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超級音樂大師

第二百零七章 開始(8)
上章 目錄 下章

超級音樂大師第二百零七章 開始(8)

不論如何,教廷教會從猶太教堂的束縛中被解放出來卻是一件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和困難的工作。WWW.tsxsw.COM加入教廷的猶太人把耶穌看作是他們的古代神諭所預言的救世主,尊他為品德和宗.教方面的先知的導師;但他們又固執地死守著祖先的各種儀式,並試圖將它強加於數目日益增多的非猶太人信徒。這些加入教廷的猶太人以摩西戒律起源於神,以及它的偉大創作者的永恆完美為據提出的論證卻也有其一定的可信之處。他們肯定,其一,如果在永恆的時間中始終不變的神原打算取消那些曾有助於於眾人之中區分出他的選民的神聖儀式,那他在取消它的時候也必會和當初宣告時一樣的明確和嚴肅:其二,那就不但不應一再聲明,或者假定,或者肯定摩西的宗.教具有永久性,而且應該把它說成是一個僅僅只適用於救世主來臨以前這段時間的臨時計劃,而那位救世主自會教給人類一種更為完美的信仰和宗.教:其三,救世主自身以及在人世上和他交往的他的門徒們便不但不應自己作出榜樣,不惜繁瑣地遵守摩西戒律,倒應公開向世人宣佈廢除那些陳舊無用的儀式,那也便不致使教廷在那麼多年中和猶太教會的許多教派糊里糊塗地混在一起了。這類議論似乎一直被用來為日益失去其存在理由的摩西戒律進行辯護;但是我們的飽學的聖職人員卻已不辭辛勞對舊約全書中含糊的語句和使徒們的意義不明的行為作出了大量解釋。這裡,我們應該逐步揭示福音教義的整個體系,並以十分慎重和委婉的態度作出與猶太教的意向和偏見都難以相容的裁決。

耶路撒冷教會的歷史生動地證明了這種謹慎措施的必要,也證明了猶太教在它的各教派的思想上產生的深刻印象。最早的一批15名耶路撒冷主教全都是受過割禮的猶太人;他們所領導的會眾完全把摩西的戒律和教堂的教義結合起來了。一個在教堂死去僅僅40天后建立起來,而且在許多年中一直在他的使徒直接監督下活動的,教會的原始傳統,會被看作是正統教廷的一面旗幟,那是很自然的事。遠方的教會經常求助於他們的可尊敬的“母會”,並慷慨捐資以解救她的急難。但是。當許許多多富有的教會團體在帝國的各大城市,安條克、亞歷山大里亞、以弗所、科林斯和羅馬建立起來以後,各教廷殖民地對耶路撒冷原有的敬重便在不知不覺中減弱了。曾為教會奠定基礎的猶太入教者,或後來所說的拿撒勒人,很快就發現自己已陷入由多神教的各種教派來到教堂的旗幟之下的日益增加的會眾的包圍之中:而那些經他們的特別使徒的同意,擺脫了摩西宗.教儀式的不堪忍受的沉重負擔的非猶太人,最後卻又拒絕讓他們的更為拘謹的同教弟兄分享當初他們曾為自己的活動苦苦爭取的容忍。猶太人的神廟、城市和公共教會的毀滅。使拿撒勒人十分傷心;因為他們在習俗方面,雖然不是在信仰上和那些不敬神的同胞始終保持著親密的關係;關於他們這些同胞遭受不幸的原因,異教徒認為是由於最高神靈的鄙棄,而教廷徒卻更為恰當地說,是因為他的震怒。拿撒勒人從耶路撒冷的廢墟上撤出來,來到約旦河東岸一個名叫佩拉的小鎮。在那裡,這個古老的教會在寂寞、淒涼之中度過了60多年的時光。他們仍然能享受經常朝拜聖城的歡樂,並抱著有一天還能重建這些天性和宗.教都教導他們既愛且敬的神廟的希望。然而,最後在哈德良的統治下,猶太人的不顧死活的宗.教狂熱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羅馬人,為他們屢屢叛亂的行為所激怒,不惜以非同一般的嚴峻態度行使他們的勝利者的權力。皇帝在錫昂山上修建了一座被稱作埃利亞.卡皮託利納的新城。並賦予它以殖民地的特權;他宣稱任何猶太人如果膽敢走近該城便將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並在那裡安置一隊羅馬步兵以加強對命令的執行。拿撒勒人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避開這對他們普遍適用的禁令了,而在這裡現世利益的影響增強了真理的力量。他們選舉出馬爾庫斯作為他們的主教,他是一個非猶太民族的高階教士,而且非常可能出生於義大利或某個拉丁省。在他的勸導之下,這個教區的絕大部分人都放棄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他們一直奉行的摩西戒律。透過這樣自願犧牲掉舊日的習慣和成見,他們才買得了自由進入哈德良殖民地的權利,並更為牢固地和正統教廷會團結起來。

當錫昂山重新恢復了耶路撒冷教堂的名聲和榮譽的時候。創立異端邪說和製造分裂的罪名便被加在剩餘的一小部分拒絕追隨拉丁主教的不知名的拿撒勒人身上。他們依然儲存著在佩拉的舊日的住地,逐步向大馬士革附近一帶的村莊擴充套件,並在敘利亞的現在名叫阿勒頗,當時被稱為貝羅依的城市中,組建了一個影響不大的教會。拿撒勒人這個稱呼用在那些信仰教堂的猶太人身上,被認為未免過於尊貴,因而很快。因為他們被認為智力低下、處境貧困,而獲得伊比奧尼派這個輕蔑的稱呼。在耶路撒冷教堂重新恢復數年以後,一個衷心承認耶穌為救世主,但仍繼續奉行摩西戒律的人。是否也有得救的希望,卻成為一個可疑的引起爭議的問題了。殉道者查士丁由於天性仁厚,對這個問題作了肯定回答;雖然他講這話時十分猶豫,但他仍然決定為這種不完全的教堂徒著想,表示如果他們只是自己實行摩西的各種儀式,但並不認為它普遍運用或需要而加以推廣,則仍可得救。然而當有人追問賈斯丁教會的態度如何的時候,他承認在正統教廷徒中,有很多人不但把那些猶太弟兄排除在得救的希望之外,而且在一般的朋友交往、互相宴請和社交生活中,也拒絕與他們接觸。憑常理也可以想到,更為激烈的意見必會壓倒一些較溫和的看法;因此在摩西的信徒與教堂的信徒之間,始終存在著一條使兩派分離的鴻溝。不幸的伊比奧尼派被一種宗.教視為叛教者加以拒絕。而另一個宗.教又認為他們是異端分子而加以排斥,這便使他們看到,他們非採取一個更為明確的立場不可了;因而,雖然遲至公元4世紀時還可以找到這一逐漸消亡的教派的一些殘跡,但它實際已在不知不覺中消融在教廷教會或猶太人的教會之中了。

當正統教廷教會對摩西的戒律保持著一種既不過分尊敬也不無端予以藐視的中正態度的時候,許多異端派別都陷入了錯誤和放肆的相等而又相反的兩個極端之中,伊比奧尼派以猶太教的已被普遍接受的真理為據。斷言它永遠不可能被廢除。但是諾斯替教派,卻根據他們所想象的不完備之處,同樣輕率地推斷它從來也不是神的智慧的產物。有些反對摩西和先知權威性的說法極容易被一些抱有懷疑思想的人所接受;雖然這些意見只可能來之於我們對遙遠的古代宗.教的無知和我們無法對神的安排作出正確判斷。諾斯替派的虛妄的科學一聽到這些反對意見如獲至寶,並同樣無禮地加以大事宣揚。而由於那些異端派別大多數都反對追求感官樂趣,它們對於早期主教的多妻、大衛的風流韻事和所羅門的嬪妃充斥的內宮,都憤然加以責難。對於迦南土地的征服。以及對那些純樸的土著居民的滅絕,它們更不知道如何結合正常的人性和正義的觀念來加以解釋。但是,當它們想到幾乎猶太人歷史的每一頁都為一連串暗殺、處決、屠戮的血淋淋的事件所玷汙的時候,它們只得承認巴勒斯坦的野蠻人,對他們的崇拜偶像的仇敵所表現的同情,並不次於他們對他們的朋友和同胞所表達的同情。撇開戒律的不同派別,說到戒律本身。他們斷言一個僅僅以血腥的犧牲和繁瑣的儀式為內容,它的賞與罰又純粹為身體和塵世的性質的宗.教就決不可能激發起向善之心或使人致力於剋制**的衝動。對於摩西的上帝創造人類和人類走向墮落的說法,諾斯替教派只是褻瀆地加以嘲諷,他們對於神在六天勞動之後便要休息一天之說,一直到亞當的肋骨、伊甸園、生命樹和知識之樹、會說話的蛇、禁果以及由於第一代祖先犯下輕微的過失因而對全人類進行懲罰的種種說法,他們連聽也不耐煩聽。諾斯替教派把以色列的上帝褻瀆地描寫為一個易於衝動和犯錯誤的靈物,對人喜怒無常,恨則刻骨仇恨。以卑下的妒嫉心情看待人們對他的迷信的禮拜,並使自己有所偏私的恩澤僅施於一個民族,並侷限於短促的塵世的一生。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們看不出他在什麼地方具有明智的全能的宇宙之父的特徵。他們承認,猶太人的宗.教不像非猶太人的偶像崇拜那麼有罪:但是他們賴以作為基本信念的是,他們視為首次顯露的最燦爛的神的光輝而加以崇拜的教堂降臨人世是為了把人類從他們的種種錯誤中拯救出來,並向人類昭示一個真理和完善的新體制。最博學的神父。離奇地不惜降低身份,也貿然接受了諾斯替教徒的詭辯。他們承認他們的說法在字面上和任何一條信念和理智的原則都難以相容,但他們認為自己隱藏在一幅寬廣的寓言的帷幕後面便絕對安全,不怕會受到任何攻擊。因而公然把這種寓言向一切摩西教勢力微弱的教區散播。

早有人頗有新意但不一定真實可信地指出,在圖拉真或哈德良時代,也就是在教堂去世大約一百年之後,教會的處女般的純真一直還從未受到分裂或異端邪說的破壞。我們可以更恰當地說,在那一時期,救世主的信徒們,不論在信仰還是在實踐方面,都享有比以後各個時代所能容許的更多的自由。及至對聖餐的理解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狹窄,得勢的教派所發揮的精神影響越來越嚴酷的時候,它的許多最有名望的追隨者,在被要求放棄個人意見時,反被激怒而更堅持自己的觀點,力圖探求他們的錯誤原則的結論,並公開豎起了反對教會統一的叛旗。諾斯替教派一向被認為是被稱為教廷徒的人群中最和藹、最博學和最為富有的一部分;而這一顯示學識優越的名稱,可能是他們自己以此自豪而自己定下,也可能是他們的嫉妒的對手出於戲弄加在他們頭上的。他們幾乎毫無例外地屬於非猶太民族。他們的主要創始人似乎全都不外是敘利亞或埃及人,那地方的溫和的氣候使得人的身心都傾向於懶散的虔誠的遐想。諾斯替教派把許多從東方哲學,甚至從瑣羅亞斯德教中得來的崇高而晦澀難解的教義,如物質的永恆性,雙重原則的存在以及不可見的世界的神秘的神職體系等等,和對教堂的信仰混雜在一起了。他們一旦投身於那個廣大深淵,他們便完全為一種混亂的想象所支配;而由於錯誤的道路本來就千變萬化、無窮無盡。他們竟於不知不覺中分成了50多個教派,其中最著名的有巴西裡德派、瓦倫提尼安派、馬西昂派以及更後一段時候的摩尼教派。每個教派都能誇耀自己的主教和會眾,醫生和殉道者;這些異端教派不理會教會所採用的四福音書,卻自行編寫了許多歷史、按他們各自的教義的需要安排教堂和十二使徒的言行。諾斯替教派很快在廣闊的範圍內獲得了成功。他們的教派遍及亞洲和埃及,也在羅馬建立起來,有一段時候甚至深入到西部諸省。他們絕大部分興起幹1世紀。盛行於3世紀,而在4或5世紀,由於更為時髦的爭論的流行和政府統治權力的高漲而受到了壓制。儘管他們常常擾亂宗.教內部的和平,玷辱宗.教的聲譽,但他們實際卻有助於、而非有礙於,教廷的發展。那些非猶太族的信徒,他們雖對摩西戒律懷有強烈的反感和偏見。卻仍可以加入許多教廷教派,它們並不要求在他們的未經教化的頭腦中找到任何先有神的啟示的信念。他們的信仰是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和擴大起來的,而教會透過對許多最頑固的敵手的征服,最終總可以得益不淺的。

但是,不管在關於摩西戒律的神性或責任問題上,在正統教廷、伊比奧尼派和諾斯替教派之間存在著多麼大的意見分歧,他們卻都同樣受到一種排他的狂熱和對偶像崇拜的憎惡的不斷的激勵,而這偶像崇拜卻正是使猶太人有別於古代世界其他民族的標誌。那個把多神教系統看作是人類的欺騙和謬誤相結合的產物的哲學家、盡可以在一副虔誠的面具之下。隱藏著一種鄙視的微笑,而毫不擔心這類嘲弄或順從將會使他自己遭到任何一種看不見的,或按他的理解,憑空想象的神力的痛恨。但是,異教的建立在原始教廷教徒的眼中卻看得更為可厭和可怕。在整個教會和許多異端教派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是,魔鬼是偶像崇拜的創造者和保護者。也是它所崇拜的物件。那些作亂的神靈,雖然已失去天使的地位,被投入了地獄,但他們仍然可以在人世上到處遊蕩。折磨有罪的人的身體,迷亂他們的心靈。魔鬼很快就發現人心天然傾向於信仰神靈,便極力加以破壞,他們巧妙地消除人類對他們的創造者的崇拜,篡奪了至高無上的神的地位和榮譽。由於他這一邪惡計謀的成功,他們立即使自己的虛榮和報復之心得到了滿足,並得到了他唯一還渴望得到的一種安慰:有希望使人類的各個民族捲入他們的罪惡和苦難之中。人們已公開宣告,或至少是據一般設想,魔鬼已在他們自己之間分割了多神教中的一些最主要的角色:一個擁有朱庇特的名字和特點,另一個裝扮成埃斯庫拉庇烏斯,第三個變成了維納斯,第四個也許是阿波羅;而且他們憑藉長時間的經驗和來去如風的氣質,完全能夠以熟練的技巧和莊嚴的姿態扮演他們所擔任的角色。他們潛伏在神廟中,創立各種節日和祭禮,編造神話,發表神諭,常常還可以表演一些奇蹟。一些由於惡神附體的教廷徒對所有荒唐的現象都能馬上作出解釋,他們全樂意,甚至極希望能相信異教神話中的最荒唐的故事。但是,一個教廷徒的這類信念卻伴隨著恐怖,因為對一種民族宗.教所表現的極微末的敬意,他也會看成是對魔鬼直接崇拜的表示。並且是一種對上帝的尊嚴的冒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由於這種意見的存在,一個教廷徒力求保持自己的純潔,不為偶像崇拜所玷汙,便成了他的首要的但頗為艱苦的職責。各民族的宗.教並不單純是在學校中奉行或在神廟中宣講的抽象信條。多神教的無數神祇和祭祀儀式,都和各種情況的工作、娛樂以及公私生活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要想完完全全避開和它們的聯絡,而同時又不放棄人類的一切交往,以及自己的一切社會職務和娛樂。似乎是不可能的。有關戰爭與和平的重大決策,事前或事後都要舉行莊嚴的祭禮,行政長官、元老和軍人都必須前往主持或參加。公開的歡慶場面是異教徒的充滿歡樂的禮拜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朝皇帝和人民為慶祝某一神靈的特殊節日而舉行的各種競賽,被看作是諸神必會接受的最好的祭品。一個出於對神的敬畏,避開那可厭的競技場或戲院的教廷徒。發現自己在一切歡樂宴會上都會陷入可怕的陷阱的包圍之中,因為到處都有他的朋友們在召喚著慈悲的神靈,並紛紛酹酒以相互祝福。當一個新娘假裝掙扎著不肯出門被迫在盛大婚禮中跨過她的新居的門坎時,或是當一個悽慘的送喪隊緩緩向火化堆行進時,一個教廷徒在這種十分有趣的場合,卻被迫只好離開他的最心愛的親人,也決不願去沾染上那些邪教儀式所必然帶來的罪過。任何與偶像的製作或裝飾有絲毫關係的技術或行業都屬罪惡的偶像崇拜活動;這可是一個嚴厲的判決。因為這將使得社會中從事自由職業或手工業行業的絕大部分人都陷入永恆的苦難之中。如果我們放眼看看那眾多的古代遺蹟,我們將會覺察到,除了直接表現神靈和用以對他進行禮拜的聖器而外,希臘人憑藉他們的想象製作出來用以奉獻神明的優美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一開始莫不全是異教徒的房屋、衣服和傢俱上的最華美的裝飾。甚至音樂和繪畫藝術以及辯才和詩歌的技巧也莫不出於同一個與神靈無關的來源。在神父們的筆下,阿波羅和繆司是地獄精靈的喉舌;荷馬和維吉爾則是它的最出色的奴僕;而充滿他們的天才作品並使之生動有力的美麗的神話,則註定只能用以歌頌魔鬼的光榮業績,甚至在希臘和羅馬的普通語言中。也充斥著許多大家熟悉的褻瀆的用語,一個粗心的教廷徒也可能一不小心脫口而出,或者聽見了也不在意。

這種到處埋伏著隨時準備向不曾提防的信徒發動襲擊的危險的誘惑,在莊嚴的節日裡則更以加倍的力量對他們發動進攻了。在整個一年之中,它們都被組合和配置得如此巧妙,以致那迷信活動往往具有娛樂,而且常常還帶有善行的外貌。在羅馬的宗.教儀式中。有些最神聖的節目目的是要慶賀新年,為公眾和私人的生活祝福;盡情在神前悼念死者,懷念生者;確定不可侵犯的財產界限;在大地春回的時候求神保佑五穀豐登;表示對羅馬城的奠基和共.和國的建立這兩個重大年月永誌不忘;以及在農神節人人縱情狂歡的時候恢復原始人類的平等。透過教廷徒在遠非如此令人驚愕的場合也會表現出的猶豫和矜持來看,在這裡可以想見他們對這種種瀆神的宗.教儀式是如何深惡痛絕了。在普通歡慶的節日裡。古代人按習俗都得在自己的大門上裝飾著燈籠和桂枝,頭上戴著花環。這種無害的典雅的風俗可能一直作為一身民間傳統而加以寬容了。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大門是在宅神的保護之下,桂枝是月桂女神崇拜者的聖物,而花環雖常常戴在頭上作為喜慶或哀悼的象徵,最早卻使用於迷信活動的儀式之中。在這類問題上被勸說順從本國風俗、遵守行政長官的命令的戰戰兢兢的教廷徒不免始終憂心如焚,唯恐受到自己良心的譴責,受到教會的責難和被神所拋棄的懲罰。

這就是為了維護福音教義的純潔,使它絲毫不受偶像崇拜的風氣的汙染,所必不可少的常備不懈的警惕心情。在公眾或私下進行的迷信儀式中的一些舊傳統,那些已建立起來的宗.教的追隨者,由於所受教育和習慣的影響,一直仍在漫不經心地奉行著。但是,每當他們那麼做的時候。他們便給教廷徒提供了一個公開表示和再次肯定他們激烈反對的機會。透過這類經常發生的抗議活動,他們對自己的信仰的堅貞得到了不斷加強;而隨著這種宗.教狂熱的增加,他們也便能以更強大的力量進行那場反對魔鬼帝國的神聖戰爭,並取得更大的勝利。

在有關靈魂永生的問題上,西塞羅在他的著作中以最生動的筆墨描繪了古代哲學家的無知、謬誤和困惑。他們如果想讓他們的門徒免除對死亡的恐懼,便告訴他們一個十分明顯但不免有些悲慘的道理:人的生命的最後解脫實際同時也解除了人生的苦難;不復存在的人,也便不再有任何痛苦。但也有少數希臘和羅馬的智者對人性抱有一種更崇高。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更正確的理解;儘管我們也必須承認,在這種崇高的探索中,他們的理智常常為他們的想象所左右,而他們的想象又常為他們的虛榮心所激勵。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智力所能及的範圍是如此廣闊而自鳴得意,當他們在極其深刻的思索或極為重要的勞作中,大力施展各種記憶、想象和判斷的才能。當他們想到自己對一種超越死亡和墳墓的界限、萬古流芳的名聲的苦苦追求的時候,他們便絕不願把自己看成無異於田間野獸,或者認為他們一向對他的高貴無比讚賞的一種生物,也只能被侷限在尺土之內和幾年的歲月之中。他們帶著這種一廂情願的成見,於是便進而求助於形而上學的科學,或更應該說是形而上學的語言。他們很快發現既然沒有任何一種物質的特性可以運用於思維活動,那麼。人的靈魂便必然是一種與身體完全不同的實體,它純潔、簡單、只作為一種精神存在,不可分解,而在脫離形骸的禁錮之後,便必能感受到更高階的美德和幸福。從這些似是而非的崇高的原則中,那些踏著柏拉圖的足跡前進的哲學家得出了一個非常不合理的結論,因為他們不但肯定人的靈魂將從此永生,而且過去也一直長存。這樣他們是十分輕易地把人的靈魂看作是瀰漫和支援著整個宇宙的無限的自在的精神的一部分了。這樣一種脫離人的感官和經驗的學說,也周芸娜以為一個具有哲學頭腦的人消閒解悶;或者,在寂寞無聊之中,它有時也能為低沉的心志帶來一絲安慰;但是人在學習時所獲得的淡薄印象卻很快便被現實生活中的事務和各種交往所磨滅。我們十分清楚地瞭解,生活在西塞羅和最初幾位愷撒時代的著名人物,包括他們的行為,他們的品格和他們的動機。使我們完全可以斷定,他們在人世上一生的所作所為從來也完全沒有因認真相信死後將受到賞或罰而有所考慮。在羅馬法庭上以及在元老院中,最有能力的演說家絲毫不怕引起聽眾的反感,公開揭露這種學說純屬荒唐的無稽之談。並說它早已被每一個受過開明教育、頭腦清醒的人所摒棄。

因此,既然哲學所能作出的最崇高的努力也只不過是模模糊糊地向人指出,人們有一個對未來世界的願望、希求,或至多是其存在的可能性,那麼除了神的啟示,也便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肯定那個據說所有脫離身體的靈魂都將前往的不可見的世界的存在,並對它的具體情況作一番描述了。但我們可以看到希臘和羅馬的民間宗.教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點,使它難以承擔它自身的重任。1.它們的神話的整個體系沒有任何一個確鑿的牢固的支架;異教徒中最明智的人早已否認了它所竊取的權威。2.關於地獄情況的描寫早已任憑畫家和詩人的幻想去處理,他們在其中安置的是許多幽靈和妖魔,而加之於他們的獎賞和懲罰又毫無公正可言,以致一個對人心來說最為親切的嚴肅的真理,竟被一堆亂七八糟的幻想所壓抑和玷汙了。3.希臘和羅馬的虔誠的多神教教徒也很少把關於來世生活的學說看作是一個基本信條。眾神的意旨,就其與公共社會的關係而非與私人的關係而言,主要顯現在這個世界的可見的舞臺上。人們在朱庇特或阿波羅的聖壇前祈求的願望清楚地表明他們的崇拜者所關心的只是今世的幸福,而對於來世的生活則或者毫無所知,或者毫無興趣。關於靈魂不滅這一重要真理,在印度、亞述、埃及和高盧一直大事宣揚,並獲得一定的成功;但既然我們不能把這種差別歸之於那些野蠻人的超越的知識。我們也便只能把它歸之於一個已確立的祭司制度的影響,那些祭司拿道德的動機用作一種推動人的野心的工具。

我們或許很自然地會想到,一個對宗.教來說如此重要的原理,神靈早該以毫不含糊的詞句向巴勒斯坦的選民們講明了,也或許毫無疑問已將這事託付給亞倫的世襲的祭司身份了。當我們發現,在摩西戒律中並沒有靈魂不滅一說,我們便只能讚美天意的神秘安排了;關於這一問題。先知們言辭隱諱;而在從遭受埃及人的奴役到遭受巴比倫人的奴役的漫長歲月中,猶太人的希望和恐懼似乎始終僅僅限制在今世生活的狹窄範圍之內。在居魯士允許這個被放逐的民族回到希望之鄉以後,以及在埃茲拉重新恢復他們的宗.教的古代記錄以後,在耶路撒冷不聲不響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教派,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前者的成員多來自社會中較為高貴和富裕的人家,他們嚴格遵守摩西戒律的明文規定。虔敬地拒絕承認靈魂不滅之說,原因是,他們奉為他們的信仰的唯一準則的聖書並未肯定這一說法。法利賽派則在聖經之外又加上了一些權威性的傳統說法,他們在傳統的名義下,接受了一些東方民族的哲學或宗.教的純推理性的教條。於是關於命運或宿命論、天使和精靈,以及死後將受到獎或懲的等等說法,都被列入新的信條之中;而由於法利賽派處世態度嚴肅。早已把猶太人團體納入他們的教派中來,靈魂不滅之說因而在亞斯漠尼家族的君主和大祭司的統治時期成為在猶太教中普遍存在的情緒。讓猶太人為使多神教者滿意,滿足於表示一種冷漠的,不動感情的同意,這是和他們的性格不能相容的;而一旦他們承認有一個死後世界的觀念,他們就會以一向被視他們的整個民族特點的狂熱全力信奉。不過,他們的狂熱情緒並沒有為它增加可信的證據,甚至也沒有加強它存在的可能性:因此。這個為自然所提供、為理性所贊同,並為迷信所接受的關於生命和永生的學說,仍須依靠教堂的權威和榜樣來肯定它具有神的真實。

現在向人類提出,只要接受福音教的信仰並遵守它的教條,便保證可以獲得永恆的幸福,對於如此優厚的條件,羅馬帝國中各種宗.教、各個等級。以及各個行省都有為數眾多的人欣然接受,那是完全不足為奇的。古代教廷徒,由於受到對現世生活的鄙棄的激勵,很自然地相信靈魂的永生。而關於這一點,近代多疑的、不完備的信仰,卻不能使我們具有任何充分的概念。在原始教廷教會中,真理的影響因有一種不論它的實用價值和古老程度如何值得我們尊重,但與實際經驗卻難以相容的意見,而大為加強了。當時人們普遍相信,世界的末日和天國已近在眼前了。這一奇妙事件的即將發生在使徒們的預言中原已說到,而且那說法由他們的最早期的信徒一直儲存下來,那些對教堂自己的言論一字一句都能理解的人們,則不得不盼望著,在曾目睹教堂混跡人間,並尚可為猶太人在韋伯薌或哈德良治下所受苦難作見證的那一代人完全去世之前,“人的兒子”將第二次光輝燦爛地在雲端中出現。17個世紀的變革已經教會我們不要對神秘的預言和啟示過於深究;但只要我們容許這一錯誤為了明智的目的在教會中繼續存在下去,它便會對教廷徒的信仰和實踐產生極為有利的影響,他們將永遠懷著十分敬畏的心情,期待著一個新時刻的來臨,那時整個地球和各個人種的人類都將在他們的神聖的審判者面前顫慄。

古代在民間普遍流行的千年盛世說和教堂的第二次降臨是密切相關的。由於創造世界的工作是在6天之內完成的,根據據說起源於先知以利亞的傳統說法,這6天的長度按規定的情況來計算,應共合6000年。按這同一比例推算,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用於勞作和競爭的漫長時期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便將是歡樂、安息的1000年了;那時教堂將帶著大隊功德圓滿的聖徒和少數逃脫死亡、或神奇地得以復活的一些人,同來治理人世,一直到指定最後讓人類全部復活的那一天。這種希望是如此使信徒們喜不自勝,於是,新耶路撒冷,這個幸福天國的所在地,很快便以人的想象所及的最輕快的色彩裝飾起來了。但這種僅僅只有純淨的精神歡樂的幸福,對於這裡的看來還仍然具有人的天性和感情的居民來說,似乎未免過於清高了。一個充滿田園生活樂趣的伊甸園已經不再適合於已在羅馬帝國中普遍存在的先進的社會生活。於是一座用金子和寶石做成的城市被修建起來,而且要使附近的郊區到處都超現實地堆滿穀物和美酒;這裡的幸福、善良的人民,在自由享受那自天而降的物產的時候,絕不會受到任何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的限制。這種肯定千年盛世必將來臨的說法,從曾經親自和使徒們的嫡傳弟子有過交往的殉教者查士丁和伊裡奈烏斯,直到曾充當君士坦丁的兒子的師傅的拉克坦提烏斯,一代一代的神父都曾不厭其詳地反覆加以申說。儘管這個說法可能並沒有被普遍接受,但似乎在正統教廷信徒中,它始終是佔主導地位的思想;而且它似乎正好和人類的希望和恐懼心理一拍即合,因而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廷信仰的發展。但是,在教廷會的龐大結構已臨近完成的時候,這種臨時的支撐便被拋到一邊去了。教堂親自治理人世的論點,最初被當作是一個奧秘的寓言看待,後來漸被看作是一種可疑而且無用的意見,到最後更被看作是異端和宗.教狂熱分子的荒唐杜撰而被拋棄了。這是一個至今仍構成神聖教義的一部分的神秘的預言,但它也被認為可能有利於那已被破除的思想,因而一直勉強逃脫了遭到教會禁止的命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9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修仙從種紅薯開始深夜學園電影藝術大師從前有位藝術家長生不老混都市讓我們從音樂開始吧異界小吃店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我變成了一隻劍齒虎學園都市之雙重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