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2011開始

第236章 大風來了,豬要起飛
上章 目錄 下章

2011開始第236章 大風來了,豬要起飛

第一天上學的經歷並不美好。

陳語汐早就看到了爺爺奶奶,本來還不敢跑,等到被放出來,就再也忍不住了,衝過來撲到奶奶懷裡哭著喊著不上學了,搞的陳爸陳媽一陣手忙腳亂的。

陳媽在哄孫女。

陳爸則連忙找老師詢問情況。

高高興興的送過來,誰想一天就哭著喊著不上學了。

心裡怎麼安穩。

問了老師,才知道是不適應環境,被老師帶到班上後跟其他的小朋友都不熟,沒多久就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了,還哭了鼻子,陳爸到是松了口氣。

不是受了委屈就好。

把孫女接回家。

陳語汐一路上都不開心。

回到家裡,給姜苗苗說了下,姜苗苗卻不意外。

第一天上學不適應也很正常。

過幾天適應就好了。

晚上陳耀東回來後,一聽女兒哭了,就不想讓去了。

結果姜苗苗不同意,要麼不去。

既然去了就得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算什麼。

從小養成這種習慣,長大就是災難。

不顧陳語汐的哭喊,愣是讓陳耀東把丫頭送去了幼兒園。

在門口看著陳語汐哭喊著被老師領走,陳耀東心裡抽搐的。

但果如姜苗苗所料,適應幾天,跟班上的小朋友熟了後,陳語汐就不哭了,和幾個小女孩交上了朋友,在幼兒園沒有玩夠,放學了還讓爺爺奶奶把幾個小朋友接到家裡去玩。

這當然不可能。

人家爺爺奶奶在呢!

女兒在適應新環境,陳耀東也忙了起來。

去年,非洲流出了豬瘟,世界各地蔓延。

國內養殖業也人心惶惶,生豬價格一降再降,好多省份遭了災。

河西偏遠,只有幾地爆發了小規模疫行,沒有蔓延開來。

不過年前已經基本控制住了,沒有再大規模蔓延,只是點狀的散發。

景安沒有出現狀況,只是生豬價格起不來養殖戶難免要虧本。

這個還不是大問題。

壓倒駱駝的是政策。

風向的變化有時候快的讓人有點反應不過來。

去年的時候就在談環境保護,政策前所未有的嚴,好多人也只是聽聽,風在遠處刮,還沒有刮到河西,今年忽然就刮了過來,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開春之後,景安許多環保不達標的小豬場就被陸續關停。

豬場要關,那豬怎麼辦?

養殖戶沒辦法,只能揮淚大甩賣。

大量生豬湧進市場,一時生豬價格大跌,搞的豬肉價格也跟著大跳水。

市場零售價一度下探到六塊,直奔近十年來的歷史最低點而去。

南山平原自從2017年啟用以來,五個養殖基地就一直在陸續引進母豬和種豬,去年雖然加快了進度,但到目前,也只是勉強達到年出欄一百萬頭的規模。

距離年出欄兩百萬頭的規模還遠。

趁此機會,興邦牧業大批量購進母豬和崽豬。

國內大規模的養殖戶還是有點少,絕大多數都是小規模養殖場。

就拿河西來說,像興邦牧業這種巨型的養殖大戶根本沒幾個,景安最大的養殖戶也不過萬頭規模,而那些養個三五百頭甚至上千頭的小養殖戶則是多的數都數不過來。

好多村鎮根本就是家家戶戶養豬,多的沒法統計。

而這些小養殖戶加起來,市場佔有率佔到了80%以上。

景安還好一點,興邦牧業的規模太大,拉高了規模養殖的市場比例。

其他地市小養殖戶的市場佔有率只高不低。

政策大刀之下,小養殖戶根本想不了那麼遠,沒有資金,也沒有膽子去擴建環保達標的廠房,誰知道哪天會不會再次被關停,只能倉促甩賣,儘量收回些本錢。

即使賠了,也只能自認倒黴。

別說小養殖戶,就連那些大戶都有點戰戰兢兢的,生怕哪天大刀砍到自己頭上。

即使看到後市豬價可能會漲,也不敢冒著風險擴大規模。

一來飼料價格在漲,養殖成本在上升。

最關鍵的還是政策,這玩意就像娃娃的臉一樣讓人頭疼。

誰也不知道明天會刮什麼風。

這麼多的生豬湧向市場,豬肉價格怎能不降。

而在興邦牧業這種巨頭眼裡,這卻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凡稍微有點見識,都能想到這麼多豬場被關停後會造成什麼後果。

別看現在豬價一降再降,已經跌破了近幾年的歷史低點。

可以後呢?

存量不足,後市會出現什麼情況,只要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能想到。

這可不是河西一地,全國都是這情況。

在這波小養殖戶破產過程中,興邦牧業接下了景安所有的清盤母豬和崽豬,甚至還從其他地市又買了不少,才把南山平原的五個巨型養殖基地全部填滿。

政策真的是太好了。

不是這把大刀,興邦牧業要想把五個養殖基地全部填滿得等到明年,而且還得花費不小代價,現在等於是被動接盤了一批便宜的籌碼,也符合國家規模化養殖的政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興邦集團。

陳耀東和高管們也在商量今年的市場變化。

王平安說:“現在豬價都跌破歷史,但下半年肯定會反彈,我們沒必要湊熱鬧了,就市場先消化那些小養殖戶的生豬吧,也讓那些小養殖戶少賠點錢,我們下半年再出欄。”

興邦牧業只買母豬種豬和半大不小的崽豬。

已經到了出欄期或臨近出欄的生豬可不要。

所以市場上還有天量的生豬在出欄。

牛志剛忙點頭:“我也贊同,這麼一折騰,下半年估計沒多少豬出欄了,這要是不漲價就有鬼了,等湧進市場的生豬被消耗完,存量卻跟不上市場需求,必然要漲價。”

高管們都紛紛贊同,不建議現在把豬賣掉。

現在就是踩踏市的割肉,豬肉價格還不如有些蔬菜價格。

怎麼賣都是賠。

還不如捂一捂,等到市場缺貨了再推出去。

意見就這麼統一了。

興邦農業還在賣肉,但賣的都是外購的豬。

自家的豬一頭沒出。

小民惶惶不可終日。

巨頭仰臥太空俯瞰風景,手裡握著小民們的帶血籌碼。

聽起來有些不厚道。

但這屬於政策改革下的市場行為,興邦牧業就算不接這些小養殖戶的籌碼,景安的小養殖戶只會賠的更多,所以陳耀東這便宜揀的心安理得,一點心理負擔沒有。

到六月底,上半年全國關停的豬場數量達到了恐怖的三十多萬家。

這個數字史無前例。

而大批量湧入市場的生豬,也在過去幾個月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六月開始,豬價就開始迅速回升。

到了七月,已經漲超了年前水平。

豬肉的市場零售價達到了九塊多,河西人少豬多,豬肉價格算是全國墊底的,就這已經開始讓老百姓開始叫苦,那些一線大城市漲的就更兇,已經漲到了十二三。

六月是畢業季,興邦集團接收了一批河西師範學院的本專科畢業生。

還有一些從省內外回景安的學生。

除了有志於考鐵飯碗的,興邦集團現在是景安大學生的就業首選。

陳語汐放假了。

上了一學期的中班,早就不哭了。

天天眼睛一睜,就自己跑去洗臉刷牙,然後高高興興上學。

就是屁事有點太多。

老是給家長佈置作業。

陳爸陳媽幫不上忙。

陳耀東又沒那耐心,搞的姜苗苗也跟著又上了一回幼兒園。

陳語汐對跳舞比較感興趣。

姜苗苗給報了個班,週末要上興趣班。

暑假更是天天要去。

不是姜苗苗不給教,而是在家裡沒辦法學,媽媽教的時候不好好跳,只有去了培訓班才會老老實實學,不知道是環境的原因還是父母確實不適合傳教。

總之陳語汐也跟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樣,被這個俗世給同化。

天天不是幼兒園就是興趣班。

陳語汐去了三天半,就沒了興趣。

結果反悔不成,必須要去學。

要麼不報,要麼報了就必須得去。

就跟上幼兒園一樣,姜苗苗別的都可以忍,唯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忍不了。

從小就要給陳語汐培養做什麼事都要堅持的習慣。

可以不做。

但做了就不能半道而廢。

八月。

陳繼善滿月了。

陳耀東舉辦了個週歲宴,請了親戚們一頓。

兒子有點遲鈍,不管說話行動,都比陳語汐晚的多。

都一歲了,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還叫不利索,只能扶著茶几轉悠,不過姜苗苗明顯疼兒子多些,而陳耀東則明顯疼女兒多些,差異在這裡就顯出來了。

陳語汐一兩歲的時候經常被她媽揍。

陳繼善卻沒捱過一巴掌。

男娃一歲了還不會跑路,姜苗苗和陳耀東不急。

陳媽陳媽到是急了。

人上了歲數總是擔心這擔心那。

給兒子過完週歲後,陳耀東去了趟魔都。

王欣已經上班,店裡的店員們換了一批又一批。

最高的那一批店員,除了王欣沒有一個幹到現在的。

時間最長的也只幹了三年不到。

請所有人吃了頓飯,陳耀東把資產做了番處置。

以後大機率不會再站臺了,繼續留著這個店沒意義。

每年還得負擔幾百萬房租,還得養著這些店員。

賬上的現金沒多少,陳耀東不賣貨,賬上就沒多少流動資金,總共三百來萬,給店員分了分,店鋪則送給了王欣,千來萬的固定資產,就當是這個女人給他賣力七年的補償。

臨走之時,王欣笑眯眯道:“老闆,哪天需要資金了記得來賣貨啊!”

陳耀東道:“行,等我缺錢了就來賺點生活費。”

話是這麼說的。

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陳老板以後是不會再站臺賣貨了。

店員們分到了一大筆錢,個個開心喜樂。

王欣終於員工熬成老闆,重新燃起鬥志,準備好好大幹一番。

渠道是現成的,店鋪什麼都是現成的。

只要把東西賣出去,就是大把的利潤。

以前只拿工資,對營業額什麼的也沒多大興趣。

現在自己可是老闆,沒有營業額哪裡來的利潤。

可不能再三天打魚,兩三曬網,把門店養住就行了。

必須要多出貨,多掙錢。

一系列改革後,現有的店員全走了。

以前幹銷售賣的貨利潤基本對半分,陳耀東沒指望這些店員給他掙錢,只要能維持門店開銷就行,可王欣沒有陳老板那麼大的本事,不可能還給店員給那麼高的提成。

自然沒人再幹下去,紛紛另謀出路。

這應該算是最好的結局。

陳耀東沒有給店員股份,是知道給了也是白給。

門店和企業其實都是一樣的,小股東往往多是給大股東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大股東不想跟小股東分享收益,有的是辦法揉捏小股東,讓你扁就扁,讓你圓就圓。

到頭來好處沒拿到,反而還要承擔股東的責任。

不如多分點錢實惠。

所以把現金分給了店員,店鋪給了王欣。

魔都待了幾天,陳耀東又去了一趟京城。

把京城怕店鋪也處置了一番,現金分給了店員,店鋪給了店長。

賓主一場。

好聚好散。

或許若干年後,這些店員哪天記起陳老板,會請他吃個飯也說不定。

八月。

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漲幅近20%。

京滬等一線城市豬肉漲到了15元/斤,漲幅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景安的豬肉也漲到了12元/斤,老百姓都不敢吃肉了。

但這只是剛剛開始。

九月。

陳語汐開學了,送到了學前班。

天天回家唸叨著啊哦鵝義烏魚。

陳繼哲也快三歲了,但下半年生的,上幼兒園要到明年了。

陳耀東回家給媳婦過了個生日,順便送了幾天女兒上下學。

看著小棉襖開開心心的上下學,陳耀東覺的這輩子也算圓滿了。

前半後的目標基本實現,剩下的就是把女兒養好,把兒子給教育好。

九月。

市場供需進一步失衡,豬肉價格繼續飛漲。

到九月底,景安的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了15元/斤。

不要說老百姓直呼豬肉吃不起,連城裡人都吃不起了。

興幫牧業依舊捂著豬不賣。

到了十月,部分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了20元/斤。

全國人民都在直呼吃不起豬肉。

興邦牧業依舊在觀望。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龍夷決奮鬥在2005重生之啟航2005我成了全能法師都市神眼重生大佬變成了修仙界泥石流天才相師鬥羅之全職**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大綜合)又是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