園也不例外。

親爹親媽在對待子女上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老師不是聖人,就更不可能。

陳語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照顧,從這些細節就能看出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龍夷決奮鬥在2005重生之啟航2005我成了全能法師都市神眼重生大佬變成了修仙界泥石流天才相師鬥羅之全職**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大綜合)又是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