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絕密航程:中國東出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紀實

第十章東進太平洋
上章 目錄 下章

絕密航程:中國東出太平洋試射洲際導彈紀實第十章東進太平洋

1980年5刀1,漆全晴朗,漆況四級,集結在身山錨地的大編隊一聲令下,衝開系漆?藍色的漆水,一路向系航行。苟令員們和大多教高階指捍人,卻是經過了革命成爭年代的人,這種氣勢不由得地們不想起往事,想起鴉片成爭,想起1龕的鋏碲和中國人有漆無防的苦難,也想起了新中國的建立和人民漆建設。面對著系方,面對升起的大陽,面對著印將要迷的大平洋,將士們不由看主地哼起了“向前,向前,向“,“們的隊任向大陽

一、大編隊出征

1980年4月7日,吳淞海軍基地的大禮堂,一排排的翠柏下,鮮花盛開;一列列海軍官兵,威武整齊。王震、耿飆兩位副總理、張愛萍副總參謀長、海軍司令員葉飛專程從北京趕來和上海市委書記陳國棟等一起,參加由國防科委和海軍在這裡聯合舉行的“歡送580海上編隊出航大會”。編隊指揮員劉道生、副指揮員楊國宇、田震環等和各參試單位各參試艦船的代表近千人雲集大禮堂。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在大會上莊嚴宣佈:“我國第一次運載火箭全程飛行試驗即將開始開洋,執行測量、打撈和護的,代表、國院、

軍委表的歡送!”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耿飆副總理、國防科委政委李耀文、海軍司令員葉飛相繼講話。海軍第一副司令員、“580”海上編隊指揮員劉道生代表參試人員和護航編隊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示:不怕任何敵人給我們的干擾破壞,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用毛主席“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精神完成任務,安全而去,勝利而歸!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愛萍為出征將士填詞一闕,把歡送會的情緒引向了高潮:

與此同時,國防科委和海軍一份藍色的《動員令》也隨檔案一起下發到每個參試人員手中。

4月7日下午,完成了大集結的所有參試艦船在吳淞錨地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和送。“向“

接受檢閱的船隻。那天,它又一次掛上了滿旗,乳白色的油漆煥然一新。全體參試人員著海陸空軍裝列隊在甲板上,整整齊齊地接受國家領導人檢閱和歡送。下午點左右,王震副總理、耿飆副總理在張愛萍副總長、上海市委第一書記陳國棟、海軍司令葉飛、國防科委政委李耀文等黨政軍領導的陪同下,乘導彈驅逐艦駛近“向陽紅五號”船,王震副總理、耿飆副總理揮著手,喊著“同志們好!”“預祝同志們光榮完成任務!”,“向陽紅五號”船的甲板上也響起了“首長好!”“堅決完成任務!”的洪亮聲音。

耿飆副總理不是第一次到“向陽紅五號”船,早在1971年他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時,他就借陪同越南國家領導人來廣州的機會,抓住一個工作間隙來到“向陽紅五號”船上,檢查改裝工程和佈置保密工作,並接見了船上的船長馬榮典、政委湯斌。當時耿部長知道我國要向大洋公海發射洲際導彈,要派“向陽紅五號”船去大洋考察,而且這個取名為“718工程”的任務是國家的重要機密,需要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如今,“向陽紅五號”船作為一艘海洋調查船已無需保密和不存在保密了,它的聲名早已傳遍世界,多次成為美國、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某些報刊的“封面人物”,成為西方海洋強國們獵奇中國海上力量和國防科技力量的一塊新聞乳酪。

王震、耿飆兩位副總理堅持要把陪同他們檢閱的劉道生、楊國宇等海上指揮員送上船才離開。下午4時左右,劉道生副司令員率海上編隊指揮機關登上了交通艇,告別了兩位副總理,登上了“向陽紅五號”船。“向陽紅五號”船立即按照海軍禮儀升起了人字首長旗。也就在這一刻起,“向陽紅五號”船千載傳名的旗艦地位正式“刷卡”確認。

劉、楊兩位指揮員上船後,分別在船長房和政委房起居。這是全船接近指揮台且最寬敞、有衛生間的住艙,便於兩位老將軍開展指揮工作和休息。船上的軍需按照出海人員的待遇給兩位司令員和指揮機關的隨行人員配備了新毛毯和毛巾被、葵葉草帽、白色的圓領汗衫、防滑拖鞋等,分發了熱帶地區不可少的飲料(大部分是在廣州補給的紅星啤酒和亞洲汽水),給他們兩人配了一名兼職服務員安置定當後,全船人員一直繃緊的神情才開始慢慢緩和。晚飯後,兩位司令員還走上甲板,與戰士們聊天、開玩笑。官兵一致,這是戰爭年代過來的一代將軍們常有的風格。

1980年4月8日8點0分劉副司令員按計劃命令全部在吳淞集結的17艘艦船開赴到舟山群島錨地集結。按《國際海上人命安全條約》規定,全部出海人員都得在出航之前完成消防、損管和求生演習,尤其“向陽紅五號”船外來上船人員比較多,演習要更加細緻到位,連劉、楊二位司令員也不能例外。這就是全部海上編隊在舟山錨地集結的目的。同時,劉副司令員心裡覺得還有一個備航工作不踏實,就是隨行的拖輪太少。因為,按照“718工程”需要建造的這一批艦船,所有機器都是國產化的。由於海洋調查和海洋測量及軍艦都是特種船舶,設計效能要求,,船的,的艦船連一個月的訓練磨合時間都沒有,萬一在太肀洋出現了不能維修的問題,又必須保障任務的完成,就須有效能強大的拖輪作保障。他臨出發前向中央專委請求調一艘效能強大的拖輪一起出航。交通部接到中央專委的安排後,立即指示上海遠洋公司落實。沒想到,國內唯一一艘效能強大的拖輪“德躍”號在國外剛完成一個拖帶石油肀臺任務,正在回國的途中。當“德躍”號船員們得知要參加導彈發射任務,便開足馬力,4月9日趕到上海,接著馬不停蹄地加足油水,4月0日晚上11點多,趕到舟山錨地與大編隊“人列”。

5月1日早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6點半的新聞聯播裡,播音員首先播出了“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提示。按照慣例,這一天北京會舉行首都各界群眾和全國勞動模範盛大的遊園活動。但這一年的遊園活動中央領導沒有出席,卻公佈了一件比遊園大得多的事:深圳被批准確定為首個經濟特區。這個小漁村後來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因為與鄧小肀的改革開放理論聯絡在一起,在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同時,也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成果傳遍了世界。無獨有偶,也在這一天裡,“580”海上編隊18艘船艦將從舟山出航衝出第一島鏈東出太平洋。

出航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8時整,“向陽紅五號”船的集合鈴聲響起,全體人員除值班者外,全部集合到第5艙天遮甲板列隊。身著上白下藍海軍夏季軍裝的劉道生、

楊國宇來到佇列前。“立正!”“向陽紅五號”船船長倪樹森跨前一步報告“向陽紅五號船完成全部備航任務,全體集合完畢,請指示!”

這時,整個舟山錨地停泊的15艘艦船“5801”分編隊和“向陽紅十號”、“遠望1”號、“1710”號已於8日按劉副司令員的命令,提前出航的全體出海人員都列隊在甲板上接收各自艦船上指揮員的檢閱,靜聽著海上指揮員的起航命令。

8時0分。劉道生掃視了“向陽紅五號”船列隊的00多名幹部戰士和工程技術人員,“現在我們準備出航。從現在開始,執行戰場紀律,同志們各就各位,工作上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堅決地、萬無一失地完成任務!”接著他來到“向陽紅五號”船的駕駛臺,命令參謀長張序三:“重複我對旗艦全體的命令,通知編隊各艦船,按計劃起航!”。頓時舟山錨地響起一片汽笛聲。“向陽紅五號”船落下錨球,啟動機器,沉穩有力地向前駛去。半個小時後,整個編隊擺成“5801”、“580”、“580”三路隊形(其中“5801”已於昨晚提前出航:旗艦“向陽紅五號”船處於中路的“580”編隊,一共8艘艦船。前面是“1”號、“11”號、“16”號驅逐艦,“又615”補給艦,後面是“!80”拖輪,“0”救撈艦和“遠望”號測量船。左路“5801”編隊是“向陽紅十號”船和“丁710”拖輪。右路“580”編隊是“107”號、“108”號、“106”號驅逐艦,“又950”補給艦,“遠望1”號測量船、“506”救撈船,“了154”拖輪和從交通部臨時徵用過來的“德躍”號拖輪。參謀長張序三通知各艦船最後一次統計出海的兵力部署。一小時後,各艦船報告彙總,經統計:整個編隊18艘艦船,總噸位174萬噸,超黃蜂直升機4架。其中海洋調查船艘,測量船艘,導彈驅逐艦6艘,補給艦艘,打撈艦艘,輔助艦船4艘。總出航人數560人,其中幹部1656人,戰士004人,職工55人,志願兵0人,科技人員544人,其他81人。

“向陽紅五號”船出航人數5名,其中海軍編隊指揮部機構1人,本船04人。

那天,海空晴朗,海況四級,編隊衝開東海淺藍色的海水,一路向東航行。司令員們和大多數高階指揮人員,都是經過了革命戰爭年代的軍人,這種氣勢不由得他們不想起往事,想起鴉片戰爭,想起日定的鐵蹄和中國人有海無防的苦難,也想起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面對著東方面對升起的太陽面對著即將要進人的太肀洋許多將士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這時,“向陽紅五號”船的廣播裡放出了一首人們熟悉的歌:“迎著朝陽,放聲歌唱,我駕駛著巨輪出海去遠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嘹亮豪邁的歌聲和指戰員們放飛的心情在東海上捲起排排波浪,向深遠的大洋蕩去……

二、將軍:我們衝出島鏈了

大編隊乘風破浪向東航行,穿過中國東海,經過一個晝夜的航行,迅速向“第一島鏈”接近。“向陽紅五號”船指揮臺上的海圖航線顯示:大編隊將於早晨5時到8時穿過宮古海峽進人太肀洋。

對於“向陽紅五號”船來說,衝出島鏈已成了家常便飯,但對於領軍大編隊的劉道生、楊國宇兩位海軍司令員來說,那是第一次,這表示中國的某種力量已經可以越出島鏈的限制了。

那天清晨,“向陽紅五號”船的指揮台和海圖室裡十分熱鬧,幾乎所有海軍指揮部的海軍軍官和一些士兵,都不斷上到駕駛臺,就想看看過島鏈是什麼樣子,是什麼感受。

新華社海軍分社的記者陸其明也是一名老海軍,曾經參加過人民解放軍解放一江山島嶼的戰鬥。新華社海軍分社成立後,他一直在人民海軍的報道第一線,參加了各種重大的事件。其實他已不是第一次過島鏈了,他第一次是1976年1月隨“5”潛艇出島鏈。但他這次還是很激動,感覺跟著海軍大隊,特別有劉、楊二位海軍副司令員在一起意義非同尋常。這天他早早地就起了床,忙著刮鬍子,忙著準備相機、筆記本,忙著察看指揮臺上的海圖。5點4分,一輪紅日從東方的海平線上升起,照亮了整個海峽、整個編隊。海峽除了中國大編隊,沒有別的船通行,肉眼也見不到“島鏈”在哪。連一個小島都見不到。人們在海上的視距是與眼高相關的。“向陽紅五號”船指揮臺上的眼高是15米,在能見度極佳的清潔海面,肉眼視距是18海里左右,可見在“向陽紅五號”船的指揮臺上如果看不到島鏈,編隊距離日本沖繩以南的宮古島和臺灣以北的久來島就肯定超過18海里了。

快到8點鐘的時候,劉、楊二位司令員也來到了指揮臺上。他們實際上早就起床了,值班參謀向他們報告了船位和過宮古海峽的時間。今天,他們作為一支由18艘艦船組成的編隊的指揮員,第一次浩浩蕩蕩衝出宮古海峽,衝出第一島鏈,這是多麼值得高興、值得驕傲的事啊!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以來,甚至自從明朝鄭和下西洋以來,我國的海上就過,一,海關。本來,他曾打算,當中國編隊出島鏈時,舉行一個儀式,以示紀念。但大編隊出島鏈時,我國還沒有向世界宣佈這次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的行動,大張旗鼓地在海峽舉行活動會影響大局。他沉默了,劉副司令員拿起望遠鏡,掃過編隊,久久地佇立在指揮台一側。初升的太陽照上他的臉,他的臉方方的紅紅的,顯得十分興奮。值班參謀知道劉副司令員的心情,問:“司令,要告之各艦什麼嗎?”劉副司令員回答:“不用,心裡記住就行了。”

8點0分的時候,值班參謀報告劉副司令員:“報告指揮員,編隊透過宮古島與久來島之間連線的水道,進人太平洋了!”。劉副司令員轉身說:“好,我們出第一島鏈啦!”接著命令道:“按計劃航行,注意瞭望!。”值班參謀的報告和劉副司令員的命令迅速傳到了各個艙室,全船人員都興奮起來。

時任“向陽紅五號”船航海長的劉漢錄,在航海日記上鄭重地記上了特混編隊“旗艦”出島鏈的時間和經緯度。他心裡知道,這應該是中國海軍的一個里程碑,一個飄揚的故事。

三、中國首次在公海亮出戰略武器試驗的“底牌”

以“向陽紅五號”船為“旗艦”的特混編隊以每小時15海里的速度向太平洋預定海域進發。5月6日,一個颱風在編隊的航線一側生成並向北偏東移動。劉道生副司令員經向船長倪樹森諮詢颱風的路徑後,決定編隊向南轉向規避颱風。這樣就避免了編隊攜帶的許多試驗儀器設備因受大風浪襲擊而發生意外,喪失效能,也減少了艦員在艦船大幅搖擺當中帶來的暈船,特別是艦寬只有十來米的驅逐艦,大風浪中航行十分的辛苦。

5月8日,“海指”海上指揮部)

參謀長張序三報告劉總指揮:第一艘導彈軌道測量船“遠望1”號到達洲際導彈赤道人軌點測量海域。這個海域,就是“向陽紅五號”船首次遠洋也是多次遠洋定點考察過的海域。那裡重力資料、通訊試驗資料及水文資料等,早已輸人到了“遠望1”號測控系統的計算機裡。

大編隊也即將進人預定落區海域。

按照國際海事規則和美、蘇洲際導彈發射的做法,要在一個國際水域進行一項試驗,封閉一塊水域,必須釋出通告,以警告過往船只和航空器不要進人該海域,以免出現因試驗帶來的不測。

北京,中國海軍司令部、中央專委,根據編隊進人落區的時間,提向發。

5月9日,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80年5月1日至6月10日,由中國本土向太平洋南締7度零分,東經171度分為中心,半徑70海里(約10千米)的圓形海域內的公海上,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中國艦船和飛機,將在該海域進行作業,為了過往船只和飛機的安全,中國政府要求有關國家政府通知本國的船隻和飛機,在試驗期內不要進人上述海域和海域上空。”

中國劃定試驗禁區範圍是一個高度敏感問題。禁區範圍越小說明該導彈命中精度越高,對該導彈的技術效能很有把握,也說明它的“精確打擊”威懾力大。蘇聯於1960年1月首次公開在太平洋進行遠端火箭試驗時,公佈的試驗禁區是500千米!00千米的矩形水域。我國“向陽紅五號”船海洋科技人員經過充分調查論證從理論上推導出準確的導彈試驗區數學模型,確定以東經171度分,南緯7度為中心,半徑為70海里的圓形試驗區。這個試驗範圍遠小於蘇聯,也小於美國當年洲際導彈的試驗範圍,實現了錢學森在美國和蘇聯人面前“要為中國爭這氣”的願望。

新華社這份公告除了有專用通道的電訊稿向世界播發,還透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用多種語言向世界釋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首次在公海上向全世界亮出戰略武器試驗的“底牌”。

大編隊在太平洋日界線附近,與中國北京隔著45個經度,有個小時的地區時差,加之“向陽紅五號”船上的電晶體收音機只能在北京時0點0分地方時點0分)透過短波接收到國內廣播電臺的新聞聯播!這給遠在赤道附近的海上特混編隊獲取新聞帶來不便和延遲。當“向陽紅五號”船聽到新華社授權公告時,比國內晚了將近8個小時,已是第二天的早上了。當廣播裡傳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的聲音,所有在艙裡、在甲板上的人們全部屏住呼吸,靜聽著新華社電訊稿的全文播出。船上每個人都是這個重大行動中的一員,各自都有堅守的崗位,都肩負著國家和人民的光榮使命。這一時刻彷彿人人都在告誡自己:祖國和人民都在看著自己,全世界都在看著自己,另拙錯,好好幹!

四、多國部隊“圍”上來了劉道生、楊國宇、張序三等高階指揮人員對新華社這一公告的理解是有些不同的。在他們看來,新華社公告播發後,就說明這一次海上編隊的行動再也不是什麼秘密的行動了,整個特混編隊和落區位置都暴露在全世界的視野裡。中國特混編隊深人南大洋要做的是一種尖端武器的試驗,一種改變中國地位和世界力量格局的戰略武器的試驗,當時蘇聯和美國的東西方冷戰還在進行,美國的第七艦隊、第三艦隊和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就在這一帶劍拔弩張,幾乎所有的海域都會有他們的海軍力量。他們不可能不“關心”。加之海上可變因素往往大於不變因素,海上編隊指揮部將面對什麼?如果美、蘇都來干預,編隊僅有的六艘驅逐艦夠不夠?會有兵戎相見嗎?怎樣處理突發ing事件?控制到什麼程度?總之,編隊指揮部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了。果然,在中國編隊到達預定海域時,“向陽紅”編隊的“老朋友”美國的反潛偵察機首先闖海區,接著蘇聯的電子偵察船來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軍艦、考察船開過來了……

在北京,國務院及國防部、外交部不斷收到有關國家的電報。有的表示祝賀,預祝成功。有的國家發表聲明抗議,指責中國炫耀武力。有一個國家已指示海軍部派出了幾十名專家組成的偵察觀摩隊伍正前往預定海區。

“人世難逢開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這是毛澤東對人類歷史的總結,是力透紙背的國防宣言,也是當年正處於冷戰狀態的蘇、美超級大國在太平洋競爭博弈的現實描寫。不管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語言多麼的華麗、

機不著人未來的美好願景是如何和諧,到了關鍵的時候,涉及到國家根本利益的時候,關係到能否真正維護和平抑制戰爭的時候,都要用硬碰硬的軍事實力過招。毛澤東主席正因為看到這一點,才一定要搞原子彈、洲際導彈,一定要搞核潛艇的。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當年不抓住這個機遇搞原子彈、導彈,我們今天有什麼資格要求人家限制核武器,參與核大國的限核談判?(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一睡萬年當不上帝皇俠的我在美漫當司機我在1988望父成龍凶宅清潔工魂斷太平洋潛龍神醫無限獨步天下儒雅隨和張屠夫這個魔頭儒雅隨和洪荒:貧道不想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