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絕密航程:中國東出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紀實

第九章大編隊“旗艦”
上章 目錄 下章

絕密航程:中國東出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紀實第九章大編隊“旗艦”

一、和平年代的軍功章

“千軍萬馬一個點”。有了這個彈著點的資訊,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試驗的各個分系統的整合聯動在國內正加速執行。當年從冤假錯案中復出、擔任國防科委主任的張愛萍將軍,根據從首區到靶場和“718工程”建造編組測量船的進度,把戰略火箭發射的最後時機選擇在1980年。為了便於保密,中央專委將“東風5號”在1980年發射拼成“580”代號,這就是“580”“東風5號”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試驗任務秘密代號的來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979年月1日,為了獎勵“向陽紅五號”船四次挺進太平洋的貢,中國中國軍軍委發出,船記集體二等功。命令中寫到:“1976—1978年期間,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向陽紅五號船,經黨中央批准,在國務院、中央軍委的直接領導下,在廣州遠洋分公司無錫、濟寧輪的密切配合下,四次執行了遠洋調查和一次東海大陸架調查任務。歷時6天,安全航行7059海成區的“

“向陽紅五號”船在執行遠洋調查任務中,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情緒和嚴格的科學態度,多次卜除蘇、美飛機和船隻的偵察干擾,戰勝風浪酷暑,克服暈船嘔吐。群策群力,積極開展技術革新,保證了調查質量,創造了新的成績。他們共完成大洋10個水文站次的調查,獲得從海面到水下1500米,(最深500米)各層海水的水文資料910個;進行了50

天大洋氣象觀測,探測了從海面到平均高度為5060米(最高59米)高空的各層氣象要素資料697個;測量重力資料700海里,超額完成4,相當於我國解放以來海上重力測量的總和的二倍多,測量精度達到了同類測量方法的國際水平。測量水深資料1000海里,創造了我國地質取樣和生物取樣最深紀錄,並首次獲得了大洋底部的錳結核,進行了遠洋通訊試驗和遠洋儀器設備試驗,考核了近百臺新試製的儀器設備。

“透過四次遠洋調查,填補了我國大洋調查的空白,為今後向深海大洋進軍積累了實踐經驗,為我國國防建設和發展海洋事業做出了顯著成。為,二。

記二等功的命令是在廣州船廠船員集體宿舍的公共餐廳裡宣佈的。

進行二次,上部水,的空地都沒有。集體飯堂的環境也很差,四周是簡陋的白色磚牆,腳底下是汙黑色的水泥地板,地板上散放一些粗木板凳,空氣裡瀰漫著飯菜的餘香。船長倪樹森、政委侯華清集合全船在廠的人員聽取了海軍的命令。海軍政治部除了派出副主任到船員駐地宣佈命令外,還帶來了一臺進的4寸的彩色電視機,價值約900元人民幣。這給人們帶來了另一種實質性的驚喜。

這項集體二等功是中國海軍在和平年代,給一支非戰鬥部隊完成的非戰鬥任務給予的最高獎勵。

二、第二次大“整容”

在世界海洋發展史上,許多做出開創ing事業的早期海洋調查船,都不是我們現在想象的從船舶設計製造時就設計好的專用調查船。開創世界上首次環球海洋考察的英國“挑戰者”號海洋考察船,是由軍艦改裝的木製調查船,它的船長只有68米,排水量06噸,依靠風帆和蒸汽機航行,有點像我們現在玩的新概念環保遊艇。但船上狹小的空間裡卻改裝了實驗室和安裝了調查用的儀器設備。蘇聯的功勳考察船“勇士”號,在承擔太平洋考察任務之前,也進行了改裝和修理。即使現代海洋調查船,設計已經很完善,有很多的組合性多功能的實驗室和裝置,但隨著海洋調查新科學方法和手段的發明,對海洋調查船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在海洋調查船裡,絲毫不經過改裝就進行各種海洋調查是不可能的。

1978年11月,這艘連續航行了7059海里,相當於繞地球圈多的功勳船舶,被再次安排進廣州船廠修理和改裝。

這次改裝比第一次改裝的工程大,但時間卻更短。工程仍由廣州船廠承擔。改裝工程的目的是要滿足“718工程”對“向陽紅五號”船的最後一個要求,這就是完成從本土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全程飛行試驗的落點測量任務、水文氣象保障任務、海上編隊指揮中心保障任務。

完成這個任務首先要安裝“5甲”雷達。這是由國產5甲火控跟蹤雷達改裝成的對海搜尋雷達。5甲雷達脈衝功率可達00千瓦,作用距離可達5577千米,用於洲際導彈降落時,及時捕捉到蹤跡,從而確定彈著點的位置。這種雷達分別安裝在導彈落區的測量船上,“向陽紅五號”船是擔負落點測量的主力船之一。

另一個任務是海上編隊的指揮中心,整個海上編隊18艘艦船的指揮中心將設在“向陽紅五號”船,海軍將派出高階指揮員上船,一個相當於航空母艦的指揮系統的通訊裝備也將安裝在“向陽紅五號”船上,出海人員將增加到00人以上。這些都需對“向陽紅五號”船的現有裝備進行一次系統的調整和改裝,以適應大任務的需要。

改裝工程計劃一年,從1978年11月到1979年10月完成試航。

改裝後的“向陽紅五號”船不僅安裝了測量落點所用的專用雷達,整個三、四、五艙從底到甲板都進行了改裝。四艙五艙內加裝了0多個房間,100多個床位,10多個實驗室,增裝了臺發電機,兩臺空調機,個冷藏庫、增裝了兩臺單邊帶電臺。整個三艙到五艙的外形都發生了變化,船員艙位可達到78人,海洋調查儀器也有部分的更新和改裝。

三、“旗艦”領徵

1980年的春節,廣州的花農們開始大筐小籮地把鮮花擺上了街,以金黃色乳白色的菊花最多,其次是芍藥花、雞冠花和各種蘭花,還有專賣桃枝和銀柳的。這兩種植物在廣州是過年最搶手的吉祥物,桃枝是中國傳統的“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的演繹,也有“避邪”消災的喻意;銀柳則是地方特色,代表著進財,“有數為”的喻意;合在一起就是“發財消災”。在長洲島的集市上,當地的居民們一大抱一大抱的把鮮花抱回家,很是喜慶。那一年,國家經濟開始復甦,廣州作為全國最早的開放城市,顯現出了改革開放的初期活力。加上我國在西南邊境前線取得了對越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除夕的那天晚上,長洲島上的鞭炮聲一陣接著一陣,一片連著一片,十分熱鬧。“向陽紅五號”船就停靠在長洲島南側新建的基地碼頭上。這裡是珠江主幹流環繞長洲島的南端匯合處,也是廣州黃埔港內最為難得的500米深水岸線,國家海洋局在這裡建設起了400米深水碼頭,供“向陽紅五號”船和其他大型海洋考察船停。

這年的除夕夜是侯華清政委值班。他帶著安全值班人員做完安全檢查後,與全船留守人員一起到餐廳看電視。餐廳裡還是那臺海軍獎勵來的彩色電視機。電視節目很單調,頻道也不多。那時中央電視臺還沒開始搞春節聯歡晚會,加之船上的電視天線技術也不過關,電視信號不很穩定。侯政委只好叫服務員拿些點心和糖果,和大家在餐廳裡“守歲”。他不喝酒,但那天沒有反對留守的船員們喝酒。晚上,一些酒意尚濃的戰士船員,吃著點心守歲,與侯政委拉起了家常。一個1979年人伍的新兵陳望生講得激動了還把未婚妻的事也說了出來。政委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逗笑說“怎麼回事?當戰士不準談戀愛呀,你被抓到了!”那個戰士早就有心裡準備:“我們馬上有大任務了,知道你不會處分我才說的。”然後一揚脖,幹了一大酒,狡黯地對著侯政委笑了起來。另有幾個船員還破例從島上服務社買了來了些煙花,在碼頭上放著。船上為了安全防火,從來不準放爆竹煙花,這次靠上碼頭了,可以在碼頭上放,也是船員們的第一次“享受”。彩色的煙花一閃一閃地映紅了“向陽紅五號”船的甲板和船舷,照亮了留值船員們的臉,一直到凌晨三點鐘,船員們還意猶未盡。

北京的春節,也顯得異常的熱鬧,改革開放的政治動員,“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市場的價格調整紛爭,傳統與現代、進步與落後的對比與除夕的鞭炮聲一齊響起。海軍和國家海洋局主管航行計劃和指揮協同作戰計劃的參謀們卻是鬧中取靜,在假日之中將海上編隊實施計劃趕製出來,上報審批。這是一個中國海軍前所未有的大航行、作戰計劃,也必需經過中央最高層審定才能去實施的計劃,每個人都全神貫注,把知經揮,,國防,國家海洋局機關都開始忙碌起來,一個新的名稱代號開始在機關裡頻頻出現一“580”。半月之後,所有參加“580”任務的艦船都接到了月份完成近海演練,4月5日之前全部完成海上集結的保密命令。

1980年月8日,“向陽紅五號”船奉命從廣州北渡臺灣海峽,到青島集結。與“718工程”任務各承擔單位建造的“遠望1”號、“遠望”號、“向陽紅10號”、“506”打撈船和護航的驅逐艦編隊一起,參加海軍組織的代號為“5801”的海上編隊合成訓練任務。

這次訓練在黃海海上進行了一個月。“向陽紅五號”船上只是通訊部分和航海駕駛部分投人了較大的精力協同,水文、氣象和重力部門沒有和編隊協同的專案,因此,對大多數船員來說,是一次旅遊性質的航行。演練之中和其後,都停泊在青島海濱,人員可以由交通艇分批送往青島市區遊覽。許多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北方的美麗城市,青島迷人的海濱風光讓人感到十分暢快,個個精神飽滿。

這一年,海軍“5801”全編隊000多人到達青島海濱,這也是自甲午海戰以來,中國海軍在黃海最揚眉吐氣的一次編隊集結。無處不在所謂“永遠中立”的僕國之音》作了一次深度報道,他們猜測性的一輪炒作,似乎又給他的對手蘇聯提了個醒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0。4月6日,“5801”編隊演練剛剛結束,蘇聯一支由航空母艦“列寧格勒”號、導彈巡洋艦“波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和導彈驅逐艦“積極”號等7艘艦艇組成的航空母艦戰鬥編隊,就由海參崴出航,經對馬海峽進人我東海示威似的航行。此時,“向陽紅五號”船和我“580”編隊已陸續進人東海長江集結。中國準備多年,進人0世紀80年代的第一件大事一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導彈的試驗任務,箭在弦上,待機而發。

上海吳淞,這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首先陷落英軍之手,誕生過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陳化成,後來在淞滬抗戰中又首先落人日定鐵蹄之下的戰略要衝,從來也沒有這麼威風過。幾天時間裡,參加“580”任務的所有艦船:“向陽紅五號”船、“向陽紅10”號船、“遠望1”號、“遠望”號,海軍導彈驅逐艦“1”號“11”號“16”號“106”號“107”號“108”號,海軍補給艦“615”號“又950”號,海軍拖輪“0710”號“080”號“0154”號,海軍救撈艦“0”號“506”號,總共17艘艦船,總載重168萬餘噸(加後補的交通部“德躍”號拖輪後,18艘艦船174萬噸),全部按海軍580海上編隊指揮部的命令在吳淞完成集結,整齊有序地錨泊在黃浦江與長江的交匯處,準備接受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據海軍作戰參謀統計,“580”在吳淞集結艦船的總噸位相當於當時我國海軍一個艦隊艦船總噸位的總和。這是新中國第一次組織這麼大的艦船行動,也是自明代鄭和下西洋以來,中國第一次組織這麼大的艦船編隊集結。或許中國人的海上作為太難已見證,也太難已表達吧!就像曾經也輝煌過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船隊、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和北洋海軍的艦隊那樣……這一次讓世人們不能再小視中國這次蔚藍色的衝擊了!

奉命指揮這支艦船編隊的指揮員兼政委是當年中國海軍的第一副司令劉道生。是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指揮著大海上編隊衝出中國海,太這17艘艦船,除“向陽紅五號”船為波蘭建造的進船以外,主力測量、調查、打撈、救生船和補給船全部是在“718工程”的名下,由上海江船船中船船海船廣州造船廠等幾家大型船廠建造的。幾乎所有的艦用裝置,包括船體、導航裝置、動力設備、通訊設備、武器系統等也都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當年的國防工業受到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封鎖,特別是美國和蘇聯出於各自的戰略目的對中國嚴密封鎖,甚至“卡脖子”,使我國難於得到西方先進科技扶持。但是中國人不信邪、不怕難、不怕苦,不怕死,在毛主席的號召下,我國國防工業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從零開始,一點點地向前走,終於使自己的海軍邁出了江河,邁出了沿海,現在即將要衝出島鏈,奔向太平洋了。

“向陽紅五號”船是這次任務海上編隊的指揮船,在軍隊稱為“旗艦”。海軍第一副司令員劉道生、副司令員楊國宇、參謀長張序三、作戰部副部長陳德鴻等將坐鎮“向陽紅五號”船,指揮整個海上編隊,同時保持與(京指揮機關的聯絡。這是對“向陽紅五號”船多次遠洋安全航行的高度肯定。同時一個比航空母艦編隊還要大的遠洋艦船編隊的文電通訊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向陽紅五號”船的住艙容量和全球密碼通訊能力也是作為“旗艦”重要的考察指標。確定“向陽紅五號”船為“旗艦”後,它在全編隊和全部參與報道的媒體眼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新華社、解放軍報社都派出特派記者組組長上船,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長張瑞禧作為海上編隊指揮部成員也在五號船上協助海上編隊指揮部工作。

“向陽紅五號”船在整個編隊分工中還一個本行的重要任務,就是擔任靶區的水文氣象中心,這個氣象中心要提供一個落區的晴天作為導彈發射時間。發射時間的預報在天以前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就要作出,以便從首區到落區都能完成試驗準備,而且要十分準確。氣象預報的準確與否決定著落區導彈數據艙的回收和落區各種資料的記錄測量是否順利,這個天氣預報是全程飛行試驗任務中關鍵的關鍵。

“向陽紅五號”船的當任船長是倪樹森。這是一位已經過了四次遠洋調查考驗,在第二次遠洋時就擔任“向陽紅五號”船長的山東大個子。他來自於南海艦隊,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也經過了很好的專業訓練,處事謹慎小心,對全船的各種海洋調查業務比較瞭解,綜合能力強。他與南海分局局長張瑞禧在第二次遠洋和第三次遠洋合作時,一個體現了大膽果斷,雷厲風行;一個細緻周到,不溫不火。在歷次遠洋中出現各種複雜情況時,他們成了配合默契的上下級。這一次仍然是張瑞禧局長和倪樹森擔負起全船的指揮任務和編隊的指揮保障任務。航海長劉漢錄、輪機長李弟養、氣象分隊長許經林都是久經遠洋考驗的業務主管,全船00多名幹部、戰士和職工,全部都是經過三次遠洋以上實戰鍛鍊的老手和能手。經過海軍和國家海洋局綜合評價,認為雖然這次任務重要而艱鉅,但完成任務的基礎條件很充分。

“向陽紅五號”船的當任政委是侯華清,副政委李銀柱,這也是一雙久經遠洋考驗,而且是在組建“向陽紅五號”船時第一批來到船上報到的政治工作幹部。他們的工作細緻穩健,善於發揮組織和模範帶頭作用,組織全船人員出色地完成了1976年到1978年之間共四次遠征太平洋的調查和一次東海大陸架的調查任務。三年內在海上累計工作時間00余天,人員的工作生活也都非常艱苦,尤其是受國內政治風波的影響,遠洋政治工作的風向總是轉來轉去,沒有穩健的思想作風和務實的工作態度,是很難把握危局也很難領導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分屬不同兵種和單位的分的。

1980年4月6日,一份印著“機密”印章的海軍指揮檔案從北京送到上海吳淞的“向陽紅五號”船上,這是一套經過了全編隊協同訓練和周密部署的系統指揮檔案,透過這個檔案,全編隊的每一艘艦船都清楚它的出航時間、航行路線、佇列順序、到達點的位置和職責分工。還附有聯繫方式,特殊情況的處置預案,戰鬥隊形、彈道測量保障方案、水文氣象保障方案、通訊組織保障方案、打撈數據艙保障方案、攔截外國艦船方案等等共8份機密文件。

1980年4月0日,輕霧迷漫,汽笛聲聲,“旗艦”張帆,發在須臾。一個宏大的海上編隊行動,只等編隊指揮員的出征命令了(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一睡萬年當不上帝皇俠的我在美漫當司機我在1988望父成龍凶宅清潔工魂斷太平洋潛龍神醫無限獨步天下儒雅隨和張屠夫這個魔頭儒雅隨和洪荒:貧道不想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