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製造為王

第二百零四節 反思
上章 目錄 下章

製造為王第二百零四節 反思

“剛才談到跌倒重來,說的是從失敗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不斷自我完善,促使自己不斷進步。我們不僅僅要從失敗經驗中學習,也要從成功和其他經驗中學習。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失敗、成功,還是任何的經驗,這些經驗的本身並不是知識。要從經驗中提煉知識,需要進行反思。這就是領導力的第五項修煉:反思。我們知道學習能力對領導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反思能力則是學習能力中最重要的專案之一。”徐雷蒙繼續著他的領導力培訓課程。

“在生活中,人們不但很難從自己的失敗中學習,而且也很難從自己的成功中學習到經驗。因為人們總是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外界的因素。從大家身邊的企業家、暴發戶可以看得出來:某些人的成功會導致他們過於自信,甚至變成了自負,最終導致將來的失敗;很少人能系統地分析成功、深入地分析自己為什麼會成功。如果連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都很難學習的話,那麼其它的那些看上去‘平淡似水’的經驗,就更加沒有人學習了。所以我們平時需要對自己進行反思,從這些大大小小的經驗中總結和學習出經驗教訓。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領導力專家提煉出來的三個關於反思的公式。”徐雷蒙繼續說道。

第一,反思加經驗等於知識。經驗本身不是知識,只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才能形成知識。我們經常說的‘吃一塹,長一智’,但如果那些吃過的虧沒有經過反思,是不會變成你的知識的;

第二,經驗加難題等於難題。沒有經過總結、反思的成功經驗,可能運氣的成分更多一點。如果今後再遇到別的難題,由於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參考,難題依然還是難題;

第三,知識加難題等於解決方案,知識能幫助大家解決新出現的難題。透過反思,從經驗中提煉出的制度、流程、程式、規則、方法、啟示等等,這些知識都為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徐老師,既然反思這麼重要,那麼它有固定的步驟可以參考嗎?”有位幹部舉手提問道。

徐雷蒙回答說:“可以說反思的步驟因人而異。在這裡我想向大家推薦某學者在反思方面進行大量的研究之後形成的七個步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一步,知。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哪些經驗、教訓是值得總結的。剛才張總指出,很多主管、經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曾經犯過工作上的失誤,這就是不知道。我們要清楚地知道這段時間裡自己有哪些新的經驗發生;

第二步,止。停止當前的行動,走入反思的空間。現在的主管、經理往往都忙於日常性工作,沒有時間去反思那些值得反思的經驗教訓。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把自己停下來,抽身而出進行反思,比如說找一個沒有人的會議室呆上一會、或者去附近的公園散散心、找一個安靜的咖啡吧坐一坐,這些不受打擾的地方是一個反思的好場地;

第三步,定。把思緒定位、聚焦在需要反思的經驗上,儘量在事實的層面上多問問

: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我應該怎麼做?其他人做了什麼?結果怎麼樣?

第四步,靜。冷靜地分析行為背後的思想,儘量還原自己和他人的思考過程,多問問:我當時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會這樣想?我有哪些假設前提?別人是怎麼想的?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想?他們有哪些假設前提?

第五步,安。放下經驗所帶來的強烈情感,做到內心寧靜。不管是強烈的負面感情還是正面感情,都會影響到思考的效果。要有效地思考問題,儘量不要帶著這些情感。我們知道壓抑著情感並沒辦法讓你真正遠離它們,而最有效的辦法是有意識的把他們釋放出來,多問問自己:我當時是什麼樣的感受?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從定到靜,再到安,這是一個由外到內、層層深入的過程。我們發現這當中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這三個步驟實際上就是回憶事實、分析思路、放下情感的過程,為後面的兩步做好準備。

第六步,慮。換一個角度思考,這是反思的核心環節。自己過去的經驗有可能之前就已經思考過好幾次了,現在之所以要反思,就是要換一個甚至換多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思考;要把自己代入另一個人的思維模式,看看另一個人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第七步,得。得到新的理念,指導今後的行動。多問問自己:本次反思我學到了什麼?暴露了哪些壞習慣?需要今後做什麼改善?哪些方面做得很好今後要繼續加以應用?要把得到的理念形成行動計劃、把學到的東西轉化為行動、安排在未來的日常工作之中。

徐雷蒙總結說:“這七個步驟只是訓練反思的指南,我們不一定要機械地遵循每一個步驟,而是要抓住反思的核心特徵:從經驗中抽身而出,以便分析經驗,這就是‘知’和‘止’;客觀地看待經驗,放下主觀情感,這就是‘定’、‘靜’、‘安’;換一個角度看待經驗,這就是‘慮’;得出新的經驗教訓,指導今後的工作。請問大家:我們現在要對過去的經驗、教訓進行反思,你們覺得有哪些方式可以供使用?” 徐雷蒙問道。

“我覺得寫日記是一種不錯的方式。把忙亂的思緒停下來,寫日記記錄下自己重要的工作經驗,也可以對經驗、情感進行梳理。”有人回答說。

“我覺得讀書可以幫助我們反思自己。讀書也符合徐老師剛才說的幾個特徵:書中所寫的是自己以外別人的經驗,這是抽身而出;因為是別人的經驗,即便引起了我們的情感也不會太強烈,這是放下情感;書中的角度便是作者的角度,對讀者來說是新的角度。”另一位幹部回答說。

“說得很對!但要讓讀書真正成為反思,還需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多問問自己:我的那些經驗跟書中主人公的是否類似?作者所談到的觀點可否結合到自己的實際工作?這樣才能從中獲得經驗,最後變成指導實踐的理念。其他同事還有回答的嗎?” 徐雷蒙說道。

“我覺得參加培訓也是一種很好

的反思方式。一個相對封閉而又舒適的培訓空間,是對日常工作的隔離;老師和其他學員可以作為反思的夥伴,培訓的內容可以作為反思的工具。就像今天的領導力培訓,讓我反思了很多自己過去做得不恰當的地方。”又有一位幹部回答說。

徐雷蒙點評說:“是的!有些培訓不會涉及到情感,沒辦法幫助學員釋放情感或者放下情感;但是有些培訓卻特意喚醒學員的強烈情感,並灌輸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相對而言,前者更有利於大家的反思。跟讀書一樣,要讓培訓成為難忘的工作經歷,需要聯絡自己、反省自己的過去、理解自己的經歷。還有其它同事要分享的嗎?”

“我認為跟別人對話也是一種很好的反思方式。因為別人自然而然地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來幫助我們思考;在輕鬆的交談氣氛中思想可以進行碰撞,自己的觀點就可以得以形成、更新、打磨。“

“你說得很對,但是要注意的是,透過別人的談話來反思自己,關鍵還在於自己要有一定的獨立性思考,不要被別人的說法所左右。與別人對話很相似的就是與自己對話,你假設自己就是別人,換一個角度、換一種眼光跟自己進行交談,這種反思會變得更加深刻。”

有人聽了哈哈大笑:“自己跟自己說話?這不是一種精神分裂的表現嗎?”

徐雷蒙解釋說:“不一定啊!假想另外的那個人就是自己,是設想讓別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常用的提問方法是:假如XXX是我,他會怎麼做?著名的一個思考案例發生在1985年面臨儲存器業務遭受鉅額損失的英特爾公司,當時的總裁葛魯夫問當時的CEO戈登.摩爾:‘如果董事會把我們趕走,換了一位新的管理者,他會怎麼做?’摩爾回答說:‘會停止儲存器業務!’葛魯夫說:‘那為什麼我們自己不這麼幹了?’結果兩人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停止儲存器業務,專心做晶片。現在我們都知道,英特爾是計算機芯片的代名詞了。假設另一個人是自己,不但引入新的思考角度,還幫助反思者放下情感,更有利於進行反思。”

“我覺得旅行也是反思的一種好方式。旅行不一定能發現一個新的世界,而是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裡用一個新的角度看待自己,一方面可以收穫照相機裡的美麗照片和對異國風光的記憶,另一方面也能發現自己、找回自己。”又有人回答說。

徐雷蒙最後總結說:“大家說得都很好!的確,我們可以採用上述的這些方式來進行反思。對於許許多多的反思方式,我可以大致歸為兩類:一類是小思考,比如說:我今天的工作做得怎麼樣?哪些工作沒有做好?怎麼樣才能做好?這一類的反思主要是在問:我有沒有正確地做事?另一類我稱為大反思,主要思考的是:我是不是在做正確的事情?比如說:我想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現在做的事情能不能幫助我成為那種人?要成為那種人我應該有做什麼事情?我應該停止做什麼事情?”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抗戰之後勤主任重生:港島追妻簽到從拳皇開始都市拳皇養成我在海外當巨星我的妖怪老師我的妖怪腳踏車我的妖怪女友莽荒大帝尊我有一個莽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