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弘治大帝

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古攻略(一)
上章 目錄 下章

弘治大帝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古攻略(一)

“陛下,今年賦稅收入可望達到四千五百萬銀元,其中商稅收入一千五百萬銀元,夏秋兩季農稅兩千五百萬銀元,關稅四百萬,皇家銀行盈利一百萬兩。”李東陽向皇帝朱佑樘彙報著弘治四年的大明賦稅情況。

“四千五百萬銀元,李師,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大明立國一百多年,也只有太宗時才能達到此高度的稅賦,是嗎?”朱佑樘很有些志得意滿地問道。

“是的,陛下,大明自從立國以來,也只有太宗時期,才有如此高的賦稅, 最可賀的是, 雖然大明賦稅如此高,但是農稅卻比太宗時期還要低,因為如今大明的水利工程都是朝堂出錢去辦的,以前大明都是攤派各地百姓去服勞役的。”李東陽恭維道。

是的,朱佑樘有理由自傲,因為大明自從太宗之後,稅賦就急劇下降,到了他即位那會,稅賦竟然只有將近兩千五百萬兩,和太宗時期比起來,相差將近兩千萬兩,都快縮減過半了。

而他,朱佑樘,僅僅登基四年時間, 便恢復到了明太宗時期的稅賦高度, 僅憑這一點, 他這個皇帝就得在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 朱佑樘這個稅賦,這幾年增長,朝堂上的官員也不是全部爭議,可以說爭議洶洶,特別是那一幫御史大夫,天天指著皇帝朱佑樘說什麼與民爭利,但是朱佑樘如今臉皮修煉得奇厚,任他們說破天,他自巋然不動。

慢慢地,大明稅賦一年比一年爆發式的增長,正所謂手中有錢,心裡不慌,自從稅賦充足後,朱佑樘慢慢也變得氣壯起來,首先是給所有官員加薪,而且還是將之前朝堂發放給官員的交子薪水,全部給他們兌換成了新式的銀票和銀元。

剛開始市面上也不是全然接受新式銀票的,為了這個朱佑樘可是動用了錦衣衛, 採取了暴力手段,這樣才讓市面平靜下來, 慢慢接受了新式的銀票, 而且朱佑樘又不是大明那幫完全不懂經濟之人,為了解決財政困境,無休止地發行交子。

而朱佑樘嚴格控制著銀票的數量,而且允許銀元和銀票的自由匯兌,特別是全國各地都能自由匯兌,首先接受銀票的是一幫商人,這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方便了,以前,雖然民間也有錢莊印發銀票,然後只能在指定的幾個錢莊匯兌銀子,而且還需要扣除匯兌的手續費。

私人錢莊可不是善堂,手續費有時候高達一層,這對於那些商人來說實在是肉疼,若是不想去私人錢莊匯兌,就得自己僱傭鏢局護送,這樣也是一大筆費用,有時候還擔心被山賊劫鏢。

自從皇帝朱佑樘開辦皇家銀行之後,商人發現這家銀行的匯兌手續費竟然極低,而且存錢還能給利息,這在大明,或者說在朱佑樘開銀行之前,大明人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以前的大明人存銀兩在錢莊都是需要付手續費的,而不是給他們利息。

而且皇家銀行自由匯兌銀票和銀元,那是敞開了供應銀元的供應,匯兌的手續費也極低,手續費僅僅只需萬五,也就是兌換一萬元的銀票只需要五銀元,這簡直是良心價。

僅此一項,很多小勢力的商人都在家裡給朱佑樘豎起了長生牌位。

因為大明皇家銀行的威望慢慢深入人心,銀票也隨之便被大眾接受,先是商人接受,接著便是平民百姓接受。

說來好笑,最先接受的還不是商人,而是那些勳貴家族,為什麼,因為那些勳貴家族,祖上都是武夫出生,可能基因裡就缺少理財基因,加之,大明陳平一百多年,家族子孫繁衍不少,這導致他們雖然門楣顯赫,但是家裡卻日益清貧,很有一點入不敷出的味道。

但是自從朱佑樘開了這個皇家銀行,還允許這些勳貴還有文官集團少許份額的入股額度,這些勳貴就如獲至寶,此時是大明中期,皇家的信用那還是剛剛的。

所以一聽朱佑樘要開銀行,雖然那些勳貴也不懂銀行是個什麼章程,但是既然皇帝願意帶著他們一起發財,那跟著走就是了,反正勳貴跟皇帝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既然皇家銀行也相當於是勳貴們自家產業,而且存錢還給利息,那還不把老本存進去,更待何時?

說不一定有一天皇帝不帶他們玩了。

所以最開始使用銀票的竟然是勳貴,勳貴個個將自己地窖的銀子挖出來存入皇家銀行,一年過後,勳貴們發現光是銀行的利息都夠他們一家老小吃喝嫖賭的,老本竟然完全不用動,這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勳貴家族,還有那些現役的武夫家族,個個都將銀子存入了皇家銀行。

這樣一來皇家銀行的銀兩更加充足了起來,然後接著這些銀兩皇家銀行放貸給那些商人,這樣讓皇家銀行有了固定盈利,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最終皇家銀行算是在大明立住了腳跟。

新發明的銀票,從此在大明各地流通了起來。

因為這個,朱佑樘被御史瘋狂上奏,還有那些家裡跟錢莊有著利益關係的,還有那些在錢莊欠著高利貸的,紛紛坐不住了,個個天天上奏,要求朱佑樘關停皇家銀行,而他們說得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與民爭利。

為什麼大明皇家銀行一出世,便遭這麼多人的彈劾呢?

那是因為大明皇家銀行一出現,便導致大明大量的私人錢莊發生擠兌,最終破產。

正如馬克思的那句名言所說:“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如今因為大明皇家銀行的出現,商人都要破產了,這還不得讓那些商人發瘋,一旦發瘋他們可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因為此事,大明各地可是發生了不少騷亂。

一些新開的皇家銀行分行,更是有人在夜裡跑去縱火,對於這種恐怖分子行徑,朱佑樘可一點退縮的意思都沒有,相反,態度更加強硬。

應對此種情況,朱佑樘只出了兩招,第一招就是出動錦衣衛,嚴抓鬧事者,對於參與縱火的一干人等,直接在菜市口斬首示眾;第二招是,私人錢莊銀行化。

什麼叫私人錢莊銀行化呢,就是今後大明不能無照開辦錢莊,所有的錢莊都得需要在大明中央銀行登記造冊,而且需要繳納保證金。

僅此一項,便卡住了私人錢莊的脖子,如果不去大明央行造冊,視為非法的黑錢莊,一旦被錦衣衛查出,沒收一切財產,家族全部流放至遼東開荒。

因為黑錢莊抓捕事件,就一下子為王守仁的遼東,注入了將近五十萬人口。

不光打擊黑錢莊,朱佑樘還對透過正規途徑,申請合法錢莊的商人也是各種卡脖子,總是找各種理由扣發他們的執照,一會說這種資料不足,一會說那樣存在隱患。

總之是贊同朱佑樘開銀行的,先頒發執照,不聽話的,緩發執照,或者不發執照,直到他們都乖乖聽話,不再上奏反對皇帝開銀行為。

聞歌知雅意,慢慢地,朝廷之上反對朱佑樘開辦皇家銀行的人越來越少。

再加上,因為朱佑樘將皇家銀行分拆為大明皇家銀行和大明中央銀行,大明中央銀行為大明貨幣銀元,銀票,銅錢等貨幣的釋出銀行。

大明皇家銀行則是商業銀行,而且這家銀行的股東也不是皇家一人獨享,股東分幾大勢力,一個是勳貴勢力,一個為大明各地藩王,還有就是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只有到達一定層級的官員才有認購股份的資格。

如此一來,中央銀行因為是大明貨幣頒發銀行,加之,各地錢莊開辦都需要在此繳納保證金還有手續費,所以中央銀行也為大明的稅賦增收不少。

一些一心為大明著想的有志官員,看到此,也就預設了皇帝朱佑樘的開辦銀行,最主要的是大明上層建築基本上因為這個銀行,獲得了利益。

所以,慢慢地銀行就在大明站穩了腳跟。

因為手上聚集了大量的銀子,朱佑樘比大明任何一任的皇帝都要底氣充足,於是朱佑樘便敢大刀闊斧地進行清田行動。

清田行動又讓大明田畝稅賦變得健康起來,隨後自然大明便有底氣大力整治商稅這個難題。

有了錢,朱佑樘自然有底氣開始進行武備的休整,經過四年的撥款,如今京師的新軍已經高達二十萬眾,而且全部都是精銳之士。

在朱佑樘登基之時,大明京營有兵卒才八萬人,精銳之士也才四萬眾,而且火器營都不足一萬人。

如今的大明,光京營就有十萬火器營,光大炮就將近有一千門,此時的朱佑樘手上,可以說兵精糧足,完全可以發動一場滅國之戰。

是的,朱佑樘已經有些蠢蠢欲動了,之前朱佑樘之所以允許汪直去日本和朝鮮走一趟,也只是試探一下日本還有朝鮮,朝鮮不用說,應該不會出現波瀾,因為朝鮮對大明一直恭順。

汪直過去,即便朝鮮不贊同汪直的條款,或者事不可違,最大的可能就是朝鮮會派使者來大明控訴汪直,到那時朱佑樘完全可以將汪直罷免,讓其待在宮內便好。

朱佑樘真正擔心的是日本,因為在朱佑樘的印象中,日本一向桀驁不馴,對大明都不太願意稱臣納貢,也不知道汪直,此次會不會順利,若是不順利,打通同日本的通商貿易也好,就怕打得難解難分,那樣攻打蒙古的計劃就得延後了。

只是朱佑樘不知道的是汪直此行,完全和他想的截然相反。

“李師,如今大明可以說國庫充盈,兵精將廣,是時候對付蒙古了,土木堡之恥,朕一日不敢或忘。”朱佑樘對李東陽堅定地說道。

朱佑樘未登基之前的叄房師,劉健,李東陽還有謝遷,此叄人因為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朱佑樘以前也一直視他們為肱骨大臣,但是他慢慢發現他和劉健越來越發生理念衝突。

劉健是那種典型的儒家士大夫,雖然他也講究事功,但是他更喜歡皇帝在儒家框架行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比如說用兵,劉健就不希望朱佑樘不可太激進,希望朱佑樘慢慢積攢國力,不必急於一時,一代解決不了,可以留給後代人解決

還有劉健對於朱佑樘開銀行,辦商行,這些事情都是極力反對的,在他認為,皇帝這明顯是與民爭利,看看如今皇室,積累的財富,比大明之前幾代皇帝積累的都要多。

但是劉健卻贊同朱佑樘的徵收商稅之舉,他認為這樣可以減輕農民的稅賦,這有利於大明的發展,因為在劉健這種傳統的士大夫認為,農乃國之根本。

再有就是對於朱佑樘大力開設學堂之事也是雙手贊同,因為這是傳播聖人之學,但是對於朱佑樘規定的課堂文章很是不滿。

再就是對朱佑樘在大明各地開辦醫館之事也有些微詞,因為劉健認為,這是朱佑樘縱容後宮攬權,這讓大明會有後宮干政的跡象。

總之,劉健之與朱佑樘,既有意見一致之處,也有意見分歧之處,而且有時候分歧還很大,所以慢慢地朱佑樘有些疏理劉健,而親近李東陽。

劉健認為,禮法第一,合乎禮,合乎法,然後才能再實施,所以每次他都需要先跟朱佑樘先爭辯一番,說服了他,他才會去執行,再就是內閣票議決定之後,他才會去執行。

而李東陽此人就比較圓滑,不管對於皇帝的那些舉措認不認同,他都能全力執行皇帝的意志,將事情辦得妥妥的,而且通常時刻,李東陽都不會激烈反對皇帝朱佑樘的意見,若是他實在反對,他也只是委婉勸誡,而不是極力反對。

就像現在李東陽明顯反對朱佑樘發動蒙古的全面戰爭,他認為,蒙古是大明勁敵,應該慎重對待,充分準備之後才能去對他發動戰爭,而且在他認為蒙古也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蒙古已經和大明對戰了一百年,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所以對於朱佑樘迫切想對蒙古作戰,李東陽是有不同意見的,有了不同意見,李東陽也會出言規勸,此時便是如此。

只見李東陽說道:“陛下,蒙古乃大明宿敵,千萬不可輕敵,土木堡便是前車之鑑,而且陛下正千秋鼎盛,完全不必急於一時,等大明國庫再充盈一些,新軍再歷練幾年,然後對蒙古作戰不遲。”

若是劉健在此,早就激烈同朱佑樘爭吵了起來,而且會說一些刺激的話,比如說,“陛下難道忘記了乃祖土木堡之故事了嗎?”

作為一位皇帝,哪個聽到了劉健的那些話會受得了?

正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聽了劉健的話,不拉出去打板子已是客氣,而李東陽這樣的,雖然也是規勸,但是一直都是好言相勸,皇帝即便不認同,也會叄思而後行。

作為一位上位者,不管是誰都喜歡李東陽這樣的下屬,而厭惡劉健那樣的倔驢,所以朱佑樘這個皇帝慢慢地開始看中李東陽,而疏遠劉健。

這導致劉健,李東陽還有謝遷這叄位房師,原本關係莫逆,也開始變得有些意味難尋了。

而謝遷呢,則能力稍微差了些,決策層上的事情,如今朱佑樘還沒有讓他過多參與,此時的他還處於培養階段,所以他與劉健,還有李東陽兩人的關係都還不錯。

聽了李東陽的話,朱佑樘露出深思的表情:“李師,你說得沒錯,對於蒙古卻是不能操之過急,但是新軍已經編練了四年,不可能讓他們養在軍營中,正所謂不見血的兵成不了精兵,總要讓他們見一見血。”朱佑樘開口道。

“陛下所言甚是,臣也贊同此點,新軍確實需要拉倒九邊,和蒙古人對戰一番,如此也好檢驗新軍之不足。”李東陽附和道。

“嗯,也不知道汪直此行去日本是否順利,若是此前去日本順便,說不定還能幫大明增加的收入,這樣對上蒙古,也更有把握些。”朱佑樘提到汪直開口道。

“陛下,切莫誤入旁門左道,日本終究是一步閒棋,日本只是小國,我大明對戰蒙古,那將是浩大戰爭,日本那些許小利,陛下切莫過多關注。”李東陽規勸道。

李東陽畢竟有這個時代人的局限性,對於日本也不太瞭解,更不會重視,因為在大明士大夫的眼裡,日本是海外小國,一直都在學習華夏,要說他們有多少財富,無論如何都無法讓他們相信。

但是朱佑樘作為後世之人,可是知道日本有銀礦的,這是如今大明急需的,因為大明根本不是產銀之國。貨幣發行,又離不開銀子,這就是為什麼朱佑樘要去過早開動日本這步棋的原因。

雖然不認可李東陽的話,朱佑樘也沒有多加解釋,因為李東陽對於日本不瞭解,朱佑樘他再說得天花亂墜,想必李東陽也不會相信,只當是皇帝朱佑樘異想天開。

只要當汪直滿載著銀子進入京城,李東陽他們才會放下偏見,認可皇帝朱佑樘的主張。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突然一個太監進來通傳道:“啟稟陛下,西廠廠公汪直從日本歸來,特來向陛下覆命。”

想不到剛想起汪直,汪直便回來了,朱佑樘顧不得其他,急忙激動地開口道:“快傳!”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龍族:從血源歸來的路明非穿成反派後孃,我棍棒出孝子末日之災變時代大災變西遊:開局一棍子敲死唐僧召喚王者系統極品穿梭王者系統帶個王者系統闖異界我有億萬家財文娛,我真的只會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