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製造為王

第二百零七節 成為自己
上章 目錄 下章

製造為王第二百零七節 成為自己

“認識自己之後,就是向‘成為自己’前進:從‘我是誰’變成‘我將是誰’。成為自己就是做自己的創作者,創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領導者透過塑造更好的自己來塑造世界,這就是我要談的領導力八項修煉的最後一項:成為自己。要成為自己,第一個要點就要別‘做別人’,堅持‘做自己’。”徐雷蒙富有激情地說。

對於徐雷蒙剛才的這一番話,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有人高聲問道:“徐老師,我覺得你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我不是一直在‘做自己’嗎?為什麼還要特意說要成為自己呢?”

徐雷蒙微笑著回答說:“有可能在很多時候你真的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別人,只不過你沒有意識到而已。比如說,你的父母希望你能成為一名老師,迫於家庭的壓力,你真的變成了一名老師了,但是你的內心卻不認可自己的這個身分和職業;還有,你認為某成功人士是你學習的榜樣,於是你就按照他的模樣刻意地塑造自己,刻意地模仿這個榜樣的所作所為……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在模仿別人,那你就不是在做自己,你是在做別人。”

有人不服氣地說:“大家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我向優秀的榜樣學習,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你說得沒錯!但是我們也要一分為二地看。我們剛才說了:領導力不是你有什麼、不是你是什麼,而是你做什麼,而且要用你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做。在塑造你個人生活的過程中,你可以有學習的榜樣,但是不要盲目地抄襲別人。就好比你一直在模仿齊白石的作品,但你很難成為齊白石!我們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一個複製品,而要創作出精彩的原件。”

聽了徐雷蒙的這一翻解釋,大家這才紛紛點頭贊同。

徐雷蒙繼續說:“既然我們不想做別人,那麼就需要創造出自己的願景,並且努力去實現它。剛才我們說個人願景是在擅長、熱愛和機會這三者重合的地方,而找到個人願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們很難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擅長、熱愛和機會;其次,它們三者不一定有明顯的重合。如果這三者不能重合到一處,大家只能選擇其中的一者的話,我想請問一下各位同事:你們首先會選擇哪一個?”

會議室裡的人們又開始交頭接耳地討論了起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一個人各執一詞,都在為自己的答案極力地辨認著,似乎大家沒有得出一個一致的答案。又過了將近十分鐘,討論的聲音才慢慢地平靜了下來。

“各位同事,我知道你們有不同的選擇。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下領導力專家研究出來的答案,他們認為:在這三者當中,最能決定‘我是誰’和‘我將是誰’的是熱愛,所以‘成為自己’的第二個要點就是:追尋熱愛。給大家再舉一個例子:惠普公司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後,某領導力專家找惠普公司的創始人大衛.帕卡德,問他領導力的理論是什麼。帕卡徳經過慎

重的思考,一臉嚴肅地回答說:‘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領導力理論知識,我熱愛目前的工作,很高興跟大家一起工作,如此而已。’”

有人補充說:“我覺得徐老師說得對!我就認為熱愛應該放在第一位。如果熱愛某件事物,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積極性,會為此做出努力,並在最短時間內取得進步;在別人看來似乎是千辛萬苦的工作,因為熱愛工作,他本人不但不認為是苦,反而覺得這是一種樂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不同意你們的觀點,我覺得機會才是最重要的,它能磨練你的擅長或者培養出你新的擅長,也能讓你熱愛上某個新鮮事物。”有人站了起來,為自己的觀點辯解說。

徐雷蒙微笑著回答說:“這位同事,你說得也有道理!非常良好的機會是應該值得把握的。但如果你發現哪怕機會很好,你卻在從事你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你會感到非常苦悶、提不起對工作的熱情。既然人生苦短,那我們為什麼不追尋熱愛呢?”

看到大家沒有反對的聲音了,徐雷蒙這才繼續說道:“接下來我要說‘成為自己’的第三個要點:堅守原則。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假設我們會議室裡有很多貴重的小擺件,又假設現在會議室裡沒有裝攝像頭,現在只有你一個人在這裡面,你會把這些小擺件拿回家去嗎?請坐在後排的那位同事回答一下。”

被點名的幹部站了起來,斬釘截鐵地回答說:“我肯定不會!”

“為什麼呢?”

“因為……因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種事情被別的同事知道了,丟臉丟大了,可能在飛馬公司再也呆不下去了。相比之下,我的這份工作比這些擺件值錢多了。”

“非常好!請坐在邊上的同事,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也不會拿回去,因為父母從小就教育我,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是不對的,更不要說拿公司的東西了,這是我一貫的原則。”那位幹部回答說。

“感謝兩位同事的回答!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位同事的回答,實質上是兩種不同的邏輯。前面那位同事說的是結果邏輯,他覺得這樣做划不來,要以結果最大化的方式來行動;後面回答的那位同事覺得這不符合他的價值觀,這是原則邏輯。相比之下,管理者應該多強調原則邏輯,原因有兩個。”

第一,相比結果而言,原則才是‘我是誰’和‘我們是誰’的核心。結果邏輯適用於所有人,而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價值觀,所以有著不同的原則邏輯,原則邏輯就變成了‘我’之所以成為‘我’的關鍵;

第二,用結果邏輯代替原則邏輯,會讓大家變得急功近利、發生短視現象。比如說,在路上看到受傷的行人,你是否要救?按照結果邏輯是不值得救的,因為它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但按原則邏輯就是救的,治病救人、救急救難是社會的功德,必須要這樣做。

徐雷蒙繼續說:“我們每

個人都有自己多重的角色,這就需要我們做三件事情來‘成為自己’:區分角色與角色、區分自我與角色、整合不同的角色。這就是‘成為自己’的第四個要點:整合角色。”

區分角色與角色:指的是要明確自己當前的角色是什麼,並按這個角色的要求做事情;

區分角色與自我:指的是站在你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來思考並行動。自我是由一系列角色組成的,任何一個單一的角色都不是完整的自我。比如說新提拔的領班,就應該站在領班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再是原來作業員的角度了;

在區分角色與角色、角色與自我之外,我們還要試圖整合不同的角色,成為一個完整的自我。這就意味著要調和角色之間的衝突,在不同角色之間找到共鳴,讓不同的角色相互支持,讓自己的私人角色支援公共角色了。

……

“‘成為自己’的第五個要點:自我更新。在’成為自我’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更新自我,就好像計算機軟件不斷推出最新的升級版本一樣,我們需要不斷在升級自己的版本。自我更新的過程,就是投資自己、增加自己個人資產的過程。比如說透過終身學習,讓自己的知識一直保持在領先位置;根據實際情況,更新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規劃……”

……

徐雷蒙嫻熟的培訓技巧、對領導力深刻的理解,給大家帶來了很多耳目一新的新理念。不知不覺三個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培訓課很快就進入了尾聲。

徐雷蒙總結說:“我們認為:成為領導者的關鍵將越來越不在乎你是什麼,也不在乎你有什麼,而是在乎你做什麼。透過這一次的培訓課程我們闡述這些觀點:領導者首先要承擔責任,發動下屬員工解決工作上的難題;透過講故事、當老師的方式密切與下屬員工聯絡在一起;從失敗中學到經驗,透過反思和深思改變現狀,認識自己並最後成為真正的自己。下面,請張總為我們本次的培訓做總結性發言。”

張帆走到了前面,朗聲對大家說:“非常感謝雷蒙剛才精彩的培訓!在座的各位都懂得怎麼做好一名經理和主管,你們知道瞭解上級意圖、照顧下屬感受,建立起了默契的工作團隊,你們是公司裡優秀的管理者。但是,要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市場環境,我們僅僅只有‘優秀’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實質上這些客觀的要求,迫使我們要向更高一層的領導力推進,不斷地完善自身、完善我們的團隊。透過今天下午的領導力培訓,雷蒙給了大家一些新的觀念、新的見解、新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後實際的工作中不斷修煉、實踐剛才他提到的領導力八項修煉,為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們整個團隊克服當前困難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創造更好的業績!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參與!”

大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抗戰之後勤主任重生:港島追妻簽到從拳皇開始都市拳皇養成我在海外當巨星我的妖怪老師我的妖怪腳踏車我的妖怪女友莽荒大帝尊我有一個莽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