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二四零章 滅二袁
上章 目錄 下章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第二四零章 滅二袁

在丁寬前世的歷史上,袁紹和袁術兄弟都不算長命。袁術雖然比袁紹還小一些,卻是早在公元199年,被曹操擊敗,就嘔血而死。次年袁紹兵敗官渡,苟延殘喘兩年之後,於公元202年病死。

這一世,受丁寬的蝴蝶效應影響,袁紹袁術兄弟都沒有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成就,也沒有經歷在高峰之際的驟然跌落,反而活的更久了一些。

呂布沒有接受漢室朝廷國公的封賞,轉身投入了丁寬的麾下,對於勉強支撐的二袁來說,卻是又一次巨大的聲望打擊。

隨著呂布的投誠,勉強與丁寬相抗的諸侯,就只剩下了袁紹、袁術兩兄弟。天下形勢已經分明,丁寬一家獨大,即將完成最後的統一之際,大漢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雖然被冊封了兩位諸侯國公,但帶來的卻不是巨大的榮耀,而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丁寬一向把袁紹和袁術當成了漢末最大的兩根攪屎棍,卻刻意把這兩根攪屎棍留在了最後,成為了最後的兩個諸侯。

袁術一向心高氣傲,自詡為袁氏的嫡傳,與同父異母的哥哥袁紹一直在別苗頭,沒想到被一個出身揚州邊鄙之地、小吏之家的丁寬丁子厚,蓋過了風頭。這讓袁術心中如何能夠忍耐。

早在當年洛陽之亂時,袁術就對漢室朝廷失去了敬畏之心,何進被宦官謀害,第一個指揮兵馬攻打皇城的,就是他袁術袁公路,自打他下令兵馬火燒南宮之時,他心中其實就已經野心勃勃,不願再做一個恭順的漢臣。

諸侯反董之時,袁術一直在與袁紹爭奪聯盟盟主的位置,那時他雖然已經野心勃勃,但還沒有膨脹出,要篡奪大漢天下的野心。

但孫堅攻克洛陽之後,得了傳國玉璽,孫堅意外隕落之後,這塊傳國玉璽就落入了袁術的手中。傳國玉璽是什麼?那可是國運的象徵。

袁術身邊沒有太過像樣的謀士,但阿諛之輩卻絕不缺乏,雖然袁術對於獲得傳國玉璽沒有大肆宣揚,但此事在近臣之間,卻並非什麼秘密。

漢人本就迷信鬼神,對讖緯之學更是極為信重。這些阿諛之輩為了討袁術的歡心,自然就會把傳國玉璽,解釋為袁術即將代漢得天下的預兆。

在真實的歷史之上,袁術在淮南建立了基業之後,號稱帶甲幾十萬,兵精糧足,一度被詡為第一諸侯,野心膨脹的袁術,雖然沒有敢於公然叫囂要取代漢室,卻自立為“仲氏天子”,天下第二。

這一世,袁術的勢力根本沒有真正膨脹起來,剛剛得到玉璽不久,就被丁寬擺了一道,連揚州的邊都沒有摸到,就被驅趕到了黃河以北,在河東郡這個一隅之地勉強稱王稱霸。

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袁術雖然沒有佔據淮南富饒之地,卻接到了東歸的漢室小朝廷,把持了漢室朝廷的官方身份,加上玉璽的加持,袁術的野心並沒有徹底的消散,只是被丁寬壓制,一直沒有敢於過分顯露。

丁寬幾十萬大軍陳兵在大河之畔,虎視眈眈,遷延十年,沒有跨河北上,阻擋住丁寬的既不是大河之險,也不是二袁的十數萬兵馬,而是漢室朝廷的正統名義。

如今眼看漢室已經徹底衰微,漢室朝廷的正統之名,還能震懾丁寬多久?沒看到丁寬已經自封國公,立起了諸侯國麼?

漢室朝廷的名聲已經不足持,即使沒有對抗丁寬的實力,袁術也不願意象其他諸侯一樣,闇然的退幕。知道自己不能被丁寬所容,袁術潛藏的野心反而瘋狂的躁動了起來。

就在呂布公開投靠丁寬不久,袁術就藉口河東、河內兩郡錢糧不足,已無法支撐漢室朝廷的用度,提出讓苟延殘喘的漢室小朝廷再次遷移,前往袁紹佔據的冀州。

袁紹實際上對於漢室的小朝廷一直不感冒,當年為了削弱董卓把持的漢室朝廷影響力,袁紹甚至一度造謠劉協並非是漢靈帝的血脈,更是想要把劉虞推上前臺,立為傀儡皇帝。

袁紹一直覺得漢室朝廷的存在會礙手礙腳,真實的歷史上,正是袁紹否決了下屬謀士迎接劉協的建議,才給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

不過這一世袁紹一直被丁寬所壓制,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漢天子劉協,已經是袁紹唯一能夠找到的助力,為了與丁寬對抗,袁紹在麾下謀士的勸說下,捏著鼻子,把天子劉協和諸多大臣迎入了老巢鄴城。

手握玉璽的袁術即使內心已經瘋狂,卻多少還保留了一分理智,他沒有貿然逼迫漢天子退位,如果袁術竊取了漢室的正統地位,那是在為丁寬奪取天下,掃平最後的障礙。

但送走了漢室朝廷,袁術卻陷入了最後的瘋狂,公元208年正月,袁術在河東郡的郡治安邑,登基為帝,自號“仲氏天子”,並大封官職,廣置公卿。

袁術麾下多為阿諛之輩,袁術悍然稱帝,除了主簿閻象之外,根本沒人敢於勸諫,也只能一面表面附和阿諛,一面另謀退身之路。

袁術雖然登基稱帝,但沒敢逾越漢室的正統,才稱“仲氏天子”,而因為害怕丁寬來攻,袁術稱帝也沒敢詔告天下,完全就是關起門來自嗨。

即使如此,訊息也很快傳入了洛陽。丁寬聽說袁術登基,並不驚訝,只是對於袁術沒敢推翻漢室朝廷,丁寬心中卻是頗為不滿。

丁寬對於三國歷史的瞭解,很多都來自後世的網文小說,也知道很多小說中,都把袁術當成了推翻漢室正統的工具人,這些年丁寬一直沒有進攻袁術,心中也同樣在期待袁術能夠幫他推翻了漢室,這樣丁寬另立新朝就會順理成章,方便很多。

如今袁術還是那樣小家子氣,只敢偷偷摸摸,藏頭露尾的做一個不尷不尬的做一個“仲氏天子”,丁寬也就不再有任何的猶豫,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武力平定二袁。

為了加快討伐的程序,丁寬特意把遠在宇宙半島駐守的孫策調回了洛陽。在丁寬親自佈置平定南方諸侯的這十幾年間,遼東平定宇宙半島的戰事也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孫策和周瑜這對好兄弟,早已不再是當年的青澀模樣,在平定三韓的戰事之中,已經成長為能夠獨擋一面的將才,三韓平定之後,這對兄弟就一直坐鎮在宇宙半島,為下一步渡海征服倭島做準備。

丁寬這次之所以調回孫策,是因為當年孫堅的很多部眾都還在袁術的麾下。當年孫堅戰死之後,孫策年紀尚小,又需在家守孝,孫堅的舊部就由孫賁和吳景統帥,繼續依附於袁術。

孫賁是孫堅的親侄子,孫策的堂兄,吳景是孫策的親舅舅。原本的歷史上,孫策出仕之時,也是依附在袁術麾下,憑藉戰場功績,討回了孫堅的舊部,並以這些舊部為班底,打下了江東的基業。

這一世袁術早早被驅趕到了大河北岸,孫策出仕之時就投入了丁寬麾下,丁寬也不想讓孫策勢力膨脹太快,就沒有急於讓孫策去拉攏孫堅的舊部,而是讓孫策去了邊遠的遼東建功立業,隔絕了孫策與孫堅舊部的聯絡。

現在丁寬已經勢力極為穩固,也不需再擔心孫策野心膨脹,把孫策調回來去聯絡這些孫堅的舊部,可以更快的加速消滅袁術的程序。

丁寬與二袁的勢力一直是以大河為界,但有水軍之力,大河航行之利一直是掌握在丁寬手中,這也是丁寬敢於放任二袁十年的原因,掌握了航行之利,就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權,隨時可以跨河進攻大河的北岸。

208年四月,丁寬親領十萬兵馬,北渡大河,正式展開討伐袁術的戰爭。

袁術只有河東和河內兩郡之地,兵馬不過四五萬人,錢糧甲胃也不充足,哪裡能夠抵抗丁寬的十萬兵馬,只是象徵性的派兵抵抗了幾次,十幾天後就被丁寬包圍在安邑城內,連向袁紹求援都來不及。

丁寬包圍安邑之後,並沒有急於馬上進攻袁術兩萬兵馬駐守的城池,而是把五萬兵馬駐紮在安邑城外,剩餘兵馬分兵幾路,開始掃蕩袁術的地盤。

袁術麾下本就沒有多少能征慣戰的將領,加上袁術逃到河東之後就一直龜縮於此,麾下將士對於袁術早就失去了信心。丁寬又是大軍壓境,又是派出孫策出面招降,月餘時間就平定了河東、河內二郡之地,袁術駐紮在外的將領則是紛紛望風而降。

這月餘時間,丁寬雖然沒有急於攻城,卻一直不停的向城內射入書信,勸降、離間,各種小花樣不斷,弄的安邑城內更是人心惶惶。

而在外駐守的將領不斷投降的訊息,也使得袁術更加心神不定,看著麾下將領,誰都象要投降丁寬,弒主求榮的叛徒。

驚懼的袁術,根本不敢再信任麾下的外姓將領,城內的兵權,全部收繳了回來,交給袁氏的族人統領,各處城門也被下令徹底堵死。

即使如此,知道已經大勢已去的袁術,也只敢躲在臨時的行宮之內,更是調集最信任的親兵把行宮牢牢圍住,以防有變。

憂懼之下,接連幾日噩夢難眠,年紀不輕的袁術終於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相比於歷史上袁術臨死之前,想要喝一口蜜水都不可得,這一世的袁術沒有那麼悽慘,至少臨死之前,妻兒子女都在身側,也沒有缺衣少食。

袁術一死,剩下的袁氏族人再難壓制住城內的局面,被大將雷薄慫恿外姓將領,躲了兵權,獻出了城池。袁術的勢力,至此徹底滅亡。

丁寬不願用酷烈的手段,並沒有誅滅袁術的全族,只是把袁術全族暫行圈禁扣押。但已死的袁術卻沒有那麼幸運,丁寬下令把袁術的屍體進行了梟首,著人把首級送去了鄴城,並且以袁術僭號天子的罪名,要求漢室朝廷懲治他的同父異母兄弟袁紹。

鄴城是袁紹的地盤,天子劉協和漢室朝廷,不過是託庇在袁紹境內的傀儡和招牌,哪有能力真的懲辦袁紹?反而需要安撫袁紹,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丁寬也沒有想過,真能藉此罪名就能夠清除袁紹。但此舉卻並非沒有意義,反而用意歹毒,一石多鳥。

提出袁紹的罪名,是為了下一步正式出兵攻滅袁紹,建立名正言順的藉口。漢朝一向有罪名連坐的傳統,同為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二人又是同父異母,雖然袁紹被過繼給了袁成,但袁術的惡行,對於袁紹的聲望,仍然是巨大的打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同時,袁術自稱天子,漢室朝廷卻無法處置袁術的兄長袁紹,更是把漢室的尊嚴打落到塵埃之中,向世人證明漢室的權威已經徹底淪喪,為自己取代漢室進行輿論上的鋪墊。

公元208年秋,等待秋收完畢,丁寬率領的大軍從朝歌出發,正式開始進攻最後一個諸侯袁紹,而張頜、臧霸、呂布等將領,也率領兗州、青州、渤海、幽州、幷州的兵馬,四面八方殺入了冀州。

袁紹的兵馬本就有十萬之眾,在丁寬攻伐袁術之時,袁紹雖然沒來得及出兵參戰,卻拿出了所有的錢糧,緊急進行了徵兵,麾下兵馬擴充到了二十萬,要與丁寬決一死戰。

袁紹雖然兵馬不少,很多麾下將領也有死戰的決心,但被丁寬超過三十萬兵馬,四面包圍,一切努力也不過是臨死掙扎。

隨著袁紹麾下大將顏良被呂布斬殺,文丑被關羽梟首,高覽兵敗投降,袁紹的兵敗就已經成了定局,袁紹也只能領著最後的五萬殘軍,死守鄴城。

這次丁寬卻不再多做耽擱,兵圍鄴城之後,很快就調來了各種攻城器械,發起了最後的攻城之戰。

袁紹作為曾經的諸侯盟主,黨人領袖,到底不是袁術那種純粹的紈絝子弟可以比的。雖然困守孤城,敗局已定,袁紹麾下的兵馬卻是沒有主動獻城納降,而是在沮授、審配等冀州名士的率領之下,抵抗到了最後。

直到鄴城的城牆被丁寬的投石機多處砸塌,大兵湧入,仍有不少忠於袁紹的兵馬,在城內與丁寬的兵馬展開了巷戰,用生命和血肉,表達了對袁紹最後忠誠。

一向優柔寡斷的袁紹,在最後的時刻也展現了難得的決絕,在丁寬的兵馬圍攻袁紹府邸之時,揮劍自盡,寧死不肯向宿敵丁寬低下頭顱。

與袁紹一起自殺的,還有田豐和審配兩個剛烈之人,另一位冀州名士沮授雖然沒有自殺殉主,戰敗被擒後卻拒不投降,最後被丁寬放回故里,隱居終身,不再出仕。

袁紹麾下的冀州將領表現出了臣子的氣結,但袁紹一直信任有加的黨人一流,卻為了保住身家性命,在許攸的帶領之下,紛紛投降請罪。

雖然研發了各種攻城利器,但圍攻堅城一向是冷兵器時代的最艱苦作戰方式,丁寬圍攻鄴城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才攻破了這座堅固的雄城。

從丁寬出兵河北,攻伐袁術,到攻破鄴城,袁紹自盡,丁寬用時超過了一年,調集的兵馬有三十多萬,終於消滅了二袁的勢力,也徹底平定了漢末的所有諸侯。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這個惡毒女配我當定了[快穿]快穿:惡毒女配倒計時穿越眾裡的敗類鬥破大陸洪荒打工人,只想早日退休養老穿越之食魂戰將玄幻:被迫入贅,我成為全系魔法師白衣為甲人生的底線遙望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