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初景道君

020.深秘在心田
上章 目錄 下章

初景道君020.深秘在心田

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

老僧四五人,逍遙松柏蔭。

棲霞後山,千佛巖外,有精舍數間,本是寺中真修起居之所,如今卻被騰了一間出來,供王景居住。

無心和尚來此已有數日,自然清楚各派各家代表所在,此時便來到最右那間精舍外,拜訪全真道人。

他尚未抬手,便聽吱啞一聲,屋門自動啟開,兩名僧人自屋內邁步而出,無心和尚微怔的同時他們也是一愣。

稍年長的那名僧人當先反應過來,雙手合十一禮,從容不迫道:“貧僧志通,敢問師兄法號。”

無心和尚聞之瞭然,回了一禮後笑道:“貧僧普陀寺無心,二位想來便是法門寺的高足?呵呵,志通這個法號我近來倒是聽說幾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師兄所言無錯。”志通承認下來,開口解釋道,“貧僧與師弟志常與景重道長有舊,特來拜訪,順便商議一些事情。”

實際上,他倆依舊是為了迷龍之事而來。

之前在塔雲山上,王景曾對志通二人轉述陳真人之意:若能擒得迷龍送上終南山,便將那尊原本供奉在塔雲山的一如菩薩像還給法門寺,供志常交感觀想,以踏入理具之境。

如今迷龍背後的三途已為王景所斬,那些遺留下來的陰世鬼神之流也被道人點化了袁枚手植紫藤對治。

在此過程中,法門寺的兩名僧人雖然多有辛勞,但終究不曾完成道人所託,志常擔心先前約定是否算數,這才急忙催促師兄,前來王景處確認。

好在王景不曾食言,告訴志通二人,三途雖然已被他所斬,但迷龍尚存,依舊流竄人間。

是以之前所立之約依然算數,只要師兄弟二人能擒回迷龍,一尊菩薩像終南山自然不吝於交還法門寺。

志通與志常得了準話,這才心中一定,出來時便遇上了無心和尚。

無心和尚也沒想要細究他人隱私,與對方攀談幾句,便目送志通二人離去,再度叩響屋門。

王景在精舍中修持,對屋外動靜已有察覺,此時聞聲便請無心和尚進來。

二人分坐下來,無心和尚也不遮掩,客氣幾句後便開門見山道:

“棲霞山遍邀各家傳承,雲集江寧,然用意未明,而貧僧聽聞景重道長這幾日在山中盤桓,特來請教一二。

“道長之前出手,劍氣橫空,聲動一方,可是發覺了什麼?”

王景聞言回答道:“此事倒也沒什麼可說的,不過是有邪修在江寧攪事,被貧道發覺,將其誅殺罷了,倒是和棲霞寺之事關系不大。”

他這話也不算誑人,哪怕沒有三途,棲霞山下那道冥土門戶遲早也會出問題,三途的舉動不過是加速了這一程序罷了。

此是天地道機變化之故,非一人一國之力所能阻擋。

無心和尚聞言心中一動,試探道:“聽道長所言,似是知道棲霞寺謀劃?”

王景既然認為被他所誅的那名邪修與棲霞寺之事關系不大,那便說明其人對此間內情起碼有一定的瞭解。

不然何來的底氣?

王景笑著看了對方一眼,頷首道:“棲霞寺的想法,貧道確實知道一些,不過也答應了安慈大和尚,在事成之前,不會洩露給旁人知曉。”

“原來如此。”無心和尚聞言瞭然,看王景態度,再結合這幾日山中見聞,他已是對幕後推動此事的勢力有了一些猜測。

棲霞寺不說,全真道、法門寺肯定是插了一手,甚至國家的身影也在其中若隱若現……無心和尚心中思忖之餘,面上卻一如先前,笑道:

“既是這般,貧僧便不多問了。我與道長有緣相見,不若論道一番?”

“可。”王景開口應下。

普陀寺自慧日和尚在此駐錫後,便成為了臨濟宗一處重要叢林,後者又是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對於“返照自心,見性成佛”之法鑽研得很深。

王景也是好奇,此方天地既然有交感神佛之術,致使淨土法門大行其道,不知禪宗一脈又會有哪些不同。

“臨濟宗以無心為要,號稱‘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和尚既敢以此為法號,想來也是造詣不凡,貧道願洗耳恭聽。”

“道長謙虛了,我這也不過是引玉之磚,千慮一得罷了。”

無心和尚開口,將禪宗的修行之法娓娓道來。

此世道法,因道機偏轉緣故,故多以召請神佛、交感位業之法為主流,禪宗自然也不能免俗。但同樣,這一脈的修行理念也是別出心裁,合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精義。

“我禪宗之要,在於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不立正依之經典,即使引用經典,亦為一時之方便施設。”無心和尚開口,“不必靜坐斂心才是禪,即搬柴運水、吃飯穿衣等平常動作亦可稱之為禪。

“而所交感的,也並非外在神佛,而是人人皆有,心中本來具足的一顆清淨真如心。

“此心為外境雜染,顯諸佛菩薩之相,若能退去外相,得見本我,便可修得顯現,當體即成。”

僧人手作拈花,輕輕一笑,背後佛光如海,一尊虛幻金身自中冉冉升起,半跏坐於赤蓮花上,一面四十手,各持寶弓、寶箭、寶瓶、楊柳枝、白拂等物。

面容竟與無心和尚有七分相似。

王景見狀道:“迷者心外求佛,悟者見性成佛。和尚若能讓這尊心象身與你完全一致,再無千手觀音、無心和尚之分,顯得之境便再無阻礙。”

“道長所言無錯,”無心和尚收回心象本尊,笑道,“若論交感觀想,以淨土宗法門最多;若論加持神變,以密宗最為精湛;而我禪宗能傳承至今,便是在開顯無相主尊這一步上最佔優勢。”

王景聞言頷首,知曉無心和尚所言無錯。

“心性本淨,佛性本有。禪宗之法上手雖易,精通卻是困難,可若是到了高深處,只要不失真性,便又可突飛勐進。”

歸根結底,還是此宗理念隱隱與此世道機相合,重視人心奧妙。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諸法唯識,離識無境的法相宗。

“不過禪宗之法,倒是與道門不同。”

不說王景所修的金丹大道,便是此世道門,依然奉行所謂的“陰陽五行,賦與萬物,生生不窮,源於一炁”的元炁論。

那一道道神佛位業,也同樣被認為是一道道不同的先天元炁。

而本性一說,道家雖也看重,卻認為此性非空空無為即可了事,須要在大火爐中煅煉成就,方能變化不測,長生不死。

正是道心與人心之爭,真性與假性之辯。

太初有神,神與道同。

念及此處,王景心中靈光乍現,揮手放出一片神光,內中聚炁成文,凝雲作篆,各個文采光煥,洞朗八方,個別篆字甚至八角垂芒,有天真道韻暗藏。

無心和尚見狀大驚:“這莫非是傳聞中的大梵隱語、靈書玉字?據說只有真經出世,天人相感,才會誕生如斯異象。

“難不成景重道長有感,竟要寫出一部仙經不成?”

無心和尚心中震悚,不禁看向那片神光,只見其上暘焰騰空,演繹人體五臟六腑之景。

“內景之圖,莫非這部仙經靈感源自黃庭經,要從觀想人體百神入手?”無心和尚心神為其所引,不自覺地參悟起來。

黃庭一脈,也是此世道法中的一枝奇葩,不與外界神佛交感,專門存思人體百神,是上清派中一支秘傳。

三部八景二十四神,各自對應山居、幽逸、神仙三境,最終歸於一身,便可一步證就“太上大道君”的天真位業。

但下一瞬,無心和尚便打消了這一想法。

那副五臟六腑圖中,其餘臟腑悉數隱去,唯獨絳宮獨存,並漸漸擴大,方寸之間,蘊藏山水。

“三關之中精氣深,子欲不死修崑崙。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此身。”

王景長身而起,踏出精舍大門。

下一瞬,便有海潮奔雷之聲於虛空響起,嗡隆作響,傳遍棲霞山上下。

一方懸圃隨之顯現,覆壓一山。

然而神異的是,分明這方懸圃蓋住了整個山頭,但天光灑落,視其間山水林澤如幻影,依舊落在山間巖林、屋舍廟宇以及驚慌失措的人群身上,似乎一切如常。

正立無影,疾呼無響。

莫非是海市蜃樓不成?

有真修不禁想道。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開局失業,我讓歌壇大魔王迴歸千秋我為凰異世靈武帝尊科普精靈:最強寶可夢教父總裁說要嫁給我鎮國永樂永樂群俠傳修羅場之神玄幻:你可曾見過冒藍火的加特林關於女友愛整蠱我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