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秦國師

263.二六三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秦國師263.二六三

熱門推薦:、 、 、 、 、 、 、

嬴政帶著徐福攀上了城牆,徐福居高臨下地望了一眼城樓下的百姓和官員,他心底隱隱升起了一個猜想。但是這一日未免來得太突然了些吧?徐福不自覺地抿緊了唇。

嬴政改名號為“始皇帝”後,下的詔令並不算多,而這卻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其中一個。

內侍手捏新鮮出爐的“詔書”,不自覺地拔高了聲音,像是同覺頗為榮耀般,道:“始皇詔曰,秦有君房,如朝之砥柱,國之幹城也……”

徐福的心跳有些快,耳朵也不自覺地開始發熱發紅,

“……秦立國師之位予徐氏君房。今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大致上意思,便是將徐福誇得天上地下僅此一位,所立功績,無人能比,兼之智慧無雙、神通廣大、姿容俊美(?),於是如今秦朝特地設立國師之位與徐福,從今以後他就是國師了。

徐福覺得自己活脫脫被誇成了一朵瑪麗蘇小花。

可就算是瑪麗蘇小花,他的嘴角也繃不住地微微揚起,他眸光明亮,臉上見了點笑容,只不過在城樓之下眾人的眼眸中,徐福依舊是高冷而令人敬仰的,他們費勁兒地仰著脖子,不願錯過徐福一絲一毫的風采。

而後又是內侍道,立國師之日,也允許眾人歡飲。

細細一數,除卻今日,便只有立王后和天下一統時才允許天下聚飲。今日下了這樣的詔令,天下都可知曉,國師頭上的榮寵該是何等深厚。

這般昭告天下之後,嬴政又領著徐福下了城樓,前往祖廟。

由蘇邑主持祭祀,徐福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跟隨嬴政祭了祖。

但問題在於……他只是當個國師,祭什麼祖廟?這可是秦國王室的祖廟啊!那些秦國先祖當真不會被氣到,“噌”一下坐起來嗎?

奈何嬴政神色實在太過肅穆,半點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徐福便也只有順從之了。

二人身著款式相似的祭服,在祖廟中,正兒八經、無比虔誠地拜祭了秦的祖先。大臣們守在祖廟外,臉都憋青了,最後還是一句話也未能說出來。

原本立徐福為王后,就已經足夠令他們感覺到驚悚了,日子一久,倒也漸漸習慣了自我安慰,還可以暗裡嘲笑一番,男子被當做女子來看待,可不是什麼好事兒,駟車庶長的位置都被奪走了呢。但是當了王后,升了皇后也就罷了,好歹大家都能如此自我安慰,但你還要當國師,當了國師,你還光明正大進祖廟???

是不是太過分了點兒???

大臣們的臉色憋得更青了,但是他們都知曉,此時不是反對陛下的最佳時機,如今陛下大權在握,威望升到了頂點,他要宰誰,連猶豫一下都不必,誰還敢去觸怒嬴政呢?這時候的言官,還遠遠沒有後世的地位,更何況以嬴政霸道的性子,決不允許任何人能凌駕他的意願。

終於,徐福叩完頭了,嬴政將他扶住了,帶著他一起站立起來。

等再轉過身面向大臣的時候,大臣們能充分感覺到,此時他們的皇帝陛下,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心情愉悅,與一統六國時差不了多少了。

大臣們頓覺心中更為酸楚。

如此一瞧,他們更不敢出聲反駁什麼了。

就……就這樣過著吧,他們得慶幸徐福不是愛插手朝政的人,不然來個男色亂國,將他看不順眼的大臣都宰了,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祖廟祭過後,嬴政又帶著徐福趕往了下一個地方,大臣們苦逼隨行,當然,百姓們是不可能跟過去了,這麼多人若是擠著過去,那還不發生踩踏事故?

嬴政帶著徐福前往的地方,依舊是一處宮殿,只不過這處宮殿修建得極為高聳,站在宮殿前,仰頭一看,竟會生出與天相接的錯覺來。

嬴政站在徐福的身後,手搭在了他的肩頭,低聲道:“此處象處於天極的紫微星,寡人為其命名‘信宮’,阿福若要觀天象,便在此處是最佳的位置。”

說得更簡單一點,此處就是徐福的占星臺。

能將占星臺修成宮殿大小,也唯有嬴政如此大手筆,也唯有他願意如此大手筆了。

徐福低下頭,脖子被拉伸的感覺得到了緩解,他動了動唇,最後卻什麼都沒能說出來。

大臣們已經快要昏過去了。

商紂王為妲己建鹿臺沙丘,周幽王為褒姒建烽火臺,如今他們的陛下卻是為一個男人,建起了信宮!

一個男子啊!

人家好歹都是給女子建的,他們的陛下怎麼偏生不走前人路,給個男子建呢?

“隨我進去。”嬴政拉住徐福的手,毫不避諱的,當著他的臣子們光明正大地秀起了恩愛。

大臣們剛要跟隨,卻還被無情地阻攔在了外面,大臣們更覺心酸了。

秦國國力越發強盛,修建宮殿自然也不差錢、不差人。信宮被修建得分外恢弘大氣,走進去之後,徐福還能看見一些卜筮用的工具,兩面還放上了大書架,上面堆著許多典籍,放到後世絕對能引人爭搶。

徐福匆匆掃過,然後跟著嬴政登上了信宮頂層的小閣樓,站在那裡,徐福的確可以有更好的視角,以觀天象。當初老太卜的那個小塔,與這相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徐福不自覺地閉上了眼,感受著風刮過自己的滋味……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嬴政在其中花了多少心思,凝聚了多少心意。

徐福心底怎麼可能還沒有觸動?

他睜開眼,動動手指,撓了撓嬴政的掌心。

“我們下去吧。”徐福道。

其實這時候,徐福心裡的情緒層層累積,已經快要累積到一個頂點了。

嬴政帶他祭祖廟,是為了光明正大地向祖先與臣子、乃至天下,宣告,他與他之間的關係的,是被認定了的,連祖廟都能進的。

徐福領會到了他藏在其中的情意,於是越是領會,徐福心底掀起的波濤就越大。

“好,走吧。”嬴政將徐福的手攥得更緊,帶著他下了樓。

等走出信宮後,徐福忍不住道:“可還去別處?”

瞧瞧這些大臣們一臉土色的模樣,徐福都實在不好再傷害他們了。

“沒了。”嬴政低頭湊在他耳邊道:“阿福可覺如願了?”

“如願了。”徐福低聲道。

是如願了,他得了民心,也踩下了朝中大臣反對的聲音,又征服了奉常寺,他直直坐上了國師的位置,沒有一個人再能對他的位置指手畫腳。

如今的徐福,坐在國師之位上,是完完全全名副其實的。

大臣們緩緩松了一口氣,這才散去。

徐福和嬴政坐上車駕,往咸陽宮回去。

嬴政忍不住撫弄著徐福垂在腦後的頭髮,因為嬴政將事兒辦得實在太合徐福的心意,直直戳中了他的心窩,這時候徐福連不允的話都說不出來了,就這樣任由嬴政往下摸了。

幸好大臣已然先行離開了,不然讓他們瞧著這一幕,定然會覺得胸口再度受到了暴擊。

車駕漸漸地遠了。

信宮矗立在那裡,於寒風中,巍然凌厲。

……

秦朝設立國師之位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天下,所有人也都知曉了這位國師的名字,徐氏君房。

曾經受過徐福恩惠的人,這時候方才反應過來,當年那位徐姓方士,便是如今的秦朝國師。而這些受過徐福恩惠的人,偏偏布在各地,有不少還曾是別國的人。

如趙國、魏國等……

這些百姓了悟之後,便立時接受了這位國師徐福,心底對於秦統一的牴觸竟是也減了不少,畢竟他們的恩人,甚至是他們的信仰,如今就在秦朝任國師,還據傳他本就是秦國的大官兒。由小及大,由一人及百人,這些百姓頓覺從徐福的作為,瞧出了秦國官員們的作風。或許秦朝當真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左右也不會比從前更壞了。

於是在立國師的訊息傳出之後,那些郡守驚異地發現,各地的百姓竟然變得乖覺了不少。這也實在是個奇蹟了!

秦對百姓的統一程序還因而得到了極大的推動,當然,這是後話了。

總之,徐福之名已然傳遍了天下。

與那一世在秦朝已然截然不同!

·

始皇二十四年,秦始皇擢升廷尉李斯為丞相,隨後將朝政暫交予太子扶蘇,又令公子胡亥、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國尉尉繚、將軍蒙恬協於太子。

同年,王翦告老歸家,正式退出了秦朝的武將隊伍。

始皇二十五年,春始,秦始皇攜皇后、內侍、護衛,出巡郡縣。

不久後,他們的隊伍便到達了鄒縣。

長長的隊伍停在了一座府邸之外,縣令狗腿地將他們迎進了府中。

縣令不知這位皇后的容貌,他只隱約知曉,據傳陛下極為寵愛的皇后,卻是個男兒。那縣令好奇不已,他小心翼翼地抬起頭去打量走在前頭的人。

只見兩人皆著黑袍,一個背影高大英武,一個背影挺拔孤冷。

二人身上散發出氣質,都能震懾住人。

縣令忙小心地低下了頭去。

果然,陛下與皇后自是不同!

只是那縣令心底實在好奇極了,好奇得彷彿有一雙手在心底撓來撓去一般。

陛下之功蓋五帝,這般厲害的人,能被他看中,站在他身側,受他寵愛的人物,又該是何等絕色?

就在這時候,縣令聽見前面的二人開口了。

“口渴,肚餓,先在廳中歇一歇,也好讓他們都去吃些東西。”

縣令聽見了這道聲音,微微清冷,但嗓音卻很是好聽,無端讓人想起天邊仙樂。

“縣令。”另一道聲音響起了,威嚴低沉。

縣令打了個激靈,當即反應過來這是陛下在叫他。縣令忙幾個碎步上前,蹭到了二人的跟前去,他躬下腰道:“陛下,臣下知曉,這便命人去準備。”說完,他便順理成章地抬起了頭,去打量對方的神色。

這些小地方的縣令,哪有見著陛下的機會?更別說見著皇后了。

這一見,縣令就有些傻眼。

這相貌,縣令從前哪有機會見著啊?

實在面容英俊,氣勢逼人!

縣令的目光稍稍往旁邊一瞥,那就更不得了了!這人看上去年紀極輕,若非身量足夠,說他是少年,怕是也有人信的,而且此人面容極為出色,竟是縣令從未見過的絕色!只是此人身上氣質淡漠,倒教人不敢接近了。

縣令在心中暗自咋舌。

也只有這般的人物方才能配上陛下了!陛下也實在厲害,這樣的美人兒也能攬入懷中。

縣令壓下了心底百般思緒,這時候下人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縣令馬上就吩咐了下去。

徐福和嬴政沒再管其它,他們徑直走進了廳中坐下。

那縣令吩咐完下人後,忙跟了進去,他進去一瞧,才發現陛下竟然連落座,都是與皇后一同,縣令一面驚訝一面又感嘆不已,怕是女子也少有受這般重視的。

縣令剛感慨完便被打發走了,他有心想要多看陛下兩眼,但卻不敢不從,他順從地退了下去,趁著這個時候,叫來人去整理房屋了。

……

徐福從未有過這樣愜意的時候。

一身的重擔都缷了下來。

一路和嬴政出巡,原本應當覺得勞累的路途,竟是變得極為輕鬆和愜意,嬴政有意遷就他,便將行程放得極慢。

嬴政道:“明日,我們便去登嶧山。”

這是帝王必須要做的一件事,登山、祭天地。

徐福也隱約記得,歷史上嬴政登了不少的山,而且似乎還留下了石碑。

徐福點頭,“好。”雖然他體力不大好,但是登個山也不錯,便當做是換一換眼前的風景了,古人不是還常說,登山開闊心胸嗎?

很快,下人送來了食物和水。就連縣令都沒見過他們這樣端方絕豔的人物,更莫說下人們了,下人退下去的時候,都還忍不住偷偷打量,又偷偷臉紅。

徐福和嬴政坐在一處,慢騰騰地用了食物。

不久,天色微微暗了。

那頭的縣令還在為難,陛下來到鄒縣,他作為縣令,自然應當是費盡一切力氣,不遺餘力地討好陛下。那麼常人的做法無非就是擺宴、請美人來獻上歌舞。但是陛下那般寵愛皇后,他還會對美人有興趣嗎?縣令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放棄了。他認為自己的判斷沒有錯,他小心翼翼打量陛下和皇后的時候,能分明地感受到二人間的氣氛,是不容他人插.入的。縣令便估摸著,就算是再好的美人,陛下也定是看不入眼的,當然,鄒縣之中也難尋一個比皇后長得更好看的美人啊。他擅自做出這樣的舉動,恐怕反會惹得皇后記恨。

一番衡量之後,縣令放下了心。

他並不知道,正是他這樣的行為,讓他免去了一場被發作的災難。

畢竟前頭就有些不長眼的,還非往嬴政跟前獻美人,還不等徐福吃醋了,嬴政就先醋起來了,當即就黑了臉,並且嚴斥了那些心思不正的官員。

吃過飯食後,徐福和嬴政在府中逛了兩圈,這才選定了屋子,入住進去。

自是一夜好眠。

第二日,他們收拾好行裝,縣令作陪,隊伍之後綴了隊伍,其中還夾雜了些仰慕始皇風采的儒生。

這一行人往著嶧山而去。

徐福走到半道便沒力氣了,嬴政想也不想,便躬下了腰,道:“阿福既然累了,那便讓我帶你上去。”竟是做出了要背徐福的姿勢。

後面的宮人、侍從們嚇得不行。

能讓始皇陛下背人上山嗎?那不行啊!還不如讓幾個侍從抬著上去呢!

他們哪裡知曉這等獻殷勤的情趣!自然不是幾個侍從就能替換得了的!

只不過……徐福也並不希望真讓嬴政來背自己就是了。

他不希望在這麼多人的跟前,折損嬴政的威嚴。

“不必了,我身體不大好,正巧藉此機會磨礪一番。”徐福淡淡道。

嬴政笑了笑,攬住了徐福的肩,好承住他的力氣,帶著他一塊兒繼續往前行。

若是從前,徐福早就不想登什麼破山了,但今日倒也強迫著,硬生生地登上去了。登頂之後,便有儒生迫不及待地向嬴政進言道,請嬴政選石立碑,刻以碑文,述嬴政之功績,以傳後世。

徐福聞言,並未說話。

他其實認為這樣挺好的。

留下碑文,不僅是留給後世考古一個憑據,同樣的,也是讓後人知曉,嬴政究竟如何厲害,究竟創下了何等的功績。光是這般想一想,徐福心底都忍不住為之覺得自豪。

說做便做。

嬴政點頭後,便看向了徐福,“阿福去選一塊巨石。”

徐福也不推拒,特意選了瞧上去最有靈氣的一塊,指著道:“就它吧。”

儒生們忍不住打量了徐福好幾眼,竟是有些對徐福替代嬴政選石而不滿。

徐福當然不會理會他們。

他是秦朝國師,何必拉低自己的身段去與這些人計較呢?

選定石塊後,便有儒生及工匠,合作在巨石上刻下碑文。

刻定碑文後,徐福還仔細檢驗了一遍,確認沒有哪裡不對之後,徐福的心情頓時變得更為鬆快了。

他們很快就下了嶧山,並且準備離開鄒縣,儒生們不捨錯過這樣的機會,便向嬴政進言,說起祭天地之事,有儒生道,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遙祭名山大川。嬴政應允過後,這些儒生便自動黏了上來,跟隨隊伍前行。

徐福和嬴政離開鄒縣的這一日,縣令遙遙將他們送出了老遠,然後才不捨地回轉身來。

見過了陛下和皇后的風采,這足以成為他這後半輩子的談資了。

之後,鄒縣中不少人都從這位縣令的口中,聽聞了陛下與皇后的恩愛,此事更被部分人刻於石頭上,記載於絹布、竹簡上,甚至有人將它當做了故事流傳下去,為後世還原這段歷史的考據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

離開鄒縣後,他們便徑直前往了泰山,在泰山之上立石碑,築起土壇,舉行祭天盛典。

一路以來的好天氣,卻硬是在泰山手中被破壞了。

徐福等人下山的時候,遭遇了大風大雨,風雨迎面而來,教人們不自覺地眯起了眼。

這一場雨實在來得太突然,就連徐福都未能算到。

有儒生緊張地道:“莫非這是不詳的預兆?”

那人的確是蠢笨了點兒,而且也的確被突如其來的風雨嚇了一跳。但從他這樣大膽地開口說出來以後,他便完蛋了。

徐福都不能容忍誰胡亂這樣開口,他當即回頭冷聲道:“什麼不詳的徵兆?風雨從何處來?從天而來!方才陛下才祭過了天地山川,天上便降下了雨水,雨水為何物?為甘露!可見這正是上天也為陛下的功績所震動,又感陛下敬天地的赤誠之心,方才降下甘露。”

那儒生被徐福這樣堵了一句,面色登時有些不大好看。

而旁的儒生什麼也未說,就看著他一人出頭。

其餘的人,早就知道徐福的本事,此時聽聞,心中不由覺得皇后(國師)才是真神仙!口中說出的話,實在令人佩服不已。皇后說得不錯,這豈不正是陛下天命所歸的意思嗎?

嬴政忍不住微微一笑,轉頭滿是柔情地瞥了徐福一眼,道:“阿福說得是。”

那儒生面色已然漲成了豬肝色。

見周圍人都不為他出聲,儒生也就只有咬咬牙,將話都吞下去了。

因為風雨實在太大,山上又路險,尤其是被雨沖刷著,還有大風刮著,就更難走了。他們毫無準備,此時撞上,就只能生生淋雨了。此時那儒生瞥見了一棵大樹,他雙眼一亮,心道自己挽回顏面的機會到了!

儒生出聲道:“陛下,那處有一大樹,風雨中能巍然不動,請陛下到樹下避雨。”

旁人也跟著驚歎,“路遇這般奇異的大樹,真乃是奇特至極!也唯有陛下方能遇見這般神木了。”

徐福差點忍不住翻白眼的衝動。

什麼神木?哪裡來的神木?

不就一棵樹嗎?

竟然還宣揚了這麼多話!

徐福冷冷地截斷,“不行,陛下不能前往樹下躲雨。”

那儒生登時氣得不行,心底更是暗暗將這位皇后,釘上了“禍水”“媚君惑上”“心思歹毒”“空有其表”等標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這時候儒生到底沒蠢到底,他沒敢衝著徐福憤慨大罵,他只是立即反駁道:“如此大的風雨,陛下不躲一躲,若是病了又該如何?我對陛下實乃一片赤誠之心,只願陛下能安康。”

這話說得,就彷彿在說他對秦始皇一片真心一般。

徐福是怎麼聽怎麼覺得彆扭和膈應。

他冷冰冰地看了一眼那儒生。

徐福知曉自己這一眼通常有著什麼樣的威力,果不其然,那儒生連這一眼都承受不住,臉色頓時忍不住發起了白。竟是就這樣便被徐福的氣勢懾住了。

儒生連忙後退了兩步,等意識到他自己做了什麼之後,儒生的面上又漲紅了,顯然這樣的丟面子,讓他覺得難以忍受,可對方偏偏又是皇后,哪怕是一個男皇后。

“尋一處稍平的地點,我和陛下躲進馬車中。”

幸而他們上山時,死活驅趕了一輛馬車上來,此時好歹能擋個雨。

至於其他人,徐福是當真顧不上了。

一輛馬車當然只能容下他們二人,其他人也就只能淋著雨了。

侍從們聞言,當然是聽從了徐福的話,將馬車引到了平地上去。嬴政始終微微笑著,並不發言。他極為享受這樣被徐福維護的時刻,至於那個儒生,誰會理他呢?嬴政可是從很早之前,便從徐福這裡知曉,雨天是不能往樹下躲的。

跟得久了的宮人、侍從也都是知曉這一點的。

哪怕他們不知道這一點,他們自然也是本能地選擇信任徐福,而不是那個只顧著出風頭的儒生。

儒生見這些人竟然全然不理自己,就連陛下都未曾多看他一眼。

皇后便了不起了嗎?皇后說的話才能令人聽從嗎?不過是個男子!卻做了皇后!實在恥辱!儒生恨恨地磨了磨牙。其他儒生比他識時務多了,都選擇了聽從安排,跟隨著他們一塊兒挪動位置。

儒生心中的惱恨在翻滾,他實在不甘心就這樣輕易認輸,於是他咬了咬牙,心道,你們偏要淋雨!那我就偏要躲雨!

那儒生轉了個彎兒,直直走向了那棵大樹。

而這一頭,徐福正撩起車簾,仔細囑咐外面的人,“勿要靠近大樹。”

這些人本就是極為聽從命令的,且不說徐福說得有沒有道理,哪怕是胡亂說的,他們也都是會聽從的。這些人連連點頭,他們哪裡會想到,一回頭便見那儒生躲到了大樹下,而且他還拉拽了另一名儒生同去。

徐福順著看過去,登時也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這人還當真不知死活!

不過念在總歸是條人命的份兒上,徐福便出聲道:“去,去告知他,躲在樹下易遭雷擊,會出人命。”

侍從點頭,深一腳淺一腳地上去了。

嬴政在徐福身後淡淡道:“這般膽敢質疑阿福的人,他要死便讓他去送死好了。”

那頭侍從很快走到了樹前,因為距離稍微有一些遠,徐福並不能聽清他們在說什麼,不過他能瞥見那儒生臉上激動的神色,實在不知曉,這有何好激動的?

侍從與他說了許久,都不見儒生挪動位置。

大約是因為受了徐福的吩咐,那侍從倒也不肯輕易離開,看得徐福都忍不住擰眉,早知道便不將那侍從派過去了,還反倒累得侍從這般費口舌力氣,說不準還被儒生氣得夠嗆。

到最後,那侍從果然被那儒生油鹽不進的態度氣急了,忍不住怒道:“讓你從樹底下出來,你便出來!皇后說,在樹下小心丟了命!”

那儒生大笑道:“躲在樹下怎會丟命?”他雖沒說完,但臉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四個大字“無稽之談”。

二人這段對話,因為聲音大了些,周圍的人都聽了個清楚。

那儒生還未笑完,突然天空中一聲轟鳴。

徐福抬頭一看,就見半空中劃過了一道紫色的閃電,徐福一個心道不好,那閃電便直直落在了大樹上,在遠處的人看來,那就是一道絢麗的光炸開了。然而站在樹底下的人,卻能清晰聽見轟隆、噼嚓的聲音,那棵大樹被劈開了,雷電直接落到了樹下二人的身上,並且雷電帶出的火花還將大樹下面未被溼透的樹葉枝椏點燃了。

大火嗖地一下蔓延了兩人的全身。

眾人只聽見緊接著響起了兩人的怪叫聲。

那站在樹前的侍從呆了呆,拔腿便跑,顯然被嚇得不輕。

其他人也是一樣,就像是被誰施了定身咒一樣,半晌都不敢挪動。

大火和雷電很快將那兩人燒焦了,慘叫聲在耳邊重複著,眾人渾身都被雨水浸透了,忍不住狠狠打了個哆嗦。

太……太可怕了……

他們先是一陣慶幸,慶幸自己沒有跟隨那儒生走過去躲雨,而後又是一陣後怕,若是……若是陛下聽從那儒生的話,走進了樹底……他們根本不敢想象其後果。

他們又接連打了幾個哆嗦,一面心底埋怨那死去的儒生,一面看向徐福的時候,目光便變了。

這些儒生看向徐福的時候,並非敬畏,而是恐懼,就如同見了什麼可怕的怪物一般。

徐福對他們的目光全然不在意,待那侍從跑回來之後,徐福對他說了聲,“受驚了,去歇息吧。”

那侍從便頓時覺得一身驚嚇和疲憊都消去了,他忍不住笑了笑,道:“多謝皇后。”說罷,這就到一邊去躲著了。

嬴政伸手將徐福拉了一把,將他拉到了身邊來,並且還摟住了他,二人身上都溼透了,不過這樣緊貼在一起,總能取些暖。這時候正是春時,春寒還未完全褪去,一場大雨下來,淋得人是有些受不了。

嬴政俯在他的耳邊低聲道:“那人竟敢得罪寡人的阿福,被雷火燒死,也算是便宜了他。”

徐福舒服地靠在嬴政懷中,淡淡道:“只可惜了那個被他拉過去的人。”

嬴政搖頭,“不可惜,阿福都道不能去樹下了,且不說阿福話中的對錯,但他們身為秦的子民,而阿福乃是大秦的皇后,阿福所言,他們都應當遵守。這二人擅自妄為,往輕了說,是不遵從大秦的皇后,往重了說,那便是不服從於皇權。這樣不忠之人,死了好。”

徐福竟然還覺得嬴政說得有點兒對。

徐福沒再說話,他就這樣靠著嬴政休息了起來。

馬車外還伴隨著大雨聲和雷聲,但是這一刻,徐福卻覺得寧靜得讓人心底舒服。

好像人生追求便就是如此。

窗外下著雨,愛人在懷裡。

馬車外,那些儒生們湊到了一起,也不知在說些什麼,不過經過那個儒生之後,剩下的宮人侍從及守衛士兵們,便都對這些儒生有些不滿。

光會嘴上說,真的本事卻半點沒有!實在讓人瞧不起!

更重要的是,他們竟然還敢不尊皇后!

儒生們還尚未意識到有哪裡不對,畢竟他們向來身份不低,走到哪裡都能受到優待呢,此時當然也不會分神去思考,自己是否有何處不妥,得罪了皇后和陛下。

……

這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沒多久,雨便停了。

眾人舒了一口氣。

那儒生慘死的畫面帶給他們的衝擊太大,他們實在也有些憂心,自己會不會也死成那個模樣。

徐福掀起車簾,和嬴政一同走了下去。

徐福當先往那棵樹的方向瞥了一眼。

他們在山上本就離天很近,更被說大樹高聳了,那真是……雷不劈他劈誰?

其他人見他們下了馬車,忙喚道:“陛下,皇后。”

那些儒生們看向徐福的目光更為忌憚了。

嬴政對這些目光有些不快,於是不著痕跡地擰了擰眉。

“去瞧一瞧樹下。”嬴政冷聲道,他沒再分給儒生們半點目光。

儒生們雖然覺得哪裡有些怪異,但到底並未多想。

士兵們走上前去,撥弄了一下屍體又迅速退開。

那二人已然渾身焦黑,不成模樣了。

士兵們也不免被嚇了一跳。

那一幕可實在太震撼人了,等看見了屍體便更覺得可怕。幸而他們向來都極為聽從皇后所言。

嬴政沒說將人埋葬的事,直接就下令說繼續下山。

埋葬?

就這樣兩人,還配入土為安嗎?

嬴政冷著臉想道。

接下來倒是沒遇見什麼大雨了,他們平安地下了山。

只是徐福不知曉,歷史上,嬴政還當真躲到了那棵大樹之下,而嬴政有龍氣護體,還當真沒什麼雷來劈他,嬴政躲完雨後,大喜之下,還賜封那棵樹為“五大夫”。這一段故事還流傳到了後世呢。

下了泰山之後,休息一日,他們便又再度啟程了。

這一次他們前往了梁父山祭地,後又立碑刻文,曰: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飭。二十有四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之後他們又沿渤海岸往東走,途經黃縣、腄縣,後又登上成山的頂峰,登上之罘(fú,浮)山,皆樹立石碑歌頌秦之功德,然後再離去。

這一路,他們便走了兩個多月。

兩個多月後,他們往南走,登上了琅邪山。

琅邪山比之從前的山峰,更為古拙大氣,徐福和嬴政恰好都對此地較為偏愛,便藉此機會,在琅邪山歇了下來。

琅邪山的風景極為美麗,徐福身置琅邪山中,甚至能緩慢地感覺到周身溢來的靈氣,無論是錯覺還是屬真,徐福都選擇了同嬴政住在山中。

於是琅邪山開始修建了琅邪臺。

此處人煙稀少,顯得有些清寂,嬴政為了尋人來打消這種狀態,便下令,讓三萬戶百姓遷來,在琅邪山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徐福站在琅邪山上,逐漸見證著琅邪山的變化。

從琅邪臺到遷來的眾多百姓……

徐福覺得驚歎。

他與嬴政站在山巔之上,腳下雲霧紛紛,隱約能瞥見山腳下和山腰新修起的房屋和百姓。

嬴政指了指腳下的雲霧,笑道:“阿福可有羽化登仙之感?”

徐福錯愕地低頭去看,仔細感受一番,竟是還當真有此錯覺。

嬴政興致起,又喚來人,在琅邪山上立石碑,塑徐福之雕像,在石碑上刻碑文,大意便是君房在琅邪臺,似要羽化登仙……云云,全篇都是讚頌徐福的。

徐福沒想到嬴政想到便立即做了,他看著他和嬴政的石碑靠在一處,登時還真有些說不出話來。

他更沒想到的是……

其實在他們從山巔往下望去的時候,那些百姓,也忍不住仰頭往上看。

百姓們覺得自己瞧見了一黑一白兩人,這兩人衣袍飄飄,似神仙落入雲霧間,引得百姓們爭相叩拜,此後還編成了傳說,傳於後世……

甚至琅邪山上的雕像也影響到了其他地方的百姓,百姓們自發設石碑,塑雕像,頌揚國師君房與始皇陛下。

……此乃後事,便且不提。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和六個Alpha匹配100% 我靠鹹魚在虐文出奇跡 被退婚後我撿了個仙君 高門主母穿成豪門女配 皇后她作天作地(穿書) 和影帝協議結婚之後 穿成病弱女配後我出道了 可愛到頭掉 大齡皇后 同時收養男主和反派以後
相關推薦
娶個姐姐當老婆兇殘弗利薩第49日網遊之劍仙降臨女尊之三歲王女亂天下染上你的資訊素系統供應商匪途一笑風雲變最強幕後反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