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一個人的明末

第19章:將門家丁
上章 目錄 下章

一個人的明末第19章:將門家丁

眼見著尤世威就要進酒樓了,早已對官軍的暴行義憤填膺的李信大聲喊道:“尤總爺麾下家丁肆意劫掠、如狼似虎、草菅人命,不懼朝廷王法如爐嗎?”

此言一出鴉雀無聲,眾人都看著李信,哪裡來的狂書生居然敢當面指責朝廷大將?剛剛一步踏進酒樓的尤世威回頭一看,居然是一個穿著粗布儒杉,戴著方頭巾的書生,不禁不怒反笑,對左右說道:“帶來我問!”

兩個親兵凶煞的走過來,一邊走一邊發出殘忍的獰笑,好像能夠揍一個書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李信身邊的官差嚇得站到一邊深恐被連累。

“咦!”兩個親兵越走越近,而李信居然不避不躲也無驚惶之色,其中一個親兵自覺被輕視,立即猛撲過來,一手準備去揪李信的衣領,然後將他整個舉起來,狠狠地摔在地上摔個七暈八素的也就老實了,再抽他幾個大耳刮子,看他敢爛嚼舌頭根子。

眼見親兵撲來,李信仍然紋絲不動,直到對方恍若鷹爪的手挨到了衣領,才猛地一個側身就讓開了親兵的一撲,然後兩手搭在親兵的腰間猛地一推,藉著親兵自己的猛撲之勢借力打力,就將這個壯碩的親兵扔出去十幾步遠重重的摔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

不動則已動若脫兔,搞定了第一個親兵,李信立即猛撲向第二個,一腳踢在準備拔刀的右手上,錯身而過之際一個反手手刀砍在親兵的後勃頸上,立即將其砍暈過去。

眨眼間放倒了兩個百戰餘生的親兵,雖然有扮豬吃老虎的嫌疑,但這個書生武藝高強是肯定的,尤世威興趣大增,制止了中軍官自己的侄子候拱震在帶人上去捉拿,沒必要了,因為李信整理整理衣冠,閒庭信步的走了過來。

“河南懷慶舉子李信見過總兵大人!”李信施施然走到尤世威面前,大大方方施禮問候,與別的書生別無二致,恍若剛才放倒兩名親兵的是其他人一樣。

見剛剛放倒自己兩個親兵的居然還是一個舉人,尤世威大為驚訝,要知道這大明朝舉人已經是統治階層的一員了,已經足夠朝廷授官了。年輕的舉子,又武藝高強,還有如此的膽色,今後定非池中物。

“哈哈哈,這位書生真是好膽氣、好功夫!”尤世威頓時起了愛才之心,大笑著邀請道:“老夫從陝州一路疾馳過來,肚中飢餓,李先生若是不嫌棄,咱倆一起喝兩杯如何?也順便聽聽我的家丁是如何肆意劫掠、如狼似虎、草菅人命,若真有此事,老夫今天就給李先生一個面子,重重治罪!”

“恭敬不如從命!總兵大人請!”李信自覺今後投身軍旅,定然要跟這些軍將們打交道,這尤世威乃是當世名將,又是總理大人親自推薦任用的,提前聯絡一番也算是一條路子。

“哈哈哈,李先生請!”感受到李信的尊敬,尤世威十分高興,稍稍謙讓一番之後就當先走進酒樓。

幾人落座,吩咐老闆在加一副碗筷,然後請李信坐下,尤世威和另外一個中年武將分別落座,這武將看起來與尤世威有那麼幾分相似,李信猜想這莫非是其弟新任勳陽總兵尤世祿?

果然尤世威介紹道:“這位是老夫胞弟世祿,此番蒙總理信重皇上隆恩,出任勳陽總兵。”

李信上前見禮,恭維道:“早就聽說榆林尤氏滿門英傑,尤少保世功為國捐軀,兩位總兵大人俱為國之名將屢建戰功,今日一見果然氣勢不凡,此番聯袂南下掃蕩流寇定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尤世威和尤世祿聽了皆非常高興,連連舉杯暢飲。

“其實剛才有所欺瞞,我不是舉人,而是開革舉子,此番是懷慶府團練山字營隊官,正率軍路過此地準備去往襄陽投奔總理大人麾下效力的。”李信先說起了自己之前被開革的經歷,然後說起了此次組織團練的情況。

“哦,李先生果然是文武全才,讓人欽佩,今後同在總理大人麾下效力,若有什麼為難之處只管來找老夫。”李信連忙道謝,並為尤氏兄弟斟酒敬酒。

氣氛漸漸熱烈,尤氏兄弟也不再叫李信為先生,而以長輩稱呼為信。

“對了,信,你們山字營不用去襄陽了,老夫昨日接到總理命令,令老夫和世祿在開封集結,總理已經準備將總理衙門從襄陽搬到開封。”尤世威說道。

李信大吃一驚,忙問何故。

尤世威和尤世祿對視一眼,這已經不是軍情絕密了。“東虜再次入塞了!正在薊鎮長城一線激戰,朝廷已經詔令宣大總督盧象升、三邊總督洪承疇以及劉總理率兵入衛京畿。”

“東虜再次入塞?”李信的心直往下沉,通曉兵事的他如何不知道東虜的厲害,崇禎二年、崇禎十年兩次繞過關寧錦防線入寇京畿,打的明軍沒有脾氣,戰死的、被皇帝治罪的文武大員不知凡幾,此番再次入塞不知又會掀起多少腥風血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尤世威和尤世祿是在九月十日接到起復詔令,隨即接到劉重元的親筆信,除了祝賀之外,劉重元還囑咐二人不用急著赴任,而是先在榆林多招募一些能騎善射的家丁再南下,因此耽誤了一個月時間。

自萬曆以來,大明九邊與蒙古雖然仍時有衝突,但不過是蒙古部落自行劫掠,不復再有當年也先、俺答汗兵臨北京城下之大規模戰爭。這段時間的邊境戰爭,往往都是數百數千蒙古牧民因為缺衣少穿入關搶點兒東西而已,搶了東西殺完人就跑。因此原本為大規模戰爭準備的屯墾衛所規模雖大卻反應太慢,尚來不及動員武裝披甲,蒙古人已經搶完東西殺完人跑了。而且衛所官兵平時需要種田,戰鬥力較差,真跟蒙古人打起來敗多勝少。

因此,應對新形勢下的軍事鬥爭需要,大明推行營兵制,募集精壯兵士組成快速機動力量。為了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又分為總兵率領的正兵營,副總兵率領的奇兵營,參將率領的援兵營和遊擊率領的遊兵營,雖然各營只有數千人,最多的總兵率領的正兵營也不過五千人,但是因為募兵,足食足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能力極強,應付邊境襲擾綽綽有餘了,真有蒙古大規模來襲,九邊的巡撫、總督也能集結幾個鎮的兵力協同防守。

兵力少就要求選用良將,而且是熟悉當地的將領,因此,一方面朝廷選用本地將領,另一方面邊將也許久任,最著名的遼東總兵迄今最後一個封爵的將領李成梁,從四十歲開始兩任遼東總兵三十年。

本地又久任,再加上衛所官位世襲,就會形成將門,一人為將,其兄弟、子侄俱被提拔,在地方上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網。

將領們在邊地有大片的養廉田,同時與外族貿易,能夠有充沛的經濟實力,從而蓄養家丁得其死力。家丁是將領們控制軍隊的核心武力,可以跟著將領轉任,將領死去還可以由其子繼承,所以大明將領們無不蓄養家丁。家丁的多寡勇怯,決定了將門的盛衰。

而尤氏家族,從明初世襲一支世襲榆林衛百戶開始,代代為國戍邊已歷十世,總兵及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以下,共有四十多位尤姓將官的事蹟被載入各種史籍、方誌中。在榆林一帶有著龐大的勢力。

接到劉重元的信,本就欲大招家丁的尤氏兄弟,立即在族內進行動員,從尤氏莊田裡選拔了三百多名能騎善射的勇士,又豎起招家丁的大旗,頓時應者如潮。榆林這地方本就是邊防重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是軍戶或者軍餘,與蒙古鏖戰數百年下來,就連婦女都能舞刀弄槍,這些年天災頻仍,吃不飽飯,不少人跑去跟了流寇,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視為大明從軍為正途,而做尤家的家丁,那更是絕好的機遇,一人選上全家都能吃飽飯了。因此,很快就招到了一千名能騎善射的敢戰之士,其中就有大量的散落蒙古人。

尤氏兄弟於九月20日從榆林出發,經西安原來準備經商洛走武關到南陽,然後到襄陽謁見劉重元,不過到西安後很快接到劉重元的通告,東虜入寇,總理衙門即將遷到開封,要求尤氏兄弟率軍到開封會合,尤世威作為河南總兵先與張任學辦理交接,尤世祿作為勳陽總兵暫先不上任,以家丁隊伍作為劉重元的中軍。劉重元在信裡說道,已經上表兵部,為兩人的家丁營要來了兩千套各式鎧甲、一千三百幅騎弓、兩千把騎兵刀等大量的武器裝備,即將運抵開封,用來裝備兩人的家丁營,希望兩人加緊訓練準備大戰。

感念劉重元的舉薦和誠心,同時惦記著開封的武器裝備,兄弟兩這才加緊趕路。

“總理大人果然知兵,兩位總兵大人麾下都是熊羆之士,能騎擅射,在裝備上精良的裝備,戰場上定能以一敵十,克建奇功!”聽說還沒有赴任,總理大人已經為尤家的家丁營裝備好了大批的精良裝備,李信羨慕異常,但還得大力恭維二尤。“也由此可見,總理大人和皇上對兩位總爺的信賴。”

尤世威和尤世祿本就為劉重元的看重而受寵若驚,聽了李信的話更是不斷地撫髯而笑,顯然得意到了極點。

與李信一見如故,尤世威於是邀請同行,而在其關照下,山字營的行軍也輕鬆了不少。沿途李信不斷的請教尤氏兄弟行軍佈陣的方法,同時仔細的觀察其家丁營的運作和操練,短短幾日裡自覺受益匪淺。

十月十六日,尤氏兄弟家丁營和山字營一同抵達開封。

而此時,劉重元正跋涉在勳陽大山之中。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最後一個鍊金師法神降臨我有一顆黑洞網遊之炮臺法師玄幻:開局我能無限合成護國戰神紀元黎明重生之八神太一精靈之我是小精靈次元太一證道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