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鎮魂調

三四·玉恂
上章 目錄 下章

鎮魂調三四·玉恂

史思明大敗後只剩萬餘殘兵逃往博陵,又與蔡希德失散,哪裡能敵郭子儀李光弼大軍,緊閉城門拒不出戰。博陵城池堅固,官軍圍博陵十日不下,見圍城無益,便引兵先退至恆陽補充糧草。恆陽距博陵西北僅六十裡,行軍不需半日,大軍駐下,史思明仍是堅守博陵不出。

安思義便又獻策,道是史思明自負勇略用兵霸道,向來只知攻掠,絕不甘固守捱打。這次是迫於雙方兵力懸殊毫無勝算才守著博陵等待救援,一有機會必定立即反撲。不如佯作灰心放棄博陵,引史思明自己開啟城門出來,屆時可予迎頭痛擊。如此相持,若安祿山派來援兵,官軍便無優勢了。

郭子儀因命李光弼率大軍返回常山,自己領數千騎兵殿後,緩緩而歸。史思明聽說官軍主力撤走,兵力分散,果然收拾散兵追隨出來,但又忌憚前方大軍,只在後面遙遙跟著,欲伺機反撲。郭子儀出麾下精銳騎兵,五百人為一隊,輪番前去挑釁,也不戀戰,虛晃一槍便走。叛軍疲於奔命,走走停停跟了三日,也只走了一百裡,無力再戰,不得不退回博陵。郭子儀趁機出擊,大敗史思明於沙河。史思明手下本就只有一萬多散兵,經此一役更是所剩無幾。

正待將史思明殘部一網打盡,援兵便到。蔡希德逃回洛陽求援,安祿山派給他步騎二萬北就史思明,又令留守范陽的牛廷玠兵萬餘增援。史思明連吃敗仗,哪裡咽得下這口氣,妄圖趁此機會扳回一局,收羅附近郡縣的叛軍散兵,與蔡希德、牛廷玠援軍合兵共五萬餘人,展開反擊。五萬多人中同羅、曳落河佔兩成,是安祿山旗下最精銳的部隊。官軍雖有十萬,論戰力卻未必強過叛軍多少。

郭子儀歸兵恆陽,史思明立即追至。菡玉建議避敵鋒銳,郭子儀納之,加固恆陽城防,深溝高壘以待,不與史思明硬碰硬地正面交戰。叛軍來攻則固守,撤退則追擊;白日陳兵耀威,入夜派小隊人馬偷襲擾亂敵營,使叛軍不得安寧。叛軍杯弓蛇影,時時嚴陣以待,官軍卻又偃旗息鼓;稍有懈怠,官軍便又出兵侵擾,弄得叛軍無所適從疲憊不堪,自亂了陣腳。

數日之後,郭子儀看時機成熟,與李光弼商議出戰。軍中將領都被召至中軍帳聽命,菡玉不在編制之下,不放心城門沒個將領坐鎮,自請留在城頭看守。李光弼只覺好笑:“你可真是杞人憂天,我們只是一起去商量個事,還在城裡頭。史思明就算突然來襲,這幾步路我們難道還來不及跑過來?”

她最近是有些心緒不寧,患得患失,每每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來,問她卻又說不上原因。李光弼嘲笑她一番,也不勉強,留她在城門守著。

她登上角樓,望著腳下一馬平川的廣袤土地,未及延伸到天邊,便被崇山峻嶺阻擋。五月裡山上已是樹木蔥蘢,那山遠遠看去便是深濃的黛色,輪廓並不清晰,灰濛濛的分不清哪個是山頭,哪個是雲峰,彷彿天與地連在了一起,到那裡便到了盡頭,山那邊已是另一個世界。

角樓上的哨兵看她望著遠山呆立半天也不動,小聲問:“少尹,那邊也會有敵軍來麼?”

她回過神,才現自己看的是西面的太行山,而史思明在東南。她搖一搖頭:“沒事。你們小心看守,切莫懈怠。”轉身下樓,剛走到樓梯口,哨兵忽然喊道:“少尹,那邊真的有人來了!”

菡玉立即回角樓上,順著那哨兵所指之處看去,果然有數騎從西南面向恆陽而來,遠遠看去只是幾個移動的小黑點。

哨兵問:“少尹,要不要稟報大夫?”

菡玉舉手制止:“先不用,只有幾個人,不足為懼。且看是什麼人。”

不一會兒那幾騎到了城下,領頭的是名武將,帶幾名士兵和禁衛,中間擁著一名宦官,竟是皇帝又遣中使來旨。菡玉忙命開城門,親自將這一行人迎進城來。

那名武將先自報來歷:“末將乃西平郡王麾下屬將,王思禮將軍之副。陛下遣使經潼關,事關重大,王將軍擔心有失,特命末將護送。”

菡玉略感疑惑。中使有禁衛保護周全,王思禮還另派副將跟隨,難道是機密軍情?但若真像這副將所說事關重大,為何只派這幾個人?要說是怕暴露行蹤被叛軍截獲,這幾個人卻又都是官軍裝束,毫不掩飾。她看一眼那名宦官,覺得有些面熟,應該是以前在宮裡打過照面,但又想不起來究竟是哪處。

因問:“是什麼要事,如此大費周章?”

副將搖了搖頭,似乎很是無奈:“陛下有新的部署。”

菡玉追問:“新的部署?難道是要調兵遣將麼?”

副將重重嘆了口氣,面帶忿鬱:“將軍有所不知,都是朝中奸……”想細說與她聽,旁邊那名宦官卻朝他使了個眼色。副將便改了口,正色道:“敢問大夫何在?待中使宣過旨將軍便知道了。”

菡玉按下狐疑,引他入城:“二位大夫正在商討軍情,請隨我來。”中使就在她近旁,因順口對他道:“大官請。”

中使回了一禮:“有勞少尹。”

原來這宦官認識她,副將卻只當她是郭李麾下將領,那句未說出口的話不知是否就是這原因。她只當不覺,領著兩人到中軍帳,郭子儀等剛商議完畢,將領們三三兩兩的走出帳來。

李光弼走在最後,只注意到她,笑著向她招手道:“菡玉,史思明沒趁我們不在城上時偷偷來襲罷?”菡玉正要向他引見中使二人,他又接著說:“他今日不來,以後可就不一定有機會了。我們準備明日一早出戰。”

一旁副將突然插話道:“大夫要出戰史思明,恐怕是不行了。”

李光弼這才注意到菡玉身後兩人,一人面生,一人還是宦官。菡玉解釋道:“小弟剛剛在城上巡視,正見到中使從西面來。這位是王思禮將軍副將,奉王將軍之命護送中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副將向李光弼行禮,李光弼問:“將軍方才為何說我不能與史思明一戰?”

副將道:“這……大夫如有決心,也未為不可。大夫先聽過陛下旨意再定奪罷。”

中使這才取出一隻明黃錦袋來,裡頭裝的便是皇帝的親筆手諭,卻不是正式的聖旨。李光弼連忙將中使引進中軍帳,與郭子儀一同跪接了手諭,拆開檢視。

皇帝的旨意卻是大大出乎二人意外,竟要他們放棄河北諸縣,回軍援助哥舒翰攻取陝郡,進而拿下洛陽。

安祿山在洛陽稱帝,洛陽周圍集結了他十餘萬主力,來勢洶洶,朝廷若不是有潼關屏障,早就被他踏平西京。潼關縱有哥舒翰坐鎮,暫時也只能被動防守。如今要哥舒翰放棄潼關守備主動出擊,豈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以卵擊石。而郭李二人在河北還未打牢根基,與史思明勝負未定,此時揮師西去,叫史思明追在後頭打,能不能幫上哥舒翰的忙還不好說。

李光弼看著郭子儀,他面色堅毅,食指望諭旨上一敲,斷然道:“陛下決不會如此糊塗,定是有小人唆使。”

副將嘆道:“不瞞大夫,這的確不是陛下的主意,而是右相一力堅持,說陝郡只有崔乾祐四千羸兵,光復陝郡可使潼關不必直面敵軍,京畿更安妥。”

李光弼怒道:“一派胡言!陝郡無險可守,就算一時光復,安祿山再來襲,還不是即刻又能打到潼關腳下!為那崔乾祐四千羸兵,不知要搭進去多少官軍!而且咱們這邊好不容易等到時機可重創思明,就此放過,待他喘息過來,又是一支勁敵。”

郭子儀道:“史思明當然不能放過。好在陛下只給手諭,未立下聖旨。你我當上表細數利害,希望陛下能改變主意。”

副將讚道:“大夫英明!只是陛下遠在京師,二位大夫上表或許能讓陛下改了這回的策略,但終比不過有人日日在陛下近側。”

李光弼忿然道:“以前陛下隆寵安祿山,安祿山卻舉兵反叛,陛下猶不警醒,仍寵幸佞臣聽信讒言!可恨將士們在外用鮮血打下的江山,都被那些奸佞小人斷送了!”

副將上前一步道:“末將有一策可保長久安寧,不知當講不當講。”

郭子儀道:“請講。”

副將卻低著頭不說話了。倒是那宦官,眼角瞄了菡玉一下。

李光弼道:“這裡並無外人,將軍但說無妨。”

副將仍不言語。菡玉心裡已明白了幾分,對郭子儀、李光弼拜道:“下官先行告退。”自行退出帳外。

她到城門轉了一圈,各將領都已歸位,四處嚴防,也沒有用得上她的地方。她自己也是心神恍惚,心思全不在此處了,便又緩緩踱回自己住處。

郭李二人與副將中使密議出什麼結果不得而知。第二日,郭子儀仍按計劃出戰,與史思明戰於嘉山。官軍在恆陽休整了十餘日,精力充沛,而叛軍近來不得安生,疲憊不堪,官軍人數又是叛軍雙倍,再度將史思明打得大敗。其麾下五萬軍隊,三萬被殲滅,一萬被俘虜,僅餘萬人。混戰中史思明自己也被一箭射落頂盔摔下馬去,散赤腳步行而逃,夜裡官軍退後方逃回軍營,再度縮回博陵不敢出來。

菡玉負責看管被俘的叛軍,一萬多人根本沒有監牢可關,也不能讓他們進城。看押的士兵全都刀不離身,唯恐這些降兵生事作亂。

菡玉上次安置趙郡降兵不過四千人,都是傷兵殘將,又在趙郡城內,只帶了五百人看管。這回要看著一萬身強體壯的胡兵,兩千人也只剛夠把他們圍一圈。黃昏時蚊蟲多了起來,安置這些胡兵的營帳還沒有著落。菡玉催了幾次,飯食也沒有送來,一萬人都餓著肚子露天站在東城門外,怨聲漸起。

菡玉怕這樣下去真的生出事端,便去向李光弼請示多派人手看管。李光弼正在南門處,剛調來兩千人,另一名將領也來請求增援,說天黑前來不及挖完,李光弼便把這兩千人先給了那名將領帶走,另外再調人手給她。

菡玉順口問了一句:“什麼東西要在天黑前挖完?”

李光弼不答,只說:“你這段時間辛苦一點,好好看著他們,過一會兒就沒你的事了。”

菡玉應了一聲,帶著新調的兩千人從南門出去,準備從城外繞到東門去。出了南門,就見西南方向聚了許多人,遠遠的看到那邊隆起幾個土丘。她命身後士兵停在原處待命,自己走過去檢視,竟是好幾千人在掘一個大坑,土丘正是坑裡掘出的泥土堆積而成。

她頓時明白了,立即回頭。李光弼還在南門口,見她急匆匆去而復返,面色沉鬱,料到她已看見了,嘆了一口氣,轉過身來等著她走近。

滿腔責問的話語,開口卻一句也說不出來,半晌只問出一句:“沒有別的辦法了麼?”

李光弼道:“菡玉,上次處置趙郡降兵,大夫聽了你的建議沒有為難,但這次不一樣。他們是胡兵,是安祿山的部下,不是被逼降賊的郡兵,他們不會真心歸順我們。”他頓了一頓,看她面色並未緩和,輕聲道:“凡守城者以亟傷敵為上,我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菡玉悶悶道:“我們並不是在守城,我們打了勝仗。”

李光弼道:“現下史思明雖然敗退,但局勢仍是安祿山佔上風,整個戰局官軍是守方。這一萬人不能放回去,留下來我們又得養著,還要時時提防他們作亂反戈,眼下我們還沒有這個餘力。”

菡玉沉默片刻,問:“這是郭大夫的決定?”

李光弼道:“是。大夫並非不仁德,只是……”

菡玉打斷他:“我明白。”郭子儀治軍為人並不狠辣,但他去年年末於靜邊軍大敗大同兵馬使薛忠義時,就將俘虜的七千騎兵全部坑殺,這次當然也不會手下留情。“郭大夫現在何處?”

李光弼正色道:“菡玉,你要做什麼?”

她扯動嘴角一笑:“我知道這件事沒得商量,只是想盡量避免惡果。”她想了想,“師兄,這事還要勞煩你去跟大夫說說,能不能把這一萬人分批在不同地方處決,不要全聚在一處。”

李光弼問:“為何?”

菡玉道:“一萬人坑於一處,怨氣太重,恐生變數……此等怪力亂神之事,我去跟大夫說怕他不聽,所以想麻煩師兄一趟。”

李光弼與她一起師從方士,又親見師父以蓮藕為她做身,對神異之事早就見慣,便點頭答應:“這沒問題,我也可以做得主,只是多挖幾個坑而已,屆時告知大夫一聲便可。”

菡玉勉強一笑:“多謝師兄,那我回去了。”

李光弼見她神色落寞,想安慰她幾句,又無從說起。“菡玉……你就別過去了,我另派人督責看管就是。”

菡玉心想自己既無能為力,避開了總比眼睜睜看著一萬多人被坑殺好,眼不見為淨,便點了點頭。李光弼命別的將領頂替她看管俘虜,自己帶著菡玉去見郭子儀。

郭子儀正在寫上報朝廷的奏表,看見李光弼進來,便拿起來問他意見。李光弼看了看,提議道:“陛下聽信讒言促哥舒翰出關,便是有急於求勝之心,不甘被動。大夫只說咱們據守河北可斷絕范陽與洛陽信路,搖敵軍心,恐陛下不為所動。不如請引兵北取范陽,覆賊兵巢**,質其妻子以招之,使賊內潰。如此變守為攻,陛下或願採納。”

郭子儀道:“此計甚好。”回座上將李光弼所說加入奏表中。李光弼又建議分批分地坑殺俘虜,郭子儀也都同意。不一會兒寫好了奏表,再與李光弼閱覽,二人商量確定,各自署上名,封入招文袋中。郭子儀道:“明日一早我便派人送往長安。”

菡玉上前請命:“大夫,下官願擔此任。”

此言一出,郭李二人對視一眼,神色都有些異樣。李光弼轉身問:“菡玉,你是想回京師了麼?”

菡玉道:“我本是京兆府吏,奉命前來宣旨,逗留三月本已不該。如今官軍大勝,河北穩定,菡玉願為大夫回朝獻捷上表,順道請解舊職,名正言順地來大夫麾下效力,都正便宜。”

李光弼看向郭子儀,郭子儀微微一笑,坐下不語。李光弼快走兩步,拉了菡玉到門邊,低聲問:“菡玉,我只問你,你回朝是為公還是為私?”

菡玉心中立時明了,轉開眼去:“原來師兄是擔心我去告密。”

李光弼道:“那我問你,你和那楊昭,是否確無情弊?”

她不意他會如此直接了當地問出來,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只垂下眼去。他苦笑道:“原來你這月餘來一直掛念的朝中故友就是他。”

她小聲道:“我只是……不想他死。”

“他死有餘辜!”

菡玉驚抬起頭:“師兄,難道你……你答應了?”

“我當然沒有答應。哥舒翰都不肯,我怎麼會答應?”他語氣稍緩,“但是誰知道除了哥舒翰、大夫和我,他們還去遊說過誰?安祿山以討楊昭為名舉兵,天底下有幾個人不恨他、不想他死?”

菡玉訥訥道:“那只不過是個幌子。”

“我也知道那只是個幌子,但別人不一定知道,遠離朝堂的百姓不一定知道。他們只知道楊昭驕縱召亂逼反了安祿山,讓他們飽受戰亂之苦。漢景帝時七國之亂,晁錯難道不比他無辜?還不是被腰斬於市。”

“我正是不想他步晁錯後塵。”她眼裡浮起淚光,強自忍住,“師兄,他曾數次救我性命,就當是報這救命之恩,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死。西平郡王既然不願做陶青,大夫和師兄也不想學那陳嘉張歐,還擔心我回去了走漏消息麼?”

李光弼嘆了口氣:“菡玉,我不是擔心自己,我是擔心你。”

菡玉道:“小弟保證絕不提起那日副將中使與二位大夫密議之事。師兄如果信得過小弟為人,就請讓小弟回京去。”

李光弼道:“我當然信得過你,你要回京,我也不攔你。只是……”他搖搖頭,轉身往郭子儀座前走去。

郭子儀看他倆談完回來,笑著問道:“吉少尹決議要回京去了麼?那這份奏疏就有勞少尹代為傳遞了。少尹屢獻良策,今日能大破史思明,少尹功不可沒。子儀當虛席以待,敬候少尹歸來。”

菡玉抱拳道:“承蒙大夫厚愛,下官定不負所托,在朝亦會盡力諫議,使河北局勢聞達上聽,以免陛下再定誤策。”

郭子儀道:“好極,子儀先代全軍將士、河北諸郡父老謝過少尹了。”將案上招文袋遞給她,“少尹心。”

菡玉道:“大夫放心,下官就算粉身碎骨,也一定會將此表交到陛下手上。”接過招文袋辭別而去。

郭子儀見菡玉已出去了,李光弼還盯著她離開的方向愁眉不展,遂笑道:“你這師弟還真有意思,說話也與別人不同。都粉身碎骨了,還怎麼把奏表交到陛下手上?”李光弼仍不展顏,他站起身,拍了拍他肩膀:“放心吧,吉少尹雖然仁厚重情,但為人處事還是是非分明,不會因私廢法的。”

李光弼這才嘆道:“我就是擔心她太過重情,心存婦人之仁,最後苦的還是她自己。”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穿越培訓班當你迷茫的時候古鎮幽魂愚者的鎮魂曲網遊之鎮魂輓歌涼州辭火之鎮魂歌熱血殘漢神豪從鹹魚開始養成重生:我靠摸魚實現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