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六百六十節 奔向戰爭(1)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六百六十節 奔向戰爭(1)

李章銅則勸說皇太子接受希臘人的條件,畢竟希臘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國家。

依靠區位優勢,他們是歐洲跟中國貿易條件最優良的國家,不管是從黑海出來的中國商品,還是經過地中海運輸的中國商品,希臘都是一個中間地區,藉助這種優勢,希臘人發展出了規模龐大的海運業,加上他們本就有海洋文化和商業文化,投資海運的希臘資本極多,周成功也將海運業作為希臘的戰略產業來扶持。幾十年間,希臘海運業不斷增長,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有數的海運大國,僅次於中英兩大強國,可以跟法國、德國在海運上一較長短。

基於航運業的發達,希臘打造出了優良的港口,發達的造船業。這些都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資產,這場戰爭中能夠為中國所用的話,將極大的提高中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優勢。

除了海上力量之外,希臘本身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巴爾幹帝國的加盟王國。

巴爾幹帝國人口已經達到了2000萬之多,其中希臘人口最多,已經接近了巴爾幹帝國人口的一半,高達900萬人。而且是三國中工業最發達,經濟基礎最好的核心國家。

周成功對軍事相當重視,巴爾幹帝國的軍事制度完備,儘管不可能比得上西歐國家,可動員200萬兵力的能力還是有的,周成功現在已經不是吳下阿蒙,雖然是在趁火打劫,可他確實有了趁火打劫的資格。

相比希臘的海上優勢,這些人力資源可能更重要。因為戰爭才剛剛開始,中國不是缺乏人力,只是還無法將人力投射道這裡。希臘卻很方便就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距離塞普勒斯更近,更有利的是,希臘軍隊一旦登陸塞普勒斯,當地的希臘人會支援他們。

這些優勢固然重要,但還不是無可替代的,大不了西西里島讓英國佔了去,中國早晚也能拿下塞普勒斯,這是一場大戰,短期的得失不必過於在意。

李章銅更擔憂的是:“殿下,如果希臘站在英國一邊,英國一定願意將塞普勒斯和克里特島都交給希臘。希臘中立我們不怕,但他們倒向英國的話,對大局極為不利。”

盛怒之下的皇太子冷靜了下來,這讓李章銅松了口氣,皇太子已經不是過去的皇太子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他已經成熟穩重了起來。

皇太子看得出來希臘倒向英國的危害,那就不是損失塞普勒斯和西西里島這種基地的問題了,而是短期內會被英國壓制的大問題。一旦英國人搶先攻佔西西里島,他們還能得到希臘支援的話,英國就有能力向東地中海進攻了。畢竟在地中海上,英國還得到了法國的支援,法國海軍也是有一定實力的,他們的主力艦雖然少於德國,但也有60艘可用的主力艦。加上希臘海軍,以及希臘港口作為支撐,英國就能迅速向東地中海投放近兩百艘主力艦。

一旦丟失地中海制海權,這場戰爭將十分不利,中國如果不得不從西非海岸一步步打過去的話,這一場海戰不打個四五年都不可能分出勝負。一個弄不好,就是上次世界大戰中的局面,中國可以壓制英國,但無法摧毀英國。這就沒有意義了。

相比摧毀英國,克里特島、塞普勒斯這樣的希臘人佔多數的島嶼,皇太子是可以放棄的。

他陰沉著臉道:“海軍基地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裡。”

李章銅道:“這是自然,我們將永久佔有基地周邊領土。”

中國迅速答應了希臘的要求,而希臘人這一次沒有像以往那樣做牆頭草,而是戰爭初期,就迅速擺明了立場,選擇了參戰。他們以跟中國有同盟關係為由,宣佈對英法宣戰。同時公開了中國的條件,用來鼓舞希臘民心。希臘海軍迅速開進塞普勒斯,希臘陸軍登陸,並且立刻得到了當地希臘人的支援。可當地的奧斯曼突厥族群又反對他們,這個島是分裂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像中國成功拉攏希臘一樣,英法說服了意大利人參戰,義大利在看到英軍已經聯合西西里人控制了整個西西里島,中國海軍龜縮在基地要塞中負隅頑抗,判斷中國不可能守得住這裡。同時法國人將突尼西亞交給義大利,英國則答應戰後將埃及統治下的昔蘭尼加(利比亞地區)交給義大利統治,這讓義大利在地中海沿岸的非洲擁有了廣大的殖民地,義大利迅速跟英法結盟,對德國、中國和希臘宣戰,希臘也同時向義大利宣戰。

此時距離中國參戰才剛剛過去了一週,就已經先後有兩個國家按捺不住在戰爭中選擇了立場。

像義大利和希臘這樣的蠢蠢欲動者,在歐洲還有的是。

現在他們都紛紛跳了出來,開始試圖利用這場戰爭,取得一些利益,或者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爭端。

北歐的丹麥試圖解決境內日耳曼邦國的法律問題。

丹麥跟德國之間不存在領土爭端,因為德國本就是一個由大量小邦國,自由城市慢慢合併成的國家,各邦國之間的領土爭端,就不存在,因此統一後的德國,跟鄰國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領土爭議。

可因為丹麥跟德意志地區的歷史關係,這裡存在著歷史性的法律問題。此時的丹麥領土,或者也不能叫丹麥領土,而是叫丹麥國王統治下的領土,是比現代丹麥面積大的多的。丹麥國王統治區域,大概能分為三部分,北部地區,大部分日德蘭半島可以算作一個主權單位,是丹麥王國領地,佔整個丹麥領土百分之四十的南部地區,則是兩個有法律糾紛的邦國,其中最南端靠近德國的是赫爾斯坦因公國,夾在赫爾斯坦因和丹麥王國領地之間的,是石勒蘇益格公國。

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兩個公國,都因為歷史上複雜的繼承制度,是丹麥國王領有的,丹麥國王同時也是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大公。這在中國或許不是什麼問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土地是不會分個一二三等的,都是天子臣民。可在歐洲,這是有明確的法律區分的。公國就是公國,王國就是王國,國王就是國王,大公就是大公。

就好像歷史上,普魯士王國,長期以來是不算德意志邦國的,在德意志,普魯士國王的地位是勃蘭登堡大選帝侯,國王身份只能用於歸屬於波蘭的普魯士地區。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普魯士和勃蘭登堡大公,雖然統治著兩塊領土,並且連塊領土結成不可分割的國土,但東部地區的普魯士是向波蘭王國效忠的,西部地區的勃蘭登堡則是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國王分別以兩種身份,成為兩個國家的封臣。

丹麥的問題也於此類似,丹麥國王是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兩個公國的大公,這倒也不是丹麥吞併了這兩塊領土,或者爭奪到了兩塊領土的主權,事實上,丹麥國王家族本身出自德意志地區,可以說是德意志地區的格呂克斯堡,可以說是德國血統的貴族,繼承了丹麥王位,同時又在不同時期,繼承了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大公的頭銜。

而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在複雜的歷史變化中,宣佈雖然作為兩個獨立的公國,但大公將由同一個人繼承,兩個公國的聯合不可分割。這種宣稱,是有法律效率的,在某種法律檔案中體現,已經形成了歷史現實。

可這兩個不可分割公國,人口構成卻又不一樣。南部跟德國接壤的赫爾斯坦因公國,是一個純粹的德意志邦國,人口基本上都是德意志人,語言基本上是低地德語,官方語言受到德國影響,採用高地德語。夾在德國和丹麥王國領土之間的石勒蘇益格,則是南部主要是日耳曼人,北部主要是丹麥人。

在歐洲政治發展到現代階段之後,這種古老的分封繼承制度傳統,加上現代民族觀念的形成,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麻煩。

尤其是丹麥,雖然是一個小國家,但民族主義情緒很高,加上曾經有過北歐海盜時期的輝煌,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很強。

社會制度的發展,讓丹麥各種政治勢力在推動現代化程序,他們希望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他們有,而且他們的君主願意接受立憲制的約束,議會他們也有,立憲也不是問題,問題是憲法的施用範圍。

是單純的只在丹麥王國領土內實行,還是在丹麥國王統治下的丹麥王國、赫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公國,這三塊領土內都施行,這在丹麥都是有爭議的。

丹麥政治勢力希望將新的丹麥憲法,在丹麥王國和石勒蘇益格公國同時施行,將丹麥王國徹底凝聚成一個現代民族國家。

這並不是丹麥要吞併石勒蘇益格,事實上民族主義情緒很濃厚的丹麥政治勢力,甚至連最南部的赫爾斯坦因公國都不想要,不在乎這個公國的歸屬,甚至希望把這個公國直接分裂出丹麥。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