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四十七章 迫服於吉
上章 目錄 下章

三國志之大白天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迫服於吉

“我於北海召募醫者,品評醫術,開設醫館,活人無數。立下功德無數,尚且不敢自言代天宣化,你有何能?也敢說代天宣化?我若在江東,但聞你名,早就將你誅殺了,還會等到此時。”

於吉驚得大汗淋漓,雖然其來到北海不過十數日,但早聞何白在北海的威望。其他地方官員是以淫威、兵馬統治,而何白卻以善政德行。何白於北海可說是一言九鼎,萬眾謹從,決不務虛。若真想殺自已就如屠戮雞犬一般輕易。

於是連連解釋道:“老道在江東為了傳道,明以符水,暗中也用草藥。所醫之人大多愈之,不然百姓也不會深信。”

這點何白也知,對醫術一竅不通的神棍只能打一槍換一地,絕對不敢在一地長久的待著。於吉與張角一般,都有極高明的醫術,只是利用了迷信的方法,吹虛已能,好教世人通道罷了。

只是張角的野心太大,組成了太平道。於吉的野心小,所以江東至今還沒有宗教勢力的產生。倒是浮屠佛教卻有不少的寺廟。

因此,這於吉才是何白可用之人。

在張昭等人的見證之下,於吉與何白就《太平清領道》,進行了一場大辨駁。主要是對世間的萬物進行辨論,何白要證明世間無鬼神,修道只是修心,只能滿足自已的心靈,不能成仙成神。

《太平清領道》又名《太平經》。內容博大,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事。《太平經》重新構築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

以陰陽五行學說勾勒了一個理想社會圖景,提出了一套“無為而無不為”統治術;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養性術;提出了財產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惡報應觀念,指出只有人們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道成仙;

其實《太平清領道》一書與後世初級的社會主義理論十分相似,只是多了不少神秘的文化。可見中國古人的智慧絕對不遜馬、恩。只是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大一統的國家,又有儒家當道,形成不了以民為主的社會主義。

而後世歐洲,一直是如戰國般紛亂,思潮大起,教庭不能壓制的話,無人能夠強行壓制,這才有了馬、列的成功。

所以相較起來,何白雖然未讀《太平清領道》,但是對其中的理念觀點理悟更甚於吉。而於吉只能辨說些玄妙之語,卻無例項為證。更不能細緻的解說清楚,讓人一目瞭然。然而何白卻能利用後世的社會主義觀點,道教、民間神話故事,與各種雜學知識一一述清。所以透過半日的辨駁,於吉完敗。

按照約定,於吉輸了,何白將以煽惑人心之罪將他誅殺,因此,於吉此時滿面灰白,有氣無力的癱坐在精舍中一動不動,渾然沒有起初的仙風道骨與從容不迫了。

張昭不忍,拜道:“主公向以仁道治國,光武帝時,下詔令:男子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婦女從坐,自非不道,詔所名捕,皆不得系。於道長此時已年過百歲,雖有煽惑人心之罪,但本意不壞,且並無大過。肯請主公從寬處置。”

何白饒有興趣的看著於吉,問道:“常人年過四十不為夭,年過五十而知天命。你已有百歲年紀,尚懼死乎?”

於吉顫危危的拜道:“常言螻蟻尚且惜身,何況小人哉。若使君能赦小人之罪,小人願日日向上天為使君祈福,以求使君福壽綿長,子孫滿堂。”

何白也不忍心逼迫一個通道老人,於是說道:“好吧,死罪可免。但是我卻不放心你返回江東之後,自持天南地北,路途遙遠,我卻無力處置你,你又重起煽惑人心之事。因此特將你流放在北海,不得返回江東生事。”

於吉這才長長的松了口氣,拜道:“多謝使君不罪之恩,小人在北海必不敢再度煽惑人心通道了。”

何白反駁道:“不,凡是勸人向善之道書都是好道,那《太平清領道》上書之義,也有不少可取之處,我也不會完全廢止。”

於吉一怔,試探的問道:“使君之意,是允許小人在北海繼續傳道?”

何白點頭隨意的說道:“不錯,這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領道》可以在去莠存良後,繼續於青州四處傳道,導人向善。不過我觀你年歲已大,且痴迷《太平清領道》,勢必難以分辨何莠何良。這樣吧,我就免為其難,收下你這弟子,幫你改良《太平清領道》。並修建太平道觀,助你廣收門徒,傳揚這太平道義如何?”

於吉年過百歲,早已精如鬼怪,之前被何白的才學與威勢所降服,一心待死。如今沒有死罪,一聽何白的言語,頓知何白這是有意收攏自已為他所用。雖然心中忐忑,但也知這是自已的一個莫大的機會。

於吉自得授《太平清領道》後,雖然不慕虛名,但略施手段,就在江東一帶如活神仙一般。時有鉅鹿人張角以《南華經》詐做《太平要術》,並借用自已的太平道人名聲開創了太平道。時人不辨,還以為太平道與自已有關,揚州一帶的信徒都被拉攏了許多去。自已雖然惱怒,但勢單力薄,卻也奈何他不得。

不想張角野心勃勃,在發展壯大太平道之後,竟然有意改天換地。雖然最終軍敗身死,卻也累得自已被誤認為是張角同黨。幸好自已常在江東,不會輕出,又有信徒幫助,這才無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料去年時,烏程侯孫堅返鄉養傷,怪自已在江東名望太甚,欲誅自已。幸好孫堅不是吳郡太守,在信徒的保護下,自已這才逃離了江東,返回故鄉琅琊。然而琅琊黃巾賊不少,卻無自已的立足之地,只得向青州而來。不料方來數日,就被何白所迫。

只是幸好,這青州的何使君似乎對《太平清領道》十分瞭解,所行之政與《太平清領道》所描繪的相差彷彿,於此地傳道的話也許會更能令人接受。

只是要不要讓何白如張角那般借用已名……呵呵,於吉不由自嘲了起來。當年令宮崇向順帝獻書,不就是希望能得到朝庭的支援麼。如今有一州之長支援自已,自已卻遲疑什麼。

於吉於是大禮拜道:“常人雲學無先後,達者為先。使君之才與聖賢彷彿,小人深感歎服。小人願拜使君為師,師尊在上,請受徒兒於吉一拜。”

何白大喜,上前扶起於吉,笑道:“徒兒年紀老大,拜師後可以無需大禮參見,只需持杖作揖即可。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張角之徒成章,早已洗心革臉,投在我的麾下。他十分擅長傳教之事,日後他就是你的助手了。太平道觀尚未建成,你可先在北海四處走走,看看我的治政如何,可有合書中之意的。待我有空時,再幫你修改《太平清領道》。”

“多謝師尊,見過成道友。”於吉與成章相互而拜。

何白已任命成章為錦衣衛指揮使,召攏奇人異士輕俠兒入衛。不過這錦衣衛不能如明朝的錦衣衛那般明目張膽,只能隱藏在日後的太平道教徒之中,透過傳道,為自已監察領內的一切事物。

錦衣衛只有監察權,並無行動權。如有行動,可以通報暗影衛行事。此兩者一主內,一主外。一主監察,一主行動。相對的危害不會太大。

而太平道也可為自已傳播信念,更進一步聚攏民心,不使百姓被敵對勢力所使用。日後敵方再想煸動青州百姓作亂,有太平道在,機會也會降到最低點。等太平道壯大之後,更可潛入敵對勢力扇風點火,讓敵對勢力轄下的百姓為我所用。

等青州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妥當後,何白這才向繹幕而去。

……

繹幕的青幽聯軍一直被袁軍壓著打,幸好有堅城為憑,青幽聯軍這才勉強支援住了。

何白剛一入營,公孫越就來稟道:“天明,已經察明,袁紹使者荀湛的確去了薊城劉大司馬處。聽劉大司馬的屬吏,我遼西公孫氏的同族公孫紀言說,劉大司馬深惡大兄迫害冀州吏民,使冀州吏民逃入幽州的不下三十萬眾。劉大司馬大力救濟後,意欲興兵攻打大兄,幸被魏攸勸阻了。”

“不過遼西烏丸復叛,此時正興兵五萬騎攻打遼西與右北平,意欲攻我後路。不知此事是否與袁紹有關,我軍留守兵馬已然堅持不下,堂兄已早一步返回遼西主持。我軍主力可能也要退回幽州,還請天明見諒。我已遣人去往魏郡,大兄不日就回。等大兄回後,可能就是退軍之時。”

何白眉頭微皺,歷史中袁紹與公孫瓚之爭的確是在近時暫熄的。但是烏桓復叛,這就令人不解了。

今世的大漢可沒有再度迫害烏桓人了啊?更因自已之故,冊封了丘力居為烏桓人的單于,令他有了一統烏桓的大義。因此漢室只有大恩,沒有大怨,這又是為何?

難道是丘力居已經一統烏桓了?在族內安定之下,為凝聚族心,這才發起侵略漢地之戰?若果真如此,那就別怪自已對他不客氣了。想做五胡亂華的急先鋒,以他烏桓人的實力還太弱了些。

何白急忙派人去往中山詢問樂彭與李平,看看時常與烏桓人有商事來往的他們,可知烏桓人的內部情況。

不兩日,公孫瓚怒氣衝衝的回到繹幕城,說道:“我於魏郡破城五座,滅敵近萬,毀糧不下數十萬石,眼見黑山張燕就要同意出兵助我攻打袁紹,卻在此時傳來劉虞跟烏桓人的壞消息,著實可惡。天明,此番我回去討伐劉虞與烏桓,你不會怪我吧。”

何白拜道:“兄長這是哪裡話,劉大司馬還好,可以控制自已,烏桓人就實在是不知好歹了。兄長欲伐烏桓,我可再令中山支糧三十萬石給兄長,務必斬斷烏桓人敢伸入漢地的狗頭。”

公孫瓚大喜,叫道:“與天明說話就是痛快,劉虞不出兵攻我,我可以暫不去動他。但烏桓人,我定要叫他們知曉,侵我漢地到底有何下場。”(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我是萬界大反派我,超級大反派,女帝給我當舔狗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魔幻三國志漢末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