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二三八章 十年(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第二三八章 十年(下)

丁寬派出大弟子諸葛亮,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兵不血刃拿下荊南四郡,同時又兵壓荊北三郡,立即就令坐看天下紛亂的荊州牧劉表極為不安。

劉表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根基並不深厚。劉表是兗州山陽人,雖然有宗室的身份,但其實與皇族的關係並不親密,反而是士人一派的名士。

黨錮之際,劉表因名列“八駿”,被迫逃亡隱居,直到黃巾之亂後,黨錮解禁,被大力拉攏黨人的大將軍何進徵辟,才得以步入仕途。

劉表起初擔任何進的大將軍掾,後改任北軍中侯,算是有了些軍中的資歷。

從何進與靈帝爭權,到靈帝死後,何進引發宦官叛亂,董卓進京,這一系列的朝廷動盪之時,劉表雖然身在洛陽,卻一直沒有參與到這些事件的核心,只能算是親身經歷這些政治動盪的小人物,小官僚,一直並不為他人所真正重視。

直到公元190年,孫堅北上參與討董時,逼死了時任的荊州刺史王睿,劉表才被董卓委任為新的荊州刺史。

劉表的荊州刺史是董卓委任的,此時荊州卻已經完全脫離了董卓的掌控,委任劉表為荊州刺史,與其說是重視劉表的才能,不如說是隨便打發了一個人來出任這個官職。

劉表去荊州上任之時,討董聯盟已經成立,董卓已經準備遷都長安,劉表單騎入荊州赴任,與其說是為了掌控一方政權,不如說是為了逃出洛陽這個是非之地。

不過劉表確實是藉此任命,時來運轉,一躍從一個空有名士虛名的宗室,變成了掌握一方的諸侯。

劉表到荊州之時,正是荊州最紛亂的時候,荊州已經徹底分裂開來,在荊州最有影響力的其實是孫堅。其時,孫堅在荊南四郡威望極高,把南陽獻給了袁術,又拉攏了江夏的劉祥,是最有機會徹底掌控荊州的諸侯,優勢遠超劉表。

只是孫堅雖然武力強橫,但作風過於蠻橫霸道,卻不得荊州的士人大族的支援和效忠,袁術又一心要以南陽為根基,爭奪中原,才給了劉表取得荊州的機會。

劉表在荊州能夠穩住局面,固然有其長袖善舞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荊州的士人大族,把劉表這個朝廷任命的荊州刺史推出來,對抗袁術和孫堅的聯盟。

尤其是孫堅攻取洛陽之後,回過頭來進攻荊州的劉表,一度把劉表打的抬不起頭來,只能憑藉地利優勢,勉強防守,差一點就被孫堅徹底平定。

孫堅中箭而死,是非常偶然的事件,卻徹底改變了荊州的戰略格局。孫堅意外戰死之後,劉表才有機會,與袁術形成對峙之局。

在荊州毫無根基的劉表,能夠坐穩荊州刺史的位置,依靠的是本地士人大族的支援。為此他迎娶了蔡家的女子為續絃,大力徵辟蒯家、蔡家等荊州大族子弟在荊州為官,武力上更是依賴江夏黃家的黃祖。

丁寬對荊州動手之時,劉表已經經營了荊州十年,表面看算是對荊州三郡有了較為穩固的掌控。但丁寬在荊州的佈局,卻遠比劉表深遠,暗中掌控的勢力甚至還在劉表之上。

早在丁寬還在揚州低調經營農莊之時,就與荊州大族有極深的來往。丁寬的師兄徐璆雖然出任荊州刺史的時間不長,但卻是在南陽對太平道主動出擊,並在丁寬的幫助之下,第一個平定了黃巾軍的主力。

藉著早期商業經營上的人脈鋪墊,又依賴師兄徐璆時任荊州刺史的權威,丁寬與荊州的大族就形成了深入的聯盟,而為平定南陽的太平道,安置南陽的流民,丁寬更是透過人口交易,真正把這些荊州的大族綁上了自己的戰車。

其後,丁寬調動資源,極力支援南陽在戰後的生產自救,使得南陽迅速恢復重建,更是建立了極佳的口碑和名聲,在荊北的南陽、江夏、南郡三地扎下了深厚的根基。

丁寬領兵進入豫州,麾下的兵馬中有一半是荊州大族支援的義從軍,如今劉表武力方面極為依賴的黃祖,其時就在丁寬的麾下。

雖然平定潁川之後,丁寬就把這些義從軍和黃祖等將領,遣散回了荊州,但這些兵馬並沒有徹底的星散,而是成為了各大族自保的憑籍,等到劉表入主荊州之後,這些參與過征討黃巾的兵馬,更是散入了荊州軍中,成為了荊州軍的骨幹。

丁寬平定黃巾之後,回家守孝三年,師兄徐璆也因得罪董太後一系而被罷官免職,丁寬與荊州表面上,就斷絕了官面的來往,但實際上與荊州大族的聯絡不僅沒有斷絕,反而更加的密切。

丁寬守孝期滿,被朝廷徵召去討伐張純張舉之時,就寫信給荊州、豫州、徐州大族,討要了大量的大族旁系子弟到其麾下歷練。丁寬麾下將軍府體系內的文官,基本骨架就是來自這些大族的旁支。

等到丁寬憑藉軍功,官位一步步升遷,甚至在青州開府視事,成為一方諸侯之時,這些本不受大族重視的旁支,地位卻是急劇提升,成為了各大族極力拉攏的物件,也成為了丁寬與這些大族繼續深入合作的紐帶。

諸多荊州大族之中,憑藉與前豫州牧黃琬的關係,丁寬與江夏黃氏的關係最為密切,黃琬在長安被李傕郭汜下獄害死,丁寬殺入長安,平定李傕郭汜之後,還專門前去祭奠了黃琬。

如今掌握荊州兵權的黃祖,正是出身江夏黃氏,早年更是追隨過丁寬征討黃巾,對丁寬的統兵能力感觸極深,荊州軍中又有那麼多將領,當年也是從義從軍中起步,逐漸在荊州軍中嶄露頭角,可以說都是丁寬麾下的舊部。

丁寬拿下荊南四郡,兵壓荊北三郡,這些黃祖為首的荊州兵馬,根本沒有與丁寬進行抗爭的意願和底氣,只要丁寬真的下令進攻,恐怕就會立即率領麾下兵馬向丁寬投誠。

哪怕是劉表倚重的蔡家和蒯家,與丁寬都同樣有密切的聯絡。蔡家是丁寬在荊州的商業夥伴,這些年透過販賣丁寬家族的各類商品,賺了個盆滿缽滿。蒯家的蒯越,當年作為何進的重要幕僚,與丁寬也多有交往,何進死後,蒯越回了荊州,但與丁寬卻也是一直通訊往來不斷。

劉表單騎入荊州之時,丁寬人雖然遠在遼東,但已經在荊州擁有深厚的潛勢力,如果丁寬從中作梗,劉表連坐穩荊州刺史的機會都沒有,只不過那時丁寬的根基還不夠深厚,並沒有徹底拿下荊州的實力,就暗中支援這些荊州大族,把劉表頂在了臺前。

諸侯爭霸,這些荊州大族所屬意的諸侯,其實就是丁寬和袁紹兩家,劉表與袁紹結盟,荊州大族與丁寬也沒有斷了往來,而是與丁寬、袁紹兩家都保持暗中交好。

丁寬討平遼東,迴歸中原之後,與劉表聯結,驅逐袁術,都是透過這些荊州大族在居中聯絡。等到丁寬組建諸州聯盟快速崛起,尤其是驅逐了曹操佔據兗州之後,這些大族就基本上放棄了袁紹,而全面倒向丁寬。

蔡家、蒯家與丁寬這些年來,一直聯絡不斷,甚至隨著丁寬的不斷勝利,曾派人直接向丁寬提出過,要驅逐劉表把荊州納入諸州聯盟的建議,只是丁寬的重心一直放在內部整頓之上,不願過早向荊州擴張,才保持了荊州的現狀。

如今丁寬全面壓制了北方諸侯,聯盟內部整頓已經基本完成,正式對南方僅存的分裂勢力開始動手,這些荊州大族也已經做好了化身帶路黨,迎接丁寬入主荊州的準備。

丁寬兵馬自南而北,由交州率先發動,先拿下了半遊離的荊南四郡,原本是準備略微整頓,就順勢繼續武力攻入荊北三郡的,有多年的佈置,有那麼多人在準備做帶路黨,拿下荊州,已經是瓜熟蒂落的事情,不過洛陽的一個變故,卻改變了丁寬的想法。

正在丁寬緊鑼密鼓佈置荊州攻略之時,丁寬親密的合作者,大漢太傅馬日磾突然重病不起,看起來已經時日無多了。太傅馬日磾一直是丁寬擺在前臺的一塊招牌,是丁寬與大漢諸多遺老遺少之間的緩衝,突然病倒,自然就打亂了丁寬的佈置和節奏。

丁寬一直想光明正大的接過漢室的統治權,如今佈局還沒有完全成熟,還需要有人繼續接替太傅馬日磾的這個招牌作用,韓融、陳紀等人雖然也是不錯的人選,但他們都出自潁川,與丁寬關係過於密切,反而不利於收攏漢室的遺老遺少。

思來想去,丁寬把主意打到了劉表身上,劉表身上有著漢室宗親和黨人的標籤,遠比韓融、陳紀二人更能代表漢室的餘威,也更容易去安撫那些對漢室仍心存懷念的名士、腐儒。

丁寬暫停了武力攻取荊州三郡的計劃,以重病在床的太傅馬日磾的名義,向劉表發出了正式的邀請,請劉表進洛陽,接替馬日磾太傅之位。

為此,丁寬明面上不斷派出使團,前往荊州當面遊說劉表,給了劉表足夠的表面尊重,暗地裡丁寬又指使荊州大族扯掉面具,擺明了劉表麾下的文武要投靠丁寬的車馬,給劉表施加壓力。

劉表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即沒有漢室的繼承權,也並非大漢的真正忠臣,早已成為脫離了漢室的一方諸侯,當麾下文武都表露出要投靠丁寬的意圖之後,劉表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雖然劉表掌控了荊州十年,也提拔了一小批真正的嫡系,但對荊州的掌控並不深入,如今外有丁寬大兵壓境,內有荊州大族離心離德,再想做一方諸侯已經沒有機會了,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屈服或被滅兩條路。

公元202年,大漢太傅馬日磾病死之後,在丁寬的威脅與拉攏並舉之下,劉表終於徹底屈服,在得到了丁寬的保證之後,劉表舉家入洛陽,接替了馬日磾的太傅之位,成為了丁寬的第二塊招牌,而荊州也和平併入了丁寬的諸州聯盟體系。

拿下荊州之後,南方的遊離勢力只剩下了益州的劉章,劉章雖然也是漢室宗親,卻早在他父親劉焉掌權之時,就隔絕了與中原的道路,妄圖憑藉地利之勢割地為王。

丁寬對益州沒有太多的前期佈置,要收回益州,除了武力征討,也沒有太多好的辦法。拿下荊州之後,丁寬也不再留手,毫不客氣的揮師殺入益州。

公元203年,丁寬先是招降了漢中的張魯,然後就調集精兵強將,集結了十四萬大軍,分兵三路,大張旗鼓,武力討伐益州。

中路軍八萬人由荊州出發,以黃忠為統帥,以郭嘉為軍師,甘寧為先鋒水陸並進朔江而上,兵鋒直指巴郡。雖然是逆流而上,但有船運之利,更便於輜重運輸,可以投入更多兵馬,中路軍是攻取益州的真正主力。

北路軍由漢中出發,以張遼為統帥,賈詡為軍師,馬超為先鋒,合兵三萬,仰攻蜀道,進軍廣漢郡,以分益州軍勢。

南路軍由交州鬱林出兵,以黃蓋為統帥,丁寬長子丁斐、弟子諸葛亮、徐庶等人亦隨軍,大兵三萬,攻入牂柯郡。南路軍主要的目標不是進攻益州腹地,而是佔領鍵為郡、益州郡、永昌郡幾個偏遠之地,平定益州蠻族,將這幾個偏遠之地,真正納入中原的掌控。

益州兵力並不厚重,也沒有太強的武力,但益州的地勢實在是易守難攻,中路軍雖然可以沿江而上,但沿途落差極大,到處都是山險;北路軍仰攻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南路軍不僅要翻越重重大山,所過之地更是蠻人聚集的不毛之地,毒瘴重生。

因此丁寬雖然發動十幾萬大軍,也沒有能夠一戰而下的把握,只能將成功的希望寄託在前沿將領的身上,對這三路兵馬都只是給予了大的策略指導之後,就主要負責後勤支援,也沒有對三路兵馬的進展速度,給予任何硬性的要求。

進攻益州,丁寬雖然調動的人馬不少,但為了防止北方幾個諸侯有變,卻沒有從黃河防線抽調兵馬。中路軍八萬人,主要調集的是荊揚的兵馬,只是把先前兵壓南陽的豫州兩萬兵馬,調入了中路軍。

北路軍三萬兵馬,其中只有一萬人是駐守長安的兵馬,剩下的兵馬,一萬人是張魯的漢中兵馬,還有一萬是馬超利用羌人血統,召集的一萬羌兵。

南路軍的三萬人馬,兩萬是黃蓋在鬱林所編練,還有一萬是整合的荊南兵馬和徵兆的五溪蠻族,都是選擇的擅長山地征戰之輩。

益州劉章雖然割地自立,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劉焉、劉章父子也並非益州人士,對益州的掌控也並不牢固。公元200年,劉章麾下官員趙韙,聯結當地士人發起大規模的反叛,雖然被劉章依靠“東洲兵”平定,但這場叛亂規模極大,也加劇了劉章麾下“東洲外來派”與益州本地勢力之間的衝突。

如今劉章剛剛把之前叛亂的後續影響壓下,就迎來了丁寬的大兵進犯,劉章本就是優柔結束通話,性格懦弱之輩,丁寬來攻,只能在幾個親信官員的謀劃之下,分兵被動防守。

攻取益州,是丁寬起兵以來,最漫長的一場戰爭,總共歷時兩年多,益州的地形實在是太過易守難攻,從203年三路大軍出發開始,到了204年年底,耗時一年多,三路大軍雖然各有進展,但都沒有真正攻入益州的核心之地。

北路軍被益州名將張任阻於蜀道之上,一直未能突破,只是牽制了益州的部分兵力,南路軍還陷在重重大山中與當地的蠻族作戰周旋,只有中路軍的進攻雖然艱難,卻一直在緩慢的推進。

直到公元205年三月,中路軍的先鋒甘寧才透過內外勾結,成功攻入巴郡,在益州建立真正的橋頭堡。

甘寧甘興霸,祖籍是荊州南陽,他卻是在巴州出生長大,是巴郡的土著。甘寧年少輕俠之時,糾集一群遊俠兒,縱橫大江之上,號稱“錦帆賊”,其後甘寧反叛劉章事敗,逃入了荊州,卻一直未受劉表重用,丁寬拿下荊州之後,就派黃忠這個南陽人厚禮把他徵辟入軍中,並委以中路軍先鋒的重任。

甘寧常年縱橫大江之上,作戰悍勇,精通水戰,對巴郡的地理人情也是瞭如指掌,正是有了甘寧之助,丁寬的中路軍,才能克服了地利的劣勢,不斷的取得進展。攻取巴郡,更是依靠了甘寧對巴郡當地勢力的熟悉,成功拉攏了本地勢力反叛,進行理應外合的結果。

巴郡一下,益州可謂門戶大開,再難抵擋丁寬的兵鋒,而益州的各方勢力,看到劉章大勢已去,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紛紛開始向丁寬投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個月時間,益州的各個郡縣紛紛望風而降,當丁寬大軍攻抵蜀郡的郡治成都之時,劉章終於在麾下官員吳懿、張松等人的勸解之下,開城投降。

劉章投降,整個益州幾乎傳檄而定。只有在蜀道之上,一直抵擋北路軍的名將張任,性格剛烈,收到劉章的投降命令之後,不肯投降受辱,自刎而死,自此攻略益州劉章的戰爭才算徹底落下帷幕。

至於還在大山之中作戰的南路軍,此時已經不算進攻益州了,而是代表漢人的勢力,在討伐西南的邊遠蠻族,隨著丁寬的兵馬分出一隻偏師,南下鍵為郡,與南路軍兩路呼應,公元206年,益州的西南蠻族也被徹底平定下來。

益州平定,整個南方,已經全部落入了丁寬的掌控,在西南平定南蠻之戰落幕不久,在益州整頓好的兵馬,則順著被打通的蜀道,向北而去,殺入涼州。

涼州歷經百年羌亂,一直是漢室朝廷的的心腹大患,自從公元185年,北宮伯玉反叛,二十多年來,涼州始終戰亂不斷。

這些年,涼州地廣人稀,漢羌雜處,大大小小的軍閥有數十家,互相征戰不休,一直沒有決出真正的統領,涼州諸侯韓遂也只能算是諸多涼州軍閥中,實力最雄厚的一家,卻也沒有真正成為涼州之主。

丁寬佔據長安之後,一直派荀攸統大兵坐鎮於此,在用武力壓制涼州諸路軍閥的同時,也一直在用商貿往來不斷滲透拉攏涼州大大小小的武裝勢力,雙方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益州平定之後,丁寬已經完全掌控了南方,對涼州也不用再繼續拖延,益州的兵馬快速開入涼州,佔領了武都、隴西、漢陽三郡之後,兵鋒就直指韓遂掌控的金城、武威二郡。

說起來,涼州是丁寬真正的起兵之地,丁寬麾下的起家兵馬,除了家鄉的丹陽兵,就是涼州的騎兵,丁寬麾下第一大將馬騰更是出身於涼州。

雖然黃巾之亂後,丁寬沒有再進入過涼州,但涼州卻一直有丁寬的傳說,此時丁寬已經統一了中國的南部,益州的近十萬兵馬殺入涼州,已經不是這些涼州軍閥能夠抗衡的了。

天下大勢已經十分分明,有九曲黃河之號的韓遂,雖然稱霸涼州二十年,但也知道已經無法抵抗丁寬,幾次使者往來,獲得丁寬的保證之後,韓遂交出兵權,舉族經長安,遷入了洛陽。

韓遂不戰而降,涼州各路軍閥再無抵抗之力,紛紛或降或逃,公元207年,張遼和馬超率領兩萬騎兵,進入涼州最偏遠的敦煌郡,收復了涼州全境。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這個惡毒女配我當定了[快穿]快穿:惡毒女配倒計時穿越眾裡的敗類鬥破大陸洪荒打工人,只想早日退休養老穿越之食魂戰將玄幻:被迫入贅,我成為全系魔法師白衣為甲人生的底線遙望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