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製造為王

第二百零三節 跌倒重來
上章 目錄 下章

製造為王第二百零三節 跌倒重來

“在講領導力的第四項修煉之前,我想請問一下在座的各位:你們在工作中曾經犯過錯誤嗎?請認為自己犯過錯誤的同事舉個手。”徐雷蒙看著坐在大會議室裡的飛馬公司所有中、高層幹部問道。這時包括運營總監張帆在內,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幹部舉起了手。

“那麼你們都犯過哪些錯誤?又從中學到了什麼東西?能給我們分享一下嗎?”徐雷蒙又問道。

“記得有一次,我對員工採用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在生產現場直接就跟某員工吵起來了,這件事情團隊之中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經過這件事情以後,我就特別注重傾聽員工的聲音。”有一名幹部回答說。

“我做過一次錯誤的決策,花了很多錢投資了一臺新裝置,後來實踐證實這臺裝置對我們的正常生產根本就沒有什麼幫助,還不如原來的人工方式來得更方便、更直接。這件事情讓我學會了更加慎重地、科學地做決策。”另一名幹部回答說。

“我曾經做過一次錯誤的判斷,抱著僥倖的心理把一些不良品特採放行到客戶那邊了,引起客戶的憤怒,給公司的聲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從這件事情,讓我加深了‘客戶第一’的理念。”

“我在原來公司裡受到了重用,一直被升職加薪,而且最近還在追老總的女兒!眼看著我要踏上人生巔峰,後來卻愁眉苦臉、悶悶不樂。有人問我:‘你都要追上老總的女兒了!還愁個啥?’我不得不嘆一口氣,痛苦地說:‘我丟了工作之後才知道,她是老總的乾女兒……’”

……

“感謝以上幾位同事的分享!我們知道,領導力的核心是動員下屬員工解決難題。但是難題的本身充滿了挑戰,沒有人敢保證一定能成功地解決的。所以在解決難題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失敗。有些人可能會被這些失敗徹底打垮了,從此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失去了信心,一闕不振;但是卓越的領導者會把失敗的經歷當成學習的過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正如大家常常說的:‘凡事不能把我打死的東西,都會把我變得更強大。’這就是領導力的第四項修煉:跌倒重來。剛才我在問大家是否有過失敗經歷的時候,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事舉手了。我想請問一下另外的三分之二同事:你們在工作過程中真的沒有犯過錯誤嗎?請那位戴眼鏡的同事回答一下。”徐雷蒙指著一名坐在角落的幹部點名問道。

那名戴著眼鏡、中等個子、結實身材的男幹部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支支吾吾地回答說:“其實……我……我也在工作中犯過一些錯誤……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是的,我知道!大家都不是神仙,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我想再請問你:為什麼你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在工作中犯過錯誤?”徐雷蒙和言悅色地問道。

“因為每次想到那一段失敗的經歷,都有一種沮喪、焦慮的感覺,我不願意再重溫這種負面情感。就好像某男子因夫妻感情不合要跳樓,剛趕回來的妻子大喊道:‘親愛的,別衝動!我們的路還長著呢!’ 某男子聽後,毫不猶豫‘嗖’地跳了下去!站在旁邊的談判專家說:‘這位太太,你真不應該這樣威脅他的。’”

“你說得非常對!失敗往往會給大家帶來沮喪、憤怒、內疚、焦慮、羞愧等等負面情感,因此大家都不願意再提起那一段失敗的經歷,

往往會選擇遺忘,這是人的正常反應。剛才其他沒有舉手的同事,你們都說說看:還有什麼理由不敢面對自己過去失敗的經歷?”徐雷蒙繼續問道。

“我覺得是自己放不下面子吧?每個人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對結果的控制力,都覺得承認自己發生過失敗好像很沒有尊嚴,所以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失敗過的殘酷真相。”有人回答說。

徐雷蒙說道:“非常感謝兩位同事的坦誠分享!大家對失敗有恐懼之心,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我們中國人有句俗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這是人得以生存的本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失敗的原因,包括剛才說的難以犧牲自尊、不願意重溫失敗的經歷等等。當今的職場上往往會懲罰失敗,認為失敗是件壞事;認為是下屬員工人為原因造成的,需要有人對結果負責;大家都認為失敗意味著懲罰。所以為了不被懲罰、不丟面子,失敗者往往大力掩蓋自己在工作上的失敗。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做對個人、對組織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徐老師,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怎麼樣才能讓大家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失敗經歷呢?”有人問到。

徐雷蒙回答說:“我們應該轉變自己的態度,從失敗中學習到經驗、教訓。剛才已經有好幾位同事分享了他們在自己工作中發生的失敗,但這些失敗的經歷會變成他們工作的經驗,讓他們以後不會在同一個‘坑’裡掉第二次。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我絕對不會把從未犯錯的人升到高層領導崗位上,因為沒有犯過大錯的人必然是平庸之輩。’”

“這句話我聽說過,但我覺得很難理解。你想想看,不犯錯誤意味著這個人的水平更好、能力更高,不是更適合在高層崗位上工作嗎?”有人不解地問道。

“呵呵!德魯克的這句話確實讓大家覺得非常驚訝。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如果在工作上沒有犯過任何錯誤,說明他沒有冒過大的風險,一直在解決日常性問題——最多在解決技術性問題,從來沒有機會或者意願去解決挑戰性問題,因此他們是難以擔當重任的平庸之輩。比如說,有些管理者遇到難題就想方設法繞著開走,不願意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他們平時表面上很忙,卻在忙些日常性工作,沒有努力去解決挑戰性的問題,處理日常性工作當然不可能發生什麼大的錯誤了。”

這個時候張帆也站起來說:“我覺得還有另外的一種解釋:剛才沒有舉手的同事,是因為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沒有反思過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我毫不客氣地說:這種沒有意識、沒有反思本身也是一種平庸的表現,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吸取上一次犯錯的經驗教訓,不會在下一次的工作中表現得更加出色。”

“張總總結得非常好!大家不敢面對失敗的經歷,歸根到底還是大家的心態沒有調整好。領導者既要向成功學習,也要向失敗學習。那些能從失敗中崛起的個人和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待失敗的態度不同,他們不會把失敗當作一件壞事,甚至把發現失敗看成是一件好事。下面請讓我來給大家提供一些句型,幫助大家完成這種轉變。”

第一,“幸好事情沒有變得更壞……”。這種看待失敗的態度聽起來好像自欺欺人,卻是正確地、有效地看待失敗的開始;

第二,“

幸虧它發生在現在,而不是在某個關鍵時刻”。這說明你在關鍵時刻之前,就已經找到了失敗,並有機會、有時間做出改善,慶幸自己的失敗沒有發生在更關鍵、更致命的時刻;

第三,“幸好我們及時發現了……”。對於已經及時發現了的失敗,它並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前期症狀。這樣會留有足夠的時間給我們採取行動、扭轉局面,就好像我們發現自己生病了一樣,早發現、早治療,這不是一件壞事;

第四,“這不是失敗,而是成長的標誌。”比如說,愛迪生經歷了一千次的失敗之後,才發明了電燈泡。當有人問到他這一千次的失敗是什麼感受的時候,他說:“我並沒有失敗了一千次,而是成功地證明了一千次不適合做電燈泡的那些材料而已。”用這種方式重新定義失敗,把失敗看作有益的發現和經驗,將有助於調整領導者的心態;

第五,大家要認為這些逆境是上天的眷顧和學習的機會。大家還記得孟子那一段著名的描述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讓你身處逆境、屢遭失敗,是因為他有更大的任務讓你去完成,這是鍛鍊你、培養你、提高你能力的好機會。面對失敗,應該問問自己:我學到了什麼?我怎麼樣才能成長?如果沒有從失敗中汲取到有用的東西,那才是失敗。

徐雷蒙總結說:“首先,我們不要把失敗看作是一件壞事,要以樂觀的、積極的心態看待失敗,心態的調整非常重要;其次,要正確判斷失敗所處的階段,如果正在進行並被我們及時發現了,我們可以採取措施阻止這件事情的進一步惡化。如果已經變成了無法挽回的事實了,我們應該放下失敗本身,而著眼於總結失敗帶來的經驗和教訓;還有,我們要思考已經發生的失敗跟公司的、個人的目標的關係,它們對目標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會產生多少成本?我們要設法把這些成本變成投資,讓它變害為利,給我們回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時候張帆也站起來總結道:“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處理好失敗。我本人也曾經在工作上犯過很多錯誤,但是它們沒有影響到我的成長和進步。作為一名領導者,大家要意識到我們要管理好我們的失敗,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如果小失敗被忽略,最終會變成大失敗,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危機。”

張帆環視了一週,繼續說:“其次,我們要鼓勵下屬員工報告自己工作上的失敗和錯誤,不要打壓他們主動報告的積極性。如果他們為了逃避批評、懲罰,而把失敗藏起來,這種事情一經發酵,後果反而更加嚴重。還有,收到報告或者發現失敗之後,不要首先考慮懲罰責任員工,而是要深入分析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是有人故意違反規定,還是粗心大意?是能力不足,還是流程缺陷?是不可預料的不確定風險,還是大家探索中的失敗?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會防止這種錯誤的再次發生。”

徐雷蒙接著說:“給大家說一個例子:D同事受傷住院,前幾天我們幾個人一起去探望。天氣不錯,我們推著輪椅帶D同事出門曬曬太陽。D同事是個樂觀的人,跟我們說:‘不就這點小傷嘛,沒事!看我坐坐輪椅給你們來個漂移……’後來,我們都在重症監護室門口等著……失敗不可怕,怕的是我們掉以輕心。”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抗戰之後勤主任重生:港島追妻簽到從拳皇開始都市拳皇養成我在海外當巨星我的妖怪老師我的妖怪腳踏車我的妖怪女友莽荒大帝尊我有一個莽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