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七彩浪花》

第三十四至三十七章
上章 目錄 下章

《七彩浪花》第三十四至三十七章

三十四、你是知青嘛(蔡運生)

扳早玉米了。我們隊早春種玉米時,是按照縣裡學大寨,趕化林的要求,以寬窄行播種的玉米。結果玉米長得特別好,每畝產量是原來的兩倍以上。那玉米長得又大又長,一塊地要多扳好多背。文世虎就說起調皮話來:“這塊背溼地喲,以前扳玉米,幾背就扳完了。這一下,還是這塊背溼地,咋過緊都扳不完玉米。要是我家的自留地也是象這樣,緊都扳不完玉米,那我的糧食就夠吃了。你們說,是吧?”他是在臊那些上春種玉米時,嫌玉米窩子挖稠了,只有收草草的人。

其實,看見莊稼好了,那些人就再也沒有意見了。巴不得多收幾背玉米,以後好多分幾顆糧食呢。

種油菜了。我們縣解放前不知道種油菜,不會種油菜。1956年,縣裡才開始試種油菜籽,當然產量也就不會高。一直都是畝產二三十斤,四五十斤。種植方式一直都是採取窩播。縣裡要求學習化林大隊,科學種田。化林大隊種植油菜,當時全是種的勝利油菜,而且全是下菜秧子,栽油菜苗子。改變了過去點油菜籽的落後種植技術。縣裡也要求各地,學習化林大隊先進經驗,油菜全部改成栽苗子。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勞動量。很多廣種薄收的山區地方都反對。我們生產隊裡大多數人也反對,認為小春播種已經很忙了,又要用大量的人力去栽油菜,又窩工又費事。堅決反對。隊長就著難了,上面堅持要栽苗子,可群眾不願意,思想工作不好做。召開社員大會,大家都說隊長想掙公社的表揚,讓隊長下不了臺。隊委會開會也解決不了問題,提不出什麼好辦法。

我突然想起化林大隊是先栽油菜,後點麥子。而我們這裡的傳統是,黃金花(就是野菊花)開了後,種小麥和點菜籽同時進行。而我們現在可以提前十天栽油菜,油菜栽完了,再種小麥不遲。再說,小麥早幾天,晚幾天種植,都不影響小麥的產量。我將這個想法在隊委會上講了,隊長首先同意,這樣,解決了他的難題。大家也表示可以試一試,問題解決了。我們隊的油菜比全大隊的油菜都栽得早,而且全是栽的油菜,符合上面的要求。結果,第二年,我們的油菜豐收了。因為我們栽的勝利油菜比傳統油菜產量高多了,又採取了先進的栽培技術。油菜豐收了,大家再也沒有意見了。

點小麥了。縣裡又在推廣小麥播種要按東西方向,改窩播為條播。隊長召開會議,要大家發表意見。隊裡大都支援播種要分方向了。可有人提出,條播沒有窩播好管理,好灌溉。堅持要搞窩播。隊裡開會要大家發言,統一大家的意見。尤平安說:“這還有啥子討論的嗎,既然是上面在推廣,就說明已經是試驗成功了的,只是實行就是了。用不作再討論。”

我也支援尤平安的發言,說:“現在是在推廣科學種田,推廣小麥種植新技術。合理密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畝產,增加產量。國家需要大批的糧食,我們也需要吃飽肚子。”

文明德老大爺抽了一陣蘭花煙,將菸袋在鞋底上敲了敲,待菸蒂敲出菸袋後,才慢調斯理地說:“你們懂得的,在前面搞,我們就跟在你們後面學。科學、科學,要學嗎!不學就不會。”

德大爺一發言,沒有人再冒皮皮了,隊裡算是意見統一了。

隊長這時發言:“本來縣裡推廣農業科技,目的是要增產糧食,取得農業大豐收。我們隊裡總有一些人愛冒皮皮,有一些人總愛抱著封建落後的老方法種莊稼,這樣糧食咋過增產?肚子咋過吃得飽?文化大革命這麼久了,思想還沒有改造好。”

說著,他又上綱上線了。

第二天一早,我將書本翻了一翻,記住了種小麥的資料,就扛上鋤頭去點小麥。我在前面鏟槽子,其他人都跟在後面學著鏟。一個公社幹部路過地邊,看見我在前面鏟,其他人跟在後邊,就奇怪地問我:“你是知青嘛?”

我點頭說;“是。”

他說:“你咋過在前面挖?他們咋過跟在你後面呢?”

我苦笑著搖搖頭,說:“你們公社叫農業學大寨,趕化林,科學種田。小麥改窩播為條播。隊裡不大清楚條播的標準,我就只有來濫竽充數了。”

他說:“你是來接受再教育的,你懂得窩播、條播嗎?”

我說:“我不懂就來學嘛,耕田、耙地、栽秧、打穀,我哪樣都學會了,連做磚瓦我都學會了。”我又將條播的資料說給他聽。

他這才有點放心地說:“看來你是還懂得不少呢,不象一般的知青。”

隊長連忙跑來說:“我們隊裡的幾個知青,個個都表現得很好。耕田耙地,栽秧打穀,改土修公路,修水利做磚瓦,社員做啥他們就做啥。科學種田,我們不懂的,他們還教我們。種玉米,也是他在前面挖的路子,今年玉米收得特別好。”

聽了隊長的話,他點點頭,說:“那好好幹!”說完就走了。

我看他走遠了,就問隊長:“他是誰啊?”

隊長說:“他是公社原來的李社長,是副的。文化大革命靠邊站了,革委會沒有他,還在靠邊站。”

我心裡想,看來這些老幹部,對我們還不放心呢!

三十五、打獵(蔡運生)

小春播種結束,餘糧也賣完了。生產隊長又早早安排做瓦,要我們原來五個做瓦匠人繼續做瓦。因為賣瓦能大大提高勞動日價值,能讓大家多分一點錢。

我因為冬天做瓦手腳全部裂口,真不想再做了,就去找隊長協商。可是,隊長一臉的不高興,好半天才說:“你會做的你不做,那幾個匠人又老了,他們更不想做,我去找誰來做?再說,你們做瓦還在家裡。我們馬上要去背水庫,到八一大隊,離家裡有二十裡路遠呢。”。

就這樣,我當了三年知青,就做了三個冬的瓦,當了三個冬天的泥瓦匠。

文朝海從山裡背了一支火藥槍回來。文朝海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到山裡去過幾年。那時候,正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時期,是大躍進時期。國家連續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又要歸還“蘇聯修正主義”的貸款。全體人民都吃公共食堂。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裡,生活極度艱難困苦,吃的是“一、二、三”,也就是每天早餐一兩,午餐三兩,晚餐二兩,一天十六進制的稱只有六兩糧食。不僅沒有油、肉、奶、蛋,沒有糖、酒、茶及副食品,連蔬菜、水果都沒有。只是在“亮光湯”裡漂一點紅蘿蔔纓子。很多地方,人們因長期營養不良而得了“水腫病”,一些地方還死了很多人,很多地方連續三四年人口都是負增長。文朝海因為隊裡生活太困難,就跑到了山裡去投靠親戚。山裡山大,森林多,人煙稀少。山裡山核桃、板栗、獼猴桃、山棗、山藥等山貨多,野生蘑菇、木耳也多,還有各種野獸可以打獵。生活遠比外面好多了,他在山裡也學會了打獵。這次他背回來獵槍,就是想打幾隻野獸。

生產隊給飼養場砍柴,文朝海就早早揹著獵槍,在山上去轉了一圈。沒有遇見獵物,他就將獵槍丟在路邊,和大家一起去砍柴。我和四個泥瓦匠一道,去瓦場做瓦,看見山坡下面飛來幾隻野雞,鑽進了路邊的荒草坪中,大概是砍柴的人將野雞驚嚇飛來了。我們看見野雞飛來了,大家都喊快打,可幾個人都沒有打過獵槍,看見獵槍就在地上,也看見野雞就在不遠的草叢中,卻都不敢打槍。

文紹友就問我:“你敢打槍吧?把那野雞打了好吃肉。”其他人也激勵我去打槍。

我年青膽大,自己也沒有過多考慮,只覺得自己在學校裡受過軍訓,端槍練習過“三點一線”的訓練。就大膽地端起火藥槍,向野雞躲藏的一個草叢走去。走了不遠,我看見一隻野雞藏在草叢中,將頭埋在草裡看不見,卻將長長的黑尾巴翹得老高,尾巴還一翹一翹的動著。我看得很清楚,就準備描準射擊。可獵槍沒有步槍一樣的準星,我不知道怎樣描準,就端著槍扣動了扳機。扳機一扣動,那獵槍外邊噴出一尺高的火焰,差一點把我的臉和眼睛都燒上了,我連忙將獵槍丟下就跑。那幾隻野雞聽見槍聲,又“呵哆哆,呵哆哆。”地叫著飛走了。

我後來問文朝海,這獵槍為什麼會噴大火,他告訴我,那支獵槍原來是一支山裡報廢的老獵槍,它的引火孔太大了,槍裡的火藥往外噴了,槍管向前噴的火藥反而少了。

我又長了一些見識。

三十六、修戰備公路(蔡運生)

毛主席又發出了最新最高指示:“要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要備戰,備荒,為人民。”。毛主席的指示發出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天天廣播,重複廣播。並且天天廣播全國各地如何行動起來,落實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生產隊裡就安排我們,立即在各家各戶的牆壁上,用石灰水寫成大幅標語。又在公路邊上的大石頭上,堰塘蓋上,也寫出大幅標語。

那時,很多城市、機關、學校、廠礦都挖起了防空洞。一些城市的防空洞挖了幾公裡長,能容納數萬人。一些城市還專門成立防空辦公室,防空指揮部。現在,一些大城市的一些地下商場,就是那時挖的防空洞。當時,中央也有計劃地將一些大型國防廠礦,從沿海搬遷到內地,搬遷到山區藏起來。和文革前的三線建設一樣,把大型國防廠礦搬遷到山溝溝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久,縣裡要我們全區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劍門公社雙旗大隊去修戰備公路。據說國家將要在那裡修建一座大型國防廠礦,是由上海搬遷來的。據公社傳達,省、市、縣三級都非常重視這項工程,縣裡要成立專門的辦公室負責抓此項工作,區上已經成立了公路工程指揮部,要象抓修劍雄水庫一樣,快速、高效地修好公路,便於國家修建國防廠礦。

公社要求各生產隊,除看牛娃兒外,所有勞動力都要上公路,從十四、五歲的娃兒,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必需去參加。我們是生產隊的主要勞動力,當然必需上公路。隊長安排地主分子背上鋼釺、大錘,幾個石匠都要背上鐵錘、鏨子便於開石頭。我們每人都必需背上背兜、鋤頭、撮箕、鐵錘等勞動工具和被子、衣物等生活用具,要在那裡駐紮二十五天到一個月,計劃才能修好公路。

到雙旗大隊那天早上,生產隊長天不亮就吆呵大家起床了,出發了。大家知道,這要一去幾十天都不能回家,都慢慢磨綿。有的要把自留地全部澆灌一遍,有的要把自留地的菜栽上,有的要把豬牛都喂好,有的要給娃兒看了病才走。隊長要大家到公路上集合,我們在公路上等了兩個多小時,多數人才陸陸續續出門。快十點了,人還沒有到齊。

隊長黑著臉,講話了,他先背頌了兩段毛主席語錄:“最高指示,‘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出萬難,去爭取勝利!’我們這一次去修公路,是黨中央,毛主席交給我們的任務,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是光榮的,偉大的。我們大家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以前,我們隊一直是先進生產隊,是公社農業學大寨的標兵。可是這一次,半天都集合不了隊伍,怎麼去修公路?哪裡還象一個先進典型隊?”他把參加集合的人都狠狠批評了一頓,然後叫大家先走。自己留在後面繼續催人,他必需挨家挨戶將人員全部趕到修路工地。因為大隊、公社都要檢查、清理。

正月末,我們川北山區還是寒風呼嘯,霜雪肆掠的時期。那山坡上的青松翠柏,早已被霜雪染成了灰白的顏色。地裡的小麥都還緊縮著,顫抖著,不願過早地伸出泥土,使地裡遠看還是一遍黃土色。田裡的油菜也哆嗦著它的灰白的翅膀,不願跳起舞來,沐浴早春的陽光。只有那灰白的茅草叢中,馬桑樹兒早早地吐出硃紅的花芽,預報著春天將要來臨。

尤平安、我和文世虎等年輕人一道,背上工具和生活必需品,向雙旗大隊桐子壩走去。我們順著公路走了幾公裡路,來到漢德公社心中大隊大隊部後,就只能走山間小路了。這小路彎彎曲曲地走了好幾裡下坡路,看見前面劍門關的大劍山脈逐漸離我們近了。劍門關的大劍山脈是東南起於河口鄉的陵江大隊嘉陵江邊,經過**個鄉鎮,止於西南的東興鎮西河邊,綿延三百多裡地的一條大山脈。也是古代巴蜀大地的最後一道屏障。蜀漢時期,劉備、諸葛亮、姜維等都駐守和征戰過這裡。唐代詩仙李白三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指這裡,詩聖杜甫也為它留下了“劍門天下壯”的名詩佳句。宋朝愛國詩人陸游也曾“細雨騎驢入劍門”。又走了幾里下坡路,一個很大的湖泊出現在眼前。

這個湖泊水面有幾平方公里,我從小到大都未見過這麼大的水面。湖面浩浩蕩蕩,縹縹緲緲。遠看那對面遠處,已經與劍門山脈連在了一起。往西面望去,那水霧繚繞,茫茫一遍,望不到盡頭。再看那湖面上,湖水中倒映著大劍山脈雄奇的山影。湖面上嫋嫋升起絲絲縷縷的水霧,悠閒地騰昇著,時隱時現,飄逸欲仙。我和尤平安都驚呆了,大聲驚歎,好大的湖泊啊!

文世虎告訴我們,這就是劍雄水庫,是縣裡的第一大水庫。位於小巖鄉順風村和漢德鄉心中村之間。屬小劍溪河的上游,有集雨面積18.9平方公里。是漢德區全區人民1966、1967年和1968年,用兩年多的時間,全部用人力修建的一座壩高0米,總庫容500萬立方米的大型水庫,當時也是川北最大的水庫。文世虎告訴我們,修水庫時,他也參加了。工地上天天都有幾千人勞作,人最多時有近兩萬人參加勞動。背石頭,背土,打夯,拉碾滾壓蓋,開石頭,抬石頭,砌條石全部是人工。沒有炸藥開山,沒有水泥砌石牆,沒有鋼筋混凝土築堤壩,更沒有汽車、推土機。一切都全靠人們用雙手挖刨,用雙肩背抬。國家每人每天補助糧食一斤半。僅背這0米高,數十米寬,一百多米長的水庫大土壩就很不簡單了。光碾壓土堤壩的石頭碾滾就有一人多高,一丈多長。每天,人們前面在堤壩上面倒一層土,後面就用一百多人拉石頭碾滾,將泥土碾緊壓踏實。每天都有幾千上萬人在工地上開山,挖土,背土,碾堤壩。那才叫人山人海,大兵團作戰。他說,當時沒有廣播,成天就用鐵皮子土喇叭喊號子指揮,一天天不亮就要喊到天墨黑。人喊不到半天,聲音就啞了,沒有人願意喊。就叫一個地主分子站在半崖上喊號子,拉碾滾的、打夯的、抬石頭的、開石頭的,都跟著號子行動。水庫僅溢洪道就有0米寬,足見工程之浩大。

聽了文世虎的講述,彷彿把我帶到修建水庫的現場。我能夠想象,當時的場面一定很浩大,當時的建設一定非常艱苦,非常困難。可是,全區人民卻在那樣的條件下,靠自己的雙手雙肩,修建了這麼巨大的工程,真是不可想象。我發自內心的喊出:“我們的人民太偉大了!”。我想,可能歷史上,秦始皇修長城,修大運河,就是運用這種辦法修建的。我突然發至內心要唱歌,就大聲唱了起來:“偉大的國家偉大的黨,旭日東昇照四方,偉大的人民頂天立地,偉大的軍隊握緊槍。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領導我們向前。大海不能擋,高山不能擋,高山不能擋。”

我這一唱,我們生產隊的人都唱起來,沿路同赴工地的人們也都唱了起來。歌聲在湖面和山間迴盪,在山間震盪著迴音和共鳴,讓原本寂靜的山林一下子活躍起來。

我們沿著湖邊繞道往水庫大壩蓋走去,走到劍門山脈的山腳下,繼續向西走。來到一座形狀似一座孤獨的山峰的地方,文世虎指了指這座山峰說:“你們知道這座山叫啥子地方吧?”

我從未來過,只得搖搖頭說:“不知道,沒有來過。”

尤平安也說:“不知道。”

文世虎說:“這就是很有名氣的朱家寨,又叫苦竹寨。”

我一聽說是苦竹寨,立即想起自己曾經在書本上看見過苦竹寨的介紹,就大聲講出來。苦竹寨又叫苦竹隘,是大劍山七十二峰中,大吊崖東面的一座孤立的山峰。其四面懸崖絕壁,深壑絕斷,山高聳挺立,拔地千尺。山上古樹參天,藤葛纏繞,荊草叢生,蓬蔭遮日。唯有西南側岩石縫間鑿有一條通往山頂的石梯小徑。山寨在隘口的一巨石縫中,用石條砌一石寨門,當地人叫卷洞門,亦有石頭門一道。在石寨門的兩邊條石上,陰刻楷書:“寶祐乙卯七月吉日武功大夫右驍衛將軍知隆慶府事節制屯戍軍馬責任措置捍禦段元鑑建立”。該文的意思是,南宋末年,即寶祐年間(155年),隆慶府(即劍州)知府段元鑑,為了抵禦抗擊元朝軍隊入侵,修建創立了苦竹寨。

根據史書上多處記載,元軍蒙哥汗攻下劍門關,決勝地卻在苦竹寨。據《元史。紐磷傳》記載:“十月,蒙古主,渡嘉陵江白水,命總帥汪德臣,造浮橋以濟。進次劍門至苦竹寨”。《元史。汪世顯列傳》詳細記載了蒙哥汗(憲宗)指揮苦竹寨戰鬥的情況;“汪德臣乃魚貫而進,帝望見而嘆曰,‘人言其膽勇,豈虛榮耶’。”蒙軍自16年大舉南侵南宋,直到南宋理宗寶祐三年,劍門關屢遭兵患。隆慶府失陷,蒙哥汗親率大軍攻劍門關時,南宋武功大夫兼隆慶府知府段元鑑,將府衙搬遷至苦竹寨,並屯兵據守苦竹寨,頑強抵抗元軍入侵。由於苦竹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蒙哥汗親率大軍,仍然屢攻不克。後來元軍使用離間計,買通宋朝將領趙仲,開啟石門(即今之卷洞門),殺死守將楊立,奪取了大寨。苦竹寨失守後,段元鑑率宋軍退守川中遂寧縣。

明正德十二年十月,劍州知州李璧,登苦竹寨經卷洞門時,賦詩一首:“小劍山頭苦竹寨,周遭巖壑僅通門。太平時節何須此,借與猿猴長子孫。”刻於石門邊,現字跡已風化。明隆慶二年九月,劍州知州高任重登苦竹寨,亦題詩一首刻於石門旁:“宋臣設險開山寨,明守探奇到石門。一望劍山天下勝,諸峰羅列似兒孫。”

我將所知道的苦竹寨的情況告訴大家,大家既為此地發生的歷史事件感到驚奇,又為自己所生長的土地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文世虎笑著說:“嗨!你知道得還比我詳細、比我多啊。”

由於還要趕路,我們沒有時間登上山去,仔細探測考察。只從山下路過,留下了幾多遺憾。

石寨門門下邊就是劍雄水庫大壩,大壩是利用劍門關大劍山山脈七十二峰之間,天然形成的又一個群峰間的隘口,就象劍門關隘口一樣。大壩就建築在隘口裡邊,利用隘口作為洩洪、灌溉、發電的通道。大壩是建成內圓弧拱形。從水庫大壩上看,這樣巨大的水庫,大壩上面僅有幾十米長,幾米寬,就能夠承受幾平方公里水面,500萬立方米的水庫容量的壓力,真是太神奇,太不簡單了。我真打心裡感慨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運用圓弧拱形原理修造了趙州橋,現在才能夠繼續運用圓弧拱形原理,修造水庫大壩。

我們翻過水庫大壩,沿著水庫溢洪道下行,也就是穿過大吊巖。這時我才發現,大吊巖是大劍山七十二峰之間的又一個隘口。大吊巖兩邊全是刀砍斧劈,垂直九十度的石頭山石壁,遠比劍門關雄奇、險峻多了。石壁有兩百米高,向上望去,看不見頂。那藍天都只有歪歪曲曲的一條細細的線,遠比任何地方的“一線天”都要狹窄、高深。這個大吊巖峽谷隘口,下大上小,下面有三十米寬,上面山頂靠得很攏,彷彿山頂的樹木都要蓬攏了似的。我們在這隘口道中隨便說話,就有迴音相應。這隘口通道有三四百米長,裡面陰暗少光,那些石壁上也少有植物生長,偶爾有一兩顆樹木,也是長得歪歪曲曲,又細又長。

走了一段路,文世虎停下腳步,用手指著石壁半崖上一個石縫說:“那就是冰縫崖,冰縫崖裡面很大,能容納上千人住宿。傳說明朝末期,張獻忠繳四川,把四川人都繳殺完了。我們這裡就只有姓’彌’的和姓’蹇’的兩大家族逃到了這個石縫中,才躲過了劫難。現在各地都少有姓’彌’和姓’蹇’的,只有我們這裡有,這裡多。”

尤平安說:“是啊!我們這些姓氏,都是湖廣填四川時,從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廣西等地遷移來的。都是來至五湖四海。”

我忽然看見在冰縫崖的上面,用石灰水寫了一幅雪白的大幅標語:“人民萬歲!”我非常驚奇,怎麼爬到了那麼高去寫標語?又怎麼想起寫出這麼一幅標語?我發現,自己和書寫標語的人彷彿都有共同的心聲,有了共同的語言。我們都發至肺腑地感到,人民太偉大了,人民的力量能夠創造一切奇蹟,劍雄水庫不就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嗎?“人民萬歲!”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我突然大聲高喊,“人民萬歲!”,那聲音在峽谷中產生了很多迴音,來回地盪漾在峽谷中。

走出峽谷,眼前又看到了另一番光景。原來,我們穿過大吊巖峽谷,就是穿過了大劍山山脈,眼前是要順著大劍山山崖邊沿,下到垂直下降一百多米的關外,那裡就是劍門關鎮的雙旗大隊桐子壩了。站在峽谷口,只見那桐子壩裡的房屋不到半個火柴盒大小,那田地只有火柴盒大小。給人一種又是一番天地的感覺,給人一種神奇的,別有洞天的感覺。

我們的目的地已經能夠看到了,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可是,走石崖邊的不規則的石梯坎,深一腳,淺一腳的,下山還比上山難,下山反而費腿勁,走不快。好不容易下了山,走進一家三合大院,才到了目的地。

放下背兜,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四面的環境。這裡是清江河的支流,小劍溪河的上游涼水溝,涼水溝的上游就是劍雄水庫了。桐子壩的東、南兩面都被大劍山脈象天牆似的阻斷了,西面也被一座高山擋住,只有北面是一些小山丘逐漸向低處延伸,這些小山丘上種滿了莊稼,就是田地了。涼水溝的溪水就從這些山間的溝渠裡蹦跳著,碰撞著,跳躍著,唱作歡快的歌兒,跑向北方。

由於這裡交通很不方便,人口較少。可是,這裡樹木很多,每家每戶都修有很大的院子。而且這些院子都是修的立木穿鬥房子,木樓、木牆板、木地板,不同於外面的土牆房子。聽說這裡地勢很陰,家家戶戶都生女娃,房子修得大,修得多,才好招上門女婿。

我們住的大三合院子,是一家人的。院子是正房五間,兩邊又各修了四間廂房。這一家子共有五口人,老倆口有四十多歲,小倆口就二十左右,還有一個小娃兒。

我們來時,他們已經將兩邊廂房的樓上樓下全交給我們了。我們在地邊田邊抱來玉米草和稻穀草鋪在樓板上,再鋪上塑料布,上面鋪上棉毯就是床了。出門在外,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裡,在樓板上把地鋪,人多,相互才暖和。人少了,反而寒冷難受。樓下就放勞動工具。我們隊用一間房子專門煮飯。

我們把好鋪後,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副隊長安排大家立即去挖樹圪塔,便於晚上烤火禦寒,又照明。那時,每天晚上還要政治學習呢,沒有電燈看不見,有火烤既取暖,又照明。大冷天出門搞工程,再沒有火烤就更組織不攏人了。我們各人扛上大鋤,把那桐子壩地裡、荒坡上的幹樹圪塔、朽樹圪塔、和才砍了樹的活樹圪塔都挖了出來,揹回院子,堆了一大山。院子的主人看見了,說:“你們這些人,幹勁才大喲!把我們不願挖的朽樹圪塔都挖完了。”

副隊長說;“這是你們的地界,你們可以砍柴砍樹,我們就只能挖樹圪塔了。”

主人說:“這是好事,你們把地裡的樹圪塔挖了,我們才好耕地點糧食。”

修公路是在以前雙旗大隊通往劍門公社志公大隊的崎嶇狹窄的山間小道上,要修出一條六米寬,連線劍門關外的國道108線的公路。便於工廠從國道上運送機器設備到桐子壩。工廠將要建設在山洞裡,桐子壩修工人住宿房。

區裡將修公路的任務分段劃給各公社,公社又將任務劃分給各大隊,大隊又依葫蘆劃瓢,劃分給各生產隊。任務明確了,誰先完成誰早回家。大家來時雖然多不情願,但已經來了,就都很齊心,知道只有完成了任務,才能早回家。

我們就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往日只有一尺來寬,一個人獨走的山間小道,一下子要闊寬到六米。這樣的工程工程量是很大的,完全是開毛荒。同時,當時我們全部是人工開挖,沒有任何機械。道路裡面還要挖一條一米寬,一米深的水渠。因為山裡山雨多,山洪大。一開始,我們按照工程指揮部的安排,將山包上的土挖出,去填低窪處。可是,光靠人背,距離太遠,運輸速度非常慢。我們只有採取就近取土,就近填埋的辦法,才加快了進度。

我們修建的那一段道路,是沿著涼水溝溪河邊往下游修。開始三十米路還算好修,就是將大半邊荒坡開挖剷平,闊展到七米寬。可是,再往前就是一個石骨子挾著硬青石的大山嘴,沒有炸藥,沒有鑽石工具,只有大鋤和石匠的鏨子、鋼釺。石匠老師就出主意,軟石骨子就用大鋤挖,硬石骨子他們就按紋路打眼子往上抬。硬青石就只有打眼子,用大錘加塞子開了。我們隊石匠只有四個,開石頭的速度當然就慢,工地鋪不開。隊長就派一些人回後面去打水渠,這樣,工程兩邊進展都快起來。

修公路由生產隊集體煮飯,國家每人每天補助一斤半大米。開始兩天,一天三頓都是白米乾飯,長期吃玉米膏膏突然改吃大米乾飯,大家都吃得很香,因為白米乾飯遠比玉米酸菜膏膏好吃多了。沒有蔬菜,沒有鹽,沒有湯,只有煮飯剩下的米湯作為湯喝。可是,吃了不到三天,大家都有意見了。提出了要下飯菜,要有酸菜吃的。隊長害怕影響了工程進度,立即派人回隊,要隊裡飼養場立即連夜扎好兩桶酸菜,砍了一大揹包包白菜,兩人第二天上午就趕上工地煮午飯。有了蔬菜吃,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大家幹活也肯賣力了,工程進展加快了。

公社檢查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的檢查組,來到我們工地。看見我們的速度和質量都好,又聽說我們的生活也搞得好,每天都有炒菜和酸菜吃。專門留下和我們吃了一頓午飯。又在全公社表揚我們隊生產、生活都搞得好,要其它隊都來向我們學習。

每天晚上放工後,天都已經黑了。我們放下工具,就主動去院壩中生火,將挖好的樹圪塔篷在院子中,生一大堆火。然後,大家圍著大火吃晚飯。因為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廣播,天天晚上都要政治學習。先是學習一陣毛主席語錄,再由隊長總結當天的工程進度和質量。然後唱革命歌曲,也就是現在稱的紅歌,主要是毛主席語錄歌和毛主席的頌歌。工程指揮部要大家多唱《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這當然就成了每天必唱的歌曲:“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裡需要到哪裡去,哪裡艱苦哪裡安家。祖國要我守邊疆,扛起槍桿我就走,拿起揹包就出發。嘿!祖國要我守邊疆,扛起槍桿我就走,拿起揹包就出發------”。

那時候,我們最喜歡唱的歌是《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歌的歌詞是:“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頭頂天上鵝毛雪,面迎戈壁大風沙。嘉陵江邊迎朝陽,崑崙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我為祖國獻石油,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是我的家。紅旗飄飄迎彩霞,祖國跨上躍進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茫茫草原立井架,雲霧山中把井打,滾滾原油見青天,祖國盛開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改造世界雄心大。我為祖國獻石油,石油滾滾流我的心裡樂開了花。”。這首歌,不僅是我們的最愛,也是我們知識青年的追求和嚮往。

當我們隊的戰備公路工程即將完工時,公社幹部又跑來動員大家,要我們顧全大局,幫助那些落後隊完成任務,全公社一起回家。隊長首先表示贊成,然後要大家表態。雖然大家多數都不同意,都不情願,可隊長已經贊同了,也就只有點頭同意。多幫助其它隊做了幾天。我和尤平安也趁機將新修的公路全部走了一遍,瞭解了新修公路的全部路程情況。

三十七、害病(蔡運生)

公路修了二十二天。回到生產隊,我燒了一滿鍋熱水,關上門,自己上上下下洗一個澡。已經有一個月都沒有洗澡了,又去修了公路,應該好好清洗一下了。當我正脫光了衣服洗澡時,住在對面的小毛兒一下子把雙扇門推開了,嘴裡還說:“才哥兒,看到你回來了,不把門開起,不歡迎我們啥?”

我解釋說:“快把門關上,我在洗澡。”

他說:“我們一年才洗一兩次澡,你們經常都在洗澡。再說,你又不是女娃兒,洗澡關啥子門喲。”

我這時感覺到一股寒風吹來,全身打了一個寒顫。待穿好衣服後,身上都不覺得暖和。

第二天出了早工,吃早飯時就感覺有一點咳嗽,還有一點頭暈,我找了一片去痛片,吃了又去出工。當晚上收工回來,渾身就感覺寒冷難耐,打寒顫,頭暈目眩,穿再多的衣服也不頂用。就倒床昏睡過去。不知道睡了多久,我感覺自己渾身發燒發燙,口幹口渴,高燒得很厲害。我知道自己感冒了。可是那時,沒有醫生,沒有家人,要看病最少得跑十多裡山路,到公社醫院去看病。要不就得跑三十多裡路到縣城裡去。夜深人靜,三更半夜的,一個人怎麼走,怎麼去看病?就是去喊上尤平安、文世虎他們,半夜三更的走山路,也很困難啊。再說,我也沒有一點力氣走那麼遠了。 我又咳嗽,又氣喘,渾身燙得象要爆炸了一樣。

沒有辦法,本來山鄉就缺醫少藥,又夜深人靜,沒有醫生,沒有親人,一切只能靠自己。我只得硬撐著爬起來,顫顫抖抖地自己倒了一碗開水,將自己以前準備多時的鏈黴素針藥和針頭、注射器拿出來。將針頭、注射器放在開水裡洗一洗,燙一燙。再將針頭安在注射器上,將鏈黴素針藥吸入注射器。然後脫下褲子,就自己給自己打針,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了。

我扭轉身體,掀開衣服,左手掌著自己左邊的屁股,用右手拿鑷子挾上藥棉花,沾上酒精,自己先給屁股消毒。再顫顫兢兢地拿起注射器,看好部位,閉上眼睛,咬緊牙冠,狠心向自己屁股扎去。可能是自己扭著身體,也可能是自己思想有一些緊張,還可能是第一次自己給自己打針,手有一些發抖。一針下去,不僅沒有扎進屁股裡,還把注射器針頭扎彎了。

怎麼辦呢,還必需繼續打針。我自己寬慰自己,不要緊張,放鬆一點,打一針就好了。我喝了半茶盅熱開水,休息了一下。扳正針頭,儘量使自己精神上不要太緊張,使肌肉放鬆。自己寬慰自己不要怕,只有打了針,病才會好。為了使自己精神和肌肉放鬆一些,我腦海裡唱起了毛主席語錄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我又重新將屁股消毒後,看準部位,閉上眼睛,又一次猛扎自己的屁股。這一次扎好了,我將藥液推進自己的身體中,自己給自己打了一針,然後用酒精棉花按住針頭,拔出注射器。再後,自我安慰地想,這一下好了,病會立即好的。又吃了兩片去痛藥片,喝了一茶杯開水,就倒床又睡覺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知睡了多久,我的門忽然被人推開了,院子對面文紹貴的女人何嬸在門外喊:“老才,你咋過囉?我看你昨晚都沒有煮飯,是不是病了?快到我家去烤火。”隔壁女房東也說:“他昨天晚上就是沒有煮飯,回來就睡了!我還想問他呢。”

我又扒又軟,沒有一點力氣,但自己清楚地知道,應該堅持起床。就咬牙支撐著穿好衣服,到何嬸家去烤火。何嬸將火燒大,要我敞開上衣,將胸膛烤熱。她又問了我的症狀,就拿來一個碗,三支筷子。她將碗放在小板凳上,然後再將一支筷子交給我,她將另兩支筷子淋了水後,立在碗裡,叫我拿筷子將她立的筷子打倒。我昏昏沉沉的,沒有反應過來,碗裡立的筷子就倒了。她又重新告訴了我一遍,就又重新將筷子立在碗裡,我也就按她說的辦法,馬上將她立的筷子打倒。她看了很高興,口中唸唸有詞地跑去煮了一碗面,放了很多生薑和辣椒,要我趁熱吃完。

那麵條又燙又辣,吃了兩口就辣得我額頭冒汗,舌頭辣得直吹冷氣。繼續吃完後,吃得我滿身大汗,內衣內褲都溼透了。吃完面後,又讓我烤了一陣火,我居然渾身輕鬆多了。我向何嬸道了謝,回家換了內衣內褲,又吃了去痛片,就又跟著大家出工去。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何嬸為什麼要立筷子?立筷子的作用是甚麼。(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公子別急萬界無敵魔法學渣酋長饒命鎧武玄幻:我有一塊經驗面板一品侯爵悲風公爵魔帝網遊之諸神時代