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東周列國傳奇

第一百零六章 哭秦廷
上章 目錄 下章

東周列國傳奇第一百零六章 哭秦廷

伍子胥回到楚國後,把他進入鄭國逼死囊瓦的情況給闔閭做了彙報。闔閭只關心囊瓦的下落,根本沒想過去攻打鄭國,所以他對伍子胥從鄭國撤兵毫無異議。聽完彙報,他就叫伍子胥繼續尋找楚昭王的下落。

伯嚭不解,問道:“大王,楚王可能已經逃到別國去了,如此耗費兵馬去尋找,有何意思?”

闔閭笑道:“楚國各地的勢力無日不想反撲,一旦楚王出現,他們就會聚集起來。我們各處搜尋楚王,不管能不能找到,都是一種威懾,楚國的地方勢力就不敢輕舉妄動。時間長了,他們會慢慢失去銳氣。到那時,楚國就是我們的了。”

伯嚭奉承說:“大王英明。”

伍子胥休整兩日,便繼續帶著兵馬四處轉悠,到處打聽楚昭王的下落。

有一天,他的朋友申包胥派人給他送來一封信,大意是: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子乃楚人,為復私仇,引吳滅楚,掘王墓以鞭屍,拆宗廟毀社稷。甚以乎,天怒人怨也。子仇既報,乃屯兵楚地,遲遲不退。子曾放言,誓必滅楚。我亦有言:‘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至書於子,共勉之。”

伍子胥讀完信,心情煩躁,問起了申包胥的情況。原來,郢都淪陷的時候,申包胥跟隨一班大臣逃進了山裡。伍子胥想,申包胥是一個頗有家國情懷的楚國大夫,他肯定無法容忍滅楚這個結果,自己說什麼都沒用。於是他對申包胥的信使說:“我軍務繁忙,就不寫回信了。請你帶個口信回去,就一句話,‘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信使將口信帶回了山裡,申包胥讀出了兩層意思。所謂“吾日暮途遠”,是伍子胥的一個比喻,說他大仇淤積在胸,多年未報,就像一個走長路的人,到了日暮窮途的時候,離目的地還遠。第二句“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說的是,他的仇淤積太久,因而違背常理,出此非常之舉。這顯然帶有自我辯解的意思。申包胥自然能理解伍子胥的心情,但卻不接受他的毫無悔意的辯解。

申包胥想起了當年在去宋國的路上他與伍子胥相遇時的情景,當時,兩人說過這樣的話:

伍子胥說:“我必覆楚”。

申包胥說:“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

那時候,伍子胥手上沒兵,囊中沒錢,無家可歸,惶惶如喪家之犬。申包胥以為他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才說了大話。因此,他也豪邁的說了句“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沒想到,多年以後,伍子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申包胥想,他也應該去兌現當初的豪言壯語了。

申包胥想到,楚昭王(公子珍)的母親是秦國公主孟嬴,或許去秦國有一線希望,於是他帶了兩個僕人,一路風餐露宿,走了十多天,終於來到秦國。

秦哀公聽了申包胥的請求,表示同情,但卻不願意出兵。他客氣的說:“楚國那麼強,怎麼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裡被吳國打得大敗?吳國能滅楚國,說明其實力不在楚國之下,就算我出手,也未必能救楚國。還是讓我好好想想,和臣子們商量商量再說吧。”

申包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哭起來,他一邊哭,一邊唸叨:“秦不救楚,楚將萬劫不復。楚王公子珍也是秦國的子孫,如今他國破家亡,流浪在外。何人能救?何人能救哇。”

秦哀公勸了幾句,申包胥根本不聽,只是一味的跪著哭。秦哀公心煩,便叫士兵將他拉起來。申包胥被拉起來,士兵們一放手,他便一把抱住朝堂中的一根柱子,繼續大哭。士兵們拉他離開,他死死的抱著柱子不鬆手。秦哀公見他哭得慘烈,不忍心用強,揮一揮手,叫士兵們把他拖出了朝堂完事。

申包胥被拉出朝堂後,在外面又抱住一根柱子,再不撒手。他哭道:“我乃楚國忠臣,為楚國來求救,楚國不能復國,我就在秦廷抱柱而死,抱柱而死,抱柱而死……”

士兵們回報秦哀公,秦哀公說:“讓他哭吧。等他哭累了,自然就回去了。別管他了。”

申包胥就這麼抱著秦廷之柱子哭開了。古人描述道:“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

到了第七天,秦國大臣上朝的時候,秦哀公聽說申包胥還抱著柱子哭,只是哭聲微弱了,好像要死的樣子。秦哀公感嘆道:“楚國雖然不講道義,可是有這樣的忠臣,看來也是滅不了的。我看,還是幫一幫楚國吧。”

秦國大臣也說:“楚國疆域遼闊,雖然一時被吳國所滅,但吳國吞不下整個楚國。只要咱們出兵,楚國的地方勢力就會跟咱們聯合起來一起打吳國。到時候,就算得不到楚國的土地,也能叫楚國臣服於秦。這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秦哀公於是決定出兵。他叫人把申包胥送回客棧,好酒好肉的伺候,待他恢復體力。同時,選派子蒲、子虎為將,準備發兵車五百輛進軍楚國。

申包胥在客棧中沉睡了一天一夜,醒來時,恢復了體力。他聽說秦國人秣馬厲兵,準備出征,便自告奮勇來找秦國大將子蒲,要求給秦國軍隊打先鋒。子蒲正需要一個熟悉楚國的情況的,當然是求之不得。

秦國大軍進入楚國時,子蒲跟申包胥商量,派人去隨國找到了楚昭王,請他出面號召楚國各地的地方勢力集結,配合秦國軍隊,打擊吳國。

不到十天,楚國各地的殘留勢力紛紛集結。楚國大夫子西和子期就帶著這些軍隊來與秦國軍隊匯合了。秦、楚合兵一處,向楚國都城郢都殺了過來。

塔讀@

公元前505年六月初,秦、楚聯軍在於稷與吳國先鋒夫概的大軍相遇。兩軍對峙。申包胥、子西和子期首先率楚國軍隊出擊。夫概自從進入楚國以來,連戰連勝,未遇敵手,根本不把楚國軍隊放在眼裡。他親自上陣,與申包胥鬥做一團。兩人打鬥正酣的時候,夫概忽然發現楚軍後面殺出大量秦軍,不禁大驚,秦軍怎麼會出現?就在他慌亂的時候,秦國軍隊已經鋪天蓋地的殺到跟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讓夫概膽怯,更讓吳國士兵驚慌。

吳國軍從未與秦國交過手,他們很快發現,秦國軍隊比以往他們遇到的諸侯軍隊都厲害。那黑色的軍旗,黑色的盔甲,兇勐的衝殺,讓吳國軍隊抵擋不住。戰不多時,吳國軍隊漸漸吃力,開始後退。

申包胥一心想復國,不要命的催軍奮進。在他的帶領下,秦、楚軍隊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了吳軍。夫概看到戰場形勢已經逆轉,只好下令撤退。號令剛出,撤退就變成了潰敗。吳軍將士各自逃命,秦、楚兩軍乘勢追殺,吳軍大敗而去。

夫概逃回郢都,見了闔閭,報告說:“秦國兵馬十分厲害。我們實在抵擋不住,這可怎麼辦?”

闔閭聽說秦國出兵了,也慌亂起來。他早聽說了,秦國的軍隊戰鬥力不同於一般諸侯,要勇勐的多。他看著孫武,想聽聽孫高參的主意。

孫武說:“咱們久住楚地,為的是找到楚王(楚昭王),可是一直找不到他。楚國各地的勢力早就在暗中蠢蠢欲動了。現在,秦國又摻和進來。如此一來,楚國反撲,秦國增援,咱們以一國之力要面對兩個對手。我看,吞併楚國已不可能。”

闔閭不耐煩的催促說:“現在火燒眉毛了,請孫先生直截了當說辦法。”

孫武老話重提,說道:“我曾經提出叫公子勝來做楚王,就是擔心我們一口吞不下楚國。根據目前形勢,我想,不如和秦國講和,答應他們恢復楚國。”

孫武說來說去,最終說了個議和。這等於是沒主意。闔閭悶著腦袋不表態。伍子胥在一旁眉頭緊鎖。但他心裡清楚,孫武說的確實有道理。他想了想,不等闔閭問他,便表示贊同孫武的意見。

伯嚭站出來說:“我不同意。夫概敗了一陣。但我們的主力還沒有上陣。不要只聽一面之辭,我們的軍隊是血肉之軀,難道秦國的軍隊不是?他們能厲害到哪去?我請求大王給我一支兵馬,明日我去交戰。”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闔閭見伯嚭自告奮勇的要求出戰,心裡很高興,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第二日,伯嚭率領三百輛兵車出戰。到了下午,伯嚭把自己裝在囚車裡回來了。原來,他也一樣,大敗而歸。

孫武私下裡對伍子胥說:“伯嚭這個人傲慢無禮,私心又重,利益當前,義氣在後。日後必然害你。不如趁此機會把他除掉。”

伍子胥雖然也知道伯嚭的問題,但卻於心不忍,反而為伯嚭開脫說:“伯嚭以前立過功,這次敗了,但功勞不能全部抹殺。讓他戴罪立功吧。”

孫武不再說話。闔閭也不想追究伯嚭的責任,再加上伍子胥也想保他,他便放了伯嚭一馬。

三日後,秦、楚聯軍圍住了郢都。吳國軍隊憑藉郢都城的高牆深溝固守不出。夫概之軍住於郢都附近,與城內形成呼應。

有一晚,前方有個將軍快馬來報,說夫概趁著夜色,俏銷帶著本部兵馬熘走了。闔閭趕緊把伍子胥叫來商量。伍子胥說:“夫概肯定回了姑蘇城,他這回去,必定要搶奪王位。”

闔閭說:“這可怎麼辦?秦、楚攻城不輟,我們如果撤,那就會敗得一塌湖塗。”

伍子胥說:“大王,你帶人回去。這邊交給我和孫將軍。有我們在,還能支撐一陣。”

闔閭說:“那我就先回去,你們二位在這裡頂一陣。”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話說夫概,他脫離了戰場,便以急行軍的速度奔回了吳國。一進吳國,他就四處宣揚說,闔閭已經被秦國和楚國打敗了,現在生死未僕。根據吳國的規矩,兄長不在位,王位由兄弟繼承。吳國人不明真相,有些人就開始支援他。

夫概到了姑蘇城下,陳兵城外,要求闔閭的兒子太子波,還有輔左太子的將軍專毅和被離放他進城。但太子波等三人拒絕開城,並命令軍隊嚴陣以待。夫概於是下令攻城。太子波等人一面守城,一邊派使者向闔閭求救。

使者在趕往楚國的半路遇到了正往吳國而來的闔閭。使臣把夫概造反的情況一說,闔閭當即派人去楚國,令伍子胥和孫武放棄楚國趕緊回兵平叛。

伍子胥得到命令,感嘆道:“申包胥當年隨便一說,沒想到竟成了今日之實。他功成名就了。”

孫武說:“申包胥並非泛泛之輩。也就是他,換成別人,未必能成。”

吳國內亂的訊息很快擴散出去。楚昭王聽說後,決定回郢都。申包胥和子期、子西等人將其迎入軍營,然後商議奪回郢都以及善後的事情。這時候,申包胥又給伍子胥寫了封信,大意是:“子稱滅楚,我言復楚,皆不爽約。子仇已報,我願已成。你我二人可就此罷手。你退兵,我亦請秦國退兵。從此各守疆土,互不侵犯。免傷百姓。請吾兄體諒。”

伍子胥讀罷此信,即命吳兵收拾行裝。臨行前,他們把楚國的國庫劫掠一空,又抓了一萬多百姓,然後帶著這些戰利品撤離了楚國。

伍子胥和孫武的兵馬進入吳國後,便與闔閭的兵馬匯合。闔閭發布命令:

“夫概假傳王命,圖謀不軌。有捉拿此人者,給予重賞。有主動投誠者,既往不咎。繼續跟隨夫概為惡者,全家治罪。”

命令一出,夫概的士卒紛紛倒戈。夫概一看大勢已去,只好棄了兵馬,逃到別國去了。

闔閭回到姑蘇城,開始大封功臣。伍子胥、伯嚭都加官進爵,得到重賞。孫武只領賞,不願受封。

封賞結束後,孫武向闔閭請辭,表示要歸隱山林,研究兵法。闔閭再三挽留,孫武去意不改。闔閭十分不捨,便派伍子胥去挽留孫武。

伍子胥去了孫武的府邸,只見大門緊鎖,一打聽,聽說孫武剛剛出城,去了江邊。伍子胥便快馬趕到了長江邊上。

孫武正準備上船,見伍子胥狂奔而來,便停下來。待伍子胥來到跟前,他先說了:“將軍來送行,孫某感激不盡。若是來挽留,就不必了。孫某去意已決。”

伍子胥說:“孫將軍雄才大略,古今未有。你為吳國建立了非凡之功,已經有了基礎。此時隱退,實在可惜。”

孫武說:“吳國乃是非之地。闔閭多疑,還有伯嚭那般勢利之徒圍著他。伍將軍性情剛烈,將來難免受氣。我惜將軍之才,所以臨行前想提醒一句:與其將來後悔,不如儘早離開。”

伍子胥知道再勸也沒有了,於是誠懇的說:“這些日子來,伍員聆聽將軍教誨,收益匪淺。感激不盡。人各有志,我不敢強求。伍員謹遵將軍叮囑,小心謹慎,料想無妨。”

孫武知道伍子胥看重功名,澹然一笑,不再多說。作揖後,轉身上了船。伍子胥站在岸邊,望著孫武那一葉小舟,愈行愈遠,漸漸消失在水光山色之間,悵然若失……

再說楚昭王。他回到郢都也大封功臣。申包胥自然是首功,但出乎意料的是,申包胥對楚昭王說:“大王,我老了。哭秦復楚這件事情不為自己,只為楚國。我如今心願已了,再無掛念。請大王准許我回鄉,於山野之間頤養天年。”

楚昭王說:“申大夫於國之忠,於友之信,於義之堅,古今所罕見。你不在朝廷效力,是我朝福淺啊。”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申包胥說:“楚國不缺大才。只可惜,埋沒者多,大用者少。大王,我已經沒什麼用了。臨走前,我給大王提個問題,請大王思之。”

楚昭王說:“你儘管說。”

申包胥說:“要論人才,伍子胥可算一個。他本為楚人,卻為楚敵。這是為何?請大王深思。”

楚昭王一愣,想說點什麼,卻見申包胥彎下腰,深深作揖,然後退了出去。

申包胥走後,楚昭王用兩座城池外加大量金銀財物作為謝禮,打發走了秦國大將子蒲和子虎,並且與他們簽訂了盟約,表示甘願做秦國的附屬,年年進貢。秦國兵馬至此方撤。

又過了一個月,夫概來投楚國。他只說了一件事,楚昭王便接納了他。夫概說:“大王,你知道闔閭為何急急忙忙的把伍子胥和孫武調回吳國?那是因為我先回了吳國,準備乘機奪位稱王,闔閭這才迫不得已棄了楚國。他趕回吳國,就是為了對付我。”

楚昭王笑道:“沒錯。這個事情我聽說了。多虧有你。楚國能夠復國,你功不可沒。我把堂溪之地封給你吧。”

夫概謝過楚昭王,然後去了棠溪,此後,人們稱之為棠溪氏。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大象無形曾國藩神女傳之重返道界帝道異界行我的天道世界阿呆尋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